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蒲公英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抗炎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53
1
作者 杨超 闫庆梓 +4 位作者 唐洁 夏伯侯 林丽美 贺庆芝 廖端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106-3111,共6页
目的:研究蒲公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以及抗炎抗肿瘤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蒲公英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对蒲公英挥发油进行提取,通过GC-MS联用仪对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利用脂多糖(LPS)诱导炎症模型研究挥发油抗... 目的:研究蒲公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以及抗炎抗肿瘤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蒲公英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对蒲公英挥发油进行提取,通过GC-MS联用仪对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利用脂多糖(LPS)诱导炎症模型研究挥发油抗炎活性;采用乳腺癌细胞(MCF-7)、小鼠乳腺癌(4T1)组织HE、TUNEL染色和Micro-CT扫描研究蒲公英挥发油抗乳腺癌活性。结果: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提取蒲公英挥发油,萃取率为5.55%;GC-MS联用分析鉴定蒲公英挥发油成分26个,占总挥发油成分83.72%,主要成分为亚麻酸(51.70%)、棕榈酸(18.41%)、油酸(2.75%)、棕榈酸乙酯(1.94%)、二十二烷酸(1.40%)、十九烷酸(1.23%)等,其中油酸、棕榈酸乙酯首次从蒲公英挥发油中获得。抗炎活性实验表明蒲公英挥发油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对炎症因子NO以及TNF-α的释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抗肿瘤细胞实验表明蒲公英挥发油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有很好的抑制作用,IC50为0.61mg/m L;动物实验中HE、TUNEL染色发现蒲公英挥发油组乳腺癌细胞数目减少,细胞排列变稀疏,能明显抑制肿瘤增值、促进凋亡,Micro-CT扫描发现肿瘤组织体积变小、且小鼠骨骼完好。结论:蒲公英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和抗乳腺癌作用,可以为蒲公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挥发油 GC-MS MICRO-CT 抗炎 乳腺癌 肿瘤
原文传递
百合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2
作者 粟倩 吴萍 +4 位作者 夏伯候 李亚梅 林艳 林丽美 廖端芳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75-882,共8页
本文主要综述了百合属的传统用法、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已从百合中分离出甾体皂苷、酚酸、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甾体糖生物碱及多糖等化合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百合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增强免疫、降血糖... 本文主要综述了百合属的传统用法、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已从百合中分离出甾体皂苷、酚酸、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甾体糖生物碱及多糖等化合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百合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增强免疫、降血糖、抗真菌及抗抑郁等作用,与这些功能相关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甾体皂苷、酚酸和多糖。百合作为原国家卫生部首批药食同源品种之一,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笔者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属 甾体皂苷 药理活性
原文传递
金樱子药材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3
作者 樊小瑞 李娆娆 +2 位作者 林丽美 廖端芳 李春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333-1341,共9页
笔者对金樱子植物果实、根等用药部位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控制及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综述,发现金樱子研究较为充分,营养价值较高,除常规药用外,需挖掘其潜在价值,金樱根研究相对薄弱,需明确其药效成分,加强质量控制。
关键词 金樱子 金樱根 蔷薇酸 香陵菜酸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原文传递
基于粗糙集理论构建“谱毒”关系研究何首乌特异质肝毒性物质基础 被引量:17
4
作者 林艳 肖榕 +5 位作者 尹林子 吴萍 刘月新 李春 林丽美 廖端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9-517,共9页
