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icient generation of hepatocyte-like cells from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被引量:65
1
作者 Zhihua Song Jun Cai +13 位作者 Yanxia Liu Dongxin Zhao Jun Yong Shuguang Duo Xijun Song Yushan Guo Yang Zhao Han Qin Xiaolei Yin chen Wu Jie che Shichun lu Mingxiao Ding Hongkui Deng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1期1233-1242,共10页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iPS) cells are similar to embryonic stem (ES) cells, and can proliferate intensively and differentiate into a variety of cell types. However, the hepatic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iP...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iPS) cells are similar to embryonic stem (ES) cells, and can proliferate intensively and differentiate into a variety of cell types. However, the hepatic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iPS cells has not yet been reported. In this report, human iPS cells were induced to differentiate into hepatic cells by a stepwise protocol. The expression of liver cell markers and liver-related functions of the human iPS cell-derived cells were monitor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differentiated human ES cells and primary human hepatocytes. Approximately 60% of the differentiated human iPS cells at day 7 expressed hepatic markers alpha fetoprotein and Alb. The differentiated cells at day 21 exhibited liver cell functions including albumin Asecretion, glycogen synthesis, urea production and inducible cytochrome P450 activity. The expression of hepatic markers and fiver-related functions of the iPS cellderived hepatic ceils were comparable to that of the human ES cell-derived hepatic cells.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human iPS cells, which are similar to human ES cells, can be efficiently induced to differentiate into hepatocyte-like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 DIFFERENTIATION hepatic cells embryonic stem cells
下载PDF
4种不同性诱剂对玉米草地贪夜蛾诱集作用 被引量:48
2
作者 车晋英 陈华 +9 位作者 陈永明 王风良 卢鹏 朱加萍 张海波 肖留斌 姜春义 金玲 朱展飞 张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1-266,共6页
为准确掌握草地贪夜蛾成虫发生动态,筛选对当地种群专一性强、灵敏度高的性诱剂,对深圳百乐宝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BLB)、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NK)、江苏宁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NL)、南京新安中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XAZL)4个厂家生... 为准确掌握草地贪夜蛾成虫发生动态,筛选对当地种群专一性强、灵敏度高的性诱剂,对深圳百乐宝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BLB)、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NK)、江苏宁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NL)、南京新安中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XAZL)4个厂家生产的草地贪夜蛾性诱剂在江苏盐城市大丰区进行田间诱捕效果试验,探讨草地贪夜蛾性诱剂的使用技术。结果表明:4种不同性诱剂诱芯对草地贪夜蛾的诱集效果存在明显差异。BLB诱芯和NL诱芯可以有效监测草地贪夜蛾成虫田间发生动态,羽化高峰期明显,且峰值日期一致,NK诱芯诱集的成虫虫峰不明显,XAZL诱芯零星诱到成虫,无明显成虫高峰;BLB诱芯监测期内日均诱蛾量、最高单次诱蛾量、总诱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诱芯,其总诱蛾量达136.75头,分别是NL诱芯、NK诱芯、XAZL诱芯的1.47倍、4.76倍、10.52倍;通过对BLB诱芯进行持续30 d和持续60 d的诱捕对比试验,发现BLB诱芯1~30 d内诱捕性能稳定,诱蛾量大,31~60 d内日均诱蛾量、最高单次诱蛾量、总诱蛾量均有所下降且达显著水平,尤其是50 d后诱捕量下降明显。结果表明:BLB诱芯的诱蛾量大,能够明显反映出草地贪夜蛾的羽化高峰期,符合测报要求,更适合本地区草地贪夜蛾的监测,使用该诱芯时建议30 d更换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玉米 性诱剂 种群监测 有效时间
下载PDF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早期活动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张燕 王婷婷 +8 位作者 车路 马远 王爽 郭一峰 杨秋玲 邢颖 张慧 刘婧 高娜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15-1620,共6页
