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推拿配合Beckman口肌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口腔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屈天青 谭华清 +3 位作者 赵红伟 陈芳 刘广丽 修青永 《北京中医药》 2022年第3期329-331,共3页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配合Beckman口肌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口腔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例语言发育迟缓合并口腔运动功能障碍的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均采用同样的言语认知康复训练,治疗组使用小儿推拿配合Beckman口肌训练...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配合Beckman口肌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口腔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例语言发育迟缓合并口腔运动功能障碍的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均采用同样的言语认知康复训练,治疗组使用小儿推拿配合Beckman口肌训练,而对照组采用单纯的Beckman口肌训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运用GESELL发育测评和Beckman口腔运动评估量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语言行为、唇部运动、面颊运动、舌部运动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唇部运动、面颊运动功能方面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推拿配合Beckman口肌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口腔运动功能的疗效优于单纯Beckman口肌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发育迟缓 口腔运动功能 小儿推拿 Beckman口肌训练
下载PDF
废旧SCR脱硝催化剂再生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兴誉 贾媛媛 +5 位作者 唐中华 张鹏 巫树锋 刘光利 王军 杨岳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39-1844,共6页
介绍了废旧SCR脱硝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及再生方法,失活原因主要有堵塞失活、高温烧结失活、中毒失活,常用的再生方法包括水洗除尘、热再生或热还原再生、酸碱处理、活性液补充。详细介绍了废旧SCR催化剂的再生研究进展,并比较了不同再生... 介绍了废旧SCR脱硝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及再生方法,失活原因主要有堵塞失活、高温烧结失活、中毒失活,常用的再生方法包括水洗除尘、热再生或热还原再生、酸碱处理、活性液补充。详细介绍了废旧SCR催化剂的再生研究进展,并比较了不同再生方法的再生效果。根据催化剂失活情况,按照使用行业、失活程度,合理选择再生方法,以低成本、高效率达到催化剂再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 中毒 失活 再生
下载PDF
钒钛系脱硝催化剂抗SO_(2)和H_(2)O中毒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张鹏 贾媛媛 +4 位作者 唐中华 刘兴誉 刘军强 刘光利 巫树锋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71,共5页
综述了SO_(2)和H2O造成钒钛系SCR催化剂中毒失活的机理,总结了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掺杂提高催化剂抗硫抗水性能的研究进展。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是深入分析催化剂SO_(2)和H_(2)O中毒反应的微观过程,进一步考察... 综述了SO_(2)和H2O造成钒钛系SCR催化剂中毒失活的机理,总结了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掺杂提高催化剂抗硫抗水性能的研究进展。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是深入分析催化剂SO_(2)和H_(2)O中毒反应的微观过程,进一步考察改性催化剂的成型工艺及工业应用效果,开发出温度窗口宽、抗硫抗水性能稳定且同时具备工业生产和应用条件的脱硝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系 SCR催化剂 SO_(2) H_(2)O 改性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灯盏细辛注射液中10种成分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光丽 徐文龙 王张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21-2524,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细辛)中5-咖啡酰基奎宁酸、绿原酸、4-咖啡酰基奎宁酸、咖啡酸、1,3-二咖啡酸酰奎宁酸、野黄芩苷、异绿原酸B、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灯盏花甲素、4,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有量。