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氯芬酸钠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42
1
作者 王俊芳 韩正胜 +2 位作者 孙亭 朱莹莹 张鹏飞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575-578,共4页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和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联合应用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50例5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实...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和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联合应用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50例5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实验组予以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治疗结束后分别从OSDI问卷、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液分泌试验(SⅠt)和临床疗效几方面予以比较。结果:实验组OSDI评分及F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BUT及SⅠ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疗效方面,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滴眼液钠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 玻璃酸钠滴眼液 白内障 干眼症
下载PDF
无缝线改良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孙亭 张鹏飞 +3 位作者 韩正胜 黄晓飞 王俊芳 朱莹莹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40-342,共3页
目的:观察无缝线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防盲工程中白内障患者102例102眼,根据患者手术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51眼,采用无缝线改良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手术,植入人工晶状体;对照组51例51眼... 目的:观察无缝线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防盲工程中白内障患者102例102眼,根据患者手术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51眼,采用无缝线改良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手术,植入人工晶状体;对照组51例51眼,行有缝线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植入人工晶状体。分别观察术后1 d、1周、1个月裸眼视力,术后1个月角膜散光值和最佳矫正视力。结果:术后1 d、1周和1个月,观察组的裸眼视力和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角膜水肿、后囊破裂等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少,观察组术后1个月角膜散光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内障患者实施无缝线改良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手术,可有效减少术后角膜散光,提高术后裸眼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适合在基层防盲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线 白内障 小切口
下载PDF
用于ESD防护的PDSOI NMOS器件高温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加鑫 李晓静 +4 位作者 赵发展 曾传滨 李博 韩郑生 罗家俊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0-215,共6页
研究了基于0.18μm部分耗尽型绝缘体上硅(PDSOI)工艺的静电放电(ESD)防护NMOS器件的高温特性。借助传输线脉冲(TLP)测试系统对该ESD防护器件在30~195℃内的ESD防护特性进行了测试。讨论了温度对ESD特征参数的影响,发现随着温度升高,该ES... 研究了基于0.18μm部分耗尽型绝缘体上硅(PDSOI)工艺的静电放电(ESD)防护NMOS器件的高温特性。借助传输线脉冲(TLP)测试系统对该ESD防护器件在30~195℃内的ESD防护特性进行了测试。讨论了温度对ESD特征参数的影响,发现随着温度升高,该ESD防护器件的一次击穿电压和维持电压均降低约11%,失效电流也降低近9.1%,并通过对器件体电阻、源-体结开启电压、沟道电流、寄生双极结型晶体管(BJT)的增益以及电流热效应的分析,解释了ESD特征参数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为应用于高温电路的ESD防护器件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放电(ESD) 绝缘体上硅(SOI) NMOSFET 高温 传输线脉冲(TLP)
