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对番茄潜叶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36
1
作者 李栋 李晓维 +4 位作者 马琳 付开赟 丁新华 郭文超 吕要斌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17-1426,共10页
【目的】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一种对番茄具有毁灭性危害的世界性入侵害虫,本研究旨在探索温度对入侵番茄潜叶蛾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为预测番茄潜叶蛾的分布区域、田间发生动态提供基础。【方法】在室内测定了番茄叶片上番... 【目的】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一种对番茄具有毁灭性危害的世界性入侵害虫,本研究旨在探索温度对入侵番茄潜叶蛾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为预测番茄潜叶蛾的分布区域、田间发生动态提供基础。【方法】在室内测定了番茄叶片上番茄潜叶蛾在15,20,25,30和35℃5个恒定温度条件下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繁殖力和种群增长参数,并应用不同模型分析发育速率、内禀增长率和净生殖率与温度的关系,估计发育起点温度、发育极限温度、发育最适温度、有效积温和年发生代数。【结果】在恒温15~30℃范围内,番茄潜叶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逐渐缩短。25℃下幼虫期存活率、成虫前期存活率、雌虫总产卵量、净生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最大。在35℃下,卵的存活率骤降至11%,孵化的幼虫无法正常发育。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前期、全世代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04.17,232.59,129.87,434.78和526.32日·度,该虫在新疆伊宁县和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理论发生代数为4~5代。基于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的模型与基于种群增长参数与温度关系的模型所计算的积温需求参数不同,基于内禀增长率求得的番茄潜叶蛾的发育起点温度、发育极限高温和发育最适温度分别为12.46,30.40和27.36℃。【结论】入侵我国新疆地区的番茄潜叶蛾适温范围广泛,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具有极高的扩散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温度 生长发育 种群增长参数 积温需求
下载PDF
马铃薯甲虫气味结合蛋白的序列和基因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方梅 刘杨 +4 位作者 李祥瑞 张云慧 程登发 郭文超 吐尔逊.阿合买提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8-441,共14页
【目的】昆虫气味结合蛋白(OBPs)在昆虫嗅觉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是马铃薯上一种最主要的毁灭性害虫。为阐明该虫嗅觉识别分子机制,本研究对马铃薯甲虫26个OBP基因序列特征及组织表达谱进行研究... 【目的】昆虫气味结合蛋白(OBPs)在昆虫嗅觉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是马铃薯上一种最主要的毁灭性害虫。为阐明该虫嗅觉识别分子机制,本研究对马铃薯甲虫26个OBP基因序列特征及组织表达谱进行研究。【方法】基于马铃薯甲虫触角转录组测序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及qRT-PCR技术,分别对马铃薯甲虫26个LdecOBPs (LdecOBP1-LdecOBP26)的系统进化及基因的组织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除LdecOBP26基因外,其余25个LdecOBPs基因序列均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20~255个氨基酸残基,预测的蛋白分子量为13.66~29.38 kD,等电点为4.12~8.42,它们属于两个亚家族,其中13个为Classical-C OBPs, 12个为Minus-C OBPs。除LdecOBP3和LdecOBP26外,其他24个LdecOBPs的N端均由16~23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序列。不同的OBPs亚家族均具有各自典型保守的Cys残基。LdecOBPs之间高度分化,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在3.20%~41.91%。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LdecOBPs与沙葱萤叶甲Galeruca daurica的GdauOBPs亲缘关系最近。基因表达谱分析显示,26个LdecOBPs基因在马铃薯甲虫的不同组织中表达,其中有12个LdecOBPs基因(LdecOBP2,LdecOBP4,LdecOBP6,LdecOBP9,LdecOBP10,LdecOBP12,LdecOBP13,LdecOBP16,LdecOBP20-22和LdecOBP24)在触角中高表达,2个LdecOBPs基因(LdecOBP5和LdecOBP17)在足中高表达,其他12个LdecOBPs基因(LdecOBP1,LdecOBP3,LdecOBP7,LdecOBP8,LdecOBP11,LdecOBP14,LdecOBP15,LdecOBP18,LdecOBP19,LdecOBP23,LdecOBP25和LdecOBP26)在触角、头(去除触角)、胸、腹、足和翅这些组织中均表达。【结论】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马铃薯甲虫嗅觉识别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甲虫 气味结合蛋白 序列分析 组织表达谱 系统发育
