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进翻译家的精神世界——关于加强翻译家研究的对谈 被引量:47
1
作者 刘云虹 许钧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5-82,共8页
作为翻译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并发挥能动作用的主体,翻译家是翻译活动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为跨文化交流与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翻译本身具有的一些特性及人们对翻译认识的局限,翻译家的普遍存在状态往往是隐形的,翻译家研... 作为翻译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并发挥能动作用的主体,翻译家是翻译活动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为跨文化交流与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翻译本身具有的一些特性及人们对翻译认识的局限,翻译家的普遍存在状态往往是隐形的,翻译家研究亟待加强。据此,本文提出应重新认识翻译家的在场,并在这一基础上深刻把握翻译本质与翻译价值、积极评价翻译家的历史贡献、深入探索翻译家的精神世界、切实关注并依据第一手资料考察翻译过程等方面,就如何加强翻译家研究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家 在场 历史贡献 精神世界
原文传递
新时期翻译批评的走向、特征与未来发展 被引量:29
2
作者 刘云虹 许钧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3,191,共10页
新世纪以来,我国翻译事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翻译研究在不断的创新与拓展中逐步得以深化.无论实践批判还是理论探索,翻译批评都肩负着特别的使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总体而言,新时期的翻译批评在实践与理论两个层面有了长足进展... 新世纪以来,我国翻译事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翻译研究在不断的创新与拓展中逐步得以深化.无论实践批判还是理论探索,翻译批评都肩负着特别的使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总体而言,新时期的翻译批评在实践与理论两个层面有了长足进展,但也应看到,翻译批评的相对边缘化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其自身的合法性与应有价值因而未能充分彰显.进一步推动翻译批评实践、深化翻译批评研究,需要译学界给予更多关注,在客观梳理与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把握翻译批评的基本走向与当下特征,并积极探索翻译批评未来发展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 走向 特征 未来发展
原文传递
直触式超声功率对梨片超声强化热风干燥水分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刘云宏 孙畅莹 曾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84-292,共9页
为探讨直触式超声对梨片热风干燥过程的水分迁移强化效应,在不同超声功率下进行梨片超声强化热风干燥试验,应用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技术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反演图谱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 为探讨直触式超声对梨片热风干燥过程的水分迁移强化效应,在不同超声功率下进行梨片超声强化热风干燥试验,应用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技术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反演图谱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分析超声功率对梨片干燥过程中内部水分状态与迁移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梨片热风干燥属于内部扩散控制,在梨片热风干燥过程中施加超声有利于增强内部传质、加快干燥进程;干燥温度为45℃时,超声功率升至12、24、36、48 W时,对应平均干燥速率比0 W时分别提高了13.1%、49.1%、83.6%、139.34%,表明提高超声功率有利于提高脱水速率。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orphology,SEM)观察发现,施加超声会导致梨片组织微细孔道的增大与增多,从而有利于水分迁移。LF-NMR结果表明,超声功率越大,自由水、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的峰面积A值变化越显著,表明提高超声功率有利于提高水分流动性;结合干燥特性可以看出,干燥过程中首先除去的是自由水,超声功率由0 W升至48 W,自由水完全被脱除时间由720 min缩短至360 min,表明超声在自由水存在的情况下能实现较好的声波能量传递及内部水分湍动,进而产生显著的水分迁移强化效果;超声功率越大,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的脱除速率加快,表明提高超声功率可增强超声的高频振动和扩张作用,有利于减弱组织结构对水分的束缚力并增强水分流动性。MRI图像直观显示出梨片干燥过程中水分减少和水分空间分布变化规律,超声功率越大,H+质子密度图红度值下降越快,说明提高超声功率有利于加快水分迁移速率。研究结果可为超声强化热风干燥的理论研究及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水分 超声 低场核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水分迁移
下载PDF
远红外辐射温度对金银花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李晓芳 刘云宏 +3 位作者 马丽婷 于慧春 檀茜茜 刘建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69-76,共8页