目的制订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早期活动的管理方案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基于英国南安普敦大学附属医院术后活动模型,结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理程序的思路和实践,形成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早期活动管理方案。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 目的制订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早期活动的管理方案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基于英国南安普敦大学附属医院术后活动模型,结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理程序的思路和实践,形成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早期活动管理方案。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248例为试验组,接受早期活动管理方案干预;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214例患者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首次下地时间、术后第3天行走的最远距离、住院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试验组首次下地活动时间为术后(1.84±0.73)d,对照组为(5.23±2.17)d;试验组术后第3天行走的最远距离为(82.55±23.12)m,对照组为(29.41±10.97)m;试验组住院时间为(9.27±1.71)d,对照组为(11.39±2.53)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实施出院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出院3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早期活动管理方案有助于患者早期下地,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80以上 髋骨折 早期活动 康复护理 干预性研究
原文传递
时序InSAR技术探测芒康地区滑坡灾害隐患 被引量:34
4
作者 张亚迪 李煜东 +5 位作者 董杰 范强 车彬 张路 周杨 廖明生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87-996,共10页
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芒康地区受自然条件制约和人类活动影响,近年来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对电网建设运行、交通干线通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亟需有效技术手段对该地区分布的滑坡灾害隐患进行探测识别,从而为防灾减灾... 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芒康地区受自然条件制约和人类活动影响,近年来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对电网建设运行、交通干线通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亟需有效技术手段对该地区分布的滑坡灾害隐患进行探测识别,从而为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信息支持。采用小基线集(SBAS)时间序列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对覆盖芒康地区的历史存档ALOS PALSAR和ENVISAT ASAR数据集进行处理分析,探测发现了分布在318国道沿线和金沙江河谷的多处疑似滑坡灾害隐患点,获得了潜在滑坡形变的空间分布图和时间演化特征,证明了时序InSAR技术应用于藏东区域地质灾害调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滑坡探测 雷达干涉测量 小基线集 时间序列分析 形变特征
原文传递
肺结节/肺癌患者全程管理模式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31
5
作者 刘丹 黄燕 +7 位作者 周清华 刘伦旭 车国卫 卢铀 许峰 罗锋 白红利 李为民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99-305,共7页
背景与目的早期筛查是有效降低肺癌死亡率的重要方式,然而我国尚缺乏统一、有效的肺癌早期筛查标准与手段。本研究基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构建的肺结节/肺癌患者全程管理平台,将肺结节早期筛查纳入肺癌规范诊疗体系,以期实现提升肺癌患者... 背景与目的早期筛查是有效降低肺癌死亡率的重要方式,然而我国尚缺乏统一、有效的肺癌早期筛查标准与手段。本研究基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构建的肺结节/肺癌患者全程管理平台,将肺结节早期筛查纳入肺癌规范诊疗体系,以期实现提升肺癌患者生存率。方法建立三大研究队列:健康人群筛查队列、肺结节患者队列、肺癌患者队列,系统、持续收集、分析各队列人群临床诊疗相关大数据。初步计划对肺结节早期筛查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该平台初步以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华西医院40岁以上职工2,836人作为实施对象,共诊断66例肺癌,均经外科手术切除确诊为早期肺癌65例,1例肺癌伴脑转移。结论肺结节/肺癌患者全程管理项目可实现肺结节高效筛查、随访与诊疗,未来全程管理模式将全面覆盖华西医疗系统,发挥区域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肺癌早期筛查 全程管理
下载PDF
稀有金属成矿全球时空分布与大陆演化 被引量:30
6
作者 王汝成 邬斌 +3 位作者 谢磊 车旭东 向路 刘晨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2-193,共12页
