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rst-round design of the flight scenario for Chang’e-2’s extended mission:take off from lunar orbit 被引量:8
1
作者 Yang Gao heng-nian Li Sheng-Mao He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5期1466-1478,共13页
Chang'e-2, Chinese second lunar probe, was inserted into a 100 km altitude low lunar orbit on October 9th, 2010, its purpose is to continuously photograph the lunar surface and possibly chosen landing sites for futur... Chang'e-2, Chinese second lunar probe, was inserted into a 100 km altitude low lunar orbit on October 9th, 2010, its purpose is to continuously photograph the lunar surface and possibly chosen landing sites for future lunar missions. The probe will still carry considerable amount of propellant after completing all prescribed tasks in about six months. After the successful launch of Chang'e-2, we began designing the probe's subsequent flight scenario, considering a total impulse of 1 100 m/s for takeoff from low lunar orbit and a maximum 3× 10^6 km distance for Earth-probe telecom- munication. Our first-round effort proposed a preliminary flight scenario that involves consecutive arrivals at the halo orbits around the Earth-Moon L1/L2 and Sun-Earth L1/L2 points, near-Earth asteroid flyby, Earth return, and lunar impact. The designed solution of Chang'e-2's subsequent flight scenario is a multi-segment flight trajectory that serves as a reference for making the final decision on Chang'e-2's extended mission, which is a flight to the Sun-Earth L2 point, and a possible scheme of lunar impact via Earth flyby after remaining at the Sun-Earth L2 point was also presented. The proposed flight trajectory, which possesses acceptable solution accuracy for mission analysis, is a novel design that effectively exploits the invariant manifolds in the circular restricted three-body problem and the patched-manifold-conic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g'e-2 Lunar mission Lagrange point Invariant manifold Patched-manifold-conic method
下载PDF
Analysis of quantitative pore features based on mathematical morphology
2
作者 QI heng-nian CHEN Feng-nong WANG Hang-jun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8年第3期193-198,共6页
Wood identification is a basic technique of wood science and industry. Pore features are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identification features for hardwoods. We have used a method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quantitative pore ... Wood identification is a basic technique of wood science and industry. Pore features are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identification features for hardwoods. We have used a method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quantitative pore feature, which differs from traditional qualitative methods. We applies mathematical morphology methods such as dilation and erosion, open and close transforma- tion of wood cross-sections, image repairing, noise filtering and edge detection to segment the pores from their background. Then the mean square errors (MSE) of pores were computed to describe the distribution of pores. Our experiment shows that it is easy to classify the pore features into three basic types, just as in traditional qualitative methods, but with the use of MSE of pores. This quantitative method improves wood identification considerab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od identification pore feature mathematical morphology
下载PDF
Fast optimization of impulsive perturbed orbit rendezvous using simplified parametric model
3
作者 An-Yi Huang Ya-Zhong Luo heng-nian Li 《Astrodynamics》 EI CSCD 2021年第4期391-402,共12页