为探讨远红外辐射温度对金银花干燥特性、微观结构、有效成分及产品色泽的影响,采用远红外辐射干燥设备,对金银花进行远红外辐射干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金银花远红外辐射干燥过程中,提高辐射温度能够显著提高干燥速率和缩短干燥时间... 为探讨远红外辐射温度对金银花干燥特性、微观结构、有效成分及产品色泽的影响,采用远红外辐射干燥设备,对金银花进行远红外辐射干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金银花远红外辐射干燥过程中,提高辐射温度能够显著提高干燥速率和缩短干燥时间;金银花远红外辐射干燥过程为内部扩散控制;有效水分扩散系数范围为1.13×10-10~4.57×10-10 m2/s,其值随着辐射温度的升高而极显著增加(P<0.01);提高辐射温度能够在金银花组织结构中生成更多、更大的微孔道,从而促进水分扩散;随着辐射温度的升高,金银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马钱苷等功效成分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L*值先升高后降低,a*值和ΔE值先降低后升高;在其他干燥参数固定的条件下,辐射温度为240℃时,可以在实现较快干燥速率的同时获得良好的产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远红外辐射 辐射温度 金银花 干燥特性
下载PDF
基于Weibull分布函数的超声强化热风干燥紫薯的干燥特性及过程模拟 被引量:24
5
作者 孙悦 刘云宏 +1 位作者 于慧春 李晓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9-135,共7页
为探讨直触式超声对热风干燥过程的强化效果,以紫薯为干燥试材,利用超声热风干燥设备,研究不同干燥温度(40、50、60、70℃)及不同超声功率(0、30、60 W)条件下,紫薯片的干燥特性和品质变化规律,并利用Weibull函数对干燥过程进行了动力... 为探讨直触式超声对热风干燥过程的强化效果,以紫薯为干燥试材,利用超声热风干燥设备,研究不同干燥温度(40、50、60、70℃)及不同超声功率(0、30、60 W)条件下,紫薯片的干燥特性和品质变化规律,并利用Weibull函数对干燥过程进行了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和超声波功率的增加,干燥时间明显缩短,干燥速率显著提高;Weibull分布函数可实现较高的模型精度;尺度参数α范围在92.317~345.764 min之间,且随着干燥温度升高和超声功率增大而减小,形状参数β在0.817~1.032之间,表明超声强化热风干燥紫薯的干燥过程由内部扩散阻力控制;水分扩散系数D_(cal)的范围为1.205×10^(-10)~4.513×10^(-10) m^2/s,其值随干燥温度和超声功率的升高而增大;干燥活化能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加而相应减少;在相同超声功率下,随着干燥温度升高,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基本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较低干燥温度条件下,增大超声功率有利于提高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但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增大超声功率则不利于总酚和总黄酮成分的保持。将超声技术用于热风干燥过程的强化可有效提高干燥速率和干燥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 超声 热风干燥 干燥特性 Weibull分布函数
下载PDF
中国文学外译批评的审美维度 被引量:23
6
作者 刘云虹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82,共7页
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是中国文学外译的根本目标。针对当前中国文学外译接受中存在的非文学性倾向及其对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的现实影响,本文提出,翻译界与批评界应进一步重视中国文学外译批评的审美维度,在树立明确的审美批评意识基础... 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是中国文学外译的根本目标。针对当前中国文学外译接受中存在的非文学性倾向及其对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的现实影响,本文提出,翻译界与批评界应进一步重视中国文学外译批评的审美维度,在树立明确的审美批评意识基础上,充分认识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的根本审美属性,进而以审美价值为导向探析翻译从生产到接受的整个生成性过程,发挥翻译批评应有的阐释、评价与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译介 批评 审美
原文传递
关于新时期中国文学外译评价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3
7
作者 刘云虹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3-111,共9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文学外译受到各界的热切关注并引发了广泛讨论。围绕译介方法与模式、主体与内容、接受与传播等问题,各种评价不断出现,既有一定的共识,也有不同观点的交锋...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文学外译受到各界的热切关注并引发了广泛讨论。围绕译介方法与模式、主体与内容、接受与传播等问题,各种评价不断出现,既有一定的共识,也有不同观点的交锋,同时还存在某些疑问与困惑。本文立足于对中国文学外译评价的整体把握,就中国文学主动外译的必要性、中国文学外译的方法及中国文学外译的接受等三个重要问题展开讨论,并对中国文学外译评价的未来走向加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译介 途径 方法 接受 评价
原文传递
