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水稻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及其近50年变化趋势 被引量:99
1
作者 张冬玲 +9 位作者 张洪亮 王美兴 孙俊立 廖登群 魏兴华 裘宗恩 汤圣祥 王象坤 李自超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3-699,共7页
利用36个微卫星标记和42个表型性状对453份选育品种进行分析,研究中国水稻选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地理分布及其近50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微卫星标记和表型性状分析的遗传多样性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籼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大于粳稻品种的遗... 利用36个微卫星标记和42个表型性状对453份选育品种进行分析,研究中国水稻选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地理分布及其近50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微卫星标记和表型性状分析的遗传多样性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籼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大于粳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选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一直下降,80年代降低到最低水平,90年代又有显著提高;在地理上华中稻区的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最大,东北稻区和西北稻区遗传多样性最小.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苏、江西和西南地区的四川等地是中国水稻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最大的地区.东北地区作为重要的粳稻生产基地,遗传基础非常狭窄,应该发掘新的种质资源拓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选育品种 遗传多样性微卫星 表型性状
原文传递
国内外割手密资源农艺性状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3
2
作者 黄忠兴 周峰 +9 位作者 王勤南 金玉峰 符成 胡后祥 张垂明 常海龙 吉家乐 吴其卫 刘少谋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25-829,共5页
采用表型性状变异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国内外不同地理来源的456份割手密资源13个性状进行评价,初步了解其遗传多样性特点,为解决种质创新与品种改良遗传基础狭窄问题提供思路。结果表明,456份割手密在株高、叶长、叶宽、锤度等多个性状都... 采用表型性状变异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国内外不同地理来源的456份割手密资源13个性状进行评价,初步了解其遗传多样性特点,为解决种质创新与品种改良遗传基础狭窄问题提供思路。结果表明,456份割手密在株高、叶长、叶宽、锤度等多个性状都表现出了极高的遗传变异,多样性指数介于0.97~7.92之间;对嵌纹病、眼点病的抗病性及对金龟子的抗虫性变异范围广;国内外不同地理来源的割手密群间的遗传变异较大,以云南割手密群体多样性最丰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割手密资源聚成三大不同类群,云南独自为一大类,国外割手密被归为第二大类,其他为第三大类。各类群在植株生长特性及锤度方面具有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割手密 表型性状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广东割手密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评价 被引量:33
3
作者 樊丽娜 +3 位作者 何慧怡 陈勇生 敖俊华 邓海华 《甘蔗糖业》 2009年第3期7-10,20,共5页
割手密是一种重要的遗传资源,在甘蔗改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针对保育在广东省甘蔗种质资源库中的64份来源于广东地区的割手密材料进行包括丛茎数、株高、节数、茎径、叶长、叶宽、叶长/叶宽、锤度、蔗汁糖分等9个重要农艺性状的遗... 割手密是一种重要的遗传资源,在甘蔗改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针对保育在广东省甘蔗种质资源库中的64份来源于广东地区的割手密材料进行包括丛茎数、株高、节数、茎径、叶长、叶宽、叶长/叶宽、锤度、蔗汁糖分等9个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所分析材料在这9个性状上都表现出了较高的遗传差异,变异系数介于0.17~0.58之间。基于9个性状的聚类分析可将所分析材料分为3大类,各类群在生长特性与锤度、糖分等性状上表现出明显差异。相关分析表明锤度之间成显著负相关,株高和蔗汁糖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此研究可为将来割手密种质资源的收集、保育和创新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割手密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我国大陆甘蔗骨干亲本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34
4
作者 张琼 +2 位作者 张垂明 陈勇生 邓海华 《广东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4-48,共5页