下载PDF
90 nm PDSOI MOSFET热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垌帅 王芳 +3 位作者 王可为 卜建辉 韩郑生 罗家俊 《微电子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1-254,共4页
对90 nm PDSOI MOSFET的热阻进行了提取与研究。以H型栅MOSFET为研究对象,将源体二极管作为温度敏感器,通过测量源体结电流与器件温度的关系以及源体结电流与器件功率的关系,获得MOS器件功率与器件温度的关系,从而获取MOS器件热阻值。... 对90 nm PDSOI MOSFET的热阻进行了提取与研究。以H型栅MOSFET为研究对象,将源体二极管作为温度敏感器,通过测量源体结电流与器件温度的关系以及源体结电流与器件功率的关系,获得MOS器件功率与器件温度的关系,从而获取MOS器件热阻值。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下PMOS器件的热阻比NMOS器件大,其原因是PMOS体区掺杂浓度比NMOS高,而掺杂浓度越高,导热性越差,热阻就越大;H型栅器件的归一化热阻随沟道宽度的增加而增大,其原因是随着沟道宽度的增加,体引出区域对器件导热的贡献变小;热阻随环境温度的上升而减小,其原因是二氧化硅埋氧层的导热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耗尽SOI 自加热效应 热阻 源体二极管法 H型栅
下载PDF
亚阈值电路单元延时波动统计建模方法
5
作者 许婷 闫珍珍 +4 位作者 刘海南 李博 乔树山 韩郑生 卜建辉 《微电子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4-840,共7页
集成电路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行业对高能效的不断追求使得工艺尺寸不断缩小,越来越多的电路工作在亚阈值区,工艺参数波动导致电路延时呈现非高斯分布。统计静态时序分析作为先进工艺下用于分析时序的新手段,采用将工艺参数和延时用随机... 集成电路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行业对高能效的不断追求使得工艺尺寸不断缩小,越来越多的电路工作在亚阈值区,工艺参数波动导致电路延时呈现非高斯分布。统计静态时序分析作为先进工艺下用于分析时序的新手段,采用将工艺参数和延时用随机变量表示的方法,可以加速时序收敛,显示预期成品率。文章主要研究了亚阈值电路单元延时波动的统计建模方法。分别对单时序弧和多时序弧的蒙特卡洛金标准数据进行建模研究。提出了单时序弧单元延时的分布拟合统计建模方法,其误差小于6.30%。提出了多时序弧单元延时人工神经网络统计建模方法,其误差小于4.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阈值 单元延时统计建模 波动性建模 分布拟合 主成分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 机器学习
下载PDF
部分耗尽SOI MOSFET NBTI效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成成 周龙达 +6 位作者 蒲石 王芳 杨红 曾传滨 韩郑生 罗家俊 卜建辉 《航空科学技术》 2020年第1期76-80,共5页
NBTI效应严重影响了器件的高温可靠性,本文对基于1.2μm工艺的PDSOI器件进行了NBTI效应研究。通过加速应力试验得到了NBTI效应对PDSOI器件阈值电压漂移的影响,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应力时间、温度和栅偏压。试验中通过Vg模型对PDSOI器件进行... NBTI效应严重影响了器件的高温可靠性,本文对基于1.2μm工艺的PDSOI器件进行了NBTI效应研究。通过加速应力试验得到了NBTI效应对PDSOI器件阈值电压漂移的影响,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应力时间、温度和栅偏压。试验中通过Vg模型对PDSOI器件进行了NBTI效应寿命预测,实现了对自有1.2μm工艺PDSOI器件的高温可靠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偏压温度不稳定性 PDSOI 快速测试方法 阈值电压 寿命预测 可靠性
下载PDF
考虑背栅电流的DSOI MOSFET阈值电压模型研究
7
作者 王可为 卜建辉 +4 位作者 韩郑生 李博 黄杨 罗家俊 赵发展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24-2230,共7页
当全耗尽的DSOI NMOS器件受到高总剂量辐射或高背栅电压的影响时,器件阈值电压与背栅电压的关系不再满足单一的线性关系。器件阈值电压与背栅电压之间的耦合机制会在背栅界面从耗尽型过度到强反型后改变,已有的模型不足以描述改变后的... 当全耗尽的DSOI NMOS器件受到高总剂量辐射或高背栅电压的影响时,器件阈值电压与背栅电压的关系不再满足单一的线性关系。器件阈值电压与背栅电压之间的耦合机制会在背栅界面从耗尽型过度到强反型后改变,已有的模型不足以描述改变后的耦合机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背栅电流影响的阈值电压模型。使用此模型,针对DSOI NMOS器件在受到高总剂量辐射或高背栅电压条件下器件阈值电压与背栅电压的耦合关系,可获得良好的拟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OI FDSOI 总剂量效应 阈值电压 背栅电压
下载PDF
后端互联工艺对集成电路单粒子翻转效应的影响
8
作者 毕津顺 贾少旭 +1 位作者 韩郑生 罗家俊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7年第1期153-158,共6页
