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放性胫骨骨折创面感染病原学特点与愈合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1
作者 高长虹 石学峰 +2 位作者 白志娟 郭洁 华永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35-1538,共4页
目的分析开放性胫骨骨折创面感染患者病原学分布特点及骨折愈合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2014年10月-2017年5月开放性胫骨骨折创面感染患者87例,取所有患者切口渗出物进行病原菌培养与鉴定,并根据患者状况给予对应... 目的分析开放性胫骨骨折创面感染患者病原学分布特点及骨折愈合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2014年10月-2017年5月开放性胫骨骨折创面感染患者87例,取所有患者切口渗出物进行病原菌培养与鉴定,并根据患者状况给予对应内固定术治疗,于6个月后进行随访。统计并分析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87例骨折创面感染患者切口渗出物共检出病原菌127株,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28.35%(36/127)、15.75%(20/127)、14.17%(18/127);87例患者术后6个月共愈合64例,愈合率为73.56%(64/87),单因素分析结果: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受伤至治疗时间、软组织修复时机、是否应用VSD为骨折愈合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软组织二期修复、高能量致伤、骨折分型较高及受伤至治疗时间>6h为影响开放性胫骨骨折愈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影响开放性胫骨骨折愈合的影响因素为软组织二期修复、高能量致伤、骨折分型较高及受伤至治疗时间>6h,临床应针对影响因素及早实施对应干预措施,降低骨折延迟愈合及骨折不愈合发生风险,促使患者及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胫骨骨折 创面感染 病原菌群结构 愈合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植入与维护规范(v1.2020) 被引量:16
2
作者 周荻 葛峰 +7 位作者 缪长虹 陈怡雯 陈伟 方芳 姚敏敏 李世超 郑峥 仓静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第4期697-703,共7页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access port,TIAP)是一种全植入皮下、长期留置体内的输液装置,为需要长期输液治疗及化疗患者提供可靠的静脉通路,患者携带方便,日常活动不受限,接受药物治疗方便轻松,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access port,TIAP)是一种全植入皮下、长期留置体内的输液装置,为需要长期输液治疗及化疗患者提供可靠的静脉通路,患者携带方便,日常活动不受限,接受药物治疗方便轻松,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虽然静脉港植入术仅为二级手术,但输液港在植入过程和长期使用中存在较多的并发症,需要专业的团队进行规范操作、维护和处理。2003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建立了由麻醉科和护理部组成的输液港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和实践。本文参考国内外的最新指南,结合我院团队数年来逾万例的临床经验,制定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植入与维护规范》。该规范阐述了TIAP植入与维护中的临床问题和处理策略,提供了单中心的经验,也为同行开展TIAP技术分享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植入与维护 规范
下载PDF
靛玉红缓解三硝基苯磺酸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楠 柳越冬 +2 位作者 王长洪 崔世超 张晓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89-1692,共4页
目的观察靛玉红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48只清洁级SD大鼠,♂,体质量(200±20)g,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靛玉红组、柳氮磺吡啶组。造模并治疗... 目的观察靛玉红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48只清洁级SD大鼠,♂,体质量(200±20)g,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靛玉红组、柳氮磺吡啶组。造模并治疗7 d后,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评分,观察结肠HE染色病理切片,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以及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 ITF)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靛玉红组DAI评分降低,结肠HE染色病理显示炎症细胞明显减少,TGF-β1水平降低,ITF mRNA表达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靛玉红可以明显改善UC模型大鼠症状、结肠病理形态,通过降低TGF-β1水平,上调ITF mRNA表达,从而达到抑制炎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靛玉红 溃疡性结肠炎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肠三叶因子 三硝基苯磺酸 炎性肠病
下载PDF
3种绿色防控技术对亚洲玉米螟田间防效的测定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健民 杨恒山 +5 位作者 张常弘 石凯 董永义 赵艳琴 张宏宇 林美荫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55-159,共5页