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外译的生成性接受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云虹 胡陈尧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共7页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进程与时代背景下,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经由翻译在异域得到了更为广泛而深入的传播,但围绕翻译以及中国文学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仍存在需深入关注的事实与进一步澄清的认识。就根本而言,文学翻译是文本生...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进程与时代背景下,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经由翻译在异域得到了更为广泛而深入的传播,但围绕翻译以及中国文学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仍存在需深入关注的事实与进一步澄清的认识。就根本而言,文学翻译是文本生命的生成过程,文学接受则是文本生命生成中的重要一环。同时,翻译始终面向读者,无论译介模式的确立,抑或翻译策略与方法的选择,总是与读者的接受息息相关。据此,本文从文学翻译所具有的生成性本质出发,通过考察四大名著外译历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指出文学接受与文学翻译本身一样,始终处于不断更新与完善、不断丰富与发展的历程之中,并力求以历史、动态的目光深入揭示其阶段性、时代性与发展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 译介 接受 生成性
原文传递
马铃薯超声强化冷风干燥及品质特性 被引量:15
9
作者 田伏锦 刘云宏 +3 位作者 黄隽妍 曹献豪 薛思成 雷雨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5-94,共10页
为探讨直触式超声对马铃薯冷风干燥的强化效应,利用超声-热泵式冷风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实验,研究不同超声功率及冷风温度对马铃薯干燥过程、微观结构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超声功率及干燥温度能够明显缩短马铃薯所需干燥时... 为探讨直触式超声对马铃薯冷风干燥的强化效应,利用超声-热泵式冷风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实验,研究不同超声功率及冷风温度对马铃薯干燥过程、微观结构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超声功率及干燥温度能够明显缩短马铃薯所需干燥时间,较低温度下的超声强化效果优于较高温度;马铃薯超声强化冷风干燥呈先恒速、后降速的干燥过程,表明该干燥过程由表面扩散控制转化为内部扩散控制;超声强化能够增大和增多物料表面的微细孔道,从而有利于水分传递;Weibull分布函数可很好地拟合马铃薯超声强化冷风干燥过程,利用该模型计算所得的估算水分扩散系数D_(cal)随着干燥温度和超声功率的升高而增大,表征干燥时间的尺度参数α则随着超声功率的升高而减小;冷风温度和超声功率对干燥产品的总酚、总黄酮、VC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在冷风干燥过程中施加超声辅助处理有利于提高营养成分含量。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的优化参数为干燥温度10℃、超声功率48 W时,对应的总酚、总黄酮、VC含量分别为296、52、96 mg/100 g。因此,将超声强化技术用于马铃薯冷风干燥中能够显著缩短干燥时间并有效保护产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超声处理 冷风干燥 干燥特性 产品品质
下载PDF
紫薯远红外辐射干燥及品质特性 被引量:14
10
作者 易婕 刘云宏 +4 位作者 李海登 司尚斐 周弦龙 檀茜茜 马丽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0-167,共8页
为探讨紫薯远红外辐射干燥特性及品质特性,利用远红外辐射干燥设备,研究辐射温度及辐射距离对紫薯片远红外辐射干燥特性及总酚、总黄酮、总糖、VC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辐射温度的升高和辐射距离的缩短,紫薯所需干燥时间缩短... 为探讨紫薯远红外辐射干燥特性及品质特性,利用远红外辐射干燥设备,研究辐射温度及辐射距离对紫薯片远红外辐射干燥特性及总酚、总黄酮、总糖、VC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辐射温度的升高和辐射距离的缩短,紫薯所需干燥时间缩短,平均干燥速率显著提高;紫薯片远红外辐射干燥过程表现为降速干燥,说明其干燥过程为内部扩散控制;紫薯远红外辐射干燥过程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在2.42×10^(-10)~4.64×10^(-10 )m2/s之间,且随着辐射温度的升高及辐射距离的缩短而增大;辐射温度及辐射距离对总酚、总黄酮、总糖含量及VC的保存率均有显著影响,在不同辐射距离下辐射温度对各种营养成分的影响规律有较大差异;采用加权综合评分法,确定辐射温度240℃和辐射距离14 cm为较优的干燥参数,对应的干燥时间、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VC含量及总糖含量分别为270 min、359.62、223.13、11.81 mg/100 g及30.71 g/100 g。将远红外辐射加热技术运用于紫薯干燥,可有效提高干燥速率和保护产品品质,本研究可为远红外辐射技术在紫薯及其他农产品干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 远红外辐射 干燥 品质特性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sST2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伟 郭慧娟 +1 位作者 刘运洪 吴系美 《西部医学》 2021年第7期1069-1072,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到我院就诊的128例RA患者以及同期110例到我院进行体检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RA组及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s...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到我院就诊的128例RA患者以及同期110例到我院进行体检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RA组及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sST2、类风湿因子(RF)、白介素-33(IL-33)以及抗瓜氨酸化蛋白自身免疫抗体(CCP)水平,同时评估RA组患者疾病活动度。