下载PDF
番茄潜叶蛾求偶与交配节律研究
3
作者 易松望 李晓维 +7 位作者 陈利民 周书行 王金超 陈婷婷 吴俊伟 郭文超 任洁 吕要斌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0,共7页
明确昆虫求偶及交配等生殖行为的节律,对于性信息素引诱剂的研发与田间合理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对番茄潜叶蛾雌虫的求偶行为和雌雄成虫的交配行为节律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番茄潜叶蛾雌虫主要在亮期进行求偶,亮期开始前少... 明确昆虫求偶及交配等生殖行为的节律,对于性信息素引诱剂的研发与田间合理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对番茄潜叶蛾雌虫的求偶行为和雌雄成虫的交配行为节律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番茄潜叶蛾雌虫主要在亮期进行求偶,亮期开始前少数个体出现求偶现象,亮期开始求偶率迅速增加,在0.5 h内达到高峰期,高峰期平均求偶率达80%以上。不同日龄求偶率不同,2~3日龄为该虫求偶最活跃龄期。番茄潜叶蛾雌雄间交配主要发生在亮期,亮期0.5 h到达高峰期,交配率达90%,与雌虫求偶高峰期吻合。番茄潜叶蛾雌、雄虫一生均可进行多次交配,雌虫7 d内最高交配4次。相对于雌雄比1∶1,雌雄比1∶2的交配率有所降低,而雌雄比2∶1的交配率和平均交配时长均有所上升。本研究证实了番茄潜叶蛾主要在亮期进行求偶和交配,且求偶和交配行为存在明显的节律性,雌、雄蛾一生均可进行多次交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求偶节律 交配节律
下载PDF
P507萃取煤矸石硫酸浸出液中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郭文超 李望 +2 位作者 朱晓波 张治国 张传祥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8-32,共5页
以煤矸石硫酸浸出液为研究对象,利用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P507)萃取分离其中的镓与铁。考察了溶液pH值、P507浓度、振荡时间、振荡强度、萃取温度对镓和铁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O相比1∶1、P507浓度20%、溶液pH值1.5、... 以煤矸石硫酸浸出液为研究对象,利用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P507)萃取分离其中的镓与铁。考察了溶液pH值、P507浓度、振荡时间、振荡强度、萃取温度对镓和铁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O相比1∶1、P507浓度20%、溶液pH值1.5、振荡时间15 min、振荡强度200 r/min和萃取温度35℃的条件下,Ga单级萃取率可达82%,Fe单级萃取率低于18%。改变A/O相比进行萃取实验,绘制了镓的萃取平衡等温线,确定了在A/O相比4∶1的条件下,镓理论萃取级数为四级,此时镓的萃取率为98.4%,而铁萃取率为17.4%,其余金属离子萃取率均低于10%,可实现镓的选择性萃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P507 煤矸石 浸出液
下载PDF
基于隧道磁阻传感器的电流测试电路设计 被引量:4
5
作者 郭文超 陈昌鑫 +1 位作者 冉召会 马铁华 《自动化与仪表》 2020年第10期58-62,共5页
智能电网的发展给电流测试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实现待测电流的准确测试,提出使用2个敏感面相反的隧道磁阻传感器进行测试。在完成检测模型搭建、测试电路参数确定、Multisim仿真,以及调理电路设计的基础上,对微电网中的待测电流进... 智能电网的发展给电流测试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实现待测电流的准确测试,提出使用2个敏感面相反的隧道磁阻传感器进行测试。在完成检测模型搭建、测试电路参数确定、Multisim仿真,以及调理电路设计的基础上,对微电网中的待测电流进行测试,并对处理后的测试信号进行误差计算。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路可以完成电流测试;所测信号经过处理,测试误差由单个传感器的0.42%降至处理后的0.04%。该电路的设计对基于隧道磁阻传感器的电流测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测试 隧道磁阻传感器 电路设计 信号处理
下载PDF
干扰lncRNA RHPN1-AS1表达通过靶向miR-339-5p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杰 郭文超 +1 位作者 陈攀 罗嘉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2期142-148,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PCNA1(lncRNA RHPN1)反义AS1(RHPN1-AS1)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i-NC(lncRNA RHPN1-AS1阴性对照组)、si-RHPN1-AS1(沉默lncRNA RHPN1-AS1组)、pcDNA(真核表达载体组)、pcDNA-RHPN1-A...