应用3种绿色防控技术开展亚洲玉米螟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释放赤眼蜂和性诱剂处理防治效果均可达到82.5%以上,而食诱防治效果较差,仅52.7%.另外,3种赤眼蜂的防治效果也有差异,其中,玉米螟赤眼蜂防治效果最好(89.2%),螟黄赤眼蜂和松毛... 应用3种绿色防控技术开展亚洲玉米螟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释放赤眼蜂和性诱剂处理防治效果均可达到82.5%以上,而食诱防治效果较差,仅52.7%.另外,3种赤眼蜂的防治效果也有差异,其中,玉米螟赤眼蜂防治效果最好(89.2%),螟黄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次之,分别为86.9%和85.2%.综合比较,在通辽市释放赤眼蜂和应用性诱剂为当地防治亚洲玉米螟较理想的绿色防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食诱剂 性诱剂 赤眼蜂 田间防效
下载PDF
溃结安康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MPO水平及ITF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楠 柳越冬 +2 位作者 王长洪 崔世超 张晓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005-3008,共4页
目的:观察溃结安康汤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48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溃结安康汤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造模并治疗21d后,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观察结肠HE染色病理涂片... 目的:观察溃结安康汤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48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溃结安康汤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造模并治疗21d后,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观察结肠HE染色病理涂片,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以及肠三叶因子(ITF)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溃结安康汤组DAI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肠HE染色病理示炎症细胞明显减少,MPO水平显著降低(P<0.01),ITF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溃结安康汤可以显著改善UC大鼠症状、病理形态,通过降低MPO水平,上调ITF mRNA表达,从而达到抑制炎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结安康汤 溃疡性结肠炎 髓过氧化物酶 肠三叶因子 炎性反应 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电网信息模型的输变电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史卓鹏 孟长虹 +2 位作者 张思 何诗璇 张慧萍 《制造业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74,共4页
为进一步提升电网精益管理、变电施工水平,推进打造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将电网输变电工程施工建设与计算机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基于电网信息模型技术研究电网输变电工程施工设计方案。该方案以电网信息模型(Grid Inform... 为进一步提升电网精益管理、变电施工水平,推进打造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将电网输变电工程施工建设与计算机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基于电网信息模型技术研究电网输变电工程施工设计方案。该方案以电网信息模型(Grid Information Model,GIM)来获取三维工程量信息,通GIM设计标准来规范可传承的电网输变电工程施工信息,建立对应的统一模型框架以及描述方式,在此基础上实现施工,能够全面的开展施工设计方案的可视化操作,能够提升电网输变电工程施工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水平,促进电网建设全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变电工程 三维设计 施工方案 电网信息模型
下载PDF
Change of the cell cycle after flutamide treatment in prostate cancer cells and its molecular mechanism 被引量:9
7
作者 Yong Wang Chen Shao +9 位作者 chang-hong shi Lei Zhang hong-hong Yue Peng-Fei Wang Bo Yang Yun-Tao Zhang Fan Liu Wei-Jun Qin He Wang Guo-Xing Shao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75-380, ,共6页
Aim: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ndrogen receptor (AR) on the expression of the cell cycle-related genes, such as CDKNIA and BTG1, in prostate cancer cell line LNCaP. Methods: After AR antagonist flutamide treatment... Aim: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ndrogen receptor (AR) on the expression of the cell cycle-related genes, such as CDKNIA and BTG1, in prostate cancer cell line LNCaP. Methods: After AR antagonist flutamide treatment and confirmation of its effect by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e and flow cytometry, the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the cell cycle-related genes was analyzed by a cDNA microarray. The flutamide treated cells were set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LNCaP cells as the control. We labeled cDNA prob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Cy5 