方法该药...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细辛)中5-咖啡酰基奎宁酸、绿原酸、4-咖啡酰基奎宁酸、咖啡酸、1,3-二咖啡酸酰奎宁酸、野黄芩苷、异绿原酸B、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灯盏花甲素、4,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水提液的分析采用InertsilODS-3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4%磷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9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27 nm。结果 10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94.11%~100.64%,RSD 1.12%~2.7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灯盏细辛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注射液 化学成分 HPLC
下载PDF
羧基改性阴极对微生物电合成系统产乙酸性能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祁家欣 曾翠平 +3 位作者 骆海萍 刘广立 张仁铎 卢耀斌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02-2309,共8页
微生物电合成系统(microbial electrosynthesis systems,MESs)可利用微生物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价化合物,有望实现温室气体的资源化利用,然而,其合成效率仍需进一步提高.本研究通过电化学还原重氮盐反应将特定的官能团—COOH接枝到碳布... 微生物电合成系统(microbial electrosynthesis systems,MESs)可利用微生物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价化合物,有望实现温室气体的资源化利用,然而,其合成效率仍需进一步提高.本研究通过电化学还原重氮盐反应将特定的官能团—COOH接枝到碳布电极表面,探究改性阴极对于MESs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经—COOH改性的阴极材料亲水性显著提高,而循环伏安扫描电流变弱. MESs在启动阶段性能差异最大,运行48 h,改性组CA-H、CA-M、CA-L的产氢速率是CK的21. 45、28. 60和22. 75倍;运行120 h,CA-H、CA-M和CA-L的乙酸累积浓度是CK的2. 01、2. 43和1. 44倍. MESs运行324 h后,各阴极的电化学活性无明显差异,生物膜蛋白量无明显差异(~0. 47 mg·cm^(-2)).阴极生物膜的群落结构分析发现,属水平上由Acetobacterium、norank_p_Saccharibacteria和Thioclava占据主导,总相对丰度占到59. 6%到82. 1%;各阴极之间产乙酸功能菌Acet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差别不大(31. 3%~40. 1%),而消耗乙酸的norank_p_Saccharibacteria属在CA-H、CA-M、CA-L和CK的相对丰度分别为:16. 1%、24. 6%、31. 1%和37. 5%.羧基改性阴极对MESs的启动阶段影响较大,可为MESs的快速启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电合成系统(MESs) 阴极 羧基改性 生物膜 产乙酸
原文传递
中晚期中央型肺癌应用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荣振华 刘鹏捷 +2 位作者 刘光丽 纪永琪 戴发亮 《中外医疗》 2019年第9期92-94,共3页
目的探析中晚期中央型肺癌应用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情况。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4月—2018年6月期间接收治疗的中晚期中央型肺癌78例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分设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39例患者行静脉化疗疗法治疗,研究组39例... 目的探析中晚期中央型肺癌应用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情况。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4月—2018年6月期间接收治疗的中晚期中央型肺癌78例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分设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39例患者行静脉化疗疗法治疗,研究组39例患者行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疗法治疗。