何首乌特异质肝毒性是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该研究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筛选出何首乌特异质肝毒性最强的毒性部位为其醇提液大孔吸附树脂50%乙醇洗脱部位(简称何首乌50%乙醇部位);采用HPLC建立不同产地生/制何首乌50%乙醇部位指纹... 何首乌特异质肝毒性是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该研究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筛选出何首乌特异质肝毒性最强的毒性部位为其醇提液大孔吸附树脂50%乙醇洗脱部位(简称何首乌50%乙醇部位);采用HPLC建立不同产地生/制何首乌50%乙醇部位指纹图谱,有14个共有峰;采用MTT法检测上述样品对人正常肝脏LO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通过粗糙集理论进行二者的"谱毒"相关性分析,预测出对特异质肝毒性有贡献的2个主要峰,其中贡献最大的为二苯乙烯苷;体外特异质肝毒性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二苯乙烯苷是何首乌特异质肝毒性的主要物质基础。以上研究结果对揭示何首乌特异质肝毒性物质基础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表明粗糙集理论可以较好地应用至何首乌"谱毒"研究,为开展中药药效/毒性物质基础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肝毒性 粗糙集理论 谱-毒关系 二苯乙烯苷
原文传递
夏枯草配伍蒲公英抗乳腺癌最佳配伍比例筛选及体内抗肿瘤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闫庆梓 张凯强 +6 位作者 李强 夏伯侯 傅榕赓 吴萍 林艳 林丽美 廖端芳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76-782,共7页
目的基于联合指数法(combination index,CI)体外筛选夏枯草(PV)配伍蒲公英(TM)(PV+TM)抗乳腺癌最佳配伍比例并探讨其最佳比例对4T1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PV+TM联合应用抗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 目的基于联合指数法(combination index,CI)体外筛选夏枯草(PV)配伍蒲公英(TM)(PV+TM)抗乳腺癌最佳配伍比例并探讨其最佳比例对4T1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PV+TM联合应用抗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CI评价PV+TM联合作用效价,当CI<1时认为两药具有协同效应;通过皮下注射4T1细胞建立移植瘤小鼠模型,持续给药25 d,评价PV+TM体内抗肿瘤活性;小鼠体重和肿瘤体积每3 d测量1次;摘取肿瘤组织,HE染色检测病理结构变化,TUNEL染色法检测药物的促凋亡活性。结果与单独用药相比,PV+TM显著提高了对MCF-7和MDAMB-231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并且在夏枯草与蒲公英4∶3配伍时,CI指数为0.199 8和0.407,表现出强协同作用;此外,动物实验表明,PV+TM组小鼠肿瘤体积减小,显著增加了小鼠脾脏大小,而体重并无明显变化;病理切片显示,PV+TM组小鼠肿瘤周边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变性坏死;TUNEL染色显示,PV+TM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结论 PV+TM具有显著的协同抗肿瘤活性,对移植瘤小鼠模型具有防治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以及增强免疫相关,是一种有潜力的抗乳腺癌候选组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 蒲公英 联合用药 乳腺癌 凋亡
原文传递
基于GC-MS代谢组学探讨妇科千金胶囊治疗盆腔炎机制 被引量:15
6
作者 夏伯候 白璐 +4 位作者 张英帅 熊苏慧 李亚梅 林丽美 龚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4940-4946,共7页
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β溶血链球菌等混合菌体制备盆腔炎性疾病大鼠模型,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技术结合PCA,PLS-DA和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妇科千金胶囊对大鼠血清中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的影响... 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β溶血链球菌等混合菌体制备盆腔炎性疾病大鼠模型,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技术结合PCA,PLS-DA和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妇科千金胶囊对大鼠血清中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的影响。结果发现妇科千金胶囊可显著改善模型大鼠的炎症性病理特征和组织损伤;基于VIP>1和P<0.05的原则筛选得到6个共有的差异标志物,分别是:L-缬氨酸(L-valine),L-异亮氨酸(L-isoleucine),L-苏氨酸(L-threonine),丁二酸(butanedioic acid)、丝氨酸(serine)和D-葡萄糖(D-glucose)。给药后这6个差异代谢物的含量均有显著回调,进一步通过KEGG等数据库进行代谢物通路分析,显示妇科千金胶囊可能通过影响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途径、氨基酰tRNA合成途径以及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合成途径达到治疗的作用,提示妇科千金胶囊可能通过调控氨基酸及其衍生代谢等途径治疗混合菌诱导的盆腔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千金胶囊 盆腔炎 代谢组学 GC-MS
原文传递
大叶千斤拔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亚梅 张凯强 +5 位作者 彭壮 邹昊宇 林丽美 龚云 夏伯候 廖端芳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74-880,共7页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大叶千斤拔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的抗炎作用及其抗炎机制。方法细胞实验方面,以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研究大叶千斤拔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大叶千斤拔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的抗炎作用及其抗炎机制。