and Cy3 dyes, respectively, through reverse transcription. Then we hybridized the cDNA probes with cDNA microarrays, which contained 8 126 unique human cDNA sequences and the chip was scanned to get the fluorescent values of Cy5 and Cy3 on each spot. After primary analysis,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 PCR)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confirm the results of the chips. Results:After AR antagonist flutamide treatment, three hundred and twenty-six genes (3.93 %) expressed differentially, 97 down-regulated and 219 up-regulated. Among them, eight up-regulated genes might be cell cycle-related, namely CDCIO, NRAS, BTG1, Wee1, CLK3, DKFZP564A122, CDKNIA and BTG2. The CDKNIA and BTG1 gene mRNA expression was confirmed to be high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by RT-PCR, while p53 mRNA expression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s. Conclusion: Flutamide treatment might up-regulate CDKN1A and BTG1 expression in prostate cancer cells. The protein expressions of CDKN1A and BTG1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nhibiting the proliferation of cancer cells. CDKN1A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cell cycle of prostate cancer cells and may play a role in the cancer cells in a p53-independent pathway. The prostate cancer cells might affect the cell cycle-related genes by activating AR and thus break the cell cycle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state cancer LNCAP P21 androgen receptor CDKN1A BTG1 cell cycle genes FLUTAMIDE
下载PDF
智能变电站施工控制的三维可视化系统研究和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任春光 孟长虹 +2 位作者 史卓鹏 王亚臣 吴东洵 《制造业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9-83,共5页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革新,加快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数字化转型成为我国的重要规划目标之一。为了加快电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发展,构建新型数字化施工设计典范工程,基于国网某110kV变电站,通过结合三维数字化设计技术,研究调研...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革新,加快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数字化转型成为我国的重要规划目标之一。为了加快电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发展,构建新型数字化施工设计典范工程,基于国网某110kV变电站,通过结合三维数字化设计技术,研究调研全新的电力施工设计管理模式,开发了一套应用于变电站施工的三维可视化过程控制系统。基于上述思路,详细地分析了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输配电系统工程建设领域中的应用思路和系统架构,描述了施工过程中的进程管理和安全控制。通过将BIM技术与物联网感知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项目施工进程中的各项专业数据的自动加载和管理,实现施工数据管理的全共享,过程控制的全覆盖以及运营状态的全感知。最后,借鉴于区块链技术的交互模式和分部、分项的结算需求,对变电站施工过程中的成本造价进行动态可视化控制和准确结算,有助于加快数字化智能电网的快速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设计 BIM 施工管理 输配电系统
下载PDF
功能振动载荷作用下民机发动机区域液压管路动力学响应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权凌霄 许孝林 +2 位作者 郭长虹 史康俊 黄自力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24,共7页
民机发动机正常工作时产生的功能振动载荷严重影响了该区域液压管路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是民机液压管路设计重点考虑问题之一。针对ARJ21-700民机发动机区域某根液压管路,对其进行功能振动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学响应分析。基于传递矩阵法... 民机发动机正常工作时产生的功能振动载荷严重影响了该区域液压管路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是民机液压管路设计重点考虑问题之一。针对ARJ21-700民机发动机区域某根液压管路,对其进行功能振动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学响应分析。基于传递矩阵法,建立液压管路动力学数学模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液压管路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和在功能振动载荷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分析,得到管路固有频率和应力响应规律;对管路危险部位疲劳寿命进行预估。最后,通过理论计算、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了液压管路动力学数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为民机发动机区域液压管路设计及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区域 液压管路 动力学响应 功能振动 疲劳寿命