花岗岩是大陆地壳的主要组成,是陆壳的特征性物质。花岗岩的形成及演化往往伴随着金属元素的不断富集和广泛的成矿作用,进而形成与之相关的大陆成矿体系。稀有金属成矿是大陆成矿体系的重要内容,毫无疑问,与花岗岩有关的稀有金属成矿作... 花岗岩是大陆地壳的主要组成,是陆壳的特征性物质。花岗岩的形成及演化往往伴随着金属元素的不断富集和广泛的成矿作用,进而形成与之相关的大陆成矿体系。稀有金属成矿是大陆成矿体系的重要内容,毫无疑问,与花岗岩有关的稀有金属成矿作用是大陆演化的直接产物,因此,稀有金属成矿学是大陆动力学的研究内容之一。花岗伟晶岩是锂、铍、钽最重要的成矿母岩,碱性岩(花岗岩、伟晶岩和碳酸岩)与铌、锆等成矿作用有关。全球稀有金属成矿时代集中在太古代3.0~2.6Ga、古元古代1.8Ga、新元古代1.0~0.9Ga、古生代450~400Ma、早中生代250~200Ma、晚中生代160~130Ma和新生代中新世35~10Ma,直接反映了稀有金属成矿与超大陆演化重大事件具有密切的成因关系。最古老的稀有金属成矿作用始于乌尔-诺基兰超大陆,形成了现今分布于北美、非洲南部、西澳等地的重要钽成矿带,其它时期成矿作用相继对应于哥伦比亚超大陆、罗迪尼亚超大陆、冈瓦纳超大陆和潘吉亚超大陆聚合、裂解作用,并终结于新生代发生的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碰撞作用。值得关注的是,稀有金属矿物与稀有金属成矿总是共演化,锂辉石、锂电气石、绿柱石和铌铁矿-钽铁矿等几种重要的稀有金属矿物最早出现的时代都在太古代3.0~2.6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金属成矿 伟晶岩 碱性岩 超大陆 稀有金属矿物
下载PDF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Boundary-Layer Meteorological Factors to the Explosive Growth of PM2.5 during the Red-Alert Heavy Pollution Episodes in Beijing in December 2016 被引量:28
7
作者 junting zhong xiaoye zhang +12 位作者 yaqiang wang junying sun yangmei zhang jizhi wang kaiyan tan xiaojing shen haochi che lu zhang zhouxiang zhang xuefei qi huarong zhao sanxue ren yang li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17年第5期809-819,共11页
Based on observations of urban mass concentration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smaller than 2.5 μm in diameter (PM2.5), ground meteorological data, vertical measurements of winds,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 Based on observations of urban mass concentration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smaller than 2.5 μm in diameter (PM2.5), ground meteorological data, vertical measurements of winds,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RH), and ECMWF reanalysis data, the major changes in the vertical structures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the boundary layer (BL) during the heavy aerosol pollution episodes (HPEs) that occurred in winter 2016 in the urban Beijing area were analyzed. The HPEs ar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the transport of pollutants under prevailing southerly winds, known as the transport stage (TS), and the PM2.5 explosive growth and pollution accumulation period characterized by a temperature inversion with low winds and high RH in the lower BL, known as the cumulative stage (CS). During the TS, a surface high lies south of Beijing, and pollutants are transported northwards. During the CS, a stable BL forms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weak winds, temperature inversion, and moisture accumulation. Stable atmospheric stratifica- tion featured with light/calm winds and accumulated moisture (RH 〉 80%) below 250 m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S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version, which is strengthened by the considerable decrease in near-surface air temperat- ure due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erosols and radiation after the aerosol pollution occur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PLAM (Parameter Linking Aerosol Pollution and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index is found, which is linearly re- lated to PM mass change. During the first 10 h of the CS, the more stable BL contributes approximately 84% of the explosive growth of PM2.5 mass. Additional accumulated near-surface moisture caused by the ground temperature de- crease, weak turbulent diffusion, low BL height, and inhibited vertical mixing of water vapor is conducive to the sec- ondary aerosol formation through chemical reactions, including liquid phase and heterogeneous reactions, which fur- ther increases the PM2.5 concentration levels. 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losive growth of PM2.5 pollutant transport anomalous temperature inversion moisture accumula-tion light or calm winds