方法细胞实验方面,以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研究大叶千斤拔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NO的影响,探究其对炎症调控相关蛋白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IκBα的影响。动物实验方面,应用雌二醇建立大鼠假动情后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解脲脲原体经阴道植入到宫腔内建立慢性盆腔炎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妇炎康)、大叶千斤拔低(4.25 g·kg^-1)、中(8.5 g·kg^-1)、高(17 g·kg^-1)剂量组并连续灌胃给药21 d,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末次给药后,大鼠眼眶静脉丛取血检测血清中IL-6和TNF-α,取大鼠子宫及其附件进行HE染色观察其子宫内膜和输卵管形态。结果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大叶千斤拔能显著降低由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6和自由基NO的释放水平;抑制炎症因子调控相关蛋白IκBα的降解、降低iNOS等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大叶千斤拔能显著降低盆腔炎大鼠血清中的炎症因子TNF-α、IL-6,且能很好地改善盆腔炎大鼠子宫和输卵管的炎症病变,增加子宫内膜厚度、缓解输卵管堵塞和粘连。结论大叶千斤拔对慢性盆腔炎的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IκBα蛋白的降解从而降低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释放,同时通过降低iNOS的表达进而显著降低NO的产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千斤拔 慢性盆腔炎 RAW264.7细胞 抗炎作用
原文传递
基于代谢组学探讨夏枯草治疗酒精诱导的氧化应激大鼠模型的代谢机制 被引量:13
8
作者 邓静 李利 +3 位作者 林丽美 李亚梅 夏伯候 廖端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13-1821,共9页
夏枯草(PV)具有广泛的抗炎、抗氧化及保肝作用,现已被用于治疗各类肝脏性疾病,临床上具有显著的功效。该研究旨在探讨PV对酒精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大鼠的影响及其代谢机制。将大鼠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model)、夏枯草治疗组(... 夏枯草(PV)具有广泛的抗炎、抗氧化及保肝作用,现已被用于治疗各类肝脏性疾病,临床上具有显著的功效。该研究旨在探讨PV对酒精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大鼠的影响及其代谢机制。将大鼠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model)、夏枯草治疗组(PV)和维生素组(VC),通过抗氧化和抗炎活性等药理指标的测定研究PV的肝保护作用;通过LC-MS代谢组学研究,探讨长期酒精暴露的代谢机制以及PV治疗的代谢调节机制。结果显示,酒精能显著降低肝脏SOD,GSH-Px,CAT等抗氧化酶含量,升高MDA的含量;同时,PV能显著降低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6,IL-1β)和肝功能标志酶(ALT,AST,ALP)的含量,长期的酒精暴露可显著引起肝损伤且PV具有显著的肝保护作用。代谢组学结果表明,长期酒精暴露可引起机体显著的代谢紊乱,脂肪酸类、磷脂类、肉碱类及固醇类是其主要的标志物。通路富集显示,支链脂肪酸β氧化通路是其主要的影响通路;其次,PV可显著改善酒精诱导的肝损伤代谢紊乱,氨基酸类、磷脂类及脂肪酸类是其主要标志物。代谢通路分析可得,PV主要通过苯基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通路来调节酒精诱导的肝损伤的代谢紊乱。该研究对酒精诱导的肝损伤代谢及中药等天然产物的保肝作用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 酒精诱导的氧化应激 肝脏损伤 代谢组学
原文传递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血管畸形与产后诊断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林李梅 郑洪平 +1 位作者 李晓云 陈香洁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16期3829-3831,共3页
目的对比产前二维超声诊断胎儿心血管畸形与产后诊断结果的差异,探讨产前超声在筛查胎儿心血管畸形中的临床价值,为胎儿后续诊治处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该院妇产科建档行孕期保健的孕18~24周孕妇2 127例行超... 目的对比产前二维超声诊断胎儿心血管畸形与产后诊断结果的差异,探讨产前超声在筛查胎儿心血管畸形中的临床价值,为胎儿后续诊治处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该院妇产科建档行孕期保健的孕18~24周孕妇2 127例行超声检查,其中186例胎儿经超声检查疑似为心血管畸形,跟踪186例胎儿的后续处理措施,对于实施流产者或胎死腹中的行病理检查,正常生产的胎儿行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或心血管造影检查进行确诊,产前超声未检出心血管畸形生产的新生儿于3个月内行超声检查。对疑似心血管畸形者采用超声心动图或心导管或心血管造影检查进行确诊,收集上述4种情况的诊断结果,与产前超声诊断结果进行比较。以病理检查、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产前超声诊断结果的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度,分析产前超声诊断在胎儿心血管畸形筛查中的临床价值。结果经流产、死胎、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186例受试者中的164例胎儿确诊为心血管畸形,1 941例产前未检出心血管畸形的新生儿出生后金标准诊断出2例心血管畸形。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血管畸形的特异度为:98.06%,灵敏度为:89.15%,准确度为97.37%。166例心血管畸形患儿的类型为:室间隔缺损34例,房室隔缺损29例,房间隔缺损25例,肺动脉瓣狭窄25例,血管环18例,法洛四联症16例,肺静脉异位连接13例,右心室双出口10例。漏诊的2例心血管畸形患儿为法洛四联症,1例为产前检查时间为孕18周,1例为孕19周。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血管畸形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但对于在孕19周前检查疑似心血管畸形胎儿应于24周左右再行超声检查,以期避免漏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心血管畸形 产前超声检查 产后诊断 对比分析 筛查价值
