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职业替代效应 被引量:27
1
作者 彭希哲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6-105,共20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就业市场的潜在冲击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利用O*net职业数据库,通过随机森林分类器算法,预测了人工智能应用影响下职业的技术潜在被替代风险。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职业的潜在被替代风险存在差异,其中,研究、社...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就业市场的潜在冲击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利用O*net职业数据库,通过随机森林分类器算法,预测了人工智能应用影响下职业的技术潜在被替代风险。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职业的潜在被替代风险存在差异,其中,研究、社交、管理等职业的潜在被替代风险较低,而文秘、审查等程序性认知活动较多的职业的潜在被替代风险较高;未来20年大约59.5%的中国就业岗位将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受教育程度与职业的潜在被替代风险呈负相关,但与收入水平的负相关关系不显著,投资教育依然是劳动者维持就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在老龄化趋势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职业的替代效应将缓解劳动力规模下降带来的潜在问题,而人类劳动者需要进一步发掘创新决策能力,如此才能趋利避害,更好地适应智能社会的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职业 替代风险
下载PDF
互联网金融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顾晓安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3-148,共6页
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已对传统金融的经营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和决定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等问题引起了各界关注。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归纳了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五大因素,根据2004年~2013年有关数据,选择指标运用... 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已对传统金融的经营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和决定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等问题引起了各界关注。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归纳了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五大因素,根据2004年~2013年有关数据,选择指标运用熵值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影响因素中,网民特征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最大;在具体指标中,网购总额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最大,利率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不够显著,包括网购在内的互联网金融相关产业的发展能有效带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政策环境 熵值法
下载PDF
区域经济集中与区域金融稳定的关系——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顾晓安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01-112,共12页
采用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02—2013年的相关数据,对区域经济集中与区域金融稳定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集中与区域金融稳定存在相关性;区域经济集中是区域金融稳定的格兰杰原因,区域经济集中的正向冲击会引起区域金融稳定先反... 采用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02—2013年的相关数据,对区域经济集中与区域金融稳定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集中与区域金融稳定存在相关性;区域经济集中是区域金融稳定的格兰杰原因,区域经济集中的正向冲击会引起区域金融稳定先反向后正向的变化;随着区域经济集中度的上升,区域金融稳定呈现"先降后升"的U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集中 区域金融稳定 经济集聚 空间集聚 城市集聚 产业集聚 地区经济
下载PDF
江苏省区域金融稳定性实证研究
4
作者 《改革与开放》 2015年第19期20-22,共3页
区域金融稳定是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旧有金融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维护区域金融的稳定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内外部因素出发,运用灰色关联度法,构建了反映区域金融稳定的指标... 区域金融稳定是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旧有金融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维护区域金融的稳定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内外部因素出发,运用灰色关联度法,构建了反映区域金融稳定的指标体系。结合江苏省2002-2013年13个地级市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江苏省各地级市金融稳定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金融稳定 指标体系
下载PDF
CRISPR-Cas起源:TnpB与IscB核酸酶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史光亮 李维 +1 位作者 向华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91-3104,共14页
CRISPR-Cas系统是广泛存在于细菌和古菌中的防御系统。基于该系统开发的基因组编辑工具已在大量物种中实现靶向编辑。目前应用最多的是CRISPR-Cas9和CRISPR-Cas12a基因组编辑工具,但它们的蛋白大小均超过1000个氨基酸,不利于递送。来自... CRISPR-Cas系统是广泛存在于细菌和古菌中的防御系统。基于该系统开发的基因组编辑工具已在大量物种中实现靶向编辑。目前应用最多的是CRISPR-Cas9和CRISPR-Cas12a基因组编辑工具,但它们的蛋白大小均超过1000个氨基酸,不利于递送。来自转座子家族的TnpB和IscB蛋白(大小约400个氨基酸)分别被认为是Cas12和Cas9的祖先蛋白,但其功能直到最近才被解析。它们被统称为专性移动元件引导活性(obligate mobile element-guided activity, OMEGA)蛋白,其引导RNA被称为ωRNA。此后,OMEGA系统成为了基因编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OMEGA系统在三域生物中都有广泛分布,而且种类多样。对OMEGA系统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开发精简、高效、安全的新型基因组编辑工具。本文围绕OMEGA系统的发现历程、结构特点、作用机制和在基因组编辑中的应用展开介绍,为新型基因组编辑工具的开发和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 IscB TnpB 专性移动元件引导活性(OMEGA) Fanzor 基因组编辑