观察经分别实施不同方法治疗取得的疗效情况。结果 76.92%为研究组的临床疗效率,46.15%为参照组的临床疗效率,研究组的临床疗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χ~2=7.800,P=0.005<0.05);参照组的CA199指标为(60.5±3.4)U/m L,CA125指标为(51.7±3.8)U/m L,CEA指标为(30.8±3.5)ng/mL,明显高于研究组的(50.3±5.3)U/mL、(45.2±4.2)U/mL和(21.5±2.6)ng/mL (t=10.116,7.167,13.321,P=0.001<0.05)。结论实施支气管动脉介入疗法治疗中晚期中央型肺癌者,其治疗效果良好,有助于患者病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中晚期中央型肺癌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磁铁矿作用下DvH阴极生物膜的响应及转录组分析
7
作者 滕敏 朱曦 +3 位作者 曾翠平 胡佳萍 刘广立 骆海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088-6095,共8页
本研究通过构建Desulfovibrio vulgaris Hildenborough(DvH)生物阴极,探究磁铁矿纳米颗粒(MNPs)作用下其生物膜的响应机制.结果发现,相较于无MNPs添加组,MNPs介导下的DvH生物阴极的SO_(4)^(2-)-S~(2-)转化率由6.8%提升至37.9%,周期电荷... 本研究通过构建Desulfovibrio vulgaris Hildenborough(DvH)生物阴极,探究磁铁矿纳米颗粒(MNPs)作用下其生物膜的响应机制.结果发现,相较于无MNPs添加组,MNPs介导下的DvH生物阴极的SO_(4)^(2-)-S~(2-)转化率由6.8%提升至37.9%,周期电荷量提升了11.5%.线性伏安扫描结果显示,在0~-0.81V电势范围内,MNPs添加组阴极电流均高于对照组,说明MNPs可以增强阴极生物膜电催化活性.DvH阴极生物膜的比较转录组结果表明,MNPs可通过促进与[FeFe]氢化酶、Hmc和ATP合成酶相关的基因的表达,促进DvH对氢气的利用和代谢;通过促进编码ATP硫酰化酶和腺苷酸硫酸还原酶这两种硫代谢关键酶的基因表达上调,提高SO_(4)^(2-)-S^(2)转化率;通过促进Flp/Tad菌毛组装和PEP-CTERM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调,强化DvH在阴极的附着和成膜.研究结果可为微生物阴极电化学系统的高效构建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电化学系统 硫酸盐还原菌 生物阴极 纳米磁铁矿 转录组学
下载PDF
北京市大兴区婴儿皮褶厚度发育现状及与体重、胸围、上臂围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任军爽 鲍玲 +4 位作者 王贺茹 左寒晓 刘广丽 刘锦 吕岩玉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255-1259,共5页
目的了解大兴地区0~12月龄婴儿皮褶厚度发育现状,探讨皮褶厚度与体重、胸围、上臂围的相关性,为婴幼儿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465例婴儿,按照年龄分为5组,测量体重、头围、胸围、上臂围以... 目的了解大兴地区0~12月龄婴儿皮褶厚度发育现状,探讨皮褶厚度与体重、胸围、上臂围的相关性,为婴幼儿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465例婴儿,按照年龄分为5组,测量体重、头围、胸围、上臂围以及四个部位的皮褶厚度,分别是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肩胛下角、髂前上棘。结果各年龄组体重、上臂围及各肱二头肌、肩胛下角皮褶厚度均值全部明显高于WHO2006年推荐儿童体格生长发育标准同性别同年龄组,胸围在各年龄组增长均大于头围,0~12月龄内上臂围增长迅速,9月龄到达峰值。男性、女性婴儿皮褶厚度发育趋势一致,12月龄组不同性别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同年龄不同性别婴幼儿皮褶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个部位皮褶厚度对男性婴儿体重及胸围均有显著影响;髂前上棘、肱三头肌和肩胛下角对男性上臂围有显著影响。髂前上棘、肱三头肌和肩胛下角对女性婴儿体重和胸围有显著影响,肱三头肌对女性上臂围有显著影响。结论0~12月龄婴幼儿皮褶厚度均高于WHO推荐参考指标,胸围、上臂围发育迅速,其中胸围与头围交叉时间提前明显,提示婴儿营养水平良好或存在营养过剩可能,需要积极寻找影响因素进行干预,改善生命早期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胸围 上臂围 皮褶厚度
原文传递