原文传递
夏枯草水提物对过敏性结膜炎大鼠NLRP3/Caspase1/IL-1β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亚梅 邹昊宇 +7 位作者 胡鸿运 刘嫡 李慧灵 胡志强 林丽美 廖端芳 夏伯候 林艳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28-933,共6页
目的:探讨夏枯草水提物对鸡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的过敏性结膜炎模型大鼠角结膜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实验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氯雷他定)、夏枯草低(1.26 g·kg-1)、中(2.52 g... 目的:探讨夏枯草水提物对鸡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导的过敏性结膜炎模型大鼠角结膜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实验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氯雷他定)、夏枯草低(1.26 g·kg-1)、中(2.52 g·kg-1)、高剂量组(5.04 g·kg-1)6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均运用OVA建立过敏性结膜炎病理模型。造模成功后连续灌胃给药10 d,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灌胃(ig)给予生理盐水。末次给药后,大鼠腹主动脉取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beta(interleukin 1beta,IL-1β)的水平,取大鼠角膜和肝行石蜡切片并做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改变,取大鼠角膜行冰冻切片并进行免疫组化检测Nod样受体蛋白3(NACHT,LRR and PYD domains-containing protein 3,NLRP3),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1,Caspase-1)和IL-1β的表达,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角膜组织NLRP3,Caspase-1和IL-1β的表达。结果:夏枯草能显著降低过敏性结膜炎大鼠血清中的IL-1β,且能很好地改善过敏性结膜炎大鼠角膜的炎症病变,显著降低角膜组织中NLRP3,Caspase-1和IL-1β炎症蛋白的表达,缓解肝脏水肿程度。结论:夏枯草可通过NLRP3/Caspase1/IL-1β通路有效缓解过敏性结膜炎大鼠角结膜的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 过敏性结膜炎 角结膜 Nod样受体蛋白3 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 白介素1Β
原文传递
金樱根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考察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朱萱萱 刘晓谦 +6 位作者 梁曜华 林丽美 白璐 冯伟红 王智民 李春 廖端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7-125,共9页
目的:考察金樱根75%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和化学组成。方法: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金樱根75%乙醇提取物分为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位,利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 目的:考察金樱根75%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和化学组成。方法: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金樱根75%乙醇提取物分为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位,利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试验考察金樱根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萃取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部位中总三萜、总酚、总鞣质和缩合鞣质的含量。运用SPSS24.0对各部位抗氧化活性与其化学成分含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筛选活性部位及主要的活性成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MS)对该活性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推测主要色谱峰的结构。结果:金樱根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显著剂量-效应关系,但不同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有差异;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中,阳性药维生素C(VC)和各部位抗氧化能力排序为乙酸乙酯部位>VC>正丁醇部位>乙醇提取物>水部位>二氯甲烷部位;FRAP试验中乙酸乙酯部位的活性弱于VC,其他次序不变。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乙酸乙酯部位中总三萜、总酚、总鞣质和缩合鞣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81%,50.33%,3.32%,39.79%,正丁醇部位中依次为0.88%,41.42%,2.25%,23.55%,乙醇提取物中依次为2.90%,41.95%,3.43%,20.14%,水部位中依次为0,26.80%,16.90%,7.57%,二氯甲烷部位中依次为21.23%,12.90%,1.59%,6.17%。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金樱根中总酚和缩合鞣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总三萜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负相关,总鞣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不明显。经液质联用分析,从乙酸乙酯部位中共鉴定出26个化合物,包括11个缩合鞣质,4个可水解鞣质,6个三萜类,3个黄酮类,1个苯甲酸衍生物和1个绿原酸类化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樱根 抗氧化活性 总酚 缩合鞣质 总三萜 自由基 维生素C
