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邯郸地区柴胡根腐病病原鉴定及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被引量:4
1
作者 崔晓敬 孙璐 +2 位作者 陈洁 何运转 岳建超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793-2797,共5页
目的:明确邯郸地区柴胡根腐病的致病菌种类及适宜防治药剂,为邯郸地区柴胡根腐病田间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并进行致病性测定,通过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鉴定明确病原菌种类。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6种常用杀菌剂进... 目的:明确邯郸地区柴胡根腐病的致病菌种类及适宜防治药剂,为邯郸地区柴胡根腐病田间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并进行致病性测定,通过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鉴定明确病原菌种类。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6种常用杀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从柴胡根部分离病原菌株,经致病性测定明确该菌株为柴胡根腐病病原菌。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该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室内毒力测定表明300 g/L苯甲·丙环唑效果最好,EC_(50)仅为0.0002μL/mL,其次是戊唑醇和氟唑菌酰羟胺,EC_(50)分别为0.0310和0.0446μL/mL。250 g/L嘧菌酯和500 g/L甲基硫菌灵的EC_(50)分别为0.1460和0.1472μL/mL,也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效果。23.4%双炔菌酰胺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效果较差。结论:邯郸地区柴胡根腐病是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引起,三唑类复配药剂苯甲·丙环唑对尖孢镰刀菌的防治效果最好。戊唑醇、氟唑菌酰羟胺、嘧菌酯和甲基硫菌灵可以作为轮换使用药剂,以减缓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根腐病 病原鉴定 毒力测定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黄带犀猎蝽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能力
2
作者 王亚楠 赵胜园 +5 位作者 何运转 王根松 黄建荣 田彩红 李国平 封洪强 《应用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07-1214,共8页
【目的】为明确不同温度下黄带犀猎蝽Sycanus croceovittatus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捕食作用。【方法】在15、20、25、30和35℃下分别设置不同密度的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供黄带犀猎蝽捕食,观察黄带犀猎蝽2龄、5龄若虫及成... 【目的】为明确不同温度下黄带犀猎蝽Sycanus croceovittatus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捕食作用。【方法】在15、20、25、30和35℃下分别设置不同密度的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供黄带犀猎蝽捕食,观察黄带犀猎蝽2龄、5龄若虫及成虫捕食行为并统计其捕食量,研究不同温度下黄带犀猎蝽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黄带犀猎蝽2龄、5龄若虫及成虫捕食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时均用口针拖拽并吸食猎物体液完成取食。黄带犀猎蝽的捕食能力与温度关系密切,15和20℃时黄带犀猎蝽的捕食量较低甚至不捕食。25-35℃范围内,黄带犀猎蝽2龄若虫、5龄若虫和成虫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捕食作用符合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黄带犀猎蝽2龄若虫、5龄若虫、雌成虫和雄成虫在30℃时日最大捕食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2.05、66.67、100.00和52.63头;在30℃时处理时间分别为0.08、0.02、0.01和0.02 d。【结论】黄带犀猎蝽在30℃条件下对草地贪夜蛾捕食能力最强,本研究可为田间草地贪夜蛾的生物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带犀猎蝽 草地贪夜蛾 温度 捕食作用
原文传递
柴胡茎叶除草剂的安全性筛选及田间除草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蒲甜甜 张硕 +3 位作者 冯朝阳 张子硕 秦秋菊 何运转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95-300,308,共7页
[目的]筛选柴胡田适用的茎叶除草剂。[方法]采用茎叶喷雾法,室内测定了18种茎叶除草剂对柴胡的安全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40.50 g a.i./hm^(2)、13%烯草酮乳油63.38 g a.i./hm^(2)、15%... [目的]筛选柴胡田适用的茎叶除草剂。[方法]采用茎叶喷雾法,室内测定了18种茎叶除草剂对柴胡的安全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40.50 g a.i./hm^(2)、13%烯草酮乳油63.38 g a.i./hm^(2)、15%炔草酯微乳剂50.63 g a.i./hm^(2)和42%草除灵悬浮剂89.33 g a.i./hm^(2)水平下对柴胡幼苗安全;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40.50 g a.i./hm^(2)、13%烯草酮乳油63.38 g a.i./hm^(2)、15%炔草酯微乳剂50.63 g a.i./hm^(2)剂量下对禾本科杂草有较好防效;42%草除灵悬浮剂178.61 g a.i./hm^(2)剂量下对阔叶杂草有较好防效;4种除草剂均对柴胡幼苗安全。[结论]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13%烯草酮乳油和15%炔草酯微乳剂、42%草除灵悬浮剂可用于防除柴胡田杂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除草剂 安全性 除草效果
原文传递
