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牟杨 邓北强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2127-2130,共4页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因素,为促进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住院及门诊的脑卒中后偏瘫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一般项...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因素,为促进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住院及门诊的脑卒中后偏瘫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一般项目及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肢体功能障碍程度的偏瘫患者心理障碍筛查阳性率以及SCL-90各因子均分的差异。结果女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恐怖、躯体化、抑郁等因子均分均高于男性;离异或丧偶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抑郁、躯体化、人际关系等因子均分均高于已婚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程度严重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均高于较轻组。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文化程度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各因子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研究对象心理障碍筛查阳性检出率87.5%,以女性,年龄≥60岁的离异或丧偶且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严重肢体功能障碍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障碍筛查阳性检出率高(均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状况差,以女性、年龄≥60岁,离异或丧偶,文化程度较低,严重肢体功能障碍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更容易出现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等心理健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心理健康 相关因素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0在不孕不育症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胡雪 穆杨 +1 位作者 吴庚香 杨菁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2-255,共4页
不孕不育症在近十几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病因复杂多样,包括女性因素、男性因素和男女双方因素。热休克蛋白(HSP)70是HSP家族中最保守、最具特征性、研究最多的一类,具有参与免疫反应、抗细胞凋亡、分子伴侣、保护细胞免受应激损害等... 不孕不育症在近十几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病因复杂多样,包括女性因素、男性因素和男女双方因素。热休克蛋白(HSP)70是HSP家族中最保守、最具特征性、研究最多的一类,具有参与免疫反应、抗细胞凋亡、分子伴侣、保护细胞免受应激损害等功能。研究表明HSP70与导致女性不孕和男性不育相关疾病有密切联系,本文就HSP70与不孕不育相关病因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70 不孕不育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 卵巢早衰(POF) 男性不育 复发性流产
原文传递
不同抗苗勒管激素水平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IVF-ET/ICSI结局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殷露 穆杨 +3 位作者 黄小烜 尹太郎 胡雪 杨菁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8年第11期116-119,82,共5页
目的探讨PCOS患者血清AMH水平与其内分泌及IVF-ET/ICSI临床结局关系,并评估AMH与这些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PCOS患者的一般情况及IVF-ET/ICSI临床结局。根据AMH水平将其分为A(AMH≤5.66),B(5.66<AMH≤7.94),C(7.94<AM... 目的探讨PCOS患者血清AMH水平与其内分泌及IVF-ET/ICSI临床结局关系,并评估AMH与这些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PCOS患者的一般情况及IVF-ET/ICSI临床结局。根据AMH水平将其分为A(AMH≤5.66),B(5.66<AMH≤7.94),C(7.94<AMH≤11.87),D(11.87<AMH)四组,并比较四组间的内分泌及IVF-ET/ICSI临床结局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各组在年龄、BMI、bT、bLH、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无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较高AMH水平下,bFSH、AFC、Gn量、HCG日E2水平、获卵数、优胚数存在差异(P<0.05)。进行相关分析时,发现bT、bE2、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无相关关系(P>0.05),而AMH与年龄、BMI、FSH、Gn量成负相关(P<0.05),与LH、HCG日E2、AFC、获卵数成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AMH水平对PCOS患者IVF-ET/ICSI临床结局无直接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抗苗勒管激素AMH 体外受精(IVF)
原文传递