原文传递
夏枯草种子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及抗炎活性 被引量:11
12
作者 雷思敏 夏伯候 +4 位作者 张智敏 李亚梅 林丽美 吴萍 廖端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66-1471,共6页
目的:研究比较包括夏枯草在内的30批唇形科种子挥发油成分,并建立夏枯草种子挥发油(PSV)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指纹图谱,测定其抗炎活性。方法:利用GC-MS法分析30批种子挥发油成分,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计算机相似性评价系统(2004A... 目的:研究比较包括夏枯草在内的30批唇形科种子挥发油成分,并建立夏枯草种子挥发油(PSV)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指纹图谱,测定其抗炎活性。方法:利用GC-MS法分析30批种子挥发油成分,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计算机相似性评价系统(2004A版)”软件进行模式分析及相似度计算,对共有特征峰成分进行检识;药物干预脂多糖(LPS,0.1μg/mL)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利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考察不同浓度的PSV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格里斯试剂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分泌NO及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30批唇形科种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角鲨烯等,其中夏枯草含特有活性成分β-香树脂醇;建立了PSV的GC-MS指纹图谱,鉴定了16个共有特征峰;夏枯草种子挥发油在浓度为23.4~93.8μg/mL时可以显著抑制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分泌NO和TNF-α、IL-6(P<0.05,P<0.01)。结论:PSV含有大量活性成分,本方法重复性好,所建立的指纹图谱为PSV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为PSV的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种子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指纹图谱 抗炎活性
原文传递
不同产地生/醋炙乌药指纹图谱的建立及模式识别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谭树慧 任卫琼 +5 位作者 刘月新 张智敏 夏伯候 李珊 林丽美 欧阳荣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03-1809,共7页
目的:采用HPLC法建立不同产地生/醋炙乌药的指纹图谱,并结合相似度计算和化学模式识别方法,评价生/醋炙乌药质量。方法:采用Agilent 5 HC-C_(18)(2)(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05%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 目的:采用HPLC法建立不同产地生/醋炙乌药的指纹图谱,并结合相似度计算和化学模式识别方法,评价生/醋炙乌药质量。方法:采用Agilent 5 HC-C_(18)(2)(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05%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35 nm,柱温(25±5)℃,进样量10μL。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对53批生/醋炙乌药进行测定,计算相似度。再将数据导入SIMCA 13.0软件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e analysis,OPLS-DA)。结果:建立了53批生/醋炙乌药HPLC指纹图谱;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评价生/醋炙乌药之间相似度,可得生/醋炙乌药之间相似度均在0.51~0.70,表明生/醋炙乌药差异性较大;PCA可将生/醋炙乌药基本上分为两类;OPLS-DA筛选差异标记物,确定差异贡献最大的3个成分为去甲异波尔定、乌药内酯、乌药醚内酯。结论:该方法为生/醋炙乌药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依据,同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研究有助于乌药炮制前后整体质量控制及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药 HPLC指纹图谱 相似度评价 化学模式识别 主成分分析(PCA)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原文传递
岭南陈氏针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及对血清GH、IGF-1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艳婷 林丽梅 +2 位作者 王晓东 邓伟民 陈秀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79-984,共6页
