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柴胡汤化学成分及其在抑郁模型大鼠体内代谢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杨杰 黄丹 +2 位作者 鹿秀梅 王芳 李发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91-1698,共8页
目的采用UPLC-MS/MS技术分析小柴胡汤提取液化学成分及其在抑郁模型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为其抗抑郁作用药效物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Acquity UPLCTMBEH C18柱进行色谱分离,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电喷雾质谱检... 目的采用UPLC-MS/MS技术分析小柴胡汤提取液化学成分及其在抑郁模型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为其抗抑郁作用药效物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Acquity UPLCTMBEH C18柱进行色谱分离,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电喷雾质谱检测,扫描范围为m/z 150~1 500,在正负离子同时扫描的模式下,通过获得一、二级质谱信息,参照对照品及相关文献信息,确定小柴胡汤的化学成分及其在抑郁模型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的可能结构。结果小柴胡汤样品中共检测到44个化学成分。抑郁模型大鼠ig给予小柴胡汤后,在血清样品中共检测出7个原形成分和8个代谢产物;在尿液样品中共检测出12个原形成分和19个代谢产物。结论建立的UPLC-MS/MS法能较全面地分析小柴胡汤的化学成分及其在抑郁模型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为进一步研究小柴胡汤抗抑郁作用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C—MS MS小柴胡汤 抗抑郁 药效物质基础 代谢产物
原文传递
骨疏丹胶囊的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 被引量:9
2
作者 邓莹 李宁 +3 位作者 郭兴杰 黄丹 杨杰 李发美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6-191,204,共7页
目的研究并建立骨疏丹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应用3种不同展开系统对制剂中的淫羊藿、骨碎补、蛇床子和丹参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 目的研究并建立骨疏丹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应用3种不同展开系统对制剂中的淫羊藿、骨碎补、蛇床子和丹参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制剂中淫羊藿苷、柚皮苷和蛇床子素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体积分数为0.1%的甲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结果薄层鉴别中各特征斑点圆整清晰,与相邻斑点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中各待测成分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100.2%(n=6),RSD为1.2%~2.2%。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骨疏丹胶囊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疏丹胶囊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淫羊藿苷 柚皮苷 蛇床子素
下载PDF
2015—2017年辽宁省肿瘤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丹 刘广宣 黎苏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1期3026-3031,共6页
目的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2015—2017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以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安全有效的中药注射剂使用规章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7年辽宁省肿瘤医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数据,分析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 目的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2015—2017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以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安全有效的中药注射剂使用规章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7年辽宁省肿瘤医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数据,分析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以及药品排序比;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辽宁省肿瘤医院2015—2017年使用金额排名前5的中药注射剂100例,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占药品销售总金额比例上升幅度不大。康艾注射液的使用量稳居第1位,康莱特注射液的用药金额逐年上升,排名由第5位上升到第3位。康艾注射液的DDDs逐年增加,2017年超过参麦注射液,跃升为第1位。醒脑静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的DDC值偏高,连续3年稳居前4位。大多数中药注射剂的排序比接近于1.00。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存在适应证不适宜、重复用药、溶媒选择不当等情况。结论 2015—2017年辽宁省肿瘤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总体上比较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有待继续通过临床药师干预、处方医嘱点评、合理用药宣教等手段规范用药行为,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限定日剂量 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 排序比 合理性
原文传递
贝伐珠单抗应用分析与合理性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黎苏 霍虹 +2 位作者 刘广宣 柯力援 黄丹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55-858,共4页
目的:了解贝伐珠单抗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现状。方法:对其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使用过贝伐珠单抗的209例患者,897次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原发疾病分类,参考说明书及药品信息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统计、评价及安全性评估。结... 目的:了解贝伐珠单抗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现状。方法:对其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使用过贝伐珠单抗的209例患者,897次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原发疾病分类,参考说明书及药品信息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统计、评价及安全性评估。结果:209例患者数据分析中显示,适应证应用基本符合中国CFDA、美国FDA审批批准的范围,说明书内适应证治疗用药比例为53.73%,超说明书用药比例为46.27%,其中包含FDA批准适应证、NCCN指南推荐及其他超说明书用药。贝伐珠单抗应用期间所出现的不良反应(ADR)基本与说明书相符。结论:贝伐珠单抗超说明书应用普遍存在,部分超说明书应用有一定的循证学依据。应加强对超说明书用药的监管规范,确保药物安全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超说明书用药 适应证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2020—2022年辽宁省肿瘤医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黄丹 黎苏 刘广宣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3期697-701,共5页