原文传递
北京西郊丁家滩剖面寒武系第二统昌平组核形石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4
6
作者 白莹 罗平 +4 位作者 刘伟 徐安娜 赵振宇 王珊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87-597,共11页
核形石是微生物岩的一种,长期受到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目前在核形石的展布模式、沉积环境以及微生物特征和形成机制方面的研究仍显不足。北京西郊丁家滩剖面地层出露良好且保存完整,其寒武系昌平组的早期高位体系域主要沉积在潮下-潟... 核形石是微生物岩的一种,长期受到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目前在核形石的展布模式、沉积环境以及微生物特征和形成机制方面的研究仍显不足。北京西郊丁家滩剖面地层出露良好且保存完整,其寒武系昌平组的早期高位体系域主要沉积在潮下-潟湖环境中。受控于三级以下海平面以及水动力条件,早期高位体系域自下而上发育了三套形态各异的核形石层。第一套毫米级核形石零星分布于早期高位体系域下部,不具明显核心,包壳内见大量泥晶物质及砂屑、生屑。第二套厘米级-亚厘米级椭球状核形石集中分布于早期高位体系域中部,具有明显核心,包壳主要由亮纹层、菌纹层、生屑层和包壳层组成。第三套厘米级椭球/叶状核形石集中分布于早期高位体系域上部,具有明显核心,包壳主要由亮纹层组成,菌纹层含量较少。镜下鉴定结果表明由亮/暗纹层交互而成的核形石包壳具有不同的显微/超微结构,代表了微生物席与沉积环境的不同互动方式。分析其形成环境可知,北京西郊丁家滩剖面寒武系昌平组以核形石为主的微生物岩,生物灭绝事件是其直接成因,但也许不是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形石 昌平组 寒武系第二统 北京
下载PDF
202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源自微生物学前沿研究的重大突破 被引量:3
7
作者 向华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4171-4176,共6页
202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微生物学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国生物化学家Jennifer A.Doudna,以表彰其研发的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图1).她们是诺贝尔化学奖第6和7位女性获奖者,也是迄今唯一的一对女性诺贝尔奖得主.她们... 202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微生物学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国生物化学家Jennifer A.Doudna,以表彰其研发的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图1).她们是诺贝尔化学奖第6和7位女性获奖者,也是迄今唯一的一对女性诺贝尔奖得主.她们合作研发的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发表于2012年,仅用短短8年时间即获得学术界的最高荣誉,足见其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化学奖 生物化学家 微生物学家 前沿研究 女性诺贝尔奖得主 合作研发
原文传递
塔西北下寒武统风暴活动特征及其沉积学响应 被引量:3
8
作者 白莹 罗平 +4 位作者 刘伟 曹颖辉 徐兆辉 王珊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65-578,共14页
在塔西北阿克苏露头区发育多套类型不同的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风暴岩,它们宏观上与微生物丘混生或共生,微观上可见不同类型的微生物结构,但与此相关的研究甚少。以露头观察和室内鉴定为基础,在苏盖特布拉克地区和昆盖阔坦地区划分出4类... 在塔西北阿克苏露头区发育多套类型不同的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风暴岩,它们宏观上与微生物丘混生或共生,微观上可见不同类型的微生物结构,但与此相关的研究甚少。以露头观察和室内鉴定为基础,在苏盖特布拉克地区和昆盖阔坦地区划分出4类8种各具特色的微生物丘—风暴岩沉积序列,并归纳总结了塔西北地区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风暴沉积模式,认为其发育位置和沉积特征主要受控于“三面”,包括平均海平面(MSL)、正常浪基面(FWB)和风暴浪基面(SWB);“四期”,包括平静期、高峰期、衰减期与停息期;“五流态”,包括风暴涡流、风暴下部回流(包括风暴碎屑流和风暴浊流)沉积与风暴上部回流(包括风暴漫流和风暴潮流)。另外古风暴中心的发育位置也可影响风暴沉积特征。最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贫乏骨骼的风暴海”的形成条件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阿克苏地区 肖尔布拉克组 风暴沉积 微生物丘
下载PDF
微生物新型防御系统的系统性发现与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明 程飞跃 +1 位作者 向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9-265,共7页
微生物防御系统是生物技术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工具库,细菌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催生了现代分子克隆技术,CRISPR系统的开发利用则使基因组编辑技术取得革命性突破。基于上述原因,微生物新型防御系统的发现与研究已引起各国科学家的重视,一些... 微生物防御系统是生物技术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工具库,细菌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催生了现代分子克隆技术,CRISPR系统的开发利用则使基因组编辑技术取得革命性突破。基于上述原因,微生物新型防御系统的发现与研究已引起各国科学家的重视,一些新的防御系统如pAgos和DISARM等相继被发现和研究。为进一步挖掘微生物中可能蕴藏着的其他未知防御系统,最近以色列科学家Sorek等报道了从海量的微生物基因组序列中系统性发现新型防御系统的研究策略,并且通过合成生物学思路鉴定了10种新型系统的抗病毒或抗质粒功能。本文将首先介绍Sorek团队系统性发现新型防御系统的研究工作,进而总结目前已知的主要微生物新型防御系统的可能机制,并对该领域的发展态势与挑战进行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核生物防御系统 噬菌体/病毒 防御基因家族
下载PDF
北京寒武系第二统昌平组凝块石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莹 罗平 +2 位作者 徐旺林 王珊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73-885,共13页
北京西郊下苇甸地区下寒武统昌平组底部含燧石角砾白云岩之上发育的一套豹斑灰岩,实为发育在高能环境下的凝块石灰岩,宏观形态上可包括斑状凝块石、带状凝块石和网状凝块石3种,其成因多与厚微生物席相关,且分别具有不同的微观结构。露... 北京西郊下苇甸地区下寒武统昌平组底部含燧石角砾白云岩之上发育的一套豹斑灰岩,实为发育在高能环境下的凝块石灰岩,宏观形态上可包括斑状凝块石、带状凝块石和网状凝块石3种,其成因多与厚微生物席相关,且分别具有不同的微观结构。露头实测和镜下观察结果表明凝块石的初始沉积组分受控于沉积大/微环境,且三者的互动决定了凝块石的最终沉积特征。该套沉积成因的凝块石,其白云质凝块不局限于潜穴,且潜穴内部见大量保存完好微生物结构和疑似球状原生白云石,因此这种白云质凝块很可能与微生物白云石化密切相关,并以此区别于局限于生物遗迹位置,且内部充填物为粉细晶白云石的成岩成因的豹斑灰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寒武系 第二统 凝块石 豹斑灰岩 微生物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