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教育公共科技经费投入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白致铭 汤苍松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9-34,共6页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运用中国30个省级地区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探讨了区域创新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溢出效应,并实证分析了高等教育公共科技经费投入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创新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性和...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运用中国30个省级地区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探讨了区域创新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溢出效应,并实证分析了高等教育公共科技经费投入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创新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性和空间溢出性,区域创新发展水平从东到西依次降低,且相邻区域间相互影响;高等教育公共科技经费投入对区域创新发展存在显著为正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高等教育公共科技经费投入不仅能促进本地区创新发展水平的提高,还具有正的溢出效应,能显著促进相邻地区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发展 公共科技经费投入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计量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壳幔结构探测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秋生 酆少英 +12 位作者 白志明 高原 高嵩 熊小松 王晓冉 郎超 韩如冰 吴庆宇 卢占武 王海燕 李文辉 张洪双 张新彦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7-778,共22页
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岩石圈变形特征和动力学过程显著不同于以正向碰撞为主要形式的青藏高原本体。其变形样式在地壳浅部以侧向滑移为主,并伴随一系列尚待揭示的深部过程。毫无疑问,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岩石圈结构探测研究是理解青藏高原碰撞... 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岩石圈变形特征和动力学过程显著不同于以正向碰撞为主要形式的青藏高原本体。其变形样式在地壳浅部以侧向滑移为主,并伴随一系列尚待揭示的深部过程。毫无疑问,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岩石圈结构探测研究是理解青藏高原碰撞造山、深部动力学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揭示与侧向碰撞变形的深部过程相伴生的成矿带的岩石圈三维结构和深部动力学背景,对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框架的完整性至为关键。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壳幔结构探测研究成果和基本认识进行了较系统的梳理,重点介绍青藏高原东南缘及邻区深部结构地震学探测研究近十几年的新进展、新认识,主要涉及壳幔结构的天然地震成像、人工源地震探测剖面和深部动力学等研究方向,供对青藏高原地学研究感兴趣的地质科研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幔结构 地震学 深部动力学 地震成像 剖面探测 大陆碰撞造山 三江成矿带 青藏高原
下载PDF
超导量子干涉仪实验数据测量系统
3
作者 白质明 丰儒 +1 位作者 李健 李硕 《大学物理》 2024年第10期58-62,共5页
针对目前SQUID超导量子实验对低噪声以及微弱信号测量精度、灵敏度、采集速度等的需求,本文基于单片机STM32H750核心板和AD8429放大器,制作了一款SQUID实验数据测量系统.由单片机实测曲线图,经过处理分析得出超导量子信号RMS噪声值为2.... 针对目前SQUID超导量子实验对低噪声以及微弱信号测量精度、灵敏度、采集速度等的需求,本文基于单片机STM32H750核心板和AD8429放大器,制作了一款SQUID实验数据测量系统.由单片机实测曲线图,经过处理分析得出超导量子信号RMS噪声值为2.009μV,与理论极限噪声值比较接近.系统还测得了环形液滴约瑟夫森结干涉效应曲线,其周期整齐均等,且峰-峰值基本一致.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可为研发大学物理SQUID演示仪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QUID 超导量子信号 约瑟夫森结 单片机 低噪声放大器
下载PDF