对50多年来我国甘蔗育种计划的骨干亲本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统计的186个品种中,全部含POJ2878或其姐妹系POJ2725的血缘,65.59%含F134的血缘。21个骨干亲本育成品种数达163个,占87.63%。21个骨干亲本包含了甘蔗属热带种、割手... 对50多年来我国甘蔗育种计划的骨干亲本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统计的186个品种中,全部含POJ2878或其姐妹系POJ2725的血缘,65.59%含F134的血缘。21个骨干亲本育成品种数达163个,占87.63%。21个骨干亲本包含了甘蔗属热带种、割手密、印度种和大茎野生种中2~4个种的血缘,它们之间的共祖系数分布在0.012~0.387之间。在以早期引进品种为主要亲本的阶段,骨干亲本间的共祖系数为0.023~0.285,平均为0.133;以自育品种为主的阶段,骨干亲本间的共祖系数明显较高,达0.051~0.307,平均为0.189;在大量利用野生种质创新材料和新引进品种作亲本的阶段,骨干亲本间的共祖系数平均为0.088,亲本结构得到改善。为扩大甘蔗品种遗传基础,宜选用亲缘关系较远的亲本组配杂交组合。亲本间的共祖系数可作为一个评价亲缘关系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骨干亲本 共祖系数 亲缘关系
下载PDF
贵州栽培稻的遗传结构及其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冬玲 张洪亮 +9 位作者 魏兴华 王美兴 孙俊立 丁立 汤圣祥 裘宗恩 王象坤 李自超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2747-2754,共8页
贵州省是中国稻种资源遗传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之一,类型复杂多样,蕴含丰富的遗传变异,因此,研究贵州稻种资源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栽培稻起源、演化和分类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32个表型性状和36个微卫星位点对贵州省537份栽培稻... 贵州省是中国稻种资源遗传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之一,类型复杂多样,蕴含丰富的遗传变异,因此,研究贵州稻种资源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栽培稻起源、演化和分类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32个表型性状和36个微卫星位点对贵州省537份栽培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分子标记所做基于模型和基于遗传距离的遗传结构表现一致,将贵州省栽培稻划分为籼稻、粳稻和中间型3大类群.遗传结构分析显示,所划分的籼、粳类群中的材料与前人通过表型判别的籼粳存在一定差异,在粳稻类群中混有的表型性状判定为籼稻的材料数明显多于在籼稻类群中表型性状判定为粳稻的材料数.在籼、粳亚种内的遗传结构并不像前人所提出的均分为不同气候生态群和土壤水分生态型,而是籼稻类群内以中偏早、中偏晚类群的气候生态型为主;粳稻类群内以水、陆稻类群的土壤水分生态型为主.贵州省栽培稻在形态和微卫星标记水平均检测出丰富的遗传变异,黔西南自治州的遗传多样性最高,且资源数量最多、类型复杂,是贵州省栽培稻的遗传多样性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栽培稻 表型性状 微卫星标记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原文传递
粤糖系列甘蔗品种产量因子间相关和通径分析 被引量:27
6
作者 吴建涛 刘福业 +7 位作者 杨俊贤 潘方胤 邓海华 陈月桂 谢静 陈勇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2期66-71,共6页
以粤糖系列10个甘蔗品种的历年选育试验数据为材料,利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通径分析和决定系数等方法,分析蔗茎产量与其构成因子的密切程度,以及各因子对产量的相对贡献大小。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蔗茎产量与有效茎数和茎长呈极显著... 以粤糖系列10个甘蔗品种的历年选育试验数据为材料,利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通径分析和决定系数等方法,分析蔗茎产量与其构成因子的密切程度,以及各因子对产量的相对贡献大小。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蔗茎产量与有效茎数和茎长呈极显著正相关(0.643**和0.650**),与茎径相关不显著(0.025),有效茎数和茎长呈极显著正相关(0.234**),茎径与有效茎数和茎长呈极显著负相关(-0.416**和-0.257**);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蔗茎产量与其构成因子都呈极显著正相关(0.854**、0.836**和0.741**);多元回归方程为y=0.235x1+0.370x2+48.795x3-202.674(ry.123=0.924**),F值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通径分析和决定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有效茎数对蔗茎产量的直接效应和直接决定系数都最大(0.696和0.485)。以上分析都表明,相对于茎长和茎径,有效茎数与蔗茎产量关系最密切,对蔗茎产量的贡献最大,增加有效茎数可显著提高蔗茎产量。有效茎数是影响蔗茎产量的关键因素,是品种高产选育和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甘蔗高产育种中,应首先考虑对有效茎数的选择,其次考虑对茎径和茎长等影响蔗茎产量重要因素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糖系列甘蔗品种 蔗茎产量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陈月桂 吴建涛 +6 位作者 杨俊贤 谢静 潘方胤 刘福业 邓海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5-168,174,共5页
广东省是我国甘蔗生产的主产区,是国家三大甘蔗优势区域之一,具有大力发展甘蔗产业的基础和条件。本研究利用SWOT-AHP法,从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4个方面,设置了甘蔗优势区域、国内食糖需求旺盛、生产成本提高... 广东省是我国甘蔗生产的主产区,是国家三大甘蔗优势区域之一,具有大力发展甘蔗产业的基础和条件。本研究利用SWOT-AHP法,从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4个方面,设置了甘蔗优势区域、国内食糖需求旺盛、生产成本提高、蔗糖体制落后等20个评价指标,对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战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甘蔗产业发展应采取依靠自身优势和利用外部有利环境的SO发展战略,以实现其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甘蔗产业 发展战略