原文传递
双因素理论视角下优化公立医院高层次医学人才激励路径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仇星谕 车永茂 +2 位作者 陆雅文 郭娜 缪丽亚 《现代医院》 2020年第3期366-369,共4页
高层次医学人才激励不仅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持医院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文章以双因素理论为视角,阐述双因素理论与公立医院人力资源激励的关系,分析我国公立医院高层次医学人才激励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公... 高层次医学人才激励不仅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持医院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文章以双因素理论为视角,阐述双因素理论与公立医院人力资源激励的关系,分析我国公立医院高层次医学人才激励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公立医院高层次医学人才激励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因素理论 公立医院 高层次医学人才 激励
下载PDF
碳基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杨旺 蒋波 +3 位作者 车赛 闫璐 李正轩 李永峰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16-1033,共18页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微波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应的电磁辐射污染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为了合成厚度薄、密度低、吸收频带宽和吸收强度高的电磁波吸收材料,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努力。碳基材料由于重量轻、衰减能力...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微波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应的电磁辐射污染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为了合成厚度薄、密度低、吸收频带宽和吸收强度高的电磁波吸收材料,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努力。碳基材料由于重量轻、衰减能力强、比表面积大和优异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在电磁波吸收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首先介绍了吸波材料的衰减理论和影响吸波性能的因素。接下来,总结了不同维度的纯炭材料(如0维炭球、一维炭纳米管、二维炭片和三维多孔炭)以及由碳和磁性物质、陶瓷、金属硫化物、Mxene以及导电聚合物等异质成分组成的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吸波剂的代表性合成方法、吸波性能以及衰减机理。最后,提出了对于未来挑战和发展前景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吸收材料 炭材料 复合材料 反射损耗 微波吸收机理
下载PDF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谵妄护理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燕 张慧 +7 位作者 王爽 邢颖 刘婧 马远 王婷婷 车路 国鑫 高娜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22-1428,共7页
目的:构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谵妄的护理管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在循证方法指导下形成高龄髋部骨折患者谵妄护理管理方案。选取2015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1日于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治疗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为对照组,采用... 目的:构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谵妄的护理管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在循证方法指导下形成高龄髋部骨折患者谵妄护理管理方案。选取2015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1日于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治疗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2017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1日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为实验组,采用围手术期谵妄护理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睡眠时间及非计划性拔管等护理安全指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计划性拔管等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谵妄护理管理方案有助于降低谵妄发生率及谵妄持续时间,提高患者总体睡眠时间,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部骨折 谵妄
下载PDF
灌漠土长期有机配施土壤肥力特征和作物产量可持续性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吴科生 车宗贤 +4 位作者 包兴国 张久东 卢秉林 杨新强 杨蕊菊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3-340,共8页