PI-RADS v2.1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泽谷 白志明 +4 位作者 杨光 王刚 吴万文 徐海霞 陈晶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8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参数MRI(multiparametric MRI,mpMRI)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1版(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version 2.1,PI-RADS v2.1)评分在前列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03月至2020年03月期间328... 目的探讨多参数MRI(multiparametric MRI,mpMRI)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1版(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version 2.1,PI-RADS v2.1)评分在前列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03月至2020年03月期间328例的影像及临床病理资料,入组74例前列腺癌患者,术前均行前列腺MR多参数扫描,采用局麻下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的12针系统穿刺+2针靶向穿刺,记录患者年龄、穿刺病理结果、Gleason评分、病灶大小以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根据病理Gleason评分结果分为两组(非显著性癌≤6分,显著性癌7分),并进行比较和分析,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比较两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一致性Kappa检验分析两名诊断医师间的一致性。结果共入组患者74例,包括74例年龄在49~85岁之间的患者(64.85±6.56岁),显著性癌组63例(85.14%),无显著性癌组11例(14.86%),两组间无临床意义PCa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8.11%对16.22%,p=0.16)。相比之下,PI-RADS v2.1评分4、5对具有临床意义的癌症的检出率显著高于PIRADS v2.1评分为1-3的患者(68.92%对1.35%,P<0.0001)。肿瘤体积≥0.5ml的临床相关肿瘤组中,肿瘤体积与Gleason评分(n=36,P=0.019)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前列腺移行带病灶PI-RADS v2.1评分观察者间一致性Kappa系数分别为0.51,0.29,前列腺外周带病灶PI-RADS v2.1评分观察者间一致性Kappa系数分别为0.59,0.56,前列腺移行带病灶PI-RADS v2.1评分观察者间一致性Kappa系数分别为0.43.0.45。结论PI-RADS v2.1版是比较好的质量控制方案减少前列腺影像分析过程中出现的混淆,对mpMRI的评分是适当的,且重复性好,并且随着2019 ISUP病理更新,在诊断有临床意义的前列腺癌上更加贴近临床。在外周带及PI-RADS v2.1>3分和Gleason评分>7分(4-6分)上PI-RADSv 2.1评分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活检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经腹膜外机器人腹腔镜改良YV成形术治疗顽固性膀胱颈挛缩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李金东 张冲 +3 位作者 吕蔡 刘振湘 白志明 商学军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798-802,共5页
目的:探讨经腹膜外机器人腹腔镜改良YV成形术治疗顽固性膀胱颈挛缩(BN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1月期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采用腹膜外途径的机器人腹腔镜改良YV成形术治疗的1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目的:探讨经腹膜外机器人腹腔镜改良YV成形术治疗顽固性膀胱颈挛缩(BN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1月期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采用腹膜外途径的机器人腹腔镜改良YV成形术治疗的1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顽固性BNC患者临床资料。所有BNC患者均有反复尿道扩张以及≥2次经尿道手术处理瘢痕失败的病史。术前膀胱镜明确诊断,同时切除部分狭窄的瘢痕组织削平抬高的膀胱颈。手术采用达芬奇Si机器人系统,通过腹膜外途径的四孔入路方式进行手术。术中倒“T”型切开膀胱颈及前列腺部尿道狭窄环,切除前列腺部尿道腹侧3点→9点的倒“V”形瘢痕区域,3-0倒刺缝线连续全层缝合膀胱颈与倒“V”形尿道,留置F20硅胶导尿管2周。术后3个月进行膀胱镜检查、最大尿流率检测、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最大尿流率显著提高[(20.3±1.77)ml/s vs(3.65±1.27 ml/s]、IPSS评分和QOL评分均显著改善[分别为(5.9±2.02)分vs(30±1.15)分和(1.3±0.95)分vs(5.2±0.7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镜检查显示膀胱颈宽阔且平坦,膀胱瓣存活且血运良好。中位随访13.2个月,均达到治愈标准。结论:经腹膜外机器人腹腔镜改良YV成形术为顽固性BNC提供了一种新的尿路重建方式,具有微创、高效、成功率高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颈挛缩 改良YV成形术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前列腺癌诊治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6
作者 胡金玥 白志明 +4 位作者 王刚 张雨 黄梦醒 何占平 陈晶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2期175-178,共4页