下载PDF
甘蔗细茎野生种核心种质构建 被引量:21
8
作者 樊丽娜 +7 位作者 罗青 王勤南 陈勇生 黄忠兴 刘睿 刘少谋 邓海华 李奇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9-656,共8页
以来自我国10个省(市)、自治区的540份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为材料,根据采集地信息及其在20对SSR引物上的分子标记数据和15个表型性状资料,开展核心种质构建研究。不同取样量(5%、10%、20%、30%、40%、50%、60%、70%、80%和90%)分析表明... 以来自我国10个省(市)、自治区的540份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为材料,根据采集地信息及其在20对SSR引物上的分子标记数据和15个表型性状资料,开展核心种质构建研究。不同取样量(5%、10%、20%、30%、40%、50%、60%、70%、80%和90%)分析表明,10%的取样比例可获得70%以上的变异保留比例,是较好的核心种质取样规模;对5种采集地分组取样策略(等量法、简单比例法、平方根比例法、对数比例法和多样性比例法)和2种无分组取样策略(最大变异保留法和随机抽样法)比较表明,简单比例法获得的核心种质代表性最好,为最优取样策略。最后,在简单比例法取样筛选出的54份核心样品中,又通过定向选择补充了6份具有优异表型性状的材料,构建了含60份无性系的甘蔗细茎野生种核心种质,分子和表型检验都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核心种质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细茎野生种 核心种质 SSR 表型性状
下载PDF
甘蔗CIPK23基因克隆及对低钾、干旱、盐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8
9
作者 凌秋平 曾巧英 +4 位作者 胡斐 陈健 吴嘉云 李奇伟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29-1335,共7页
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从低钾胁迫的甘蔗根系中克隆得到一个长度为1 749 bp的与CBL互作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命名为Ss CIPK23(Gen Bank登录号为KM981737),包含1 350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可编码一个449氨基酸残基的多肽。Ss CIP... 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从低钾胁迫的甘蔗根系中克隆得到一个长度为1 749 bp的与CBL互作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命名为Ss CIPK23(Gen Bank登录号为KM981737),包含1 350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可编码一个449氨基酸残基的多肽。Ss CIPK23具有CIPK基因家族典型的蛋白激酶结构域和NAF调控结构域。进化树分析显示Ss CIPK23与其他作物的CIPK23关系较近,具有较高的保守性。q PCR分析结果表明,在低钾、干旱和盐胁迫下,Ss CIPK23的表达都发生改变。在低钾胁迫24 h后Ss CIPK23相对表达量开始上升,而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相对表达量持续增加;而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相对表达量最高出现在48 h,随后表达量开始下降,暗示了该基因在低钾、干旱和盐胁迫下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可为深入研究Ss CIPK23基因功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CIPK23基因 低钾胁迫 干旱胁迫 盐胁迫
原文传递
中国普通野生稻(O. rufipogon Griff.)的地理多样性与分化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美兴 张洪亮 +8 位作者 张冬玲 潘大建 李道远 范芝兰 孙俊立 杨庆 李晨 李自超 《科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768-2775,共8页
利用36对SSR引物及889份中国普通野生稻,分析了中国普通野生稻在地理上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化.结果表明,广东普通野生稻等位变异数最多,占全部变异的84%,其次是广西.基因多样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和云南.... 利用36对SSR引物及889份中国普通野生稻,分析了中国普通野生稻在地理上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化.结果表明,广东普通野生稻等位变异数最多,占全部变异的84%,其次是广西.基因多样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和云南.遗传多样性在不同经纬区间及县市的分布表明,中国普通野生稻有两个遗传多样性中心,分别位于广东的博罗、紫金、陆丰、海丰、惠东、惠阳一带以及广西的邕宁、隆安、来宾、贵港一带.通过主坐标、UPGMA聚类以及遗传距离分析发现,云南、湖南、江西和福建的普通野生稻各自分化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群体,而海南、广东和广西的普通野生稻之间的遗传分化较小.存在隔离的前提下,自然选择是造成中国普通野生稻分化的直接动力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SSR
原文传递
植物CO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樊丽娜 邓海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81-1287,共7页