移动医疗研究现状和趋势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任远 吴梦蝶 +2 位作者 刘光丽 宋国强 王常青 《医学信息》 2021年第3期12-15,19,共5页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探究移动医疗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的核心期刊、CSSCI、CSCD数据库上收录的移动医疗相关文献,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移动医疗相关文献的年度、来源期刊和研究机构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高频...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探究移动医疗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的核心期刊、CSSCI、CSCD数据库上收录的移动医疗相关文献,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移动医疗相关文献的年度、来源期刊和研究机构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高频关键词构建共现矩阵后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对212篇相关文献发表时间进行统计,文献数量自2013年起呈现大幅度增长;对来源期刊进行统计,载文量前10名的期刊合计载文量占总文献量的51.89%,载文量前10名的期刊中前7篇为医学相关期刊;对研究机构进行统计,排名前12的研究机构发表文献数量总和占总文献量的11.52%;对关键词进行统计整理后得到429个关键词,总共出现的频次为748次。结论目前我国移动医疗主要是应用程序和信息系统相关研究,并以此为载体为护理人员和患者提供服务,相关文献载体尚未形成,研究机构较为分散,移动医疗的技术研究尚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医疗 文献计量学分析 聚类分析 知识网络图谱
下载PDF
油罐底泥热化学洗涤处理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光利 杨岳 +1 位作者 李杨 荣树茂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7年第6期476-478,482,共4页
采用自制的复合洗涤液,选用热化学洗涤处理法,在氢氧化钠和复合洗涤液质量分数分别为2.0%,3.0%,油罐底泥/复合洗涤液(质量比)为1∶3,洗涤时间为120 min,洗涤温度为60℃,搅拌转速为300 r/min的条件下,可处理油罐底泥。结果表明:在此条件... 采用自制的复合洗涤液,选用热化学洗涤处理法,在氢氧化钠和复合洗涤液质量分数分别为2.0%,3.0%,油罐底泥/复合洗涤液(质量比)为1∶3,洗涤时间为120 min,洗涤温度为60℃,搅拌转速为300 r/min的条件下,可处理油罐底泥。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油罐底泥可实现油、水和砂土三相分离,脱油率达到97.6%;油罐底泥洗涤后,洗涤废水经过破乳,混凝处理,含悬浮物和含油质量浓度分别为2.0,8.0 mg/L,浊度为3.2 NTU,可以排往污水处理系统或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罐底泥 热化学洗涤法 分离 脱油率 洗涤废水
下载PDF
类芬顿催化剂Cu-Co-Fe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对典型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 被引量:2
11
作者 江淑文 韦士程 +4 位作者 王婷 卢耀斌 刘广立 骆海萍 张仁铎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7-82,118,共7页
针对典型难生物降解污染物,为强化其在废水处理中的降解去除,开展了合成类芬顿催化剂及其对安替比林(ANT)及染料降解特性的研究。水热法合成的Cu_(1-x)Co_(x)Fe_(2)O_(4)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是一种具有尖晶石立方结构的磁性材料,比表面积为... 针对典型难生物降解污染物,为强化其在废水处理中的降解去除,开展了合成类芬顿催化剂及其对安替比林(ANT)及染料降解特性的研究。水热法合成的Cu_(1-x)Co_(x)Fe_(2)O_(4)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是一种具有尖晶石立方结构的磁性材料,比表面积为147.3~187.5 m;/g,饱和磁化值为17.2~62.3 EMU/g。随着Co含量逐渐增加,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明显提高。所得最佳Cu_(1-x)Co_(x)Fe_(2)O_(4)催化剂的适用pH值为7~9,ANT初始浓度为50 mg/L,催化剂投加量为0.7 g/L和H_(2)O_(2)投加量为150 mmol/L的条件下,当反应初始pH=7时,对ANT去除率为93.1%;pH=9时去除率达到94.7%。不同类型的难降解有机物,如罗丹明B和酸性橙Ⅱ在该催化剂催化作用下也可实现有效降解。催化剂通过磁性回收再利用5次循环后,ANT去除率仍保持在80%以上,表明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研究合成的类芬顿催化剂为高效去除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替比林 类芬顿催化剂 金属氧化物 去除率
原文传递