二甲双胍对H_(2)O_(2)诱导的TM3小鼠睾丸间质细胞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穆杨 杨菁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644-648,共5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H_(2)O_(2)诱导的TM3小鼠睾丸间质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将TM3小鼠睾丸间质细胞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二甲双胍组、H_(2)O_(2)模型组以及H_(2)O_(2)+二甲双胍组。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H_(2)O_(2)诱导的TM3小鼠睾丸间质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将TM3小鼠睾丸间质细胞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二甲双胍组、H_(2)O_(2)模型组以及H_(2)O_(2)+二甲双胍组。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ELISA检测TM3细胞睾酮的分泌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睾酮合成酶StAR、P450scc、17β-HSD的mRNA表达情况,采用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TM3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_(2)O_(2)模型组TM3细胞的睾酮水平显著降低,睾酮合成酶StAR、P450scc和17β-HSD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内SOD和CAT活性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亦显著降低(P均<0.05),MDA含量及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H_(2)O_(2)模型组相比,H_(2)O_(2)+二甲双胍组TM3细胞的睾酮水平显著升高,睾酮合成酶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OD和CAT活性显著升高,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均<0.05),MDA含量及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减轻H_(2)O_(2)诱导的TM3小鼠睾丸间质细胞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H_(2)O_(2) TM3小鼠睾丸间质细胞 细胞损伤
下载PDF
三种影像学测量技术对左心耳封堵器尺寸选择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阁 陈韬 +6 位作者 穆洋 韩宝石 朱航 汪奇 郭豫涛 陈韵岱 郭军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和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3种方法测量左心耳开口直径对选择适宜尺寸左心耳封堵器的指导价... 目的初步探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和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3种方法测量左心耳开口直径对选择适宜尺寸左心耳封堵器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2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入选患者同时采用CTA、TEE、DSA 3种方法测量左心耳开口直径,记录植入封堵器尺寸,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比较3种方法测量值与植入封堵器尺寸的相关性,采用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法比较3种方法测量值与所植入封堵器尺寸的一致性。结果共102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入选本研究,均成功植入WATCHMAN封堵器。平均年龄(70.1±9.8)岁,CHA2DS2-VASc评分(评估非瓣膜性房颤成年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为(5.11±1.43)分,HAS-BLED评分(评估出血风险)(3.61±1.18)分。CTA测量左心耳开口直径[(22.51±3.55)mm]与DSA[(22.22±3.73)mm]接近,无统计学差异(q=0.81,P=0.12),两种方法的测量值均大于TEE[(20.82±0.36)mm,P均<0.01]。封堵器尺寸与CTA、DSA、TEE测量的左心耳开口直径呈正相关(r=0.93、0.87、0.83,P均<0.01)。封堵器尺寸与CTA测量值的一致性界限最窄(-7.83 mm,-2.56 mm),差值为(-5.19±1.35)mm,95%置信区间为(-5.46 mm,-4.93 mm);与TEE测量值的一致性界限最宽(-11.00 mm,-2.77 mm),差值为(-6.88±2.10)mm,95%置信区间为(-7.29 mm,-6.47 mm)。结论CTA、DSA、TEE测量左心耳开口直径能为选择左心耳封堵器适宜尺寸提供较好依据,其中CTA测量值与封堵器尺寸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左心耳封堵术 CT血管造影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针刺夹脊穴结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穆扬 王颖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2期361-364,共4页
目的:比较针刺夹脊穴结合温针灸与常规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面肌痉挛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针刺选穴基础上取颈部夹脊穴(C3-C6棘突下旁... 目的:比较针刺夹脊穴结合温针灸与常规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面肌痉挛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针刺选穴基础上取颈部夹脊穴(C3-C6棘突下旁开0.5寸,左右各4穴)和温针灸养老穴。结果:两组患者的面肌痉挛强度和频率均降低(P<0.05)。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90%)>对照组(63.3%),(Z=-2.815,P=0.005<0.01)。结论:针刺夹脊穴结合温针灸与常规针刺均可改善患者面肌痉挛症状,且夹脊穴结合温针灸治疗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脊穴 针刺 面肌痉挛