下载PDF
油菜薹中啶虫脒残留质控样品的制备与评价
10
作者 蓝勇波 林长虹 +6 位作者 江培淳 伍聪 黄惠 徐舒然 蔡诗敏 林墉 郑彦婕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7-442,共6页
为保障油菜薹中啶虫脒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油菜薹中啶虫脒质控样品的制备方法并进行评价。采用基质加标、真空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冻干质控样品。采用液相色谱质谱串联的检测方法对质控样品中的啶虫脒含量进行测定... 为保障油菜薹中啶虫脒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油菜薹中啶虫脒质控样品的制备方法并进行评价。采用基质加标、真空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冻干质控样品。采用液相色谱质谱串联的检测方法对质控样品中的啶虫脒含量进行测定,通过随机抽样检验以评估样品的均匀性,通过观察质控样品在一个月内啶虫脒含量变化以评估样品的稳定性。该方法制备的油菜薹中啶虫脒农药残留质控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便于储存和运输,适用于快检产品验证、盲样考核等快速检测领域。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流程简单的油菜薹冻干粉质控样品制备方法,为蔬菜中农药残留质控样品制备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啶虫脒 质控样品 油菜薹 蔬菜冻干粉
下载PDF
Effect of Electromagnetic Pulse Exposure on Permeability of Blood-testicle Barrier in Mice 被引量:5
11
作者 XIAO-WU WANG GUI-RONG DING +4 位作者 chang-hong shi TAO ZHAO JIE ZHANG LI-HUA ZENG Guo-ZHEN GUO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18-221,共4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lectromagnetic pulse (EMP) exposure on the permeability of blood-testicle barrier (BTB) in mice. Methods Adult male BALB/c mice were exposed to EMP at 200 kV/m for 200 pulses with...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lectromagnetic pulse (EMP) exposure on the permeability of blood-testicle barrier (BTB) in mice. Methods Adult male BALB/c mice were exposed to EMP at 200 kV/m for 200 pulses with 2 seconds interval. The mice were injected with 2% Evans Blue solution through caudal vein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exposure, and the permeability of BTB was monitored using a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The testis sample for th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was prepared at 2 h after EMP exposure. The permeability of BTB in mice was observed by using Evans Blue tracer and lanthanum nitrate tracer. Results After exposure, cloudy Evans Blue was found in the testicle convoluted seminiferous tubule of mice. Lanthanum nitrate was observed not only between testicle spermatogonia near seminiferous tubule wall and sertoli cells, but also between sertoli cells and primary spermatocyte or secondary spermatocyte. In contrast, lanthanum nitrate in control group was only found in the testicle sertoli cells between seminiferous tubule and near seminifdrous tubule wall. Conclusion EMP exposure could increase the permeability of BTB in the m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 pulse (EMP) Blood-testicle barrier (BTB) LANTHANUM Evans Blue PERMEABILITY MICE
下载PDF
Expert consensus on the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epsis 被引量:4
12
作者 Jun-ping Chen Xiang-ming Fang +19 位作者 Xiao-ju Jin Rong-tian Kang Ke-xuan Liu Jin-bao Li Yan Luo Zhi-jie Lu chang-hong Miao Han-xiang Ma Wei Mei Yang-wen Ou Si-hua Qi Zai-sheng Qin Guo-gang Tian An-shi Wu Dong-xin Wang Tian Yu Yong-hao Yu Jing Zhao Ming-zhang Zuo shi-hai Zhang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CAS 2015年第4期245-260,共16页