目的 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2020—2022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使用情况以及变化趋势,为规范其管理及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0—2022年辽宁省肿瘤医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使用数据,分析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 目的 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2020—2022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使用情况以及变化趋势,为规范其管理及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0—2022年辽宁省肿瘤医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使用数据,分析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以及排序比(B/A)。结果 2020—2022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销售金额大幅增长。帕博利珠单抗和替雷利珠单抗使用金额较大,排名靠前。2022年新增的品种(阿替利珠单抗、卡度尼利单抗、赛帕利单抗、斯鲁利单抗、舒格利单抗、恩沃利单抗)销售金额排名靠后。替雷利珠单抗的DDDs近3年大幅增加。卡度尼利单抗、度伐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DDC值偏高,且B/A<1。信迪利单抗、替雷利珠单抗、卡瑞利珠单抗、特瑞普利单抗DDC在2022年有大幅度的下降,DDC值较低,且B/A>1。结论 2020—2022年辽宁省肿瘤医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使用总体上比较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限定日剂量 用药频度 排序比 帕博利珠单抗 替雷利珠单抗
原文传递
2011—2013年辽宁省肿瘤医院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黎苏 崔红霞 +2 位作者 黄丹 刘广宣 罗显峰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0期1165-1168,共4页
目的:研究辽宁省肿瘤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辽宁省肿瘤医院2011-2013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229例有效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9例ADR报告中,患者性别差异不... 目的:研究辽宁省肿瘤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辽宁省肿瘤医院2011-2013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229例有效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9例ADR报告中,患者性别差异不明显,年龄主要集中在40~69岁(184例,80.35%),其中50~59岁最多(100例,43.67%);静脉滴注给药最易引发ADR(328次,91.11%);引起ADR的药品主要为抗肿瘤药物,顺铂为致ADR最多的药品(63例,27.51%);血液及造血系统受累居首位(119例,51.97%)。结论临床应加强抗肿瘤药物ADR的监测与上报工作,为合理用药与患者安全做出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2020—2022年辽宁省肿瘤医院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黄丹 刘广宣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9期2335-2341,共7页
目的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2020—2022年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使用情况以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安全合理经济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2022年辽宁省肿瘤医院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使用数据,分析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 目的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2020—2022年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使用情况以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安全合理经济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2022年辽宁省肿瘤医院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使用数据,分析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以及排序比(B/A)。结果2020—2022年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销售金额逐年增长。奥希替尼连续3年销售金额稳居第1位。仑伐替尼销售金额大幅增长,而吉非替尼销售金额大幅下降。奥希替尼、埃克替尼、吉非替尼的DDDs近3年稳居前3位。仑伐替尼DDDs大幅上升,而索拉非尼DDDs大幅下降。普拉替尼、赛沃替尼和洛拉替尼的DDC值偏高。埃克替尼、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索拉非尼和达可替尼DDC值较低。从B/A可以看出,2022年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的B/A>1,赛沃替尼、培唑帕尼和阿来替尼的排序比<1。结论2020—2022年辽宁省肿瘤医院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使用总体上较为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限定日剂量 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 排序比 奥希替尼 仑伐替尼
原文传递
2020—2022年辽宁省肿瘤医院单抗类靶向治疗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黄丹 王艳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0期2584-2588,共5页
目的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2020—2022年单抗类靶向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变化趋势,为临床抗肿瘤药安全合理经济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2022年辽宁省肿瘤医院单抗类靶向药物使用数据,分析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 目的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2020—2022年单抗类靶向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变化趋势,为临床抗肿瘤药安全合理经济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2022年辽宁省肿瘤医院单抗类靶向药物使用数据,分析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以及排序比(B/A)。结果2020—2022年单抗类靶向药物销售金额逐年增长。贝伐珠单抗和曲妥珠单抗连续3年销售金额排名前2位。帕妥珠单抗由2020年的第5位增长到2022年的第3位。曲妥珠单抗DDDs连续3年均排在第1位。2022年新增品种(维迪西妥单抗、维布妥昔单抗、达雷妥尤单抗等)销售金额和DDDs排名均相对靠后,但其DDC值较高。地舒单抗、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伊尼妥单抗等的DDC值较低,且B/A>1,利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的B/A<1。结论2020—2022年辽宁省肿瘤医院单抗类靶向药物的结构总体上较为合理,能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抗类靶向药物 限定日剂量 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 排序比 贝伐珠单抗 曲妥珠单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