CO(constans)是植物开花时间光周期调控途径中的一个重要基因.目前从拟南芥、水稻、油菜、马铃薯等多个物种中都已经克隆到CO同源基因.CO基因在不同物种中具有保守的锌指结构和核定位区域,但是不同植物中的作用机理并不完全相同.序列分... CO(constans)是植物开花时间光周期调控途径中的一个重要基因.目前从拟南芥、水稻、油菜、马铃薯等多个物种中都已经克隆到CO同源基因.CO基因在不同物种中具有保守的锌指结构和核定位区域,但是不同植物中的作用机理并不完全相同.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在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之间、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之间以及不同科、属的植物之间均有明显分化,说明CO基因可能在植物进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植物CO基因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物种中的进化进行分析,为CO基因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onstans) 基因 开花时间 植物
下载PDF
甘蔗常用亲本及优良组合双亲间遗传相似性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劳方业 刘睿 +7 位作者 何慧怡 邓海华 李奇伟 陈仲华 陈健 符成 张垂明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9年第3期505-512,共8页
采用18对SSR引物和15对AFLP引物对我国196份甘蔗常用亲本的遗传相似性进行分析,分别获得438和1192个标记,多态性位点比例分别是87.60%,80.80%,平均为84.2%;亲本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介于0.4761~0.9099之间,总平均值为0.6673,遗传差异处于... 采用18对SSR引物和15对AFLP引物对我国196份甘蔗常用亲本的遗传相似性进行分析,分别获得438和1192个标记,多态性位点比例分别是87.60%,80.80%,平均为84.2%;亲本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介于0.4761~0.9099之间,总平均值为0.6673,遗传差异处于中等水平的亲本占了大多数,而差异较小和较大的都只是少数;45个甘蔗品种亲系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5687~0.6723,平均值为0.6723,91.11%甘蔗品种亲系的遗传相似系数集中在0.6100~0.7300之间,较理想的甘蔗杂交组合亲本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应为0.6723±0.0600;聚类分析表明,以遗传相似系数阈值约为0.700划分,育出45个品种所使用的30个亲本可分为9大类,在不同类型间选择亲本搭配的组合更容易选育出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SSR AFLP 遗传相似性
下载PDF
我国甘蔗亲本遗传多样性的AFLP标记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劳方业 刘睿 +7 位作者 何慧怡 邓海华 李奇伟 陈仲华 陈健 符成 张垂明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3-508,共6页
采用15对多态性较好的AFLP引物对我国自育的78个甘蔗亲本材料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每对引物的多态性位点平均为65.67,多态性位点率为82.55%。78个甘蔗亲本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4535~0.8927之间,平均为0.6821。相同组合后代的遗... 采用15对多态性较好的AFLP引物对我国自育的78个甘蔗亲本材料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每对引物的多态性位点平均为65.67,多态性位点率为82.55%。78个甘蔗亲本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4535~0.8927之间,平均为0.6821。相同组合后代的遗传相似系数较高,平均为0.7656。以遗传相似系数阈值约为0.700划分,聚类分析把78个亲本分为7大类,系谱记录中亲缘关系密切的亲本品系,大多数都能归为同一类。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不同年代亲本多样性指数差异明显,20世纪80年代最高,为0.3185,70年代最低,为0.2645;不同省区的亲本遗传多样指数变化更显著,在0.1952~0.2999之间,广东最高,云南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亲本 AFLP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我国大陆甘蔗种质资源利用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邓海华 李奇伟 《作物研究》 2012年第5期443-446,共4页
我国大陆甘蔗杂交育种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4/1955杂交季,在海南甘蔗育种场首次实现热带种与本土割手密的杂交。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大陆甘蔗育成品种的产量、糖分等主要经济性状得到显著改良,种质资源利用的范围显著扩大。综述我国... 我国大陆甘蔗杂交育种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4/1955杂交季,在海南甘蔗育种场首次实现热带种与本土割手密的杂交。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大陆甘蔗育成品种的产量、糖分等主要经济性状得到显著改良,种质资源利用的范围显著扩大。综述我国大陆甘蔗育种中主要种质的创新利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种质资源 中国
下载PDF