INTRODUCTION Sepsis is defined as an infection associated with systemic manifestations of inflammation, which has become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caused by severe burn/trauma and major ... INTRODUCTION Sepsis is defined as an infection associated with systemic manifestations of inflammation, which has become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caused by severe burn/trauma and major surgical operation.[1,2] The incidence of sepsis in adults is estimated to be 149–240/100 000 per year, and tha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is 56–91/100 000 per year. In the last decade, the short-term mortality of sepsis has declined to around 20% in developed countries partly due to the international 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SSC), while the mortality remains very high (50%–80%) in 1–5 years after discharge from hospitals.[3–7] Thus, sepsis and its subsequent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are currently major issues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ert consensus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patients with sepsis
下载PDF
Genetic diagnosis strategy of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被引量:4
13
作者 Jian-Qiu Sheng hong Zhang +11 位作者 Min Ji Lei Fu hong Mu Ming-Zhi Zhang Ji-Sheng Huang Min Han Ai-Qin Li Zhi Wei Zi-Qin Sun Zi-Tao Wu chang-hong Xia shi-Rong L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8期983-989,共7页
AIM: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smatch repair gene mutation of Chinese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CC) and hMLH1 gene promoter methylation, and to improve the screening strategy and explore t... AIM: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smatch repair gene mutation of Chinese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CC) and hMLH1 gene promoter methylation, and to improve the screening strategy and explore the pertinent test methods. METHOD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30 probands from HNPCC families in the north of China was perform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 gene mutation and methylation detection. RESULTS: High frequency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occurred in 25 probands (83.3%) of HNPCC family. Loss of hMLH1 and hMSH2 protein expression accounted for 88% of all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Pathogenic muta-tion occurred in 14 samples and 3 novel mutational sites were discovered. Deletion of exons 1-6, 1-7 and 8 of hMSH2 was detected in 3 samples and no large fragment deletion was found in hMLH1. Of the 30 probands, hMLH1 gene promoter methylation occurred in 3 probands. The rate of gene micromutation detection combined with large fragment deletion detection was 46.7%-56.7%. The rate of the two methods in combination with methylation detection was 63.3%. CONCLUSION: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etection strategy can improve the detection rate of HNPCC. Based on traditional molecular genetics and combined with epigenetics, multiple detection methods can accurately diagnose HNP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Gene mutation Mismatch repair HMSH2 HMLH1 Large fragment deletion METHYLATION
下载PDF
吉林省粘虫种群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嵬 程志加 +10 位作者 赫思聪 李晓光 徐长虹 张静 文松 王晓蔷 时丰敏 李春雨 周佳春 高月波 王立昌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60-1267,共8页
