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灸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症状、外周血炎性指标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琳 邢小燕 +9 位作者 何东初 杨文超 张梦云 伍伟 丁晓娟 俞桥 黄河颂 孙晓波 张勇 杨金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71-1275,共5页
目的:探讨艾灸辅助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95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45例)和基础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艾灸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 目的:探讨艾灸辅助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95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45例)和基础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艾灸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大椎、肺俞、气海、足三里穴施予艾灸,每日1次,连续治疗14 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喘息、胸闷、气促临床症状积分和缓解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及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利用主成分分析从以上10个临床指标变量中抽提共有信息,综合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疗效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艾灸组治疗后咳嗽、胸闷、喘息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基础组(P<0.05),咳嗽、胸闷、喘息的缓解率高于基础组(P<0.05)。两组治疗后WBC计数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艾灸组治疗后CRP、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艾灸组IL-6水平降低幅度大于基础组(P<0.05)。艾灸组治疗后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升高幅度大于基础组(P<0.05)。艾灸组治疗前后综合评价得分的差值为33.38,明显高于基础组的8.9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灸疗法可改善COVID-19患者临床症状,降低IL-6、CRP炎性指标水平,提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艾灸 咳嗽 胸闷 喘息 T淋巴细胞亚群 炎性指标
原文传递
从JAK-STAT信号通路探讨痹证宁对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2
作者 何东初 张倩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0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痹证宁对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痹证宁低、中、高剂量组(9,18,36 g·kg-1),甲氨蝶呤组(1 mg·kg-1)和中西医结... 目的:探讨痹证宁对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痹证宁低、中、高剂量组(9,18,36 g·kg-1),甲氨蝶呤组(1 mg·kg-1)和中西医结合组(甲氨蝶呤1 mg·kg-1+痹证宁18 g·kg-1),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模拟风寒湿环境,采用Ⅱ型胶原诱导方法制备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干预。28 d后,观察大鼠关节肿胀度、关节滑膜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PIAS3、P-STAT3蛋白和JAK3、STAT3 mRNA表达情况。结果:痹证宁可显著降低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关节肿胀度,降低IL-6含量,抑制P-STAT3蛋白、JAK3和STAT3 mRNA过表达,增进PIAS3蛋白表达。结论:痹证宁有抗炎、免疫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痹证宁 风寒湿痹 JAK-STAT信号通路
下载PDF
健脾补肾方对辐射损伤小鼠脾脏免疫功能损伤的治疗效应 被引量:2
3
作者 肖静静 何东初 +4 位作者 张勇 张梦云 丁晓娟 伍伟 杨文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38-2543,共6页
目的:研究健脾补肾方对辐射损伤小鼠脾脏免疫功能损伤的治疗效应。方法:从90只小鼠中随机选择18只为正常组,其余72只小鼠采用6.0 Gy X线一次性全身照射,造模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健脾补肾方大剂量组(200%浓度)、健脾补肾方小剂... 目的:研究健脾补肾方对辐射损伤小鼠脾脏免疫功能损伤的治疗效应。方法:从90只小鼠中随机选择18只为正常组,其余72只小鼠采用6.0 Gy X线一次性全身照射,造模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健脾补肾方大剂量组(200%浓度)、健脾补肾方小剂量组(100%浓度)、胸腺肽组。药物灌胃处理后第7、14、30天分批次取材(每批次每组6只),小鼠称体重,分离小鼠脾脏,称重并计算脾脏指数,TUNEL检测脾脏组织细胞凋亡情况,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脾脏淋巴细胞结构改变,ELISA法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浓度。结果:辐射后第7、14、30天,与正常组同期比较,模型组小鼠脾脏指数显著降低(P<0.01),脾脏组织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脾脏淋巴细胞结构损伤明显,IFN-γ、IL-2浓度显著下降(P<0.01),TNF-α浓度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同期比较,各药物干预组小鼠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1,P<0.05),脾脏组织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1),脾脏淋巴细胞结构损伤减轻,IFN-γ、IL-2浓度显著升高(P<0.01,P<0.05),TNF-α浓度显著下降(P<0.01),其中健脾补肾方小剂量组作用优于健脾补肾方大剂量组(P<0.05,P<0.01)。结论:健脾补肾方可以通过减轻脾脏结构损伤,抑制脾脏组织细胞凋亡,提高IFN-γ、IL-2浓度,抑制TNF-α的过度分泌,从而改善辐射损伤小鼠脾脏免疫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补肾方 辐射 脾脏 免疫损伤 治疗效应
原文传递
湖北省213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真实世界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超群 吕文亮 +19 位作者 李昊 高清华 肖勇 杨旻 杨海军 刘林 曾兰 孙易娜 孙玉洁 孙勤国 魏力 何东初 李绪贵 曾勇 费新应 曾江琴 张思依 向阳 徐晓惠 王仁礼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96-902,共7页