下载PDF
姜黄素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仔猪的作用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吴小萍 房军洋 +3 位作者 郭忠义 陈旭 穆杨 杜涛峰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1-685,共5页
为研究姜黄素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感染仔猪的作用,将PRRSV攻毒PRRSV阴性的健康仔猪后,用姜黄素拌料饲喂仔猪,每日测量仔猪的直肠温度,并分析病毒血症,PRRSV特异性抗... 为研究姜黄素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感染仔猪的作用,将PRRSV攻毒PRRSV阴性的健康仔猪后,用姜黄素拌料饲喂仔猪,每日测量仔猪的直肠温度,并分析病毒血症,PRRSV特异性抗体淋巴细胞产生和增殖情况。结果显示,姜黄素并不能降低PRRSV感染引起的直肠温度升高,但于攻毒后21 d,姜黄素可显著降低病毒血症水平。而且,姜黄素不能诱导PRRSV特异性抗体显著升高,但可以诱导PRRSV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这表明姜黄素对PRRSV在仔猪体内的感染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仍需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病毒血症 淋巴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论临床技能竞赛及临床带教对妇产科学技能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6
8
作者 穆杨 杨菁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1900-1903,共4页
全国高等院校医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自举办以来得到广大高校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该研究从笔者参加临床技能竞赛的亲身经历出发,结合实际临床带教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技能竞赛及妇产科学技能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总结,指出了规范化教... 全国高等院校医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自举办以来得到广大高校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该研究从笔者参加临床技能竞赛的亲身经历出发,结合实际临床带教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技能竞赛及妇产科学技能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总结,指出了规范化教学、加强系统培训、增强临床思维能力、加强医患沟通及人文关怀在妇产科操作技能教学中的重要性,为提升妇产科学临床教学质量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工作能力 带教 临床技能竞赛 操作技能教学 妇产科学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及干预效果 被引量:6
9
作者 田淬 李海燕 +3 位作者 穆洋 韦妍妍 杨丽娜 唐莲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0年第4期255-259,共5页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初步探讨心理疏导和减压训练对心理健康状态的干预效果,为相关人员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60名,利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健...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初步探讨心理疏导和减压训练对心理健康状态的干预效果,为相关人员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60名,利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从工作岗位、性别、婚姻状态、工作年限等维度进行分析。同时对隔离病房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和减压训练,评估干预效果。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就焦虑抑郁程度而言,隔离病房和过渡病房高于普通病房、女性护理人员高于男性、已婚人员高于未婚人员、高年资人员高于中低年资人员。就睡眠质量而言,过渡病房及普通病房护理人员优于隔离病房,男性和中低年资护理人员的睡眠质量相对优于女性和高年资护理人员。经干预后,隔离病房护理人员的焦虑[(2.87±3.63)和(1.73±2.15)]、抑郁[(3.22±3.32)和(1.82±1.74)]和睡眠质量[(8.65±3.52)和(5.82±2.58)]均呈好转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疫情背景下,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可通过合理的干预方式进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护理 心理应激 心理干预
下载PDF
双金属交换的Cu-Mn/SSZ-39催化剂的NH_(3)-SCR脱硝性能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梓寒 穆杨 +3 位作者 杨润农 傅广赢 孙明 余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21-1627,1692,共8页