为了明确吉林省粘虫的田间种群动态,提出适宜的测报、防控时间,为该虫的区域性监测预警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基于多年资料及2014-2018年的监测,采用轨迹分析和田间系统调查方法,对吉林省粘虫的田间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迁入虫源地。... 为了明确吉林省粘虫的田间种群动态,提出适宜的测报、防控时间,为该虫的区域性监测预警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基于多年资料及2014-2018年的监测,采用轨迹分析和田间系统调查方法,对吉林省粘虫的田间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迁入虫源地。结果显示:(1)粘虫迁入期的风向以西南风为主。迁入虫源地来自山东、河北、江苏、安徽等省份,其中还有部分来自于朝鲜半岛,各旬之间有差异。(2)5月末到6月上中旬为第1代成虫高峰期,属迁入虫源;7月中下旬为第2代成虫高峰期,由本地虫源及迁入虫源组成。(3)第1代成虫在吉林省产卵期为5月末到6月中旬,峰期6月上旬。部分年份5月末、6月中旬卵量也较大。(4)粘虫的幼虫种群全年有2个明显危害时期,分别是6月中下旬及8月上中旬。本研究初步明确了吉林省粘虫的春季虫源地及种群发生动态,提出了针对于第3代粘虫的测报工作的一些新方法,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及相近区域的粘虫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虫 虫源地 种群动态 防治适期
下载PDF
民机液压管路膨胀环结构参数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长虹 史康俊 +2 位作者 权凌霄 蒋红岩 崔超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21,共8页
以含有膨胀环的民机液压管路为研究对象,通过传递矩阵法建立其动力学数学模型,并在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中进行静力学和动力学分析,研究当液压管路总长度一定时膨胀环折弯角度、弯曲半径、跨度和高度对管路最大应力和固有频率的影响规... 以含有膨胀环的民机液压管路为研究对象,通过传递矩阵法建立其动力学数学模型,并在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中进行静力学和动力学分析,研究当液压管路总长度一定时膨胀环折弯角度、弯曲半径、跨度和高度对管路最大应力和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理论计算、仿真分析和实验对管路静力分析方法和动力学数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膨胀环静力学分析方法与动力学数学模型准确度较高;管路最大应力随膨胀环折弯角度和跨度增加而变大,随着弯曲半径增加而减小,随高度增加先减小后变大;管路固有频率随膨胀环高度增加而降低,与其他结构参数均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机液压管路 膨胀环 结构参数 静力学特性 动力学特性
下载PDF
光学电流测量仪在400 kA电解槽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易吉龙 王红波 +4 位作者 龙昌红 史绍源 史承良 王思一 张保光 《云南冶金》 2022年第2期171-177,共7页
针对铝行业电解槽立柱母线、阳极电流分布、阴极电流值等测量难度大、精准度不高的技术难题,开发出便携式光纤电流测量技术,其装置可以准确测量导体周边磁场大小、屏蔽相邻导体阴极电流产生的磁场干扰。通过磁场间接测量流经导体的电流... 针对铝行业电解槽立柱母线、阳极电流分布、阴极电流值等测量难度大、精准度不高的技术难题,开发出便携式光纤电流测量技术,其装置可以准确测量导体周边磁场大小、屏蔽相邻导体阴极电流产生的磁场干扰。通过磁场间接测量流经导体的电流值,为电解槽偏流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数据支撑,对电解槽安全、平稳、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槽 光学电流测量技术 阳极电流 立柱电流 阴极电流
下载PDF
人胚胎干细胞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的拉曼光谱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昊岳 程雪莲 +5 位作者 杨晚竹 于文颖 李长虹 董树旭 赵轼轩 茹永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共9页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属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FAB分型中的M3亚型。部分APL患者形成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受体融合基因,即PML-RARα融合基因。在内外界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发病。胚胎干细胞(ESCs)具有多...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属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FAB分型中的M3亚型。部分APL患者形成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受体融合基因,即PML-RARα融合基因。在内外界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发病。胚胎干细胞(ESCs)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在一定诱导条件下, ESCs可以向造血系统分化。早幼粒细胞位于ESCs分化下游,为粒系分化阶段的一种细胞。探索一种非标记的技术方法鉴别不同分化阶段造血细胞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实践意义。拉曼光谱技术可用于多种类型疾病的鉴别诊断研究,近年来应用前景愈加广阔。实验研究人胚胎干细胞系(ES)、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NB4)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M3)白血病细胞的拉曼光谱特征,建立拉曼光谱非标记鉴别不同分化阶段白血病的方法,为临床实验研究提供基础。分别收集胚胎干细胞系(ES)、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NB4)和4例M3患者白血病细胞,使用Horiba Xplora拉曼光谱仪获取拉曼光谱,每组或每例患者采集25~30个白血病细胞光谱。结合应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判别函数分析(DFA)、系统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对三类细胞的光谱进行分析并建立模型,进而对三类细胞进行鉴别,应用交互验证法对模型进行验证。同时结合细胞超微结构分析三种细胞的拉曼光谱特征。M3, NB4和ES细胞的拉曼光谱差别显著,主要表现为M3和NB4细胞光谱中对应核酸、蛋白质及脂类物质的谱峰明显高于ES细胞,其生物学机制包含了APL与PI3K/Akt/mTOR通路的密切关系。PI3K/Akt/mTOR通路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中存在异常激活,影响白血病细胞的生物大分子代谢;鉴别建模的总体分类准确率达100%(181/181),交互验证的分类准确率达98.9%(179/181),表明鉴别模型预测能力良好。拉曼光谱分析显示M3细胞和NB4细胞增殖代谢明显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胎干细胞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拉曼光谱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运动调控骨纵向生长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常红 李世昌 +2 位作者 孙朋 徐帅 方幸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7-524,共8页