影像组学技术能够对多源数据进行高通量挖掘和综合分析,非常适合辅助医生进行前列腺癌的个体化诊疗,提高患者的疗效和生存率。本文从影像组学的迭代发展及其辅助前列腺癌的影像诊断、融合活检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说明其在前列腺癌... 影像组学技术能够对多源数据进行高通量挖掘和综合分析,非常适合辅助医生进行前列腺癌的个体化诊疗,提高患者的疗效和生存率。本文从影像组学的迭代发展及其辅助前列腺癌的影像诊断、融合活检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说明其在前列腺癌诊治中的应用现状。以期推动包括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等影像组学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治中深入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影像组学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下载PDF
金属托盘面板弯曲力学性能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巩桂芬 白治明 +2 位作者 李超 刘雨杉 陈勃新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15,共4页
目的确认以镀锌钢为材质的面板是否适合物流金属托盘包装,并对其弯曲变形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方法通过SolidWorks软件对金属面板进行建模,利用力学相关知识建立面板的形心位置模型及惯性矩求解方法。同时在Ansys Workbench中对长度为600~... 目的确认以镀锌钢为材质的面板是否适合物流金属托盘包装,并对其弯曲变形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方法通过SolidWorks软件对金属面板进行建模,利用力学相关知识建立面板的形心位置模型及惯性矩求解方法。同时在Ansys Workbench中对长度为600~1200 mm之间的面板进行位移弯曲变形仿真,及对面板的最大挠度理论计算过程进行推导。结果得到了面板的精确形心位置y_p=10.334 mm,惯性矩I_(zp)=1.372×10^(-8) m^4,以及不同长度面板的最大位移变形理论与仿真数值。结论提供了金属托盘面板弯曲变形的理论计算方法,进一步确认了金属托盘面板在物流包装中的耐用性、实用性,该研究为金属托盘力学性能探讨、结构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 金属托盘 惯性矩 有限元分析 弯曲变形
下载PDF
脑膜瘤VEGF、COX-2的表达与MR灌注参数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邬玉芹 张武 +5 位作者 陈晶 白志明 冯智才 陈红 杨堃 夏鹰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6期22-27,I0001,共7页
目的探讨脑膜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以及其磁共振(MR)灌注参数相对脑血容量(rCBV)水平,为脑膜瘤的性质判定及疗效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将52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按肿瘤病理分级标准分为:Ⅰ级(... 目的探讨脑膜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以及其磁共振(MR)灌注参数相对脑血容量(rCBV)水平,为脑膜瘤的性质判定及疗效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将52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按肿瘤病理分级标准分为:Ⅰ级(良性)31例、Ⅱ级(低度恶性)15例、Ⅲ级(恶性)6例。术前行常规MR及MR灌注成像(PWl)检查并经Functool软件计算肿瘤实质区与周围水肿区的最大rCBV(rCBVmax)值;术后应用免疫组化测定脑膜瘤组织中VEGF及COX-2的表达阳性率,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ing方法测定脑膜瘤组织中VEGF及COX-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不同病理分级脑膜瘤肿瘤实质区与周围水肿区rCBVmax值的差异及VEGF、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临床病理分级的增加,VEGF与COX-2的阳性表达率、VEGF与COX-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肿瘤实质区rCBVmax值均逐渐增加,其中Ⅱ、Ⅲ级均较Ⅰ级显著升高(P<0.05),Ⅱ级与Ⅲ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膜瘤组织中VEGF表达与COX-2表达呈正相关性(r=0.9129,P<0.001)。各级脑膜瘤周围水肿区rCBVmax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灌注参数rCBV值是评价脑膜瘤良恶性有价值的指标,且VEGF和COX-2与其一致,这些指标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环氧合酶-2 磁共振 灌注成像 相对脑血容量
下载PDF
三维ZnO/CdS/NiFe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光电催化氧化甲烷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佳 张英华 +2 位作者 黄志安 白智明 高玉坤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64-1072,共9页
将甲烷以低能耗的方式直接转化为甲醇等高附加值的化学品一直是可持续化工产业的重要目标和重大挑战.本文制备了三维(3D)ZnO/CdS/NiFe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核/壳/分层纳米线阵列(NWAs)结构材料并将其用于室温、模拟阳光照射下甲烷的... 将甲烷以低能耗的方式直接转化为甲醇等高附加值的化学品一直是可持续化工产业的重要目标和重大挑战.本文制备了三维(3D)ZnO/CdS/NiFe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核/壳/分层纳米线阵列(NWAs)结构材料并将其用于室温、模拟阳光照射下甲烷的光电催化氧化.结果表明3D ZnO/CdS/NiFe-LDH具有优异的光电化学性能及催化活性,甲烷气氛下的光电流密度达到了6.57 mA·cm^(−2)(0.9 V vs RHE),其催化甲烷生成甲醇及甲酸产量分别是纯ZnO的5.0和6.3倍,两种主要产物的总法拉第效率达到54.87%.CdS纳米颗粒(NPs)的沉积显著提升了复合物对可见光的吸收,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而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NiFe-LDH纳米片的引入改善了甲烷氧化表面反应动力学,起到了优异的助催化作用;并且有效抑制了O_(2)^(•-)的产生,防止O_(2)^(•-)进一步将甲醇及甲酸氧化为CO_(2),提高了甲醇及甲酸的选择性.最后,提出了三维ZnO/CdS/NiFe-LDH复合材料光电催化甲烷转化为甲醇及甲酸的机理,为甲烷低能耗转化为高价值化学品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催化 甲烷 甲醇 ZNO NiFe-LDH