以SSZ-39为载体,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不同铜锰物质的量比的Cu-Mn/SSZ-39分子筛催化剂,并考察其在以NH3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O反应(NH3-SCR)中的脱硝活性。通过XRD、SEM、N_(2)吸脱附、NH_(3)-TPD、H_(2)-TPR、XPS、ICP等对催化剂的... 以SSZ-39为载体,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不同铜锰物质的量比的Cu-Mn/SSZ-39分子筛催化剂,并考察其在以NH3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O反应(NH3-SCR)中的脱硝活性。通过XRD、SEM、N_(2)吸脱附、NH_(3)-TPD、H_(2)-TPR、XPS、ICP等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表面酸性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u^(2+)提供主要的反应活性位,使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脱硝活性和N_(2)选择性;Mn^(2+/3+)交换提高了催化剂的表面酸性,特别是增加了弱Lewis酸的含量;Cu^(2+)、Mn^(2+/3+)双金属交换的Cu-Mn/SSZ-39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脱硝活性和水热稳定性。当Cu与Mn的物质的量比为1∶0.6时,Cu-Mn(0.6)/SSZ-39具有最低的起燃温度(T_(50)为125℃),在184~433℃的宽温度范围内NO转化率达到90%以上,并在450℃内保持90%以上的N_(2)选择性。水热老化后的Cu-Mn/SSZ-39-A基本保持了原有的晶型、形貌和脱硝活性,体现了良好的水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交换 SSZ-39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水热稳定性 催化技术
下载PDF
乳酸菌的乙醇耐受机制及其在食醋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霖 夏程程 +10 位作者 王文悦 余帆 肖柯 易弛 樊鑫 朱晓青 肖俊锋 李琴 汪超 穆杨 周梦舟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101,共11页
传统固态发酵食醋因其丰富的菌群在风味、品质等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乳酸菌作为固态食醋发酵中重要的功能微生物,广泛应用于食品、生物等领域。然而,食醋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会受到高乙醇环境的胁迫,因此探究乳酸菌如何在高乙醇环境... 传统固态发酵食醋因其丰富的菌群在风味、品质等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乳酸菌作为固态食醋发酵中重要的功能微生物,广泛应用于食品、生物等领域。然而,食醋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会受到高乙醇环境的胁迫,因此探究乳酸菌如何在高乙醇环境下生存具有积极意义。该研究选择耐乙醇副干酪乳杆菌(PC-5)和不耐乙醇植物乳杆菌(PR-7)作为实验对比菌株,通过检测生物指标发现:在体积分数为8%的乙醇环境下,PC-5的多糖含量占比和细胞膜通透性分别提高至0.56%和75%,且显著高于PR-7。此外,代谢途径中的己糖激酶(Hexokinase,HK)、6-磷酸果糖激酶(6-Phosphofructokinase,PFK)、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的活性均高于PR-7,并分别提高至99.82、2.78、3.43 U/mg。最后,在食醋不同发酵阶段中加入PC-5使其与酵母菌实现共同发酵,结果发现:共发酵食醋体系中多酚的生成和总抗氧化能力比单菌发酵分别提升了32.14%和55.56%。因此乳酸菌对食醋发酵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为乳酸菌参与食醋共发酵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细胞膜 乙醇胁迫 混菌发酵
下载PDF
两种连续SiC纤维的高温介电及吸波性能对比 被引量:6
12
作者 穆阳 邓佳欣 +1 位作者 李皓 周万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7-433,共7页
采用XPS、XRD、Raman光谱等方法分析了两种典型SiC纤维的微观结构,研究了微观结构对纤维电导性能的影响,并揭示了其高温介电性能和吸波性能的演变规律,对高温结构吸波复合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KD-I SiC纤维表面富碳,而SLF ... 采用XPS、XRD、Raman光谱等方法分析了两种典型SiC纤维的微观结构,研究了微观结构对纤维电导性能的影响,并揭示了其高温介电性能和吸波性能的演变规律,对高温结构吸波复合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KD-I SiC纤维表面富碳,而SLF SiC纤维以Si-C-O结构为主,前者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复介电常数,从而导致KD-I纤维与空气阻抗匹配差,而SLF纤维的损耗较小,因此两者在X波段的室温反射率仅为-3.2 d B和-0.3 d B。KD-I纤维的复介电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显著增大,SLF纤维的实部增幅较大而虚部略小,两者在700℃时的复介电常数分别达到20.9-j25.0和5.0-j0.37,高温条件下由于阻抗匹配均变差,吸波性能无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纤维 微观结构 电导率 高温介电性能 高温吸波性能
下载PDF
经肱动脉入路对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章明 穆洋 +5 位作者 高磊 王亚斌 冯宏启 赵静 黄京特 曹丰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年第6期435-438,共4页