目的:观察湖北省定点医院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普通型、重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此项为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了2019年12月27日—2020年3月28日湖北省8家定点医院中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或西医治疗的普通型... 目的:观察湖北省定点医院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普通型、重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此项为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了2019年12月27日—2020年3月28日湖北省8家定点医院中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或西医治疗的普通型、重型COVID-19患者共2 132例临床资料,分析病死率、临床结局、肺部影像改善、核酸转阴时间、实验室指标,并对比分析中医组、中西医组、西医组疗效。结果:(1)2 132例患者以普通型为主,重型者以老年人(≥60岁)居多。(2)普通型患者首发症状前5位依次为咳嗽、乏力、发热、咳痰、纳差,重型患者依次为咳嗽、乏力、发热、咳痰、憋闷或喘促。普通型患者头痛、肌肉或关节疼痛、纳差、腹泻、恶心或呕吐、腹痛占比高于重型者(P<0.05)。(3)重型患者中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病死率(5.0%,26/523)低于西医组(12.5%,5/40)(P<0.05)。普通型患者的有效率中医组为95.16%(118/124),中西医组为91.79%(1 218/1 327),均显著优于西医组的73.68%(56/76)(P<0.05);重型患者的有效率中医组为100.00%(42/42),中西医组为92.93%(486/523),均显著优于西医组的82.50%(33/40)(P<0.05)。中西医组重型患者核酸转阴天数为10 d较普通型患者的12 d短(P<0.05)。(4)普通型患者中西医组的淋巴细胞计数增长幅度显著高于西医组(P<0.01);与西医组比较,中西医组、中医组可降低普通型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P<0.01);与西医组比较,中西医组可显著降低重型患者直接胆红素及谷草转氨酶水平,增加白蛋白水平(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COVID-19普通型、重型患者显出其优势,中西医结合模式能降低重型COVID-19患者病死率,对治疗COVID-19具有价值,对疫情防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定点医院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真实世界 回顾性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中药熏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伍伟 何东初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年第12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洛索洛芬钠片,每次60 mg,每日3次;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每次1 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洛索洛芬钠片,每次60 mg,每日3次;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每次1 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第2,6,10周ASAS20、ASAS40、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BASMI)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缓解2例,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临床缓解0例,显效7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第2周,2组患者ASAS20、ASAS40、BASDAI、BASMI均较治疗前好转,BASMI改善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余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第6,10周,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前好转;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或P < 0.05)。治疗后,治疗组腰骶疼痛、脊背疼痛、腰脊活动受限、晨僵、畏寒喜暖方面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 0.01);对照组除畏寒喜暖指标外,其他指标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 0.01)。上述所有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中药熏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中药 熏蒸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基于湖北省定点医院2132例临床资料分析2019冠状病毒病发生相关因素 被引量:2
6
作者 黄超群 吕文亮 +19 位作者 李昊 高清华 肖勇 杨旻 杨海军 刘林 曾兰 孙易娜 孙玉洁 孙勤国 魏力 何东初 李绪贵 曾勇 费新应 曾江琴 张思依 向阳 徐晓惠 王仁礼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3-98,共6页
目的:以湖北省定点医院防治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2132例临床资料分析为例,探讨COVID-19发生相关因素,为其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集纳入的COVID-19患者性别、年龄、流行病学、吸烟史、基础疾病、首发症状、实验室数据信息,对比分析... 目的:以湖北省定点医院防治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2132例临床资料分析为例,探讨COVID-19发生相关因素,为其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集纳入的COVID-19患者性别、年龄、流行病学、吸烟史、基础疾病、首发症状、实验室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相关因素。结果:①2132例COVID-19病例分型以普通型为主,47.8%患者有密切接触史。重型组年龄大于普通型组,有基础疾病组年龄大于无基础疾病组,且男性多(P<0.05)。②普通型组与重型组吸烟者数量、吸烟者重症率与不吸烟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合并基础疾病主要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肾病、有手术史、慢性胃肠道疾病,以咳嗽、乏力、发热为主要症群。无基础疾病者体温高于有基础疾病者(P<0.05),有基础疾病者咳痰、憋闷或喘促占比高于无基础疾病者(P<0.05)。④有基础疾病者直接胆红素、尿素氮、肌酐、血糖、血沉、降钙素增高比例高于无基础疾病者(P<0.05)。结论:年龄大、合并基础疾病可能是病情加重危险因素,合并基础疾病易演变为危重症,应重视基础疾病诊治,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吸烟因素对疾病病情轻-重型进展无显著影响。重视未发热、以咳嗽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加强监测呼吸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湖北省定点医院 发病相关因素 危险因素 临床资料 基础疾病
原文传递
类风湿关节炎与甲状腺功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伍伟 何东初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年第6期38-40,48,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12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相关指标与甲状腺功能各项指标之间的联系.结果:126例患者中完善甲状腺功能三项95例,完善甲状腺功能全套31例,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6...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12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相关指标与甲状腺功能各项指标之间的联系.结果:126例患者中完善甲状腺功能三项95例,完善甲状腺功能全套31例,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60例占47.62%(60/126),女性占86.67%(52/60).其中促甲状腺素(TSH)升高者20例,TSH下降者4例,TSH异常者占19.05%(24/126).31例完善甲状腺功能全套患者中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异常者占38.71%(12/31),其中TGAb升高者4例,TPOAb升高者5例,TGAb、TPOAb均升高者3例.126例患者通过相关分析发现,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与年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IgA(RFIgA)、类风湿因子IgG(RFIgG)、类风湿因子IgM(RFIgM)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DAS28评分均无相关性.31例患者完善甲状腺功能全套,分析发现TGAb与RFIgG呈正相关,余项与上述指标均无相关性.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并发甲状腺功能异常,虽然无明显相关性,但临床中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甲状腺功能 促甲状腺素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类风湿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