A novel simplified parametric model for long-duration impulsive orbit rendezvous is proposed.Based on an existing fast estimation method,the optimal impulses and trajectory can be expressed by only ten parameters whos... A novel simplified parametric model for long-duration impulsive orbit rendezvous is proposed.Based on an existing fast estimation method,the optimal impulses and trajectory can be expressed by only ten parameters whose initial values can be easily determined.Then,these parameters are used to predict orbital deviations with a target orbit.A simple correction process is designed to sequentially update the parameters based on the J_(2) perturbed analytical dynamic equations of circular orbits.Finally,an iteration loop is formed to obtain the precise parameters and optimal trajectory.The simulation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simplified parametric optimization method can be applied to elliptical orbits of small eccentricity and adapts well to both analytical and high-precision dynamics.The deviations could always converge within five iterations and the calculation was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existing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ulsive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long-duration perturbed RENDEZVOUS parametric model
原文传递
种子呼吸CO2浓度检测系统 被引量:17
4
作者 贾良权 祁亨年 +2 位作者 胡文军 赵光武 阚瑞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97-1404,共8页
针对传统种子呼吸CO2浓度检测方法中检测精度低的问题,为了满足测量需要,提出一种采用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器吸收光谱技术的种子呼吸测量系统方案。该系统是由多次反射池结构的种子呼吸容器、分布反馈式激光器及其控制电路、光电转换及放... 针对传统种子呼吸CO2浓度检测方法中检测精度低的问题,为了满足测量需要,提出一种采用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器吸收光谱技术的种子呼吸测量系统方案。该系统是由多次反射池结构的种子呼吸容器、分布反馈式激光器及其控制电路、光电转换及放大电路、数据采集电路、上位机软件等构成,设计种子呼吸容器其空间体积为1.5L,激光器光源采用2004nm波段,多次反射池光程为16m。然后,基于朗伯比尔定律,通过波长调制吸收光谱技术,利用二次谐波实时反演出种子呼吸过程中产生CO2气体的浓度。测试结果显示:种子呼吸CO2浓度测量的稳定重复性为0.033%,CO2浓度的线性拟合度为0.99938,CO2浓度检测极限为1.7ppm。通过实验对糯玉米种子进行检测,获得20g玉米种子呼吸的变化曲线,其12h内变化量为2750.5ppm,呼吸速率为229.2ppm/h,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解决种子呼吸CO2浓度无法连续性测量、浓度检测精度低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器吸收光谱技术 多次反射池 种子呼吸
下载PDF
基于MIDAS的抗滑桩三维数值模拟及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单恒年 李家华 陈勇康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59-264,272,共7页
某港区护岸工程区域的地质条件较差,软土层较厚,岸坡整体稳定性不满足要求,采用抗滑桩进行加固处理。基于MIDAS GTS NX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边坡不打抗滑桩情况下的等效塑性应变云图,确定抗滑桩桩长,分析不同桩型、桩径、桩距... 某港区护岸工程区域的地质条件较差,软土层较厚,岸坡整体稳定性不满足要求,采用抗滑桩进行加固处理。基于MIDAS GTS NX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边坡不打抗滑桩情况下的等效塑性应变云图,确定抗滑桩桩长,分析不同桩型、桩径、桩距、平面位置下的桩内力、整体稳定系数及工程费用,选择最优的抗滑桩布置方案。结果表明,桩距在3. 5D范围内,桩弯矩随着间距增大而增加,桩距达到3. 5D后,桩弯矩不再显著增加;桩距在3. 5D范围内,岸坡整体稳定系数随桩距增大无显著变化,超过3. 5D后会逐渐降低;抗滑桩能有效改变岸坡的塑性区分布,整体稳定性提高了近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护岸 抗滑桩 MIDAS
下载PDF
静止卫星小推力多圈转移轨道间接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沈红新 李恒年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41-1047,共7页
本文研究了电推进平台地球静止(GEO)卫星转移轨道优化问题。在动力学模型中考虑了地球J2项摄动,基于庞特里压金极大值原理(PMP)推导了时间最优变轨控制律及其一阶必要性边界条件,采用推力幅值延拓技术和牛顿下山法对最优控制两点边值问... 本文研究了电推进平台地球静止(GEO)卫星转移轨道优化问题。在动力学模型中考虑了地球J2项摄动,基于庞特里压金极大值原理(PMP)推导了时间最优变轨控制律及其一阶必要性边界条件,采用推力幅值延拓技术和牛顿下山法对最优控制两点边值问题求解。仿真算例表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相对已有结果性能指标可以提升5%左右。分析了静止卫星小推力多圈时间最优转移轨道要素变化特性,可供工程实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推进 地球静止卫星 间接法 两点边值问题 轨道优化
下载PDF
考虑系泊点深度的单点系泊系统锚桩水平承载性能理论分析
7
作者 董恒年 孔纲强 +1 位作者 周杨 杨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6-1364,共9页
单点系泊系统因其克服恶劣海况的优越性成为我国海洋石油开发的重要系泊形式。然而,水下单点系泊系统锚桩-土体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尤其缺少考虑系泊点深度的水平承载性能计算方法。基于复合地基反力法,建立水平荷载下单点系泊系统锚... 单点系泊系统因其克服恶劣海况的优越性成为我国海洋石油开发的重要系泊形式。然而,水下单点系泊系统锚桩-土体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尤其缺少考虑系泊点深度的水平承载性能计算方法。基于复合地基反力法,建立水平荷载下单点系泊系统锚桩的挠曲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并编制相关计算程序;通过迭代法求解,获得不同系泊点位置下的锚桩荷载-位移曲线以及桩身位移、弯矩沿桩身的分布规律曲线;通过与数值模拟和既有离心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继而考虑系泊点深度对锚桩水平承载力的影响,进行参数分析,给出了最优系泊点深度取值范围。分析结果表明,增加系泊点深度可以显著减小锚桩的水平位移及弯矩最大值,从而提高锚桩的水平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点系泊系统 锚桩 水平承载力 理论分析