甘蔗新品种粤糖00-236蔗产量及其构成因子间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福业 杨俊贤 +6 位作者 潘方胤 吴建涛 邓海华 陈勇生 沈万宽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43,50,共3页
对早熟高糖新品种粤糖00-236产量及其构成因子进行了相关、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有效茎数、茎长和茎径3个性状对蔗茎产量影响为有效茎数>茎长>茎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有效茎数对蔗茎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茎... 对早熟高糖新品种粤糖00-236产量及其构成因子进行了相关、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有效茎数、茎长和茎径3个性状对蔗茎产量影响为有效茎数>茎长>茎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有效茎数对蔗茎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茎长,茎径最小,3个因素对蔗茎产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42.70608+1.31937x1+26.99126x2-2242.1572 x3(r=0.9967**);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有效茎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次是茎长,茎径最小。有效茎数和茎长是粤糖00-236获得高产的主要因素和重要因素,该品种属于茎数型品种,栽培上应发挥其茎数的优势,兼顾茎长(株高),达到增产、增糖和增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糖00-236 产量性状 相关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中美重要甘蔗种质SSR遗传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12
16
作者 劳方业 +5 位作者 张垂明 樊丽娜 何慧怡 刘少谋 李奇伟 邓海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1期99-104,共6页
美国种质是中国甘蔗育种中重要的亲本材料,在中国甘蔗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试验应用18对SSR引物对来自美国的12份种质和中国选育的36份种质进行分析,比较中、美甘蔗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48份材料在18对引物上共检测到257条多态... 美国种质是中国甘蔗育种中重要的亲本材料,在中国甘蔗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试验应用18对SSR引物对来自美国的12份种质和中国选育的36份种质进行分析,比较中、美甘蔗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48份材料在18对引物上共检测到257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上的多态性条带数为16.8,试验材料间的Jaccard遗传相似性系数介于0.3 913~0.7 246之间,平均为0.5 383。以Jaccard遗传相似性系数进行UPGMA聚类,在阀值约0.5时,48份材料可划分为3类,第一类包括34份中国材料和4份美国材料;第二类包括8份美国材料;第三类为具有热带种越南牛蔗血缘的两份中国材料。分析结果表明,美国种质和中国种质间具明显的遗传差异,继续加强美国种质的引进和应用有助于拓宽中国甘蔗品种的遗传基础;越南牛蔗的后代和其他材料之间具有明显的遗传差异,育种时应加强热带种的创新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遗传多样性 SSR 中国 美国
下载PDF
糖能兼用甘蔗新品种粤糖96-86的选育与种性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福业 邓海华 +6 位作者 杨俊贤 潘方胤 吴建涛 沈万宽 陈勇生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8-101,共4页
粤糖96.86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以粤糖85—177为母本、崖城野生蔗F2代粤糖74—14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糖能兼用品种。多年新、宿41点次试验,粤糖96-86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分别为109.25t/hm^2和16.91t/hm^2,比ROC10增产33.8%,增糖36... 粤糖96.86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以粤糖85—177为母本、崖城野生蔗F2代粤糖74—14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糖能兼用品种。多年新、宿41点次试验,粤糖96-86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分别为109.25t/hm^2和16.91t/hm^2,比ROC10增产33.8%,增糖36.9%;11月-翌年1月平均甘蔗蔗糖分15.47%,比ROC10提高0.35个百分点。有效茎数和茎长是影响蔗茎产量的主要因素和重要因素,对蔗茎产量贡献最大。高产栽培上应侧重有效茎数和提高植株的高度。产蔗量75~105t/hm。的较合理群体结构为:有效茎数在5.55万~6.75万条/hm^2,茎长在240—265cm,茎径在2.79~3.17cm;产蔗量105~135t/hm^2的较合理群体结构为:有效茎数在6.75万-7.95万条/hm^2,茎长在260~285cm,茎径在2.77—3.11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糖96-86 糖能兼用 选育 种性
下载PDF
广东割手密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樊丽娜 李昱 +7 位作者 罗青 劳方业 王勤南 何慧怡 陈月桂 邓海华 李奇伟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3-619,共7页