为揭示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灌漠土土壤培肥效果,依托甘肃河西绿洲灌区灌漠土长期定位培肥试验(1988-至今),设计有机肥磷肥配施(MP)、有机无机配施(1/2MN+P)、氮磷配施(NP)和不施肥(CK)4个处理,测定其第31年和已有的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数据... 为揭示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灌漠土土壤培肥效果,依托甘肃河西绿洲灌区灌漠土长期定位培肥试验(1988-至今),设计有机肥磷肥配施(MP)、有机无机配施(1/2MN+P)、氮磷配施(NP)和不施肥(CK)4个处理,测定其第31年和已有的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数据,研究灌漠土长期有机培肥对土壤肥力特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配合施用第31年和历年平均值与试验初始值相比,土壤有机质增加72.5%和24.9%,土壤全氮增加72.3%和25.7%,土壤全钾增加16.1%和33.0%;与无肥对照(CK)相比,土壤有机质增加54.9%和19.1%;土壤全氮增加47.3%和14.9%,土壤全磷增加73.0%和15.3%。有机无机配合施用能有效降低土壤pH。有机无机配施处理第31年和逐年平均值与对照(CK)相比,小麦/玉米间作体系产量增加149.2%和139.2%,肥料贡献率(FCR)为0.58,变异系数(CV)为0.21,可持续性指数(SYI)为0.61,养分和产量各项指标均达到高优水平。灌漠土长期有机无机配施措施能持续增加灌漠土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低土壤pH,提高土壤肥力和肥料贡献率,显著提高小麦/玉米间作体系产量及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研究结果可为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农田土壤科学培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有机培肥 灌漠土 土壤肥力特征 产量稳定性 产量可持续性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强化术后康复治疗指南(2022版) 被引量:15
12
作者 许正伟 郝定均 +59 位作者 程黎明 贺宝荣 陈伯华 陈晨 陈飞 陈建 陈其昕 杜良杰 范顺武 方忠 冯世庆 高延征 关海山 官众 江华 姜为民 蒋电明 蒋军 蒋阅 贺利军 贺园 李波 李涛 李建军 李喜功 梁益建 林斌 刘斌 刘波 刘勇 刘志斌 卢旭华 马超 钱列 全仁夫 桑宏勋 申海波 舒均 孙宏慧 孙天胜 谭军 唐明星 陶笙 滕红林 田耘 田纪伟 王强 王新伟 吴建煌 谢沛根 许卫红 颜滨 杨勇 殷国勇 于晓兵 曾玉红 张国庆 张晓勃 赵杰 朱悦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61-972,F0003,共13页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可导致患者腰背部疼痛,严重者可伴发侧后凸畸形、神经功能损伤等并发症,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椎体强化术是治疗OVCF的有效方法,但椎体强化术并不能纠正骨代谢失衡,无法改善骨质疏松状态,术后...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可导致患者腰背部疼痛,严重者可伴发侧后凸畸形、神经功能损伤等并发症,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椎体强化术是治疗OVCF的有效方法,但椎体强化术并不能纠正骨代谢失衡,无法改善骨质疏松状态,术后常发生腰背痛、脊柱活动受限及椎体再骨折等并发症。术后系统、规范的康复治疗可提高疗效和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降低椎体再骨折发生风险、增加患者依从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目前缺乏针对OVCF椎体强化术后康复治疗的相关临床治疗指南,导致治疗方法混杂、治疗效果参差不齐。为了规范OVCF椎体强化术后的康复治疗,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创伤学组牵头并组织相关专家,借鉴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AOS)公布的相关临床指南,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原则,制订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强化术后康复治疗指南(2022版)》,针对OVCF患者椎体强化术后康复治疗的10个相关重要问题提出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骨折 压缩性 康复 指南 椎体强化术
原文传递
低低温省煤器优化改造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楠 张知翔 +5 位作者 邹小刚 车宏伟 陆军 周飞 李文锋 申冀康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1-156,共6页
针对低低温省煤器及其衍生系统中,低低温省煤器普遍存在的受热面磨损、积灰堵塞、换热管泄漏以及受热面腐蚀等四大问题,以某300 MW机组低低温省煤器系统为例,从系统设计和受热面结构两方面提出了优化改造方法。在低低温省煤器系统设计... 针对低低温省煤器及其衍生系统中,低低温省煤器普遍存在的受热面磨损、积灰堵塞、换热管泄漏以及受热面腐蚀等四大问题,以某300 MW机组低低温省煤器系统为例,从系统设计和受热面结构两方面提出了优化改造方法。在低低温省煤器系统设计上采取合理提高烟气流速、合理选择受热面布置位置、设置前置除灰装置和在线输灰装置、脱硝装置喷氨优化改造等方式。在受热面结构上采取调整受热面结构参数、采用单翅片和小翅片结构、采用密封圈对管板和封壳进行密封等方式。同时,考虑到不同机组燃用煤质和运行情况的差异,提出了低低温省煤器优化设计原则。这些研究结果可为低低温省煤器系统优化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低温省煤器 磨损 积灰 腐蚀 泄漏 设计原则 优化改造
下载PDF
急性百草枯中毒导致多器官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4