比较两组血清指标水平,分析血清sST2水平对RA的诊断价值。将DSA 28分数低于2.6、2.6~3.2、3.2~5.1以及高于5.1分别归为病情缓解组、低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以及重度活动组,比较不同疾病活动度RA患者血清指标水平,sST2水平与其他血清指标以及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结果RA组患者血清sST2、RF、IL-33、抗CCP抗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sST2最佳截断值为24.65 ng/mL,处于最佳截断值时灵敏度以及特异度86.2%和82.4%,AUC值为0.865(95%CI:0.663~0.972,P<0.05)。病情缓解组、低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以及重度活动组RA患者sST2、RF、IL-33以及抗CCP抗体水平逐渐增加,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ST2水平与RF、IL-33、抗CCP抗体、DSA28评分正相关(P<0.05)。结论RA患者血清sST2水平异常上升,其水平与患者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血清sST2 疾病活动度 相关性
下载PDF
超声在食品干燥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罗登林 苏孟开 +3 位作者 杨日福 刘云宏 任广跃 袁云霞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8-196,共9页
如何快速而经济地干燥物料并获得高品质的产品,是干燥领域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目前传统单一的干燥技术在一些方面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探索各种干燥技术的组合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功率超声(声强大于1 W/cm 2)作为一种绿色、无污染的... 如何快速而经济地干燥物料并获得高品质的产品,是干燥领域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目前传统单一的干燥技术在一些方面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探索各种干燥技术的组合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功率超声(声强大于1 W/cm 2)作为一种绿色、无污染的物理加工方法,在干燥过程中强化水分的传热和传质方面已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在食品干燥领域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主要介绍了超声在食品干燥前预处理、超声强化渗透脱水、超声耦合热风干燥、超声耦合喷雾干燥、超声耦合冷冻干燥、超声耦合热泵干燥、超声耦合太阳能干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超声干燥的作用效应及机理,总结了超声干燥的优点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干燥 预处理 渗透脱水 热风干燥 耦合技术
下载PDF
复译与文本新生命的生成——以《魔戒》汉译为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嘉琨 刘云虹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0-85,共6页
复译是外国文学译介中的重要现象之一,日益受到译学界的关注。文学翻译的生成性本质特征决定了译本对原作的再现不可能在单次翻译中完成,原作生命的延续与拓展及译作不断传承与丰富的成长历程都有赖于不同时代的译者所进行的复译活动。... 复译是外国文学译介中的重要现象之一,日益受到译学界的关注。文学翻译的生成性本质特征决定了译本对原作的再现不可能在单次翻译中完成,原作生命的延续与拓展及译作不断传承与丰富的成长历程都有赖于不同时代的译者所进行的复译活动。本文以《魔戒》的汉译为例,从翻译空间的拓展、翻译方案的建构与完善、译者的翻译价值取向等方面,探讨复译与文本生命生成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译 文本 生成性 《魔戒》
原文传递
金银花贮藏过程中绿原酸含量的高光谱无损检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云宏 王庆庆 +1 位作者 石晓微 高秀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91-299,共9页
绿原酸(chlorogenicacid,CGA)是评价金银花品质的重要指标。为了实现金银花贮藏期间CGA含量变化的快速有效检测,该文采集了500个不同贮藏时间(0~20d)的金银花高光谱图像,构建CGA含量的高光谱检测模型。为了提高模型性能,采用savizky-go... 绿原酸(chlorogenicacid,CGA)是评价金银花品质的重要指标。为了实现金银花贮藏期间CGA含量变化的快速有效检测,该文采集了500个不同贮藏时间(0~20d)的金银花高光谱图像,构建CGA含量的高光谱检测模型。为了提高模型性能,采用savizky-golay卷积平滑(SG),移动窗口平滑(moving average),标准正态变量(standard normal variable,SNV),基线校正(baseline correction,BC),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正交信号校正(orthogonal signal correction,OSC)6种预处理方法并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模型,确定SNV方法为最佳预处理方法,其预测集的R2为0.976 6,RMSE为0.271 1%。为了简化校准模型,利用无信息变量消除(uninformative variable elimination,UVE),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竞争性自适应加权算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以及UVE-CARS、UVE-SPA等方法对SNV预处理后的光谱提取特征波长。