下载PDF
美国体力活动指南探析及对“健康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2
10
作者 白志明 项贤林 陈长洲 《山东体育科技》 2019年第6期74-78,共5页
对于全民体质健康的促进,从本土化视域发起的同时也要西借东用。通过对美国《体力活动指南》内容和制定历程的团队适配组建、信息甄选评价、成型、合法性和实用性进行中美比较研究,为我国全民健身工作提供参考。主要结论:美国《体力活... 对于全民体质健康的促进,从本土化视域发起的同时也要西借东用。通过对美国《体力活动指南》内容和制定历程的团队适配组建、信息甄选评价、成型、合法性和实用性进行中美比较研究,为我国全民健身工作提供参考。主要结论:美国《体力活动指南》比上一版更加注重健康预防、强调运动对健康的益处、注重个人和社区层面的有效融合;团队组建基于专业化视角充分利用体育与健康领域相关专家;信息甄选与评价注重科学性、潜力值以及对美国民众的适用性;指南的成型在民众意愿的基础之上,凸显合作化、联动性特征;审查过程彰显合法性、实用性以及政策的连续性。对“健康中国”的启示:坚持领航导向,组建官民一体化科研团队;坚持时代导向,把握科技兴体;坚持联动导向,倡导合作化和联动性的高效执行体制;坚持主体导向,倡导指南的合法性、可持续性以及与国家政策的动态一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体力活动 全民健身 健康中国
下载PDF
新型二维材料Ti_(2)CT_(x)MXene的性能、制备及其在电磁屏蔽和微波吸收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燕格 苗保记 +2 位作者 白致铭 张永辉 冯亚刚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26,共14页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电磁干扰问题日益严重,对电磁屏蔽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制造屏蔽效率更高、覆盖范围更广、轻便且性能稳定的材料。MXene是具有类石墨烯结构的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在储能、吸附、催化、光电转换、传感器和电磁...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电磁干扰问题日益严重,对电磁屏蔽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制造屏蔽效率更高、覆盖范围更广、轻便且性能稳定的材料。MXene是具有类石墨烯结构的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在储能、吸附、催化、光电转换、传感器和电磁屏蔽等方面极具研究价值。尤其是MXene材料具有的高导电性(可高达2×10^(4)S/cm)和层状结构,使其成为极具潜质的电磁屏蔽候选材料。研究表明Ti_(2)CT_(x)具有较低的密度,为实现电磁屏蔽材料的轻量化提供了方向。可将Ti_(2)CT_(x)与导电材料、磁性材料等复合,优化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实现更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Ti_(2)CT_(x)MXene的结构和物理性能,并综合分析了Ti_(2)CT_(x)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另外,重点介绍了Ti_(2)CT_(x)作为电磁干扰屏蔽材料和微波吸收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Ti_(2)CT_(x)材料在制备、电磁屏蔽性能及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Ti_(2)CT_(x)材料在电磁屏蔽和吸波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2)CT_(x)MXene 二维材料 电磁屏蔽 电导率 微波吸收
原文传递
酸性条件下多壁碳纳米管负载铁基催化氧化甲烷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冀佳惠 张英华 +3 位作者 刘佳 高玉坤 白智明 唐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5期10582-10587,共6页
寻求绿色、安全且低能耗的转化技术是实现甲烷转化和利用的关键。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负载铁基的复合催化剂(Fe/MWCNTs),通过比表面积测试法(Brunauer-Emmett-Teller,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 寻求绿色、安全且低能耗的转化技术是实现甲烷转化和利用的关键。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负载铁基的复合催化剂(Fe/MWCNTs),通过比表面积测试法(Brunauer-Emmett-Teller,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等技术表征了Fe/MWCNTs的结构形态,得知Fe/MWCNTs的活性催化组分主要是α-Fe2O3,负载后催化剂比表面积明显增大,且在碳纳米管表面形成的是活性较强的110晶面。在冰乙酸体系中建立Fe/MWCNTs催化体系催化氧化甲烷,通过气相液相产物分析计算甲烷转化率和醋酸甲酯生成量,考察反应温度、压力、时间、催化剂投加量和氧化剂浓度对甲烷催化氧化的反应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冰乙酸体系中催化甲烷的最佳反应条件。实验表明:在反应温度90℃,反应压力为3 MPa,Fe/MWCNTs复合催化剂0.15 g,氧化剂高锰酸钾浓度为0.2 mol/L,反应时间为4 h的最佳反应条件下,甲烷转化率可达24.78%,醋酸甲酯产量为541.72×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乙酸 多壁碳纳米管 铁基 催化氧化 甲烷 正交实验