目的探究桡动脉穿刺失败后经同侧肱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16153例介入手术中桡动脉穿刺失败后改用经股动脉、肱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患者141例,其中股... 目的探究桡动脉穿刺失败后经同侧肱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16153例介入手术中桡动脉穿刺失败后改用经股动脉、肱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患者141例,其中股动脉组83例,肱动脉组58例,比较2组患者介入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住院时间。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依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和χ^2检验对2组间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肱动脉组与股动脉组手术时长与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8.35±40.55)vs(104.33±43.57)min,95.2%(79/83)vs91.3%(53/58);P>0.05]。但肱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5.17%(3/58)vs10.84%(9/83),P<0.05]、生活质量改善[(46.15±15.34)vs(33.00±18.01)分,P<0.05]、焦虑程度更低[(51.22±30.11)vs(35.00±27.18)分,P<0.05]、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4.74±1.25)vs(2.52±1.09)d,P<0.05]。结论桡动脉穿刺失败后,改经肱动脉较股动脉入路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改善,不影响复杂介入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动脉入路 股动脉入路 复杂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四倍体小麦株高和穗长性状的QTL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黄鑫 李聪 +6 位作者 吴坤燕 王岳 牟杨 唐华苹 唐力为 兰秀锦 马建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99-807,共9页
株高和穗长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农艺性状。为进一步发掘控制株高和穗长的主效QTL,以硬粒小麦矮兰麦和野生二粒小麦LM001构建的F_(8)代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基于小麦55K SNP芯片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并结合5年8个生态环境的株... 株高和穗长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农艺性状。为进一步发掘控制株高和穗长的主效QTL,以硬粒小麦矮兰麦和野生二粒小麦LM001构建的F_(8)代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基于小麦55K SNP芯片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并结合5年8个生态环境的株高和穗长表型数据,进行QTL定位和遗传解析。结果表明,在RIL群体中,株高和穗长均呈现正态分布,符合数量性状遗传特征。共检测到24个QTL,其中7个与株高相关,分布在2A、2B、4B、5A、6A和7A染色体上,可解释7.46%~20.03%的表型变异;17个与穗长相关,分布在2A、2B、3A、4A、4B、5A和6B染色体上,可解释6.52%~17.10%的表型变异。控制株高的QPh.sicau-AM-4B和QPh.sicau-AM-7A以及控制穗长的QSl.sicau-AM-2B.2和QSl.sicau-AM-4B.4能够同时在单环境和多环境分析中检测到,为稳定的主效QTL,分别解释了9.17%~20.03%、10.44%~14.48%、10.41%~16.29%和7.54%~11.70%的表型变异。此外,在RIL群体子代中存在超亲分离现象,进一步的QTL聚合效应分析表明,株高位点QPh.sicau-AM-4B和QPh.sicau-AM-7A的聚合或者穗长位点QSl.sicau-AM-2B.2和QSl.sicau-AM-4B.4的聚合均能极显著地提高株高和穗长表型,表明鉴定到的控制株高和穗长的QTL位点具有累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粒小麦 野生二粒小麦 株高 穗长 QTL定位 QTL聚合
下载PDF
MBR工艺用于山东省某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 被引量:6
15
作者 郑枫 慕杨 孙逊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81-84,共4页
山东某污水处理厂现有设计规模为20×10^4m^3/d,采用氧化沟形式的AAO+纤维束过滤工艺,出水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扩建工程规模为10×10^4m^3/d,占地面积4 hm2,设计出水COD≤45 mg/L、NH3-N≤2(3.5) mg/L、TP≤0.4 mg/L,其余指标... 山东某污水处理厂现有设计规模为20×10^4m^3/d,采用氧化沟形式的AAO+纤维束过滤工艺,出水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扩建工程规模为10×10^4m^3/d,占地面积4 hm2,设计出水COD≤45 mg/L、NH3-N≤2(3.5) mg/L、TP≤0.4 mg/L,其余指标需达到一级A标准。基于扩建工程占地面积小、出水标准高,设计采用预处理+AAO+MBR+紫外线消毒工艺,辅以化学除磷、投加碳源等措施,且厂区采用整体式布置,以节省占地。工程建成后,运行效果稳定,出水BOD5、COD、NH3-N、SS、TN、TP平均值分别为2.2、11.7、0.3、4.1、9.6、0.12 mg/L,均优于设计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升级扩建 AAO工艺 MBR工艺
原文传递
乳酸菌生物膜形成调控及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寒剑 李雷兵 +9 位作者 郑心 李琴 穆杨 徐宁 胡勇 吴茜 柳志杰 李玮 汪超 周梦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96-304,共9页
乳酸菌生物膜是乳酸菌为了应对不良环境而聚集形成的一种状态,在许多情况下乳酸菌都是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因此有必要加深对乳酸菌生物膜的了解和研究。本文综述了乳酸菌生物膜的形成,碳源、金属离子、pH值、抗生素、有害菌和非生物表... 乳酸菌生物膜是乳酸菌为了应对不良环境而聚集形成的一种状态,在许多情况下乳酸菌都是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因此有必要加深对乳酸菌生物膜的了解和研究。本文综述了乳酸菌生物膜的形成,碳源、金属离子、pH值、抗生素、有害菌和非生物表面对乳酸菌生物膜的影响,以及多种基因对乳酸菌生物膜的调控作用,并介绍了乳酸菌生物膜在食品抑菌和发酵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乳酸菌生物膜今后的形成调控研究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生物膜 调控机制 应用