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PCNA1(lncRNA RHPN1)反义AS1(RHPN1-AS1)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i-NC(lncRNA RHPN1-AS1阴性对照组)、si-RHPN1-AS1(沉默lncRNA RHPN1-AS1组)、pcDNA(真核表达载体组)、pcDNA-RHPN1-AS1(沉默lncRNA RHPN1-AS1真核表达载体组)、miR-NC(微小RNA-339-5p阴性对照组)及miR-339-5p(微小RNA-339-5p组)分别转染至肝癌细胞Huh7中,记为si-NC组、si-RHPN1-AS1组、pcDNA组、pcDNA-RHPN1-AS1组、miR-NC组和miR-339-5p组;将si-RHPN1-AS1质粒分别与anti-miRNC(微小RNA-339-5p抗结剂阴性对照)、anti-miR-339-5p(微小RNA-339-5p抗结剂)共转染至Huh7细胞中,记为si-RHPN1-AS1+anti-miR-NC组(沉默lncRNA RHPN1-AS1+微小RNA-339-5p抗结剂阴性对照组)、si-RHPN1-AS1+anti-miR-339-5p组(沉默lncRNA RHPN1-AS1+微小RNA-339-5p抗结剂组);转染均采用脂质体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RT-qPCR)检测正常肝细胞(THLE-2)、肝癌细胞株(Huh7、MHCCLM3、MHCC97H)中miR-339-5p和RHPN1-AS1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RHPN1-AS1和miR-339-5p的靶向关系;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蛋白、P21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及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与正常肝细胞THLE-2相比,肝癌细胞株Huh7、MHCCLM3、MHCC97H中RHPN1-AS1高表达,miR-339-5p低表达。RHPN1-AS1靶向调控miR-339-5p的表达。干扰RHPN1-AS1表达和miR-339-5p过表达的肝癌细胞Huh7中P21蛋白、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Cyclin D1、Bcl-2水平显著降低,细胞活性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下调miR-339-5p表达逆转了干扰RHPN1-AS1表达对肝癌细胞Huh7的增殖抑制和凋亡促进作用。结论:干扰RHPN1-AS1表达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miR-339-5p表达有关,将可为肝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PCNA1-AS1 微小RNA-339-5p 肝癌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基于COⅠ基因的新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马琳 李晓维 +3 位作者 郭文超 王树明 王田珍 吕要斌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56-1364,共9页
【目的】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对番茄具有毁灭性危害的世界性入侵害虫,近年来已入侵我国的新疆和云南地区。为明确我国番茄潜叶蛾2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与世界其它种群的遗传关系,本研究开展了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番茄潜叶蛾遗传... 【目的】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对番茄具有毁灭性危害的世界性入侵害虫,近年来已入侵我国的新疆和云南地区。为明确我国番茄潜叶蛾2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与世界其它种群的遗传关系,本研究开展了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番茄潜叶蛾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研究。【方法】应用线粒体COⅠ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我国番茄潜叶蛾的2个种群及世界各地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构建番茄潜叶蛾种群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新疆和云南的番茄潜叶蛾地理种群共55条COⅠ序列完全一致,不同种群间和种群内没有任何变异,为同一个单倍型。世界范围内番茄潜叶蛾种群遗传多样性指数很低,仅存在4个单倍型。单倍型H1广泛分布,单倍型H2和H3仅在肯尼亚分布,单倍型H4仅在秘鲁分布。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世界范围内18个国家和地区的番茄潜叶蛾种群聚为一支,没有产生与地区相关的分化。【结论】本研究明确了番茄潜叶蛾具有高度遗传同质性,我国的两个种群不存在遗传变异,对制定防控策略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害虫 番茄潜叶蛾 COⅠ基因 遗传多样性
原文传递
新疆马铃薯叶甲寄生蜂天敌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朱丹 鲁佳雄 +3 位作者 钟问 李勤 郭文超 胡红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48-2254,共7页