异色瓢虫气味结合蛋白基因HaxyOBP1和HaxyOBP6的克隆及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韩世鹏 梁超 +3 位作者 李新兵 韩慧 赵锋 何运转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4-293,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气味结合蛋白的结构和分布,更好地了解气味结合蛋白在异色瓢虫嗅觉系统中的作用。【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克隆异色瓢虫2个气味结合蛋白基因序列并对其蛋白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实时荧...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气味结合蛋白的结构和分布,更好地了解气味结合蛋白在异色瓢虫嗅觉系统中的作用。【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克隆异色瓢虫2个气味结合蛋白基因序列并对其蛋白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克隆获得的这2个基因在异色瓢虫各个发育阶段和成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本研究成功克隆得到异色瓢虫两个气味结合蛋白基因HaxyOBP1和HaxyOBP6(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MG757923和MG757927)。HaxyOBP1开放阅读框全长447 bp,编码148个氨基酸,具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表明HaxyOBP1属于Classic OBPs。HaxyOBP1在异色瓢虫各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在雄性成虫中表达量最高;组织表达谱分析表明HaxyOBP1在雄虫头部表达量最高。HaxyOBP6开放阅读框全长414 bp,编码137个氨基酸,具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表明HaxyOBP6属于Minus-C OBPs。HaxyOBP6在成虫期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幼虫阶段,并且在雄成虫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雌成虫;组织表达谱分析表明HaxyOBP6在雄成虫头部和雌成虫翅中表达量最高。【结论】本研究克隆得到异色瓢虫两个气味结合蛋白基因,表达谱分析表明HaxyOBP1和HaxyOBP6分别在异色瓢虫成虫头和翅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说明气味结合蛋白基因可能在异色瓢虫非嗅觉组织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异色瓢虫气味结合蛋白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气味结合蛋白 基因克隆 表达谱分析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10种杀虫剂对柴胡明蚜的防治效果及对2种瓢虫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硕 王晓琪 +4 位作者 韩世鹏 卜亚莉 秦秋菊 王达 何运转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45-849,共5页
[目的]筛选柴胡明蚜Hyadaphis bupleuri有效防治药剂,并对天敌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通过浸虫法在室内进行了10种药剂筛选试验,并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进行验证。通过浸虫法对主要天敌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进行了安全性评... [目的]筛选柴胡明蚜Hyadaphis bupleuri有效防治药剂,并对天敌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通过浸虫法在室内进行了10种药剂筛选试验,并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进行验证。通过浸虫法对主要天敌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室内药效结果表明:柴胡明蚜对供试10种药剂全部敏感,药后72 h校正死亡率均达到96%以上。在田间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2.5 g a.i./hm^(2)、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62.5 g a.i./hm^(2)、50%噻虫啉水分散粒剂180 g a.i./hm^(2)和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900 g a.i./hm^(2)对柴胡明蚜防效高,见效快,药后1 d防效为78.01%~90.54%;药后7 d防效为93.83%~98.89%。田间防效较好的药剂中,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对2种瓢虫相对安全,药剂高低浓度处理后2种瓢虫72 h校正死亡率为0.83%~41.28%。[结论]田间防治推荐优先施用10%吡虫啉和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柴胡明蚜,可结合其他药剂交替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明蚜 杀虫剂 防效 异色瓢虫 龟纹瓢虫 安全性评价
原文传递
外源保幼激素对异色瓢虫卵巢发育及生殖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韩慧 冯朝阳 +1 位作者 张硕 何运转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90-1097,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外源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对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成虫卵巢发育以及生殖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以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饲喂的异色瓢虫雌成虫为空白对照组,以点滴同体积丙...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外源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对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成虫卵巢发育以及生殖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以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饲喂的异色瓢虫雌成虫为空白对照组,以点滴同体积丙酮的雌成虫为溶剂对照组,对人工饲料饲喂的羽化后第2天的雌成虫点滴不同剂量(80,120和160 ng/头)JHⅢ1,3,5,7和9 d后,解剖成虫卵巢,拍照并测量卵巢长度及其第一卵室的长度和宽度。利用qPCR分析在最适JHⅢ剂量(120 ng/头)处理后1,5和9 d的异色瓢虫雌成虫生殖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JH受体methoprene-tolerant(Met)基因、krüppel homolog 1(Kr-h1)基因、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Vg)基因(Vg1和Vg2)和卵黄原蛋白受体(vitellogenin receptor,VgR)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点滴80和120 ng/头剂量JHⅢ可促进异色瓢虫成虫卵巢发育,其中120 ng/头剂量JHⅢ处理羽化后第2天雌成虫后7 d卵巢中出现大量卵黄沉积,与萝卜蚜饲喂的空白对照组卵巢发育状态一致,卵巢长度以及第一卵室的长度和宽度均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的;160 ng/头剂量JHⅢ处理则抑制卵巢发育。qPCR结果表明,120 ng/头剂量JHⅢ处理后5和9 d雌成虫中HaMet,HaKr-h1,HaVg1,HaVg2和HaVgR基因表达量较对照组(丙酮处理组)均增加,其中处理后5 d HaMet,HaVg1和HaVgR基因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78,13.14和8.28倍,处理后9 d分别为对照组的2.36,1.85和2.01倍,差异极显著。【结论】120 ng/头JHⅢ可促进异色瓢虫成虫卵巢发育,上调处理后5和9 d时雌成虫HaMet,HaKr-h1,HaVg和HaVgR基因表达量;推测这些关键基因在保幼激素调控异色瓢虫卵巢发育及卵黄形成过程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外源保幼激素 卵巢发育 信号通路 关键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