调控动物性状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广理 彭巍 +7 位作者 王红利 刘贤 张会侠 张君 杨国杰 茹宝瑞 雷初朝 黄永震 《中国牛业科学》 2023年第2期62-67,共6页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基因转录过程中产生的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nt)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lncRNA的表达水平通常低于mRNA,且无高度保守序列,缺少开放阅读框,但它们具有更强的组织特异性表达...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基因转录过程中产生的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nt)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lncRNA的表达水平通常低于mRNA,且无高度保守序列,缺少开放阅读框,但它们具有更强的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lncRNA可以通过与DNA、RNA(mRNA,miRNA,环状RNA)和蛋白质进行相互作用来发挥其功能,因此可作为信号分子、诱导物等来调节复杂的基因表达网络。作为一种新的调节分子,lncRNA正在成为基因表达调控中新的重要参与者,且近年研究表明,其与家畜动物性状调控密切相连。本文对lncRNA在动物肌肉生长分化、脂肪沉积、毛囊发育和繁殖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lncRNA在家畜遗传育种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肌肉生长分化 脂肪沉积 毛囊发育 繁殖
下载PDF
不同外电压下自养型生物阴极还原硫酸盐的性能及生物膜群落响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佳萍 曾翠平 +3 位作者 骆海萍 刘广立 张仁铎 卢耀斌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27-335,共9页
微生物电解系统(microbial electrolysis system,MES)生物阴极还原去除环境污染物的过程中,外加电压的大小可显著影响其性能,阴极生物膜作为去除污染物的关键因子,其对外电压改变的响应尚属未知.本研究构建了双室MES,比较外电压为0.4、... 微生物电解系统(microbial electrolysis system,MES)生物阴极还原去除环境污染物的过程中,外加电压的大小可显著影响其性能,阴极生物膜作为去除污染物的关键因子,其对外电压改变的响应尚属未知.本研究构建了双室MES,比较外电压为0.4、0.5、0.6、0.7和0.8 V情形下自养型生物阴极的硫酸盐还原特性及生物膜胞外聚合物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MES的输出电流、周期电荷量、COD去除量与外加电压(0.4~0.8 V)呈正相关关系;外加电压为0.4~0.8 V时,硫酸盐还原量随着电压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在0.7 V时获得最大硫酸盐还原速率[78.9 g·(m3·d)-1]和最高S2-出水浓度(31.9 mg·L^(-1)±2.2 mg·L^(-1));MES的电子回收率最高值为41.8%,推测产氢可能是电子损失的一个途径.阴极生物膜的聚多糖和蛋白量随外电压的升高而增加,0.8 V电压下的生物量比0.4 V提高了70%.阴极生物膜群落结构分析发现,Proteobacteria在门水平分布中占主导,Desulfovibrio在属水平分布中占主导,Desulfovibrio的相对丰度并未随着外加电压的升高发生明显的波动,表明Desulfovibrio在利用阴极呼吸代谢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种水平分析发现,Desulfovibrio magneticus RS-1和s_unclassified_g_Desulfovibrio随着外电压的改变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电解系统(MES) 自养生物阴极 硫酸盐还原 外加电压 阴极微生物群落
原文传递
凹叶杜鹃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克忠 夏苗 +3 位作者 兰常军 刘光立 段旭宇 伍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8期98-99,共2页
本文研究了适宜凹叶杜鹃扦插繁殖的基质材料(或配方)以及插穗的最佳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将腐殖土与珍珠岩按7∶3的比例混合用作扦插基质,并用200 mg/L ABT 1号生根粉处理插穗,其扦插效果最好。
关键词 凹叶杜鹃 扦插繁殖 扦插基质 生根粉
下载PDF
气体扩散阴极电合成反应器中电解液导流型式对产生过氧化氢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广立 徐俊添 +5 位作者 卢耀斌 曾翠平 骆海萍 苏杰 林松炜 张仁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62-668,共7页