【目的】马铃薯叶甲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Say)(鞘翅目:叶甲科)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外来入侵害虫,被我国列为重要对外检疫对象,是为害马铃薯的重要害虫,常造成毁灭性危害。利用寄生性天敌防治马铃薯叶甲,是有效且具备较高环境亲和... 【目的】马铃薯叶甲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Say)(鞘翅目:叶甲科)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外来入侵害虫,被我国列为重要对外检疫对象,是为害马铃薯的重要害虫,常造成毁灭性危害。利用寄生性天敌防治马铃薯叶甲,是有效且具备较高环境亲和性的害虫治理手段。调查新疆本地的寄生蜂天敌资源,为后期利用寄生蜂天敌防治该入侵害虫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2013~2014年7~8月针对新疆伊犁地区马铃薯种植区域进行田间调查和标本采集,并通过野外采集马铃薯叶甲卵和各龄期幼虫结合实验室饲养,寻找其寄生性天敌。【结果】获得马铃薯叶甲卵寄生蜂2种,其中1种为欧米啮小蜂Oomyzus sp.(小蜂总科:姬小蜂科),另1种为黑卵蜂Telenomus sp.(细蜂总科:缘腹细蜂科),这两种寄生蜂均为马铃薯叶甲寄生性天敌,对其外部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讨论了其在马铃薯叶甲生物防治中的前景。【结论】欧米啮小蜂Oomyzus sp.和黑卵蜂Telenomus sp.是马铃薯叶甲的卵寄生性天敌,通过进一步研究其寄生生物学特性,为马铃薯叶甲的生物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在马铃薯叶甲的生物防治工作中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叶甲 寄生蜂天敌 欧米啮小蜂Oomyzussp. 黑卵蜂Telenomussp.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拥挤度和光照条件对赤拟谷盗成虫逃逸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超 陈韵 +5 位作者 刘娟 廖江花 丁新华 付开赟 郭文超 何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4-730,共7页
【目的】研究赤拟谷盗成虫逃逸活动规律和赤拟谷盗种群控制方法。【方法】以赤拟谷盗成虫为研究对象,分析赤拟谷盗成虫逐日逃逸现象,研究拥挤度、光照条件对其逃逸行为的影响。【结果】全黑暗和自然光周期条件下,赤拟谷盗成虫的逐日逃... 【目的】研究赤拟谷盗成虫逃逸活动规律和赤拟谷盗种群控制方法。【方法】以赤拟谷盗成虫为研究对象,分析赤拟谷盗成虫逐日逃逸现象,研究拥挤度、光照条件对其逃逸行为的影响。【结果】全黑暗和自然光周期条件下,赤拟谷盗成虫的逐日逃逸数量与拥挤度呈正相关;拥挤度达到50头/皿以上时,赤拟谷盗成虫逃逸行为频繁,且黑暗条件下的逃逸数量显著小于光照条件。【结论】光照对赤拟谷盗成虫的逃逸行为具有刺激作用,拥挤度的增加,有助于成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拟谷盗 拥挤度 光照 逃逸
下载PDF
马铃薯甲虫田间定殖过程及其种群消长动态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超 马虎 +5 位作者 刘娟 廖江花 丁新华 付开赟 郭文超 何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3-362,共10页
【目的】研究马铃薯甲虫田间定殖与种群消长动态,为马铃薯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系统调查乌鲁木齐市西山农牧场和三坪农场马铃薯生长期,田间马铃薯甲虫种群消长规律,分析比较田间不同空间位置寄主植物上马铃薯甲虫种群数量... 【目的】研究马铃薯甲虫田间定殖与种群消长动态,为马铃薯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系统调查乌鲁木齐市西山农牧场和三坪农场马铃薯生长期,田间马铃薯甲虫种群消长规律,分析比较田间不同空间位置寄主植物上马铃薯甲虫种群数量,确定定殖时间与迁移过程。【结果】西山农牧场和三坪农场马铃薯甲虫定殖规律为:寄主作物田外马铃薯甲虫成虫出土后,最初迁移抵达寄主田块边缘,随后逐步向田块中心扩散,直至覆盖整个田块;马铃薯甲虫种群数量与定殖时间呈负相关,定殖时间越早,马铃薯甲虫种群数量越大;马铃薯甲虫种群数量与定殖点距离有一定的关系,在马铃薯甲虫定殖的早期,马铃薯甲虫与定殖距离呈负相关,定殖距离越大,马铃薯甲虫种群数量越小;随后两者的相关性逐渐降低,在后期两者呈正相关。【结论】马铃薯甲虫的定殖时间和定殖位置均会对其种群数量产生影响,应在田块边缘区域开展越冬代马铃薯甲虫成虫的早期监测,有效确定轮作田块内马铃薯甲虫种群的定殖与迁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甲虫 定殖 种群消长 迁移过程
下载PDF
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红细胞指标和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2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方安 汤晓丹 +4 位作者 蔡波 万进东 郭文超 孙垒 王沛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12期2316-2319,2303,共5页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红细胞指标和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2(HMGB2)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44例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通过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三组:内膜正常组(0.8 mm≤IMT<1.0 mm);内膜增厚组(1....