目的:比较岭南陈氏针法与骨化三醇胶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疗效,从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PMO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脱落4例)与对照组(35例,脱落3例)。两组均口服碳... 目的:比较岭南陈氏针法与骨化三醇胶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疗效,从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PMO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脱落4例)与对照组(35例,脱落3例)。两组均口服碳酸钙维D3元素片(每次600 mg,每天1次);观察组针刺肾俞、脾俞、关元、三阴交等穴,行岭南陈氏分级补泻法和导气法,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对照组口服骨化三醇胶丸,每次0.25μg,每天2次,两组均治疗12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骨密度(BMD)及血清GH、IGF-1水平;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后,观察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D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GH、IGF-1水平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12周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8、12周后,除对照组治疗4周后总体健康维度外,两组其余SF-36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12周后,除总体健康、社会职能维度外,观察组其余SF-36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9%(26/31),高于对照组的59.4%(19/32,P<0.05)。结论:岭南陈氏针法治疗PMOP可改善骨质疏松症状与患者生活质量,优于骨化三醇胶丸,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患者血清GH及IGF-1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岭南陈氏针法 针刺 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规模化生猪养殖户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因素及规制策略: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林丽梅 韩雅清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59-1267,共9页
从源头上厘清规模化生猪户的环境友好行为逻辑养殖是提升养殖污染管制政策效果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探究影响规模化养猪户实施环境友好行为的深层次因素。结果发现,心理认知、行为意向、行为实施成本和环境规制情境4... 从源头上厘清规模化生猪户的环境友好行为逻辑养殖是提升养殖污染管制政策效果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探究影响规模化养猪户实施环境友好行为的深层次因素。结果发现,心理认知、行为意向、行为实施成本和环境规制情境4个主范畴对养猪户环境友好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各变量影响环境行为的方式和路径各异:心理认知是前置变量,行为意向是认知-行为的中介变量,行为实施成本是内部情境变量,环境规制情境是外部情境变量;探索并阐释了上述主范畴对生猪养殖户环境友好行为的作用机制。据此,提出丰富宣传教育措施、发挥非正式制度以促使养猪户治污意识内化,依靠协商与对话方式以及技术、经济支持手段降低环境行为实施的相对成本,完善奖惩措施和补偿机制,促进生猪养殖全过程治理和发展生态农业产业链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生猪养殖户 环境友好行为 环境规制 扎根理论
下载PDF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评价金银花和山银花风味性物质的差异 被引量:8
16
作者 汤杨黔南 李利 +2 位作者 林丽美 李亚梅 夏伯候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3798-3805,共8页
金银花与山银花作为药食同源的传统中药材,在药品、食品、保健品等行业广泛应用,然而,其风味性物质的差异分析尚缺整体研究。该研究基于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 HS-GC-IMS... 金银花与山银花作为药食同源的传统中药材,在药品、食品、保健品等行业广泛应用,然而,其风味性物质的差异分析尚缺整体研究。该研究基于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 HS-GC-IMS)分析金银花与山银花的风味性物质差异,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差异标志物。结果表明,金银花与山银花中共鉴定47个风味性物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差异的主要标志物为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丙醇(propyl alcohol)、 1-辛醇(1-octanol)、1-己醇(1-hexanol)、己醛(hexanal)和顺式-3-己烯-1-醇[(Z)-3-hexen-1-ol],通路分析表明这些标志物参与了主要次生代谢的合成、硫代谢通路及其他风味性物质的形成。该研究为金银花与山银花的风味性物质评价及药食两用产品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山银花 HS-GC-IMS 风味物质 多元统计分析
原文传递
ICP-MS法测定不同产地玉竹和黄精中26种无机元素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倩倩 梁诗瑶 +5 位作者 林艳 廖颖妍 林丽美 李珊 吴萍 刘月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206-3213,共8页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不同产地玉竹和黄精中Na、Mg、Al、K、Ca、Mn、Fe、Ni、Cu、Zn、V、Cr、Co、Ga、As、Se、Rb、Sr、Ag、Cd、Cs、Ba、Tl、Pb、U、Hg的含量。方法40批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ICP-MS法测定各无...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不同产地玉竹和黄精中Na、Mg、Al、K、Ca、Mn、Fe、Ni、Cu、Zn、V、Cr、Co、Ga、As、Se、Rb、Sr、Ag、Cd、Cs、Ba、Tl、Pb、U、Hg的含量。方法40批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ICP-MS法测定各无机元素含量,绘制其图谱,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结果2种药材主要无机元素均为K、Mg、Ca、Al、Fe、Mn、Na,并存在正相关性。各无机元素峰形分布相似,其图谱具有特征性。不同产地2种药材可区分,Sr、Se、V、Cd、Al、Ga、Fe、Cr、Ni、Co是特征无机元素。Hg、Cr含量分别在5、6批样品中超标。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有效区分不同产地玉竹和黄精,并为其质量控制及安全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竹 黄精 产地 无机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主成分分析(PCA)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中NLRP3炎症小体对乳腺癌转移的研究现状