然后,分别基于全光谱数据和所选特征变量数据,建立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非线性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UVE-CARS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提取变量个数(共提取26个,仅占全光谱范围的3.2%),PLSR和BP模型的预测集R2分别为0.974 6和0.978 4,RMSE分别为0.286 3%和0.250 3%。非线性BP模型预测结果整体优于线性PLSR模型,在BP模型中,UVE-CARS-BP预测精度最高,预测集的R2和RMSE的值分别为0.978 4, 0.250 3%。综上,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建立的SNV-UVE-CARS-BP模型,可以实现金银花贮藏过程中CGA含量变化的快速无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分析 无损检测 模型 高光谱成像 金银花 绿原酸 特征波长 贮藏
下载PDF
食品光谱图像无损检测技术实用化方向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飞翔 谢安国 +2 位作者 康怀彬 刘云宏 于慧春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13期74-78,共5页
光谱分析和光谱成像等光学检测技术具有快速、无损、精准等特点,在食品检测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将先进技术从实验室理论研究推向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实现技术转化一直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目标。通过简述光谱及图像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 光谱分析和光谱成像等光学检测技术具有快速、无损、精准等特点,在食品检测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将先进技术从实验室理论研究推向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实现技术转化一直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目标。通过简述光谱及图像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设备结构,对比用于科研分析与生产实用中的设备在设计上差异。综述近年来基于光谱和图像分析技术所开发的实用化在线式或便携式设备在食品生产和检测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及设备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检测 近红外 高光谱 食品检测 进展
下载PDF
三维点云数据压缩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8
16
作者 艾达 卢洪颖 +3 位作者 杨玉蓉 刘芸宏 卢津 刘颖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90-96,共7页
点云作为一种新型的描述三维空间的数据类型,逐渐成为计算机视觉应用的研究热点。点云数据一般由激光雷达或三维立体相机获取,与传统二维图像相比,其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呈指数倍增加,对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通过归纳国际标... 点云作为一种新型的描述三维空间的数据类型,逐渐成为计算机视觉应用的研究热点。点云数据一般由激光雷达或三维立体相机获取,与传统二维图像相比,其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呈指数倍增加,对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通过归纳国际标准组织在点云压缩技术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分析对比各类压缩算法的特点,总结下一步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压缩 数据降维 视频编码 计算机视觉应用
下载PDF
拉曼光谱结合UVE-SVR算法预测加热食用油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被引量:8
17
作者 于慧春 付晓雅 +2 位作者 殷勇 刘云宏 白喜婷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82-591,共10页
为实现拉曼光谱技术对食用油加热后反式脂肪酸(TFAs)含量的快速预测,将3种食用油在190℃下(常用煎炸温度)进行不同时间加热,每个样品采集36条拉曼光谱。首先,采用多项式平滑与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N)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去除背... 为实现拉曼光谱技术对食用油加热后反式脂肪酸(TFAs)含量的快速预测,将3种食用油在190℃下(常用煎炸温度)进行不同时间加热,每个样品采集36条拉曼光谱。首先,采用多项式平滑与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N)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去除背景和噪音的干扰,然后采用无信息变量消除法(UVE)对光谱数据进行特征变量筛选,最后分别基于全谱数据和筛选的特征光谱变量建立定性和定量分析模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筛选后的变量,运用Fisher判别分析(FDA)建立定性判别模型,其判别正确率由40%~50%提升至90%以上,表明筛选后的变量能较好表征样品的特征信息;分别基于筛选变量和全谱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BP神经网络(BPNN)和支持向量回归机(SVR)方法,建立不同样品中TFAs含量的数学预测模型。通过对预测结果对比分析,表明UVE结合SVR方法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的测试集R^2分别从0.850 4、0.943 5和0.753 4升至0.952 6、0.954 8和0.958 5。因此,利用UVE-SVR方法不仅简化了预测模型,提高了模型的稳定性和精度,也为食用油中TFA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 反式脂肪酸(TFAs) 无信息变量消除法(UVE) Fisher判别分析(FDA) 支持向量回归机(SVR)