作者 高艳霞 王艺博 +12 位作者 李毅 江亚南 侯林林 张岩 孙沛 孙昌华 段国宇 徐志高 车璐 李素娟 闫改勤 余言午 袁丁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11-1416,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患者不同时间点各脏器的标志物水平,分析各脏器受损的发生率和先后顺序。方法纳入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收治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急性PQ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患者不同时间点各脏器的标志物水平,分析各脏器受损的发生率和先后顺序。方法纳入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收治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急性PQ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记录患者中毒后第1、3、5、7天的胰腺功能、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血气分析等指标及相关临床资料,分析主要脏器损伤的发生率、出现损伤的时间、先后顺序以及各脏器损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两组间各脏器损伤发生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生存组与死亡组各指标随时间动态变化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共纳入177例急性PQ中毒患者,其中生存组110例,死亡组67例,两组患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与服毒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各脏器损伤发生率:消化道(99.4%)、胰腺(43.5%)、肺(38.4%)、肝(35.6%)、肾(29.4%)、心脏(20.3%);初发时间:胰腺(2.2±1.8)d、消化道(2.9±0.4)d、肝(3.4±2.1)d、心脏(5.3±1.3)d、肾脏(6.1±2.3)d、肺(6.9±1.4)d。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各脏器功能受损发生率更高,肺(98.5%vs 1.8%)、胰腺(88.1%vs 16.4%)、肝脏(65.7%vs 17.2%)、肾脏(50.7%vs 16.4%)、心脏(40.3%vs 8.2%);死亡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胰腺功能、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血气分析、白细胞计数等指标较生存组更为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死亡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肌酸激酶同工酶、谷丙转氨酶水平无明显波动,其余各项指标均有加重趋势;而生存组各项指标略有改善或变化不明显。结论急性PQ中毒后脏器损伤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消化道、胰腺、肺、肝、肾、心脏,损伤初发时间由早到晚依次为胰腺、消化道、肝、心、肾、肺;相较于生存组,死亡组器官受损发生率更高,损伤程度更严重,且呈逐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百草枯中毒 多脏器损伤 脏器损伤规律
原文传递
来氟米特联合中小剂量激素治疗进展性IgA肾病的疗效预测 被引量:12
15
作者 闵璐琳 王琴 +14 位作者 庞慧华 张敏芳 车霞静 曹励欧 牟姗 顾乐怡 方炜 陆任华 朱铭力 王玲 俞赞喆 周文彦 李振元 钱家麒 倪兆慧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88-493,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来氟米特联合中小剂量激素治疗进展性IgA肾病(IgAN)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于本院住院确诊为原发性IgAN,24h尿蛋白量〉1.0g且为CKD1-3期,并以来氟米特联合中小剂量激素治疗的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影响来氟米特联合中小剂量激素治疗进展性IgA肾病(IgAN)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于本院住院确诊为原发性IgAN,24h尿蛋白量〉1.0g且为CKD1-3期,并以来氟米特联合中小剂量激素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1年后IgAN是否达到完全缓解分为显效组和非显效组,比较两组在生化、病理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42例IgAN患者,治疗后第3、6、9、12个月的缓解率分别为62%、64%、67%和74%,其中17例(40.5%)患者在治疗1年后达到完全缓解,14例(33.3%)部分缓解,停药1年内缓解率保持稳定。该方案在治疗第1个月时的24h尿蛋白量[1.50(0.67,2.66)g]较基线水平[2.44(1.36,3.74)g]已有显著下降,下降率为31.3%(P〈0.01),停药1年内24h尿蛋白量仍有轻度下降。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在治疗期间及随访1年内保持稳定。随访期间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治疗有效的31例患者中6例(19.4%)复发。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提示肾间质炎性浸润程度是治疗1年后进展性IgAN达到完全缓解的独立预测因子(HR=0.067,95%C10.008-0.535,P=0.011)。结论来氟米特联合中小剂量激素治疗进展性IgAN可达早期缓解,停药后缓解率保持稳定,安全性较好。肾脏间质炎性浸润程度是来氟米特联合中小剂量激素治疗后疾病达到完全缓解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免疫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类 复发 来氟米特
原文传递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既有道路改造施工技术 被引量:12
16
作者 车璐 李嘉华 《施工技术》 CAS 2020年第17期53-55,共3页
以成都市某老旧小区既有市政道路改造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现状条件,提出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绿化带蓄积、溢流井收集、雨水过滤、市政管网存储循环利用方案;然后,从下沉式绿化带、人行道透水铺装和溢流蓄水设施3方面详细阐述道路改... 以成都市某老旧小区既有市政道路改造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现状条件,提出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绿化带蓄积、溢流井收集、雨水过滤、市政管网存储循环利用方案;然后,从下沉式绿化带、人行道透水铺装和溢流蓄水设施3方面详细阐述道路改造施工过程;最后,分析改造工程中的施工难点和重点。实践证明,经过采取渗、排、蓄、净等施工改造后的既有市政道路大大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该路段常年内涝问题得到充分缓解,同时植被绿化浇灌用水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道路 海绵城市 改造 施工技术