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红细胞指标和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2(HMGB2)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44例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通过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三组:内膜正常组(0.8 mm≤IMT<1.0 mm);内膜增厚组(1.0 mm≤IMT<1.2 mm);斑块形成组(IMT≥1.2 mm)。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红细胞指标和血清HMGB2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通过分析IMT与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评价颈动脉硬化的相关因素。结果:三组间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清HMGB2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BC(r=0.368)、HCT(r=0.409)、RDW(r=0.596)、HMGB2(r=0.291)与IMT呈正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BC、HCT、RDW、HMGB2是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RBC、HCT、RDW、HMGB2水平与IMT密切相关,且RBC、HCT、RDW、HMGB2水平升高是颈动脉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作为动脉硬化早期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高迁移率族蛋白2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高血压 红细胞
原文传递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调查分析
12
作者 郭文超 王璐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20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抑郁和焦虑情绪在术后6个月内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3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抑郁和焦虑情绪在术后6个月内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3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月、第3月和第6月对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进行调查。结果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月、第3月和第6月的抑郁情绪发生百分率分别为61.64%、56.16%、39.73%、71.23%,焦虑情绪发生的百分率为43.84%、38.36%、17.81%、45.21%,两种情绪治疗后的发生率第3月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月、第6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情绪积分第3月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月、第6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行介入治疗后第3个月其抑郁、焦虑情绪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至第6个月时又有升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抑郁情绪 焦虑情绪 调查分析
原文传递
新疆主要农区烟粉虱生物型鉴定及其对11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被引量:19
13
作者 贾尊尊 王小武 +5 位作者 付开赟 丁新华 郭文超 吐尔逊.阿合买提 姜卫华 卡德.艾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4-312,共9页
【目的】明确新疆主要农区烟粉虱生物型分布及其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为新疆烟粉虱有效防治及抗性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基因(mt COI)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APs)技术进行烟粉虱的生物型鉴定,利用浸叶... 【目的】明确新疆主要农区烟粉虱生物型分布及其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为新疆烟粉虱有效防治及抗性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基因(mt COI)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APs)技术进行烟粉虱的生物型鉴定,利用浸叶法和着卵浸渍法测定新疆伊宁、和田、莎车、吐鲁番和昌吉烟粉虱种群对11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结果】生物型鉴定显示Q型烟粉虱在测试的5个田间种群中均有分布,和田烟粉虱是以B型为优势种的混合型种群,伊宁、莎车、昌吉和吐鲁番种群均为Q型;抗性监测表明吐鲁番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达到57.67倍的高抗水平,伊宁种群仅对吡丙醚具有抗性。