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无创脑功能活动监测手段,对于脑成像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属于脑科学领域中新的研究热点。目的:以CiteSpace知识图谱为基础,对国际上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共现分析、共...背景: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无创脑功能活动监测手段,对于脑成像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属于脑科学领域中新的研究热点。目的:以CiteSpace知识图谱为基础,对国际上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共现分析、共被引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索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近10年研究概况和目前研究热点,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一定指导。方法:以Web of Science中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收录的2010至2020年间发表的相关文献记录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分别以作者、国家和机构、关键词作为节点进行共现分析,对被引期刊、参考文献进行共被引分析,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动态前沿演化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相关文献1734篇;发文最多的作者以FALLGATTER AJ为代表;发文最多的国家为美国、日本、中国;发文最多的机构为蒂宾根大学、德雷塞尔大学、伦敦大学学院;②预测从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角度出发,借助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脑区尤其是额叶皮质区的研究、利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大脑相关各种机制的探索、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婴幼儿个体差异的检测以及与其他脑功能成像技术相结合所展开的研究仍旧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热点;③运用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中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近10年的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可知,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发展较为迅速;④此次研究相对直观地揭示了可合作的研究者及机构,并对研究热点进行了预测,为日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的选题、发展方向等提供了一定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背景: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无创脑功能活动监测手段,对于脑成像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属于脑科学领域中新的研究热点。目的:以CiteSpace知识图谱为基础,对国际上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共现分析、共被引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索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近10年研究概况和目前研究热点,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一定指导。方法:以Web of Science中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收录的2010至2020年间发表的相关文献记录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分别以作者、国家和机构、关键词作为节点进行共现分析,对被引期刊、参考文献进行共被引分析,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动态前沿演化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相关文献1734篇;发文最多的作者以FALLGATTER AJ为代表;发文最多的国家为美国、日本、中国;发文最多的机构为蒂宾根大学、德雷塞尔大学、伦敦大学学院;②预测从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角度出发,借助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脑区尤其是额叶皮质区的研究、利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大脑相关各种机制的探索、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婴幼儿个体差异的检测以及与其他脑功能成像技术相结合所展开的研究仍旧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热点;③运用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中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近10年的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可知,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发展较为迅速;④此次研究相对直观地揭示了可合作的研究者及机构,并对研究热点进行了预测,为日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的选题、发展方向等提供了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