采用2种导流方式,即S导流型和E导流型的单室电合成反应器,制备有效面积为438 cm^2的气体扩散电极,研究不同导流方式对气体扩散阴极电合成反应器制备过氧化氢(H2O2)的影响。结果表明,S导流型反应器中,随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采用2种导流方式,即S导流型和E导流型的单室电合成反应器,制备有效面积为438 cm^2的气体扩散电极,研究不同导流方式对气体扩散阴极电合成反应器制备过氧化氢(H2O2)的影响。结果表明,S导流型反应器中,随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减小,H2O2质量浓度逐渐降低;在电流密度为25 m A/cm^2、HRT为5.7 min时,H2O2质量浓度可达2062 mg/L;当HRT为1.1 min时,H2O2产率可达0.150 kg/(m^2·h);在电流密度为25 m A/cm^2、HRT为1.1 min时,能耗为8.33(k W·h)/kg,电流效率达到90%~93%。E导流型反应器中,在25 m A/cm^2下、HRT=5.7 min时,产生的最大H2O2质量浓度为1693 mg/L;HRT对H2O2产率影响不明显,在25 m A/cm^2、HRT=1.1~2.9min时,H2O2产率平均约为0.125 kg/(m^2·h);HRT的减小不能显著降低能耗,在25 m A/cm^2、HRT=5.7 min时,能耗高达14.66(k W·h)/kg。E导流型反应器性能较差的主要原因在于不能促使阳极气体及时排出,造成H2O2的产率和电流效率均降低。因此,S导流型反应器性能优于E导流型反应器。最大H2O2产率优于文献报道的结果,可归因于较小的极板间距和气体扩散电极表面导流板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气体扩散阴极 电合成反应器 过氧化氢 电解液导流型式
下载PDF
微生物光电还原CO_(2)合成乙酸对外电压的响应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美洲 骆海萍 +2 位作者 曾翠平 刘广立 张仁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07-913,共7页
以TiO_(2)光阳极结合自养型生物阴极,构建双室微生物光电合成(MPES)系统,以光能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探究MPES还原CO_(2)合成乙酸的性能及其限制因素.结果表明,光阳极取代纯电化学阳极显著降低了MPES生物阴极对外电压的需求.MPES能持续... 以TiO_(2)光阳极结合自养型生物阴极,构建双室微生物光电合成(MPES)系统,以光能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探究MPES还原CO_(2)合成乙酸的性能及其限制因素.结果表明,光阳极取代纯电化学阳极显著降低了MPES生物阴极对外电压的需求.MPES能持续稳定运行,平均产乙酸速率为(1.18±0.11)mmol/(L·d),法拉第效率为45.75%±3.97%.光阳极驱动阴极产生氢气,推测阴极微生物倾向于利用氢转移的方式来进行电子传递.外加电压通过影响光阳极的给电子能力从而对MPES的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当外电压从0.4V升高至0.6V时,MPES的电流,乙酸产量和法拉第效率都显著提高,系统的性能主要受限于阳极.当外电压高于0.6V,系统电流,乙酸产量的增速减缓,法拉第效率在外加电压0.8V时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表明生物阴极的得电子能力已经达到饱和,此时MPES的性能主要受限于阴极.作为电子传递中间体,H_(2)的不完全利用是法拉第效率没有随着外电压的增加进一步提升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电合成(MES) 光阳极 生物阴极 产乙酸 外电压
下载PDF
玉米芯草酸热裂解液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产电特性
17
作者 高彦明 王婷 +4 位作者 李婕羚 韦士程 刘广立 骆海萍 张仁铎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7-134,共8页
考察玉米芯经草酸热裂解预处理后产生的热裂解液在单室空气型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中的降解及产电特性。玉米芯草酸热裂解预处理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90 min,草酸用量(质量分数)2%时,可产生的还... 考察玉米芯经草酸热裂解预处理后产生的热裂解液在单室空气型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中的降解及产电特性。玉米芯草酸热裂解预处理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90 min,草酸用量(质量分数)2%时,可产生的还原糖浓度为0.44 g/g,固体消化率约为58%。当采用稀释20倍的酸式热裂解液时,MFC最大功率密度为278 mW/m^(2),产电周期约为120 h。使用不同浓度玉米芯酸式热裂解液的MFC对COD去除率均可达到90.0%以上,随着稀释倍数的降低,MFC库仑效率从18.6%降低至9.72%。MFC阳极微生物群落在属水平上,典型产电细菌Geobacter属的相对丰度最高达到3.40%;Klebsiella属在使用稀释20倍酸式热裂解液下的相对丰度达到41.6%。研究结果为强化玉米芯在MFC中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微生物燃料电池 酸式热裂解 降解 产电
原文传递
咸水淋洗对广东大万山岛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18
作者 陈炳禄 朱磊 +6 位作者 刘广立 唐常源 王志刚 汤德福 曹英杰 卢耀斌 赵兴国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29-734,共6页