吐鲁番、莎车、和田、昌吉种群对吡虫啉、噻虫嗪、呋虫胺和啶虫脒产生了低到高水平的抗性(RR 5.53~57.67倍),对吡蚜酮+异丙威具有低到中等水平的抗性(RR 5.14~31.92倍);吐鲁番和昌吉种群对阿维菌素及溴氰虫酰胺都产生了中等水平的抗性(RR 31.67~32.73倍,RR 10.93~29.57倍),对氟啶虫胺腈为低到中等水平的抗性(9.7~11.66倍);莎车、吐鲁番及伊宁种群对吡丙醚产生了低至中等水平的抗性(7.96~31.33倍)。【结论】测试的5个烟粉虱种群以Q型为主,B型仅有少量分布;不同烟粉虱种群对常用药剂的抗性水平不同,对吡虫啉抗性水平最高,应根据当地的抗性水平进行针对性的抗性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生物型 抗药性
下载PDF
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双建 王小武 +4 位作者 付开赟 吐尔逊·阿合买提 何江 丁新华 郭文超 《杂草学报》 2019年第4期6-16,共11页
为明确新疆玉米种植区田间杂草的组成以及群落结构特征,对新疆3个玉米主产区田间杂草群落组成进行系统调查及对杂草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灌溉玉米产区共有杂草38种,隶属17科34属,其中,以禾本科稗[Echinochloa crusgalli(L.)B... 为明确新疆玉米种植区田间杂草的组成以及群落结构特征,对新疆3个玉米主产区田间杂草群落组成进行系统调查及对杂草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灌溉玉米产区共有杂草38种,隶属17科34属,其中,以禾本科稗[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狗尾草[Setaria viridis(L.)Beauv.],藜科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L.),锦葵科野西瓜苗(Hibiscus trionum L.)和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us)以及苋科凹头苋(Amaranthus lividus L.)为该地区优势杂草。不同地区的重要杂草种类和群落结构组成存在差异,喀什春播玉米田杂草的种类最丰富,乌鲁木齐地区杂草次之,伊犁地区杂草的危害时期最为集中。生态位宽度的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各地区重要杂草的优势性。乌鲁木齐地区马齿苋、稗,伊犁地区狗尾草、苘麻和田旋花,喀什春播玉米田的田旋花和龙葵以及喀什复播玉米田中苘麻和灰绿藜等主要杂草与地区重要杂草的生态位重叠值较高,在防治重要杂草时应谨防上述地区的主要杂草上升为重要杂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玉米田 杂草群落 群落结构
下载PDF
新疆玉米产区三个玉米螟地理种群发育起点、有效积温测定与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阿依克孜 丁新华 +7 位作者 付开赟 吐尔逊.阿合买提 何江 朱晓华 班小莉 古丽夏提 丁爱琴 郭文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63-1874,共12页
【目的】研究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主要玉米螟地理种群室内生物学特性的变异情况,为准确预测预报玉米螟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采用直接最优法系统比较乌鲁木齐、伊犁伊宁、喀什疏勒三个地理种群各虫态的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 【目的】研究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主要玉米螟地理种群室内生物学特性的变异情况,为准确预测预报玉米螟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采用直接最优法系统比较乌鲁木齐、伊犁伊宁、喀什疏勒三个地理种群各虫态的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温度对不同地理种群各虫态的卵孵化率、存活率和发育历期有显著影响。25~28℃为三个地理种群玉米螟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范围。不同地理种群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呈显著相关。20℃时完成整个世代历期最长,平均69.57d,31℃时发育历期最短,仅为29.9 d。并用直线回归法,得出不同地理种群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乌鲁木齐卵期14.35℃,54.52日·度、幼虫期9.93℃,353.25日·度、蛹期12.58℃,81.95日·度、成虫产卵前期16.27℃,37.52日·度、全世代11.92℃,504.52日·度。伊犁伊宁卵期14.36℃,52.57日·度、幼虫期9.01℃,346.15日·度、蛹期12.06℃,107.16日·度、成虫产卵前期16.61℃,36.72日·度、全世代11.32℃,533.41日·度,喀什疏勒卵期14.42℃,50.32日·度、幼虫期8.99℃,344.97日·度,蛹期11.91℃,105.88日·度,成虫产卵前期16.38℃,37.95日·度、全世代11.92℃,506.20日·度。结合伊犁伊宁县气象资料,推测得出2015、2016年玉米螟在伊犁伊宁县可以发生的理论代数为分别为2.99和3.13代。【结论】温度对玉米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各虫态(龄)的发育历期逐渐缩短,发育速率加快,25~28℃为最适宜温度,而超过有效温度范围,其生长发育速率均受抑制。在同一温度下,不同地理种群的平均历期不同,各虫态的发育历期不同,随着纬度的升高,发育历期逐渐缩短,发育起点温度逐渐降低。根据田间玉米螟种群消长动态,结合气象资料分析,新疆伊犁河谷地区玉米螟虽以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螟 发育起点 有效积温 地理变异