18
作者 华林晔 罗弘杉 +3 位作者 林秀莲 林丽美 夏伯候 李亚梅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148-2152,共5页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高水平的NLRP3炎症小体与乳腺癌的转移密切相关。NLRP3炎症小体激活可诱导炎性因子释放至肿瘤微环境(TME)。炎性因子通过向癌细胞传递信号而重构TME促...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高水平的NLRP3炎症小体与乳腺癌的转移密切相关。NLRP3炎症小体激活可诱导炎性因子释放至肿瘤微环境(TME)。炎性因子通过向癌细胞传递信号而重构TME促进肿瘤生长和侵袭,进而促进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赋予癌细胞获得向远处靶器官定植的能力,增加转移性病灶。本文针对乳腺癌TME下NLRP3炎症小体与乳腺癌转移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前景进行综述,以期能为研究乳腺癌转移机制和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转移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炎症小体 肿瘤微环境
原文传递
近十年来中药鞣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萱萱 白璐 +6 位作者 刘晓谦 梁曜华 林丽美 冯伟红 王智民 李春 廖端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6353-6365,共13页
通过查阅近十年国内外有关鞣质的文献,该文对新分离得到的鞣质类成分进行整理归类,并综述了鞣质的提取分离、药理活性和及体内代谢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鞣质的结构类型主要包括可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2种类型,现代研究表明鞣质类化合物具有... 通过查阅近十年国内外有关鞣质的文献,该文对新分离得到的鞣质类成分进行整理归类,并综述了鞣质的提取分离、药理活性和及体内代谢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鞣质的结构类型主要包括可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2种类型,现代研究表明鞣质类化合物具有抑菌、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等药理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鞣质类化合物一般采用水、乙醇、丙酮提取,分离纯化多用大孔树脂和凝胶柱色谱法,常用的柱色谱填料有Sephadex LH-20、Diaion HP-20、MCI-gel CHP-20和Toyopearl HW-40等。鞣质的结构鉴定一般采用核磁共振波谱(NMR)、快原子轰击质谱(FAB-MS)、圆二色谱(CD)等现代分析技术。鞣质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仍是难点,还需要采用多种高通量筛选方法挖掘其药理活性,并通过体内实验等方法发掘其发挥作用的真正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质 化学成分 提取分离 抗肿瘤 抗病毒
原文传递
生/制何首乌HPLC指纹图谱结合模式识别与含量测定的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林艳 刘月新 +5 位作者 李春 肖榕 吴萍 张智敏 林丽美 廖端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62-66,共5页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生/制何首乌的指纹图谱,结合模式识别与含量测定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鉴别。方法采用HPLC对20批生/制何首乌进行检测,建立何首乌HPLC指纹图谱,运用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其进行评价,寻找生/...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生/制何首乌的指纹图谱,结合模式识别与含量测定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鉴别。方法采用HPLC对20批生/制何首乌进行检测,建立何首乌HPLC指纹图谱,运用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其进行评价,寻找生/制何首乌分类的主要贡献峰,并对主要差异性化学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了生/制何首乌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0个共有峰,其中4个峰分别被指认为没食子酸、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相似度在0.863~0.991之间;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基本能区分生、制何首乌,并确定二苯乙烯苷和大黄素为生、制何首乌的主要差异性化学成分;生、制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分别为19.30~37.72 mg/g、7.50~18.26 mg/g,大黄素的含量分别为0.53~1.67 mg/g、0.11~0.50 mg/g。结论指纹图谱结合模式识别与含量测定不仅可以实现何首乌质量整体信息的控制,而且能有效区分生、制何首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指纹图谱 二苯乙烯苷 大黄素 模式识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