下载PDF
短周期密集台阵被动源地震探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3
作者 张明辉 武振波 +8 位作者 马立雪 郑凡 解桐桐 郑孟杰 侯爵 刘有山 张永谦 徐涛 白志明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95-511,共17页
近十年来,短周期密集台阵被动源探测技术日益成长为国内外深部结构探测领域的一项重要手段.该技术相较于传统宽频带地震探测具有高分辨、省时省钱、绿色环保等优点.尽管低频信号不足,对岩石圈地幔以深结构探测能力有限,但密集的台站间... 近十年来,短周期密集台阵被动源探测技术日益成长为国内外深部结构探测领域的一项重要手段.该技术相较于传统宽频带地震探测具有高分辨、省时省钱、绿色环保等优点.尽管低频信号不足,对岩石圈地幔以深结构探测能力有限,但密集的台站间距使得地壳精细结构成像成为可能;台阵下方不同方位射线形成密集的交叉覆盖,从而可通过反演和叠加偏移等手段获取稳定的壳幔结构图像.因此,短周期密集台阵探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深部速度和界面结构成像,以及矿产资源勘查、火山活动监测、微震精定位、发震断层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研究等多种不同领域.本文系统的总结了短周期密集台阵在地壳结构研究和微震定位检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未来,以科学问题为导向,利用天然地震及背景噪声观测、重力测量、InSAR数据、GPS测量等多种地球物理数据,开展联合反演和成像,并提取研究对象的多属性特征正日益成为减少解的非唯一性、揭示地质体真实赋存状态的有效途径;该领域方法技术的迅速提升有望大大促进地震学及地球动力学研究,在深部结构成像、矿产资源勘查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周期密集台阵 地壳精细结构 断裂带 微震定位检测
原文传递
近地表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综述 被引量:22
14
作者 张明辉 刘有山 +2 位作者 侯爵 徐涛 白志明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63,共16页
近地表地层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利用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准确重建浅部地壳速度结构有助于开展高精度地震勘探、探查浅部矿产资源、规避潜在自然灾害,并利于城市地下空间建设.中国大陆地表条件复杂,尤其中西部盆岭结合带地形起伏剧烈,... 近地表地层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利用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准确重建浅部地壳速度结构有助于开展高精度地震勘探、探查浅部矿产资源、规避潜在自然灾害,并利于城市地下空间建设.中国大陆地表条件复杂,尤其中西部盆岭结合带地形起伏剧烈,对浅部地壳精确速度建模构成严重挑战.本文系统论述了地震层析成像领域基于高频近似理论的走时成像方法和有限频层析成像方法,阐明两类方法的基本原理、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等.依据正演走时有无显式射线追踪,基于高频近似理论的走时成像方法分为传统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和无射线路径的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基于射线追踪的传统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在浅层速度强烈变化时,因存在阴影区或多路径现象引起成像失真,严重影响成像效率;而无射线路径的层析成像方法通过程函方程走时场的正传和逆传直接计算敏感核,并利用伴随状态法获得目标函数的梯度,具有快速、稳健的优点.以上两种基于地震射线高频近似理论的走时成像方法由于未考虑地震波频率的带限性,存在波散射、波前愈合及反演约束差等问题.有限频层析成像方法克服了射线理论"无限高频"假设所带来的弊端,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该类方法主要分为射线有限频层析成像方法和基于波动方程的有限频层析成像方法.射线有限频层析成像方法能够提高成像的分辨率,但在方法本质上仍依赖于射线理论,较难处理较复杂的波现象问题;基于波动方程的有限频层析成像方法能准确处理复杂地质问题,提高成像可靠性并能以图像形式直观展示地球内部地震波的速度结构分布,但是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强烈依赖于数据中的低频信息及较精确的初始速度模型,其推广应用仍需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表 地震层析成像 高频近似 有限频 波动方程
原文传递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的护理实践 被引量:10
15
作者 林丹妮 刘振湘 +4 位作者 张冲 吕蔡 许彩霞 向杨 白志明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17期2310-2312,共3页