骨骼的纵向生长调控是一个复杂又精细的过程,合理运动的力学刺激作为一项有效的刺激方式,对骨的纵向生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对骨的生长板软骨内成骨的机制研究,探究运动刺激生长板软骨内成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通过近年有关调控生... 骨骼的纵向生长调控是一个复杂又精细的过程,合理运动的力学刺激作为一项有效的刺激方式,对骨的纵向生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对骨的生长板软骨内成骨的机制研究,探究运动刺激生长板软骨内成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通过近年有关调控生长板软骨内成骨文献的综述,发现生长板软骨内成骨是一个精密而复杂的工程,影响细胞和分子水平相互作用,都会影响生长板软骨内成骨作用下骨的纵向生长。骨作为运动力学刺激的直接靶器官,可能存在内在联系,科学运动可能通过内在分子生物学机制刺激生长板软骨内成骨促进骨的纵向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骨生长 信号通路
下载PDF
HPLC同时测定不同生长年限和不同采收期网果酸模中6个成分含量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昌洪 许京 +4 位作者 王瑞海 苗青 严光俊 杨诗龙 刘丽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5342-5345,共4页
目的建立网果酸模Rumex chalepensis中6个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Agilent Extend-C18(250 mm×4.6 mm,5μm),254 nm波长处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25℃,进样... 目的建立网果酸模Rumex chalepensis中6个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Agilent Extend-C18(250 mm×4.6 mm,5μm),254 nm波长处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25℃,进样量5μL。结果对照品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β-D-吡喃葡萄糖苷、酸模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别在208~3 120、22.40~336.35、178.9~2 908.8、16.7~250.8、104.4~1 566.0、45.2~677.7 n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7.66%、97.10%、98.78%、97.38%、102.48%和95.51%。16批网果酸模中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β-D-吡喃葡萄糖苷、酸模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6~7.1、0~2.7、1.0~6.5、0.1~0.6、0.7~4.3、0.1~0.4 mg/g;对比分析不同生长年限、不同采收期、不同地块样品含量,2年生网果酸模初春或夏末初秋采集,6个成分含量总和较高,为12.2mg/g。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同时测定网果酸模中6个成分含量,确定了网果酸模的采收年限和季节,为网果酸模药材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果酸模 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 大黄素-8-β-D-吡喃葡萄糖苷 酸模素 大黄素 大黄酚 大黄素甲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基于L波段高空探测系统的贵阳边界层上空大气逆温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闵昌红 黄世芹 +4 位作者 吴丹 吴世美 吴有恒 龙思朝 李立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0期181-186,共6页
利用贵阳L波段探空雷达建站以来2003—2017年探测资料,对贵阳大气边界层上空高度大于1500 m逆温和强逆温的温差、频率、厚度、强度和底高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来看,高空逆温层温差集中在1.0~5.0℃,占比高达90%以上。在大... 利用贵阳L波段探空雷达建站以来2003—2017年探测资料,对贵阳大气边界层上空高度大于1500 m逆温和强逆温的温差、频率、厚度、强度和底高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来看,高空逆温层温差集中在1.0~5.0℃,占比高达90%以上。在大约16500 m以下的高空大气层内,逆温频率呈现“两峰一谷”的特点。平均厚度07:00、19:00分别为263、282 m,且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07:00、19:00逆温平均强度分别为0.76~2.38和0.75~2.11℃/100 m。在高空逆温区前半区间即(1500,8500]m^2个时次逆温平均强度均大于1.0℃/100 m,在此区间上呈现两低中高的单峰分布。从时间分布看,高空逆温2个时次年均频率约超过60%。冬季高空逆温频率最高,春季次之,夏季最少。2个观测时次均大于20 d的月份出现在冬春季节。高空强逆温相对于高空逆温次数少,07:00、19:00年平均天数分别为4.93和4 d,多出现在500 hPa附近。这类逆温仍然是冬季比夏季多,厚度很薄,温差却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波段高空探测系统 边界层 高空逆温 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