基于Geant4工具,进行高能粒子入射的蒙特卡洛仿真。介绍了仿真理论,以总反应截面和淀积电荷为参量,研究了后端金属互联工艺对于半导体集成电路单粒子翻转效应(SEE)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钨层的存在会对半导体器件的单粒子翻转效应有一... 基于Geant4工具,进行高能粒子入射的蒙特卡洛仿真。介绍了仿真理论,以总反应截面和淀积电荷为参量,研究了后端金属互联工艺对于半导体集成电路单粒子翻转效应(SEE)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钨层的存在会对半导体器件的单粒子翻转效应有一定的增强作用。金属铝/铜与入射粒子的核反应作用效果相近,相交点对应的电荷淀积量在0.66 p C。大于此电荷量,铝的总反应截面大于铜;而小于此电荷量,则是铜的总反应截面大于铝。欧姆接触的阻挡层钛和氮化钛对单粒子翻转效应略有减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洛 后端互联 单粒子效应 集成电路
下载PDF
考虑背栅偏置的FOI FinFET电流模型
9
作者 张峰源 刘凡宇 +5 位作者 李博 李彬鸿 张旭 罗家俊 韩郑生 张青竹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38-443,共6页
建立了绝缘体上鳍(FOI)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的电流模型,通过推导出背栅对前栅的耦合系数,使电流模型可以预测背栅电压对沟道电流的影响。该模型可以较为精准地预测实验数据和TCAD仿真结果,并且对于FOI FinFET的鳍宽和侧壁倾斜角等... 建立了绝缘体上鳍(FOI)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的电流模型,通过推导出背栅对前栅的耦合系数,使电流模型可以预测背栅电压对沟道电流的影响。该模型可以较为精准地预测实验数据和TCAD仿真结果,并且对于FOI FinFET的鳍宽和侧壁倾斜角等几何参数有较宽的适用范围。通过提取耦合系数,证明了背栅对前栅的耦合效应将随着鳍宽和侧壁倾角的增大而增强,而鳍底部的夹角对沟道的影响可以忽略。所提出的模型可以用于建立BSIM模型,指导设计者优化器件性能,以及进行背栅偏置的低功耗集成电路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体上鳍(FOI) 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 电流模型 背栅偏置 耦合效应 耦合系数
下载PDF
极端低温下SiGe HBT器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云波 李博 +2 位作者 杨玲 韩郑生 罗家俊 《微电子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5-700,共6页
系统地介绍了极端低温下SiGe HBT器件的研究进展。在器件级,分析了能带工程对SiGe HBT器件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极端低温下器件的直流、交流、噪声特性的变化,以及器件的特殊现象。在电路级,分析了基于SiGe HBT的运算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 系统地介绍了极端低温下SiGe HBT器件的研究进展。在器件级,分析了能带工程对SiGe HBT器件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极端低温下器件的直流、交流、噪声特性的变化,以及器件的特殊现象。在电路级,分析了基于SiGe HBT的运算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和电压基准源电路的低温工作特性。研究结果表明,SiGe HBT器件在低温微电子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低温 锗硅 异质结晶体管 能带工程
下载PDF
28nm超薄体FD-SOI高温输出电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颢译 曾传滨 +6 位作者 李晓静 闫薇薇 倪涛 高林春 罗家俊 赵发展 韩郑生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1年第12期75-79,共5页
针对高温引起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器件饱和输出电流值发生退化的问题,开展了对SOI(绝缘体上硅)工艺器件的高温特性分析.结果表明FDSOI的饱和输出电流随温度变化值ΔI/I=1.9%,远小于PDSOI的ΔI/I=24.1%.其原因是超薄体... 针对高温引起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器件饱和输出电流值发生退化的问题,开展了对SOI(绝缘体上硅)工艺器件的高温特性分析.结果表明FDSOI的饱和输出电流随温度变化值ΔI/I=1.9%,远小于PDSOI的ΔI/I=24.1%.其原因是超薄体FD(全耗尽)SOI的结构优势使其和PD(部分耗尽)SOI相比拥有更,低的阈值电压温度漂移率和更小的载流子迁移率改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器件 超薄体FDSOI 输出电流 载流子迁移率