目的系统总结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以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泌尿外科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 目的系统总结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以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泌尿外科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患者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重点。结果100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无严重并发症。经过术前、术后的个性化护理模式,所有患者均快速康复。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的安全性高,配合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模式,提升了患者恢复速度,实现了早日康复出院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 腹腔镜手术 泌尿外科手术 护理
下载PDF
FURSL与MPCNL治疗直径>2 cm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炎性反应对比探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邢增术 李东辉 +2 位作者 黄义 刘振湘 白志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9期128-132,共5页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e lithotripsy,FURSL)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直径>2 cm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炎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e lithotripsy,FURSL)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直径>2 cm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炎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122例直径>2 cm单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围术期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FURSL组(71例)和MPCNL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与围术期资料,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和第4天,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炎性因子的水平。结果FURSL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MPCNL组(P<0.05),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显著短于MPCNL组(P<0.05),血红蛋白降低值、术后第2天结石清除率均显著低于MPCNL组(P_均<0.05)。两组患者手术一次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第3周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_均>0.05)。术后第1天和第4天,两组患者hs-CRP、TNF-α、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_均<0.05),INF-γ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_均<0.05);FURSL组患者hs-CRP、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MPCNL组同期水平(P_均<0.05),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MPCNL组同期水平(P_均<0.05)。结论 FURSL和MPCNL均为直径>2 cm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二者疗效相当。与MPCNL相比,采用FURSL治疗的患者术后恢复更快,炎性反应更轻,免疫功能变化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无烟煤电阻率的层理效应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立 张英华 +2 位作者 黄志安 高玉坤 白智明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88-995,共8页
选取层理面与轴向夹角θ为0°、30°、45°、60°和90°的无烟煤样,采用CHI660E型电化学工作站,在0~95℃温度下测试煤样的I-V曲线,提出串并联主导程度概念,采用最小势能原理和电荷极化原理,分析和研究不同温度下层... 选取层理面与轴向夹角θ为0°、30°、45°、60°和90°的无烟煤样,采用CHI660E型电化学工作站,在0~95℃温度下测试煤样的I-V曲线,提出串并联主导程度概念,采用最小势能原理和电荷极化原理,分析和研究不同温度下层理结构对电阻率的影响机理及规律.结果表明:无烟煤电阻率随温度升高呈现较强的规律性,当θ为0°时在55℃时出现拐点,其余均在35℃时出现拐点;串并联主导程度解释了层理结构对电阻率的影响机理,由关键层理面的数量和开始通过时间来决定;无烟煤电阻率受层理结构影响显著,随θ增大呈现递增规律;无烟煤各向异性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35~65℃范围内,增大近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电阻率 层理效应 温度 串并联主导程度 各向异性系数
原文传递
4G手机射频电磁辐射阴囊暴露对成年大鼠生精能力和血-睾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程庆 禹刚 +1 位作者 王刚 白志明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80-684,共5页