割手密是甘蔗近缘野生种之一,在甘蔗育种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本研究采用Genomic-SSR和EST—SSR两种类型分子标记对来自广东各个地区的67个割手密种质进行分析。在20对SSR引物上共检测到341个多态性条带,每个引物上的平均多态性为17... 割手密是甘蔗近缘野生种之一,在甘蔗育种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本研究采用Genomic-SSR和EST—SSR两种类型分子标记对来自广东各个地区的67个割手密种质进行分析。在20对SSR引物上共检测到341个多态性条带,每个引物上的平均多态性为17.05,其中11个Genomic-SSR的平均多态性为20.82,9个EST-SSR的平均多态性为12.44。广东割手密在Genomic—SSR上的多态性显著高于EST-SSR上的多态性。Mantel Test分析表明:通过Genomic-SSR、EST—SSR以及Genomic-SSR+EST-SSR三种方法所计算的试验材料的遗传距离矩阵之间都呈极显著相关(p〈0.01),说明应用两种类型SSR获得的各个材料间的遗传关系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广东割手密在20对SSR引物上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介于0.1064~0.2916之间,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1943;各个材料间的遗传距离为0.0063-0.3082之间,平均为0.1935。UPGMA聚类分析表明:广东割手密之间的遗传关系和地理来源存在一定的相关,由南向北存在较为显著的地理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割手密 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中国三系杂交稻恢复系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9
19
作者 丁立 +4 位作者 张洪亮 张冬玲 王美兴 李自超 汤圣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87-1594,共8页
以来自全国6个稻区16个省(市、自治区)及外引的128份三系杂交稻恢复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均匀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的36对SSR引物及9个表型性状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根据SSR标记检测结果,基于遗传距离的Neighbor-jointing聚类显示128... 以来自全国6个稻区16个省(市、自治区)及外引的128份三系杂交稻恢复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均匀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的36对SSR引物及9个表型性状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根据SSR标记检测结果,基于遗传距离的Neighbor-jointing聚类显示128份恢复系可分为6个类群,籼亚种(83.2%)和野败型(82.6%)大多数分布于类群1和类群2,粳亚种(81.5%)和BT型(78.6%)大部分聚在类群3,红莲型(75%)相对集中于类群1。系谱分析显示,含有IR24血缘的材料分布于4个聚类群,而明恢63及其衍生系则分布非常集中。36对SSR引物在128份恢复系中共检测出281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8.0个,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e)为0.6190,其中籼亚种(0.5770)略高于粳亚种(0.5656),但未达显著水平。按恢保类型,BT型(0.5816)>野败型(0.5705)>红莲型(0.4989),野败型与BT型无显著差异,但二者均显著高于红莲型。按不同地理来源,He呈现南方稻区大于北方稻区,以华中双单季稻稻区(0.6057)最高,与其他稻区差异极显著;其次为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区(0.5326);华北单季稻稻区(0.3902)最小,与其他稻区也差异极显著。表型性状检测的标记表明,平均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为1.3980,其中籼、粳亚种分别为1.3746和1.3789,未达显著差异;不同恢保类型表现为BT型(1.4026)>野败型(1.3567)>红莲型(1.1732)。表型性状与SSR标记结果表现出一致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1*(按亚种)、0.9418(按恢保类型)和0.8835**(按稻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系杂交稻 恢复系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甘蔗新品种粤引8号的引进与选育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勇生 邓海华 +5 位作者 沈万宽 刘福业 陈健 潘方胤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5-107,109,共4页
粤引8号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从美国引进选育的特早熟高糖、高产、多抗甘蔗品种。该品种萌芽较好,分蘖力强,前期生长较快,植株高大,中茎,有效茎数多,宿根性好,丰产潜力大,前期糖分高,适合糖厂早期开榨。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粤引8号平... 粤引8号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从美国引进选育的特早熟高糖、高产、多抗甘蔗品种。该品种萌芽较好,分蘖力强,前期生长较快,植株高大,中茎,有效茎数多,宿根性好,丰产潜力大,前期糖分高,适合糖厂早期开榨。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粤引8号平均蔗茎产量101.0t/hm2,含糖量15.00t/hm2,11月甘蔗蔗糖分达14.38%,11月~次年2月蔗糖分平均为14.87%,产量和糖分明显比对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粤引8号 引进 选育 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