下载PDF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控制晶闸管的di/dt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飞 宋李梅 韩郑生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4-279,320,共7页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控制晶闸管(MCT)相比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具有高电流密度、低导通压降和快速开启等优势,在高压脉冲功率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脉冲功率开关,MCT开启过程对输出脉冲信号质量有很大影响。采用理论分析...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控制晶闸管(MCT)相比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具有高电流密度、低导通压降和快速开启等优势,在高压脉冲功率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脉冲功率开关,MCT开启过程对输出脉冲信号质量有很大影响。采用理论分析并结合仿真优化重点研究了MCT开启瞬态特性。通过对MCT开启过程进行详细地理论分析推导,给出了MCT开启过程中阳极电流和上升时间的表达式。结合Sentaurus TCAD仿真优化,将MCT开启过程中电流上升速率(di/dt)由40 kA/s提升至80 kA/s,极大地改善了器件开启瞬态特性。最后,总结提出了提高器件开启瞬间di/dt的设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控制晶闸管(MCT) 电流上升速率(di/dt) 脉冲功率开关 开启瞬态 上升时间
下载PDF
28 nm超薄体FD-SOI高温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颢译 曾传滨 +3 位作者 李晓静 高林春 罗家俊 韩郑生 《微电子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7-581,共5页
研究了低阈值电压(LVT)结构的28 nm超薄体全耗尽绝缘体上硅(FD-SOI)MOSFET的高温下特性。在300℃下对器件进行测试,将FD-SOI与部分耗尽(PD)SOI进行参数对比。结合理论分析,证明了高温下超薄体FD-SOI具有比PD-SOI更低的阈值电压漂移率和... 研究了低阈值电压(LVT)结构的28 nm超薄体全耗尽绝缘体上硅(FD-SOI)MOSFET的高温下特性。在300℃下对器件进行测试,将FD-SOI与部分耗尽(PD)SOI进行参数对比。结合理论分析,证明了高温下超薄体FD-SOI具有比PD-SOI更低的阈值电压漂移率和亚阈值摆幅。在300℃高温下工作时,SOI MOSFET的参数发生退化,阈值电压减小,泄漏电流增加,栅极对沟道电流的控制能力大大减小。超薄体FD-SOI的设计可使器件的高温性能更加稳定,将电路的工作温度提高到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器件 阈值电压 亚阈值摆幅 超薄体FD-SOI
下载PDF
高速模数转换器的关键测量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琳 岂飞涛 +7 位作者 刘涛 朱蓓丽 刘海南 滕瑞 李博 赵发展 罗家俊 韩郑生 《微电子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4-338,共5页
对高速ADC的测量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基于高速ADC AD9433的测量方案。系统阐述了两类模拟输入驱动电路原理,详细介绍了两种模拟驱动电路和时钟电路抖动的分析方法。将上述理论分析应用于AD9433测量方案,测量结果证明了上述理论分... 对高速ADC的测量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基于高速ADC AD9433的测量方案。系统阐述了两类模拟输入驱动电路原理,详细介绍了两种模拟驱动电路和时钟电路抖动的分析方法。将上述理论分析应用于AD9433测量方案,测量结果证明了上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ADC 测量 模拟驱动电路 时钟抖动
下载PDF
集成电路的通用单粒子效应测试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婉婉 刘海南 +3 位作者 高见头 罗家俊 滕瑞 韩郑生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1年第2期347-351,360,共6页
为满足种类繁多、功能复杂集成电路的单粒子效应评估需求,克服目前国内地面单粒子辐照实验环境机时紧张、物理空间有限等方面的限制,设计实现了一款高效通用的集成电路单粒子效应测试系统。创新性地采用旋转立体垂直结构,包含一个多现... 为满足种类繁多、功能复杂集成电路的单粒子效应评估需求,克服目前国内地面单粒子辐照实验环境机时紧张、物理空间有限等方面的限制,设计实现了一款高效通用的集成电路单粒子效应测试系统。创新性地采用旋转立体垂直结构,包含一个多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电测试平台、运动控制分系统和被测器件装载板。便携式箱体结构仅需3个DB9接口即可完成所有与外界连线;基于LabVIEW实现上位机交互界面,界面友好;基于多FPGA平台实现下位机测试程序,灵活可扩展,通用性强。可实现8种300及以下管脚集成电路的一次安装、自动切换和10°~90°的角度辐射。实时监控并后台记录翻转数据、翻转时间、电路状态等细节信息,测试频率可达100 MHz。已通过专用集成电路(ASIC)、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接口电路等集成电路的多次实测,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及其高效稳定、集成度高、安装调试方便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子效应测试系统 旋转结构 角度辐射 虚拟仪器
下载PDF
FinFET器件总剂量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峰源 李博 +5 位作者 刘凡宇 杨灿 黄杨 张旭 罗家俊 韩郑生 《微电子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75-884,共10页