目的:探讨4G手机射频电磁辐射阴囊暴露对成年大鼠睾丸的直接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暴露组,建立阴囊局部暴露模型,暴露组接受6 h/d的辐射,共150 d。分析精液质量和生精上皮变化;检测抗氧化酶-过氧化物水平及血-睾屏障蛋... 目的:探讨4G手机射频电磁辐射阴囊暴露对成年大鼠睾丸的直接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暴露组,建立阴囊局部暴露模型,暴露组接受6 h/d的辐射,共150 d。分析精液质量和生精上皮变化;检测抗氧化酶-过氧化物水平及血-睾屏障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暴露组精子浓度(6.39±0.82 vs 4.74±0.87)(×10^(7)/ml)、活率(62.11±8.82 vs 41.44±7.33)(%)、总活力(55.71±7.39 vs 36.22±6.36)(%)及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84.89±5.11 vs 70.78±8.11)(%)明显降低(P<0.05);暴露组Johnsen评分明显减低(8.38±0.98 vs 6.11±1.56,P<0.05),Coentino评分明显增高(1.36±0.21 vs 1.81±0.34,P<0.05);暴露组MDA水平明显上升(P<0.05),SOD、GSH及CAT水平明显下降(P<0.05);暴露组Occludin、ZO-1、CAR及N-Cadherin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4G手机射频电磁辐射阴囊局部暴露可直接导致成年睾丸损伤、血-睾屏障紊乱及精子质量下降,造成大鼠生育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G手机 射频电磁辐射 精液质量 血睾屏障
下载PDF
简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评分的双参数磁共振成像在初次前列腺活检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刚 禹刚 +4 位作者 陈晶 杨光 徐海霞 王国任 白志明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969-974,978,共7页
目的探讨简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S-PI-RADS)的双参数磁共振成像在初次前列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4例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初次行前列腺活检(认知融合靶向+系统)的患者临床资... 目的探讨简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S-PI-RADS)的双参数磁共振成像在初次前列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4例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初次行前列腺活检(认知融合靶向+系统)的患者临床资料。2名医师基于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2版(PI-RADS v2)的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及S-PI-RADS的双参数磁共振成像(bp-MRI)两种方案对磁共振图像进行评估。依据病理分为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PCa)和无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iPCa),评估两种方案对前列腺癌(PCa)及csPCa的检出效能,并用Z检验分别判别两种方案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mp-MRI与bp-MRI检出PCa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911、0.895,检出csPCa的AUC值分别为0.916、0.905,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031、0.914,P>0.05)。结论与标准PI-RADS v2评分的常规mp-MRI方案相比,基于S-PI-RADS评分的bp-MRI,对PCa及csPCa的检出效能没有显著差异,可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参数磁共振 前列腺癌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下载PDF
改良Foley切口——后腹腔镜上尿路手术大标本取出的创新入路 被引量:1
20
作者 程庆 禹刚 +3 位作者 王国任 李东辉 王锐锋 白志明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876-879,共4页
目的介绍一种用于后腹腔镜上尿路手术大标本取出的创新入路、手术方法,并分享手术经验。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由同一术者行后腹腔镜上尿路手术大标本取出17例,标本装袋后采用改良Foley切口将其取出,记录手术及术后恢复等相关指标... 目的介绍一种用于后腹腔镜上尿路手术大标本取出的创新入路、手术方法,并分享手术经验。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由同一术者行后腹腔镜上尿路手术大标本取出17例,标本装袋后采用改良Foley切口将其取出,记录手术及术后恢复等相关指标。结果17例患者标本均顺利取出,平均取出时间31.2(21~37)min,每个标本平均最小两径之和为12.3(8.6~19.3)cm。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估术后24 h静息疼痛为1~4分(中位评分2分),24 h下地活动疼痛评分1~7分(中位评分4分),无患者需要使用止痛药。术后住院时间3~15 d(中位时间5 d)。经过最长12(平均7.1)个月的随访,3例出现肋下神经支配区域的麻木,未出现切口疝。结论改良Foley切口是后腹腔镜手术大标本取出的有效方式,初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 肾脏疾病 标本取出 切口 改良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