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阐明甜玉米Zea mays L. saccharata Sturt.采后在不同贮藏温度、贮藏时间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为甜玉米采后品质性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奥弗兰’、‘王朝’、‘广良甜27’3个甜玉米品种为材料...【目的】阐明甜玉米Zea mays L. saccharata Sturt.采后在不同贮藏温度、贮藏时间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为甜玉米采后品质性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奥弗兰’、‘王朝’、‘广良甜27’3个甜玉米品种为材料,利用手持数显糖度计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同时采用顶空固相萃取法,通过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3个品种在常温(室温)和4℃低温储存条件下挥发性风味成分,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不同品种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与常温储藏相比,甜玉米在低温储藏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缓慢。在常温和低温储存条件下分别检测到58和59种挥发性物质,主要为烷烃类和酯类物质。不同品种在不同储藏条件下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存在一定差异,共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有8种,分别为3,8-二甲基癸烷、3-甲基十一烷、正十二烷、十四烷、3-甲基十五烷、十六酸乙酯、正十九烷和正十六烷。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表明,常温和低温储藏时分别鉴定到9和10种变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tance projection,VIP)>1的关键挥发性物质,常温和低温储藏时‘奥弗兰’共有的关键挥发性物质为(+)-环苜蓿烯,‘王朝’为正十二烷。【结论】储藏温度和时间均会影响甜玉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展开更多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密度与灌溉量互作对76 cm等行距机采棉产量的调控效应,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方法]在新疆阿克苏棉区以‘新陆中88号’为材料,设置13.5万株·hm^(-2)(D1,低密度)、18.0万株·hm^(-2)(D2、中密度,CK)和22.5万...[目的]本文旨在明确密度与灌溉量互作对76 cm等行距机采棉产量的调控效应,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方法]在新疆阿克苏棉区以‘新陆中88号’为材料,设置13.5万株·hm^(-2)(D1,低密度)、18.0万株·hm^(-2)(D2、中密度,CK)和22.5万株·hm^(-2)(D3,高密度)3个密度处理主区,3150 m 3·hm^(-2)[I1,重度亏缺(田间持水率的50%)]、4050 m 3·hm^(-2)[I2(CK),轻度亏缺(田间持水率的75%)]和4950 m 3·hm^(-2)[I3,充分灌溉(田间持水率的100%)]3个灌溉量处理副区,研究密度和灌溉量互作对76 cm等行距机采棉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棉铃时间分布、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和灌溉量的提高均能延缓花铃期后叶面积指数的下降速率。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群体干物质积累和单位面积的结铃数均增加,但经济器官的分配比例及单铃重有所降低。增加灌溉量,群体干物质积累及经济器官分配比例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单铃重随灌溉量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在密度与灌溉量互作条件下,D3I1的干物质快速累积量较大。进入吐絮期后,D3I1的经济器官分配比例高,使籽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比其他处理分别提高了3.48%~25.93%和1.14%~43.29%。[结论]在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下,高密度种植、重度亏缺灌溉有利于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向经济器官的转移,提高单铃重、棉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本文旨在明确密度与灌溉量互作对76 cm等行距机采棉产量的调控效应,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方法]在新疆阿克苏棉区以‘新陆中88号’为材料,设置13.5万株·hm^(-2)(D1,低密度)、18.0万株·hm^(-2)(D2、中密度,CK)和22.5万株·hm^(-2)(D3,高密度)3个密度处理主区,3150 m 3·hm^(-2)[I1,重度亏缺(田间持水率的50%)]、4050 m 3·hm^(-2)[I2(CK),轻度亏缺(田间持水率的75%)]和4950 m 3·hm^(-2)[I3,充分灌溉(田间持水率的100%)]3个灌溉量处理副区,研究密度和灌溉量互作对76 cm等行距机采棉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棉铃时间分布、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和灌溉量的提高均能延缓花铃期后叶面积指数的下降速率。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群体干物质积累和单位面积的结铃数均增加,但经济器官的分配比例及单铃重有所降低。增加灌溉量,群体干物质积累及经济器官分配比例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单铃重随灌溉量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在密度与灌溉量互作条件下,D3I1的干物质快速累积量较大。进入吐絮期后,D3I1的经济器官分配比例高,使籽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比其他处理分别提高了3.48%~25.93%和1.14%~43.29%。[结论]在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下,高密度种植、重度亏缺灌溉有利于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向经济器官的转移,提高单铃重、棉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