全面综述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的总剂量效应,包括辐照期间外加偏置、器件的工艺参数、提高器件驱动能力的特殊工艺、源/漏掺杂类型以及不同栅介质材料和新沟道材料与FinFET总剂量效应的关系。对于小尺寸器件,绝缘体上硅(SOI)FinFET... 全面综述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的总剂量效应,包括辐照期间外加偏置、器件的工艺参数、提高器件驱动能力的特殊工艺、源/漏掺杂类型以及不同栅介质材料和新沟道材料与FinFET总剂量效应的关系。对于小尺寸器件,绝缘体上硅(SOI)FinFET比体硅FinFET具有更强的抗总剂量能力,更适合于高性能抗辐照的集成电路设计。此外,一些新的栅介质材料和一些新的沟道材料的引入,如HfO2和Ge,可以进一步提高FinFET器件的抗总剂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剂量效应 体硅FinFET器件 SOI FinFET器件 新材料
下载PDF
加扰技术对模数转换器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朱蓓丽 岂飞涛 +7 位作者 张琳 刘涛 刘海南 滕瑞 李博 赵发展 罗家俊 韩郑生 《微电子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3-328,共6页
分析了加扰技术改善ADC性能的基本原理,通过选择合适的扰动信号注入到理想量化器模型中进行仿真,验证了加扰技术能够随机化量化误差的周期性三角形分布。在加扰技术的实际应用中,首先基于10 bit 25 MS/s Pipelined ADC模型完成加扰仿真... 分析了加扰技术改善ADC性能的基本原理,通过选择合适的扰动信号注入到理想量化器模型中进行仿真,验证了加扰技术能够随机化量化误差的周期性三角形分布。在加扰技术的实际应用中,首先基于10 bit 25 MS/s Pipelined ADC模型完成加扰仿真,仿真得到ADC的SFDR由74.69 dB提高到了85 dB。然后对两种ADC芯片进行加扰实验,该加扰技术使两种ADC芯片的SFDR分别提高了8.29 dB和5.97 dB。理论仿真和实验验证了加扰技术可以明显提高ADC的SFDR,为后期ADC内部集成加扰电路模块做好了准备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扰 ADC 量化误差 SFDR
下载PDF
基于静态输入检测的ADC单粒子效应测试系统
18
作者 刘涛 岂飞涛 +7 位作者 朱蓓丽 张琳 刘海南 滕瑞 李博 赵发展 罗家俊 韩郑生 《微电子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9-333,共5页
采用静态输入检测技术,提出并实现了一个模数转换器(ADC)单粒子效应评估测试系统。该系统基于面向仪器系统的外围组件互联扩展平台(PXI)搭建。利用PXI触发模式控制模块化仪器的高速响应,并采用实时判决的方法对ADC输出数据进行监测。基... 采用静态输入检测技术,提出并实现了一个模数转换器(ADC)单粒子效应评估测试系统。该系统基于面向仪器系统的外围组件互联扩展平台(PXI)搭建。利用PXI触发模式控制模块化仪器的高速响应,并采用实时判决的方法对ADC输出数据进行监测。基于该系统对一种自主研发的10位25 MS/s ADC进行单粒子效应辐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高效评估ADC抗辐照性能,为抗辐照ADC的加固设计提供支撑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C 单粒子效应 PXI
下载PDF
一种流水线型ADC的时序改进技术研究
19
作者 岂飞涛 刘涛 +7 位作者 朱蓓丽 张琳 刘海南 滕瑞 李博 赵发展 罗家俊 韩郑生 《微电子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7-222,共6页
对一种流水线型模数转换器(ADC)的时序电路进行了改进研究。改进时序延长了余量增益单元MDAC部分加减保持相位的时长,可以在不增加功耗与面积的情况下,将一种10位流水线型ADC在20 MS/s采样率下的有效位(ENOB)从9.3位提高到9.8位,量化精... 对一种流水线型模数转换器(ADC)的时序电路进行了改进研究。改进时序延长了余量增益单元MDAC部分加减保持相位的时长,可以在不增加功耗与面积的情况下,将一种10位流水线型ADC在20 MS/s采样率下的有效位(ENOB)从9.3位提高到9.8位,量化精度提高了5%;将该ADC有效位不低于9.3位的最高采样率从21 MS/s提高到29 MS/s,转换速度提高了35%。ADC的采样频率越高,改进时序带来的效果越显著。该项技术特别适用于高速高精度流水线型ADC,也为其他结构ADC的高速高精度设计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水线型模数转换器 改进型时序 高速高精度
下载PDF
基于MOS技术的神经元电路研究进展
20
作者 程泽军 李彬鸿 +2 位作者 李博 罗家俊 韩郑生 《微电子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2-298,共7页
设计一种具有多种神经元响应模式、结构紧凑、低功耗的神经元电路,对大规模神经形态硬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LIF、Izhikevich两种神经元模型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数字和模拟两类神经元电路的设计方法、工作原理和优缺点。最后,... 设计一种具有多种神经元响应模式、结构紧凑、低功耗的神经元电路,对大规模神经形态硬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LIF、Izhikevich两种神经元模型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数字和模拟两类神经元电路的设计方法、工作原理和优缺点。最后,讨论了神经元电路的设计趋势以及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电路 LIF Izhikevich 神经元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