下载PDF
基于CSA-PLS算法的养殖水体水质快速高光谱预测反演模型研究
8
作者 马启良 刘梅 +2 位作者 祁亨年 杨小明 原居林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5-385,共11页
养殖水体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养殖对象的成长,准确、快速、全面地掌控养殖水环境的水质参数变化情况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水质指标监测方法都通过人工采样的方式,不仅耗费时间长,且只能体现局部水体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乌鸦搜... 养殖水体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养殖对象的成长,准确、快速、全面地掌控养殖水环境的水质参数变化情况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水质指标监测方法都通过人工采样的方式,不仅耗费时间长,且只能体现局部水体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乌鸦搜索算法(CSA)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的高光谱特征波段筛选方法,快速构建回归模型,实现光谱数据的精准预测反演。以连片的养殖小区为研究对象,采集养殖水体样本并拍摄同时期的高光谱影像数据。首先对提取的采样点光谱数据利用多种数据变换方法分别预处理;其次利用这些数据,对水质指标总氮(TN)、氨氮(NH_(4)^(+)-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分别构建全波段的SVR和AdaBoost回归模型,同时与提出的CSA-PLS自动筛选波段方法和传统的连续投影算法(SPA)筛选波段后构建的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根据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EMS)选出适合各水质指标的最优模型。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所提波段筛选方法的AdaBoost模型预测结果优于SVR和传统SPA方法提取特征波段后构建的模型,与全波段最优模型相比,在评价指标R^(2)和RMSE上TN提升了18.32%和10.73%;NH_(4)^(+)-N提升了17.42%和11.19%;COD提升了2.15%和2.54%。结果表明,基于CSA-PLS算法的光谱波段自动筛选方法结合AdaBoost构建的预测反演模型是有效、可行的,具有较高的精准度,为实现养殖水环境实时准确的预警调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数据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数据 水质预测 乌鸦搜索算法 养殖水环境 集成学习
下载PDF
基于特征选择与骨架提取的种子萌发的芽长、根长检测 被引量:4
9
作者 金沙沙 贾良权 +4 位作者 龙伟 祁亨年 赵光武 高璐 蒋林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7-605,共9页
芽长是种子活力的一个重要判定标准。传统的芽长检测方法采用人工测量方式,存在费时费力、且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等问题。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芽长自动检测算法可以提高芽长测量的效率,并且能够统一测量标准从而避免主观误差。本... 芽长是种子活力的一个重要判定标准。传统的芽长检测方法采用人工测量方式,存在费时费力、且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等问题。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芽长自动检测算法可以提高芽长测量的效率,并且能够统一测量标准从而避免主观误差。本研究基于特征选择与骨架提取算法原理设计了种子芽长、根长检测复合算法及软件,首先利用颜色特征提取叶片信息,并在整株芽长二值图像中去除叶片区域信息,其次通过圆盘结构元素与线性结构元素腐蚀图像分割出种子图像,获得种子的中心,再对整株芽长二值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和边缘轮廓处理,最后对芽长图像进行骨架提取与剪枝,依据像素点间的欧氏距离计算芽长与根长。通过对玉米、小麦、水稻的芽长和根长进行测量,结果显示,玉米、小麦与水稻芽长的百分误差分别为2.90%、2.05%、2.40%;根长的百分误差分别为1.90%、2.11%、2.02%。说明基于特征选择与骨架提取检测方法的复合算法能够实现对种子萌发的芽长与根长的高精度、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芽长检测 根长检测 颜色特征 骨架提取
下载PDF
沉桩挤土效应对桩周土体径向位移数值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家华 单恒年 陈祥 《水道港口》 2018年第4期490-495,共6页
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会发生挤土效应,产生较大的应力和位移,引起桩周土体侧向移动、地表隆起,甚至影响相邻建筑物的基础稳定及安全,造成不利的后果[1]。文章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合理的二维轴对称模型,采用修正剑桥屈服准则,有... 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会发生挤土效应,产生较大的应力和位移,引起桩周土体侧向移动、地表隆起,甚至影响相邻建筑物的基础稳定及安全,造成不利的后果[1]。文章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合理的二维轴对称模型,采用修正剑桥屈服准则,有效解决理论不能考虑的大变形问题、地基初始应力场、接触问题,结合离心试验[2]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更加真实地模拟沉桩挤土效应。对不同深度及不同土质参数情况下挤土效应产生的径向位移进行分析,研究沉桩过程中桩周土体径向位移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土效应 修正剑桥屈服准则 ABAQUS有限元分析 径向位移
下载PDF
基于双流结构和多知识点映射结构改进的深度知识追踪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东岱 董晓晓 +1 位作者 顾恒年 马宇驰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2年第8期111-118,共8页