下载PDF
新疆农田系统瓢虫资源调查与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阿尔孜姑丽·肉孜 丁新华 +5 位作者 吐尔逊·阿合买提 虞国跃 付开赟 何江 阿地力·沙塔尔 郭文超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2-304,共13页
为全面了解新疆农田系统瓢虫资源组成以及多样性结构差异,本研究采用网捕法于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对新疆11个地州50个县/市/区15种农作物生境的406个采集点开展了瓢虫资源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共获7001号瓢虫标本,隶属3亚科13属26种,... 为全面了解新疆农田系统瓢虫资源组成以及多样性结构差异,本研究采用网捕法于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对新疆11个地州50个县/市/区15种农作物生境的406个采集点开展了瓢虫资源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共获7001号瓢虫标本,隶属3亚科13属26种,其中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为绝对优势种类,其个体数量占比达55.11%,深点食螨瓢虫Stethorus punctillum、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等10种为常见种;不同生境瓢虫群落多样性分析显示,苜蓿田和麦田的丰富度指数(5.598150、7.546581)、多样性指数(0.874884、0.708508)、均匀度指数(0.661678、0.544575)都较高,但优势度指数则分别仅为0.224261、0.342884;大豆田和西瓜田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以及均匀度指数均显著低于其他生境类型(P<0.05),但优势度指数远高于其他生境,为0.663091、0.658502,可见苜蓿田、麦田等生境瓢虫物种数和个体数量丰富,且分布均匀,而大豆田和西瓜田种类相对贫乏,且分布不均匀;不同地州的瓢虫群落多样性分析显示,伊犁州的丰富度指数(7.363638)、多样性指数(0.970345)、均匀度指数(0.712583)都较高,但优势度指数仅为0.135821;阿克苏地区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以及均匀度指数都显著低于其他地州,但优势度指数远高于其他地州,为0.663477,可见伊犁州的瓢虫物种数和个体数量丰富,且分布均匀,而阿克苏地区种类相对贫乏,且分布不均匀;不同海拔带瓢虫群落多样性分析则显示,300 m-1300 m海拔区间农田瓢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其它海拔区间,且低海拔(-130 m-300 m)或高海拔(1600 m-2800 m)区间的瓢虫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较低,但优势度较高,这表明300 m-1300 m海拔区间内瓢虫种类比较丰富,而在低海拔或高海拔区间农田生境内的瓢虫物种贫乏,个体数量也比较少。本研究基本明确了新疆农田系统瓢虫资源组成及多样性,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瓢虫资源 新疆 优势种 农田系统 群落多样性
下载PDF
智能训练装备在高校羽毛球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叶宗鑫 周志辉 +1 位作者 冷波 郭文超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06-108,共3页
中央集控的多功能羽毛球发球机不仅发球密度高,而且在发球的精准性、稳定性以及线路的丰富性、节奏的可控性等方面都较人为的有着天然的优势.高校羽毛球训练由于每周训练时间有限,对训练的效率、效果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研究表明,将多... 中央集控的多功能羽毛球发球机不仅发球密度高,而且在发球的精准性、稳定性以及线路的丰富性、节奏的可控性等方面都较人为的有着天然的优势.高校羽毛球训练由于每周训练时间有限,对训练的效率、效果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研究表明,将多功能羽毛球发球机用于高校羽毛球训练,在运动员基本技术的进步速度,基本战术的熟练程度以及技术的稳定性,控球的稳定性等方面与没有使用发球机的相比较,都有着显著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训练装备 高校 羽毛球
下载PDF
不同施药期防治玉米螟田间药效研究及经济效益评价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芳慧 丁新华 +8 位作者 解玉梅 李翠梅 何江 付开贇 吐尔逊.阿合买提 阿不都热合曼.胡吉 阿卜杜热伊木.阿卜杜热西提 许建军 郭文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58-2264,共7页
