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浩 魏守超 +2 位作者 赵兴军 刘芳 刘志辉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代谢酶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5,10-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新发前循环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患...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代谢酶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5,10-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新发前循环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患者,以无脑梗死的门诊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两组血浆Hcy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双侧颈动脉颅外段检查明确是否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斑块性质,采用全自动基因芯片检测目标人群MTHFR C677T基因型。结果共纳入新发前循环脑梗死组患者150例,对照组100例。①脑梗死组MTHFR C677T突变(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8.0%vs 19.0%,χ~2=22.067,P<0.001;64.0%vs 45.5%,χ~2=6.907,P=0.009);②脑梗死组MTHFR C677T C→T基因突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353,P<0.001);③脑梗死组中不稳定斑块组MTHFR C677T突变(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66.2%vs 34.1%,χ~2=14.587,P<0.001;77.5%vs 60.2%,χ~2=6.978,P=0.008)。结论 MTHFR C677T位点C→T基因突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及其狭窄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基因多态性 同型半胱氨酸 血浆
下载PDF
高校馆藏档案数字化建设实践与思考——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孙玲 张俊芳 +1 位作者 刘晓鸿 黄少芳 《中国地质教育》 2017年第2期4-6,共3页
高校馆藏档案是重要的文化、知识和信息资源,馆藏档案数字化是现今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本文根据高校馆藏档案数字化建设实践,提出了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三个阶段(数字化前... 高校馆藏档案是重要的文化、知识和信息资源,馆藏档案数字化是现今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本文根据高校馆藏档案数字化建设实践,提出了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三个阶段(数字化前期准备工作、数字化过程及数字化后期管理工作),并针对高校档案数字化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档案 档案数字化 档案管理
下载PDF
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在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内病原菌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恺隽 张思明 +4 位作者 王飞燕 程军 王芳 刘朝晖 陈曦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7期541-543,共3页
目的探讨16S rRNA基因序列法在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瓣膜赘生物内致病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9例IE患者术中赘生物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及测序分析,并与传统血培养及赘生物培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配对卡方检验显示16S rRNA基因... 目的探讨16S rRNA基因序列法在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瓣膜赘生物内致病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9例IE患者术中赘生物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及测序分析,并与传统血培养及赘生物培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配对卡方检验显示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血培养[83.53%(71/85)vs 28.24%(24/85),P<0.05]和赘生物培养[77.5%(100/129)vs 18.6%(24/129),P<0.05],可检出苛养菌及立克次体、巴通体、支原体等特殊病原体。结论应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可提高IE患者瓣膜赘生物致病原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16S RRNA 瓣膜赘生物
下载PDF
3个不同海区鸢乌贼渔业生物学的初步比较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建华 陈新军 +2 位作者 方舟 刘必林 高春霞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1-569,共9页