下载PDF
乳酸菌群体感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雷兵 朱寒剑 +9 位作者 郑心 李琴 穆杨 徐宁 胡勇 吴茜 柳志杰 李玮 汪超 周梦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1,共7页
乳酸菌的益生特性已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群体感应是细菌感受外界环境变化并做出反应的转导机制,对乳酸菌的存活及益生特性至关重要。因此,近些年来乳酸菌的群体感应成为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乳酸菌群体感应的信号分子及其双组分系统,... 乳酸菌的益生特性已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群体感应是细菌感受外界环境变化并做出反应的转导机制,对乳酸菌的存活及益生特性至关重要。因此,近些年来乳酸菌的群体感应成为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乳酸菌群体感应的信号分子及其双组分系统,群体感应对乳酸菌环境适应的调控(生物膜、耐酸、耐胆盐),群体感应对乳酸菌益生特性(抑制致病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影响以及实际应用,为乳酸菌群体感应今后的基础研究和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群体感应 调控机制
下载PDF
内分泌代谢疾病与男性不育症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凌波 穆杨 杨菁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33-137,共5页
不育症是指规律性生活下未采取避孕措施一年以上而未怀孕,其中男性因素占比约为50%。在男性不育症中,内分泌代谢改变起着重要的作用。肥胖患者外周芳香化酶含量升高,使得睾酮转化为雌激素,肥胖还会介导炎症和内质网应激,并改变脂肪因子... 不育症是指规律性生活下未采取避孕措施一年以上而未怀孕,其中男性因素占比约为50%。在男性不育症中,内分泌代谢改变起着重要的作用。肥胖患者外周芳香化酶含量升高,使得睾酮转化为雌激素,肥胖还会介导炎症和内质网应激,并改变脂肪因子如瘦素、脂联素和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分泌从而影响男性生育能力。糖尿病患者睾丸糖代谢异常,间质细胞功能异常,氧化应激水平加剧,这些都会导致男性不育症的发生,此外,糖尿病还会改变睾丸表观遗传学,并通过下调睾丸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降低男性生育力。除了肥胖和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亢进和减低)也会通过影响睾酮分泌、调节细胞周期蛋白酶抑制因子、上调cAMP合成和Ca 2+释放等途径影响精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症 肥胖 糖尿病 甲状腺疾病
下载PDF
小麦小穗数调控基因WAPO1的单倍型、遗传效应、地理分布及育种利用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丁浦洋 周界光 +7 位作者 赵聪豪 唐华苹 牟杨 唐力为 邓梅 魏育明 兰秀锦 马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96-2209,共14页
小麦穗部性状直接与产量相关,是极重要的农艺性状。WAPO1编码F-box蛋白,是水稻小穗数发育相关基因APO1在小麦中的直系同源基因。本研究鉴定了WAPO1的优异单倍型,并对其遗传效应、地理分布和育种利用情况进行了鉴定。通过开发的KASP标记... 小麦穗部性状直接与产量相关,是极重要的农艺性状。WAPO1编码F-box蛋白,是水稻小穗数发育相关基因APO1在小麦中的直系同源基因。本研究鉴定了WAPO1的优异单倍型,并对其遗传效应、地理分布和育种利用情况进行了鉴定。通过开发的KASP标记对编码区第140位碱基变异SNP(G/T)进行鉴定,并使用前人报道的启动子InDel标记对WAPO1启动子115 bp的插入缺失进行鉴定,在中国地方小麦中进行单倍型鉴定。结果显示,在前人鉴定到的3种单倍型(H1:140^(G)+115^(deletion),H2:140^(T)+115^(insertion),H3:140^(G)+115^(insertion))基础上,鉴定到了新的第4种单倍型(H4:140^(T)+115^(deletion))并证明H2和H4为优异单倍型,能显著提高小麦每穗小穗数。将开发的KASP标记对223份世界小麦、144份中国育成小麦和119份四川小麦进行分型,筛选出优异单倍型并对其在育种中的利用和分布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优异单倍型在中国和世界范围都被广泛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PO1 每穗小穗数 优异单倍型 地理分布 育种利用
下载PDF
医药化工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鑫 慕杨 +4 位作者 邓凤铭 宋帅楠 卢立泉 程仁振 姚阔为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3年第4期73-76,共4页
针对某化工园区医药化工废水难降解的特点,采用两级AO-芬顿氧化-混凝沉淀-臭氧催化氧化的组合工艺进行处理。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能够稳定高效地处理该医药化工废水,芬顿氧化可以大幅度去除废水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将COD浓度降至较低... 针对某化工园区医药化工废水难降解的特点,采用两级AO-芬顿氧化-混凝沉淀-臭氧催化氧化的组合工艺进行处理。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能够稳定高效地处理该医药化工废水,芬顿氧化可以大幅度去除废水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将COD浓度降至较低水平,混凝沉淀在去除废水中TP和SS的同时,提高了臭氧催化氧化单元的进水水质,最终实现了良好的有机物去除效果,在进水COD平均质量浓度约为250 mg/L的条件下,出水COD质量浓度稳定降低至45 mg/L以下,出水水质稳定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化工废水 生物吸附池 两级AO 芬顿氧化 臭氧催化氧化 混凝沉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