目前,知识追踪已成为自适应个性化辅助学习的研究热点,而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深度知识追踪(Deep Knowledge Tracing,DKT)模型在知识追踪领域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DKT模型在融合领域特征时仍存在特征消减和知识点关联关系遗忘等问题... 目前,知识追踪已成为自适应个性化辅助学习的研究热点,而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深度知识追踪(Deep Knowledge Tracing,DKT)模型在知识追踪领域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DKT模型在融合领域特征时仍存在特征消减和知识点关联关系遗忘等问题,其精准性有待提高。为此,文章在梳理DKT模型融合领域特征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流结构和多知识点映射结构改进的深度知识追踪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此模型的精准性相较于原始DKT模型及其相关的改进模型有明显提升,并指出其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学生认知结构刻画和学习服务精准推荐方面具有的广阔应用前景。通过研究,文章旨在提升深度知识追踪的精准性并进一步助力自适应个性化学习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学习 知识追踪 DKT模型 DKTDM模型
下载PDF
泡沫轻质土在板桩码头结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勇康 李春阳 单恒年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3-137,共5页
板桩码头在采用传统回填材料时,由于回填料自重较大,易导致码头竖向沉降大、前墙水平位移较大,不利于码头结构整体稳定。针对上述问题,利用新型材料泡沫轻质土作为回填材料,采用PLAXIS 3D三维有限元软件构建码头结构与土体的空间三维模... 板桩码头在采用传统回填材料时,由于回填料自重较大,易导致码头竖向沉降大、前墙水平位移较大,不利于码头结构整体稳定。针对上述问题,利用新型材料泡沫轻质土作为回填材料,采用PLAXIS 3D三维有限元软件构建码头结构与土体的空间三维模型,分别计算码头上方使用回填泡沫轻质土和中粗砂2种材料时结构的受力特性。通过结果对比分析可知,码头上部回填泡沫轻质土时,前墙弯矩、位移、拉杆拉力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码头整体稳定安全性增大,可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轻质土 板桩码头 三维有限元
下载PDF
基于光度曲线的弱特征空间目标姿态估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勇奇 韩凌峰 李恒年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44-1552,共9页
针对暗弱空间光度曲线波动不明显的弱特征目标姿态难以估计的问题,本文基于不同观测站所得到的目标光度曲线具有差异的特点提出以空间换取精度的设想,并据此设计了多站联合光度观测并行融合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站点位置以及站点数量对... 针对暗弱空间光度曲线波动不明显的弱特征目标姿态难以估计的问题,本文基于不同观测站所得到的目标光度曲线具有差异的特点提出以空间换取精度的设想,并据此设计了多站联合光度观测并行融合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站点位置以及站点数量对弱特征空间目标姿态估计的影响,验证了该解决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发现了站点的布置有规律可循。仿真表明,站点之间距离的增加以及站点数量的增加都可以减小姿态估计误差,而通过沿空间目标对太阳光线反射的相对方向布置站点可以得到更好的姿态估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观测 多站观测 并行融合 姿态估计
下载PDF
一种靶材表面激光辐照功率的间接测量方法
14
作者 汪彬 李恒年 +1 位作者 谢石林 王奥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3-348,共6页
现有的激光功率测量技术难以满足高能激光器到靶功率的测量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埋入式FBG(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的靶材表面激光辐照功率间接测量方法。利用两个埋入式FBG传感器实现对靶材内不同深度处温度变化的精确测量,通过对两个... 现有的激光功率测量技术难以满足高能激光器到靶功率的测量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埋入式FBG(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的靶材表面激光辐照功率间接测量方法。利用两个埋入式FBG传感器实现对靶材内不同深度处温度变化的精确测量,通过对两个FBG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差进行函数拟合,即可求得靶材表面的激光辐照功率。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能够有效、精确、不受波长和功率水平限制的间接测得靶材表面的辐照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激光 到靶功率 间接测量 FBG传感器 埋入式
下载PDF
基于TDLAS的批量种子活力检测装置设计
15
作者 徐云杰 沈俞 +2 位作者 胡飞 贾良权 祁亨年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1-236,共6页
针对我国缺乏对批量种子活力检测装置的研究,以及传统检测方法可能会对种子样品造成不可逆损伤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TDLAS)技术检测种子呼吸强度来判定其活力... 针对我国缺乏对批量种子活力检测装置的研究,以及传统检测方法可能会对种子样品造成不可逆损伤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TDLAS)技术检测种子呼吸强度来判定其活力等级的无损检测方法,并设计了相应的检测装置,以实现对种子活力的批量检测。首先,从整体上设计了批量种子活力检测装置的结构,确定了上料—检测—分选—复位的工艺流程和要求。然后,对该检测装置的关键部件——种子盒进行了结构设计,同时对其内部光路进行了理论设计,并结合Zemax光学设计软件对内部光路进行了仿真分析。接着,对该检测装置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进行了设计。最后,搭建了检测装置样机,并开展了上料、检测和分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批量种子活力检测装置样机的稳定性较好,其综合成功率达96.67%。研究结果可为批量种子活力检测装置的商品化和市场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 种子活力 批量检测 光学设计
下载PDF
一种融合操作系统发展史的教学模式
16
作者 罗显贵 祁亨年 汪杭军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年第12X期10380-10381,共2页
详细分析了操作系统教学过程中不同参与者的角色定位,在现有的几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合操作系统发展历史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营造良好的师生协同互动关系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操作系统教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