根据2005年4~5月、2014年4~6月以及2014年2—6月我国渔船分别在印度洋海域、中东太平洋赤道海域和中西太平洋海域采集的鸢乌贼(Sthenoteuthisoualaniensis)样本,对其胴长、体质量、性成熟度组成和初次性成熟胴长等基础生物学进行... 根据2005年4~5月、2014年4~6月以及2014年2—6月我国渔船分别在印度洋海域、中东太平洋赤道海域和中西太平洋海域采集的鸢乌贼(Sthenoteuthisoualaniensis)样本,对其胴长、体质量、性成熟度组成和初次性成熟胴长等基础生物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印度洋海域雌性个体优势胴长及所占的比例为380~560mm和83.50%;中东太平洋赤道海域为160—240mm和81.86%;中西太平洋海域雌性为140—180mm和77.78%,雄性为140~160mm和93.14%。印度洋海域雌性个体优势体质量及所占比例分别为1500~4500g和85.00%;中东太平洋赤道海域为200—500g和78.43%;中西太平洋海域雌性为100~280g和88.89%,雄性为160—220g和88.24%。印度洋海域个体生长指数小于3,其它地区均大于3。印度洋海域的性成熟个体占总体的46.5%,在胴长为320mm已经开始出现性成熟个体;中东太平洋赤道海域性成熟个体占总体的63.24%,在胴长为200mm时已经出现了性成熟个体;中西太平洋海域雌性性成熟个体占总体的10.1%,胴长160mm已经有性成熟个体,雄性为65.68%。印度洋海域雌性个体初次性成熟胴长为392.74mm;中东太平洋赤道海域为196.40mm;中西太平洋雌性个体为213.80mm,雄性个体为146.95mm。本研究结果显示,3个海域的鸢乌贼均为混合群体,印度洋海域主要为大型群,中东太平洋赤道海域和中西太平洋海域主要为中型群,也有一定量的小型群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乌贼 渔业生物学 印度洋西北部 中东太平洋赤道海域 中西太平洋
下载PDF
流感病毒M1蛋白与M2蛋白相互作用以及其在病毒出芽中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侯天龙 包旦奇 +2 位作者 李泽君 刘芹防 刘焕奇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共5页
流感病毒为囊膜病毒,以出芽的方式释放病毒。M1蛋白是流感病毒的基质蛋白,在维持病毒颗粒形态与病毒的致病性中发挥重要作用。M2蛋白是离子通道蛋白,在病毒出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显示M1蛋白与M2蛋白存在相互作用,但是这种互作在... 流感病毒为囊膜病毒,以出芽的方式释放病毒。M1蛋白是流感病毒的基质蛋白,在维持病毒颗粒形态与病毒的致病性中发挥重要作用。M2蛋白是离子通道蛋白,在病毒出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显示M1蛋白与M2蛋白存在相互作用,但是这种互作在病毒出芽中的功能尚不清楚。根据M1蛋白的结构,M1蛋白分成N端、C端和中间区域3个区域,与M2蛋白相互作用的区域也不清楚。本文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与病毒出芽实验方法研究了M1蛋白与M2蛋白互作的区域及这种互作在病毒出芽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M2蛋白通过与M1蛋白的N端1~160个氨基酸相互作用,从而帮助M1蛋白出芽;M1蛋白的1~20氨基酸与140~160氨基酸在决定M1蛋白的稳定性与功能发挥中具有重要作用,缺失这2个氨基酸序列可导致M1蛋白N端1~160个氨基酸蛋白不稳定,并不能与M2蛋白互作。本研究揭示了3H1N1流感病毒M1蛋白与M2蛋白互作功能区域、以及他们之间相互作用在流感病毒出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M1蛋白 M2蛋白 出芽
下载PDF
苏州市蚊虫中首次检测到基因Ⅰ型乙型脑炎病毒核酸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红娜 周明浩 +8 位作者 马桢红 刘大鹏 吴治明 张爱军 杨维芳 刘慧 张育富 田野 褚宏亮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掌握苏州市自然界蚊虫中携带乙型脑炎病毒情况。方法 2013年7月份在苏州市采集蚊虫样本,利用乙型脑炎病毒PreM/C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real-time-PCR(RT-PCR),阳性样本通过C6/36细胞分离乙型脑炎病毒,应用Clustal X和MEGA 6生物软件完... 目的掌握苏州市自然界蚊虫中携带乙型脑炎病毒情况。方法 2013年7月份在苏州市采集蚊虫样本,利用乙型脑炎病毒PreM/C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real-time-PCR(RT-PCR),阳性样本通过C6/36细胞分离乙型脑炎病毒,应用Clustal X和MEGA 6生物软件完成阳性样本核苷酸同源性分析和进化树构建。结果共采集蚊虫1 055只,在三带喙库蚊中检出GⅠ型乙型脑炎病毒1株。结论首次证实苏州市蚊虫携带基因Ⅰ型乙型脑炎病毒,应在以后的监测和日常生活中加强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 乙型脑炎病毒 基因型
原文传递
高温和中低温钠电池研发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唐光盛 林久 +3 位作者 杨隽 方源 刘虹邑 阴宛珊 《东方电气评论》 2017年第2期12-16,共5页
钠电池因地球上拥有丰富和廉价的钠资源,在可再生能源接入和智能电网等大规模静态储能领域备受重视。本文介绍了高温钠电池,包含了钠硫电池和ZEBRA电池,再对几种中低温钠电池进行了叙述,比如中温平板钠电池、固态钠电池、钠熔盐电池和... 钠电池因地球上拥有丰富和廉价的钠资源,在可再生能源接入和智能电网等大规模静态储能领域备受重视。本文介绍了高温钠电池,包含了钠硫电池和ZEBRA电池,再对几种中低温钠电池进行了叙述,比如中温平板钠电池、固态钠电池、钠熔盐电池和水系钠离子电池。近年来钠电池技术的快速进步促进了其在储能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电池 中温 低温 储能
下载PDF
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罗颖 田富俊 +1 位作者 郑逸芳 刘振滨 《台湾农业探索》 2017年第2期6-11,共6页
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合作涉及多方主体,需要综合考虑合作方的利益,以实现海峡两岸农业科技的协同创新。基于现阶段两岸农业科技合作存在的问题,该文构建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协同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健全两岸交流合作协商及建立财政投入专项管... 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合作涉及多方主体,需要综合考虑合作方的利益,以实现海峡两岸农业科技的协同创新。基于现阶段两岸农业科技合作存在的问题,该文构建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协同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健全两岸交流合作协商及建立财政投入专项管理的保障性机制;建立两岸农业科技与应用转移,促进农业市场需求培育,优化两岸统一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拉动性机制;完善政府购买、扶持、奖励科技成果创新合作的推动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协同创新 海峡两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