【目的】开展不同施药时期防治玉米螟药效的研究及经济效益评价,为新疆玉米螟防治合理选择田间施药时期提供技术指导。【方法】比较分析不同施药时期玉米螟的平均防效、挽回产量情况、用药成本、纯增效益、投入产出比等,筛选出新疆地区... 【目的】开展不同施药时期防治玉米螟药效的研究及经济效益评价,为新疆玉米螟防治合理选择田间施药时期提供技术指导。【方法】比较分析不同施药时期玉米螟的平均防效、挽回产量情况、用药成本、纯增效益、投入产出比等,筛选出新疆地区防治玉米螟的最佳田间施药时期。【结果】在各施药期玉米螟防治药效试验中,玉米螟孵化盛期施药处理的平均防效、玉米可挽回产量、纯增效益及投入产出比均最高,分别达88.48%、113.31 kg/667 m2、195.76元/667 m2和1∶24.87。其次是产卵盛期施药,平均防效、玉米可挽回产量、纯增效益和投入产出比也分别为81.71%、85.75 kg/667 m2、146.15元/667 m2和1∶18.82。羽化盛期施药效果不佳,其平均防效、玉米可挽回产量、纯增效益和投入产出比分别仅为75.31%、35.64 kg/667 m2、55.95元/667 m2和1∶7.82。【结论】综合考虑大田实际防效、挽回产量损失、用药成本以及纯增效益等因素,在玉米螟药剂防治中,于玉米螟卵孵化盛期施药防效最好,但生产中由于该时期玉米植株普遍高大,田间施药不便且难以保证施药质量,建议施药期适度前移,在生产实际中优先推荐于玉米植株较低时的玉米螟产卵盛期进行施药,不建议在羽化盛期或其它时期施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螟 不同施药时期 药效试验 经济效益评价
下载PDF
玉米螟优势捕食性天敌控害效益评价 被引量:7
19
作者 尹鹏 丁新华 +3 位作者 付开赟 吐尔逊.阿合买提 何江 郭文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2-718,共7页
【目的】研究3种玉米螟优势捕食性天敌对玉米螟卵和1、2、3龄的捕食功能反应,为玉米田有害生物可持续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饥饿处理24 h后的方斑瓢虫成虫、黄褐新园蛛、中华草蛉3龄幼虫分别与不同密度玉米螟卵和1、2、3龄幼虫... 【目的】研究3种玉米螟优势捕食性天敌对玉米螟卵和1、2、3龄的捕食功能反应,为玉米田有害生物可持续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饥饿处理24 h后的方斑瓢虫成虫、黄褐新园蛛、中华草蛉3龄幼虫分别与不同密度玉米螟卵和1、2、3龄幼虫进行组合,24 h后测定捕食量。【结果】3种优势天敌对各龄期玉米螟幼虫的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即天敌的捕食能力和和猎物的密度为负加速曲线。中华草蛉3龄幼虫对玉米螟的控制能力最强,其对1龄、2龄、3龄玉米螟幼虫24 h最大捕食量分别为353.32、53.98和17.42头,并对卵块有捕食作用,24 h最大捕食量为251.03粒。【结论】中华草蛉3龄幼虫对玉米螟具有良好的控害潜能,应保护和利用玉米田田间优势捕食性天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性天敌 中华草蛉 玉米螟 捕食功能反应 控害效益
下载PDF
红绶曲霉ACB1042与四种酰胺类杀虫剂的相容性及其对亚洲玉米螟的室内联合毒力
20
作者 袁梓涵 王小武 +3 位作者 丁新华 付开赟 贾尊尊 郭文超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43-953,共11页
【目的】明确红绶曲霉Aspergillus nomius ACB1042与4种酰胺类杀虫剂的相容性及混配后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毒力。【方法】以4种酰胺类杀虫剂20%氯虫苯甲酰胺SC(悬浮剂)、10%溴氰虫酰胺OF(油悬剂)、10%四氯虫酰胺SC和20%... 【目的】明确红绶曲霉Aspergillus nomius ACB1042与4种酰胺类杀虫剂的相容性及混配后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毒力。【方法】以4种酰胺类杀虫剂20%氯虫苯甲酰胺SC(悬浮剂)、10%溴氰虫酰胺OF(油悬剂)、10%四氯虫酰胺SC和20%四唑虫酰胺SC的田间推荐浓度为初始浓度,采用血球计数法和十字交叉法分别测定这4种杀虫剂对红绶曲霉ACB1042孢子萌发抑制率、菌丝生长抑制率和产孢抑制率的影响;通过喷雾法测定红绶曲霉ACB1042和20%四唑虫酰胺SC对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LC_(50))值以及LC_(50)的红绶曲霉ACB1042与LC_(50)的20%四唑虫酰胺SC以体积比9∶1,4∶1,1∶1,1∶4,1∶9混配处理对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LC_(50)的20%四唑虫酰胺SC与LC_(50)的红绶曲霉ACB1042以体积比4∶1混剂处理玉米螟3龄幼虫后于24,48,72,96和120 h体内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以及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活性。【结果】4种杀虫剂在田间推荐浓度下对红绶曲霉ACB1042的孢子萌发率、菌丝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杀虫剂稀释倍数增加,抑制作用减弱,其中20%四唑虫酰胺SC 10倍稀释浓度(0.1 RC)与红绶曲霉ACB1042具有较好的相容性:红绶曲霉ACB1042孢子萌发抑制率、产孢抑制率和9 d菌丝生长抑制率依次为0,2.15%和0.78%。红绶曲霉ACB1042与20%四唑虫酰胺SC以不同体积比混配后的共毒系数(co-toxicity coefficient,CTC)均大于120,其中20%四唑虫酰胺SC与红绶曲霉ACB1042以体积比4∶1混用后协同增效作用最好,对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的LC_(50)值为2.359 mg/L,CTC高达365;红绶曲霉ACB1042与20%四唑虫酰胺SC混剂处理后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体内POD,SOD,CAT,PPO,C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红绶曲霉 酰胺类杀虫剂 相容性 联合毒力 增效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