下载PDF
运用PDCA循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云红 张洁 +2 位作者 孙明洁 王菲菲 马冰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461-464,共4页
目的观察运用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方法以河南省人民医院各临床医技科室医务人员为此次调查对象,自2018年1月1日~2018年5月5日对所有人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全面的调查和PDCA持续改进,观察其实... 目的观察运用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方法以河南省人民医院各临床医技科室医务人员为此次调查对象,自2018年1月1日~2018年5月5日对所有人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全面的调查和PDCA持续改进,观察其实施效果。结果 2018年1~2月(实施前)手卫生依从性为20.01%;2018年3~4月(实施后第一次调查)与2018年5月(实施后第二次调查),手卫生依从性分别为48.10%和57.86%,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逐渐上升;医生、护理人员、实习生、进修生及研究生的手卫生依从性较实施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保洁及护工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差,且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血液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周围物品后的手卫生依从性较实施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PDCA循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医务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感染对抗氧化能力与血小板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云红 孙明洁 +1 位作者 张佑健 马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感染患者抗氧化能力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01—2017-12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感染患者67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治疗的脑梗死未合并感染患者7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抗氧化能力...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感染患者抗氧化能力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01—2017-12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感染患者67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治疗的脑梗死未合并感染患者7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抗氧化能力指标和血小板参数,分析急性脑梗死感染对抗氧化能力和血小板参数的影响。另将研究组按照不同感染程度分组,分析急性脑梗死不同感染程度患者的抗氧化能力指标和血小板参数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抗氧化能力(TAC)、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等抗氧化能力指标与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及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等血小板参数均明显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重度感染患者抗氧化能力指标和血小板参数均明显差于轻度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合并感染患者抗氧化能力指标和血小板参数明显较无感染患者较差,且随着感染程度的加重越来越差,治疗过程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感染 抗氧化能力 血小板参数 过氧化氢酶
下载PDF
再论异质性与翻译立场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云虹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72-80,共9页
对语言文化异质性的认识与把握是贯穿文学翻译整个过程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译学界对究竟如何认识“异”,如何在“异”的考验中理性选择翻译立场并未完全形成共识。鉴于此,本文在前期相关讨论基础上再次聚焦文学译介中的异质性问题,深... 对语言文化异质性的认识与把握是贯穿文学翻译整个过程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译学界对究竟如何认识“异”,如何在“异”的考验中理性选择翻译立场并未完全形成共识。鉴于此,本文在前期相关讨论基础上再次聚焦文学译介中的异质性问题,深刻把握“异”之核心并由此观照翻译在面临“异”的考验时应有的立场选择与伦理坚守,力求进一步深化对翻译活动的认识,推动中外文学文化交流、文明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 文学译介 立场 伦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