海水对海岛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不容忽视,但目前对南方海岛土壤的盐胁迫效果研究仍不多见。为了研究海岛工程建设运行过程中海水盐分对土壤的胁迫作用所导致的土壤环境问题,选取广东大万山岛土壤,利用土柱淋溶和ICP-AES测定方法,以质量... 海水对海岛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不容忽视,但目前对南方海岛土壤的盐胁迫效果研究仍不多见。为了研究海岛工程建设运行过程中海水盐分对土壤的胁迫作用所导致的土壤环境问题,选取广东大万山岛土壤,利用土柱淋溶和ICP-AES测定方法,以质量分数为0、1%、3%、5%、7%的Na Cl溶液作为淋溶的盐溶液,研究了咸水淋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大万山岛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为2. 68 cmol+/kg,有机质质量比为51. 71 g/kg,p H值为4. 99,电导率为49. 4μS/cm。结果表明,随淋洗液中盐质量分数增加,土壤淋出液的p H值逐渐降低,淋出的Ca、Mg累积量逐渐增加。当淋洗液盐质量分数从0逐渐升高至7%时,土壤淋出的Ca、Mg累积量分别从2. 63 mg/kg和1. 02 mg/kg上升到218. 82mg/kg和51. 29 mg/kg。在不同质量分数盐淋洗液淋洗后,土壤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发生显著变化。土壤的有机质质量比在不同质量分数盐淋洗液的淋洗下大大降低,当淋洗液的盐质量分数为7%时,土壤有机质质量比仅为9. 61 g/kg。由此可以判断,咸水淋洗对广东大万山岛土壤产生了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海岛土壤 咸水淋洗 土壤理化性质 阳离子交换容量 有机质含量
下载PDF
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要素及中医药防治的数据挖掘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胡凤娇 宋文杰 +2 位作者 王张 梁源 刘光丽 《中药与临床》 2018年第5期34-37,44,共5页
目的:研究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肝损伤动物模型造模要素,为提高造模效率及评价药物有效性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收集1990-2016年期间研究CCL_4致小鼠肝损伤动物模型的393篇文献,录入动物种别、体重、性别,CCL_4的稀释液种类、稀释液浓... 目的:研究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肝损伤动物模型造模要素,为提高造模效率及评价药物有效性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收集1990-2016年期间研究CCL_4致小鼠肝损伤动物模型的393篇文献,录入动物种别、体重、性别,CCL_4的稀释液种类、稀释液浓度、给予体积和剂量,测试指标、治疗药物等数据。结果:动物常用20±2 g的雄性小鼠;CCL_4的稀释液最常使用花生油,浓度多为0.1%和0.2%,给予体积多为10 mg﹒kg^(-1),给予剂量多为0.01 mg﹒kg^(-1),多采用腹腔注射。常检测指标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等。阳性对照药物主要有联苯双酯、水飞蓟素、甘利欣等。常用中药材有黄芪、甘草、丹参、茵陈、柴胡、黄芩、五味子、栀子、白花蛇舌草、决明子、大青叶等。结论:CCL_4致小鼠肝损伤动物模型造模时,建议选择20±2 g的雄性小鼠,联苯双酯做阳性对照组,预防给药14天,末次给药1 h后腹腔注射10 mg﹒kg^(-1)的浓度为0.1%的CCL_4花生油溶液,于造模后24 h处死,取血测试生化指标,取肝脏做组织病理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 小鼠 肝损伤 动物模型 造模要素 中药 数据挖掘
下载PDF
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植物人促醒中心床边交接班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曾朝蓉 姚晓梅 +2 位作者 熊义英 瞿旭 刘光莉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32期6-7,10,共3页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植物人促醒中心床边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SBAR沟通模式建立"植物人促醒中心床边交接模式",规范护理床边交接班的顺序和内容。结果应用SBAR沟通模式后,护士交接班流程质量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植物人促醒中心床边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SBAR沟通模式建立"植物人促醒中心床边交接模式",规范护理床边交接班的顺序和内容。结果应用SBAR沟通模式后,护士交接班流程质量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程度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SBAR沟通模式规范交接班顺序及内容,能使护士提高交接班流程质量、提高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增加交接班中康复护理问题及康复护理措施,有利于更好地实施康复护理措施,促进康复护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沟通模式 植物人 护理 床边交接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