下载PDF
紫外线致皮肤光老化及光癌变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佘金铭 车静 +4 位作者 陈聪颖 卢丽艳 赵洋 余瑞新 崔蕾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1年第2期220-224,共5页
日光的累计照射可加速皮肤老化与癌变,使皮肤的生物学及临床反应发生改变,包括急性损伤(日晒伤)和慢性损伤(光老化、光癌变或色素沉着等)。文章概述了近年来紫外线对皮肤光老化及光癌变影响的研究进展,揭示光老化和光致癌机制是通过紫... 日光的累计照射可加速皮肤老化与癌变,使皮肤的生物学及临床反应发生改变,包括急性损伤(日晒伤)和慢性损伤(光老化、光癌变或色素沉着等)。文章概述了近年来紫外线对皮肤光老化及光癌变影响的研究进展,揭示光老化和光致癌机制是通过紫外线照射产生活性氧和DNA损伤,以及由此引起的细胞损伤、炎症、免疫抑制、细胞外基质重塑及血管生成改变所致,为临床防治光老化和光癌变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衰老 紫外线 细胞外基质 活性氧
原文传递
武术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2
18
作者 车璐 陈飞 王晓东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6-60,98,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从文化的器物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系统分析武术文化的内涵与表现,分析传承困境,提出传承路径。研究认为: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受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缩影的武术文化,其生存环境亦...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从文化的器物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系统分析武术文化的内涵与表现,分析传承困境,提出传承路径。研究认为: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受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缩影的武术文化,其生存环境亦日渐式微,面临传承方向的迷失、传承环境的不利、传承渠道的局限、传承人才的缺失等困境。针对以上困境提出构建武术的文化形象、强化武术文化传承的方向引领、拓展武术文化的传播渠道、创新武术人才培养体系的传承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武术 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下载PDF
2004-2014年河西走廊荒漠化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被引量:11
19
作者 邵梅 马立鹏 +4 位作者 王新源 车雪华 王芳 逯军峰 罗万银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3-73,共11页
草地是干旱、半干旱区面积占优势的生态系统,在时间尺度上对其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判断区域生态系统处于改善或退化的主要途径。基于野外调查和遥感分类解译划分的河西走廊荒漠化草地基础数据,首次建立了河西走廊不同类型、不同... 草地是干旱、半干旱区面积占优势的生态系统,在时间尺度上对其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判断区域生态系统处于改善或退化的主要途径。基于野外调查和遥感分类解译划分的河西走廊荒漠化草地基础数据,首次建立了河西走廊不同类型、不同程度荒漠化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和修正方案,评估了第三次(2004年)、第四次(2009年)和第五次(2014年)荒漠化监测期河西走廊荒漠化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及服务价值结构。结果表明:(1)2004—2014年间河西走廊草地荒漠化呈现轻微逆转趋势,荒漠化草地面积由519.7万hm2减少至357.7万hm2;(2)10年间河西走廊荒漠化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以损失为主,损失量达209亿元;(3)河西走廊荒漠化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在时空分布、荒漠化类型和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4)河西走廊荒漠化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倾向于气候调节、净化环境和水文调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荒漠化草地 评估指标体系 河西走廊
原文传递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峰 车天宇 +4 位作者 米璐 马丽娜 谢遇春 李金泉 刘志红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3-138,共6页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当前生物学研究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转录组学的研究更是占据了很大区域。本文针对Illumnina测序对转录组测序的应用前景、发展概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并对Pacbio测序原理进行剖析,对Nanopore公司开发的Min...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当前生物学研究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转录组学的研究更是占据了很大区域。本文针对Illumnina测序对转录组测序的应用前景、发展概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并对Pacbio测序原理进行剖析,对Nanopore公司开发的MinlON四代测序进行展望,阐述整个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转录组 Illumnina Pacbio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