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东亚视域论德川日本儒者的伦理学立场 被引量:6
1
作者 俊杰 《外国问题研究》 2016年第1期4-10,共7页
本文分析德川时代日本儒者之伦理学的本质、主要论点及其潜在问题。本文第一节首先指出日本儒者的伦理学之基本性质是一种"功效伦理学",主张"善"不建立在行为者的"存心"之上(因此,他们也反对"治心&q... 本文分析德川时代日本儒者之伦理学的本质、主要论点及其潜在问题。本文第一节首先指出日本儒者的伦理学之基本性质是一种"功效伦理学",主张"善"不建立在行为者的"存心"之上(因此,他们也反对"治心"),而是在"善"所达成的效用之上。本文第二节以日本儒者的管仲论与唐太宗论为例证,分析日本儒者主张"德行"必落实在"功业"之上,所以"功业"先于"德行"。本文第三节再以儒家核心价值"仁"与"道"为中心,析论日本儒者的"功效伦理学"立场,使他们将德行义的"仁"与"道"转化为效用义的"仁"与"道"。本文第四节说明日本儒者的"功效伦理学"实浸润在广袤的德川实学思想脉络之中,他们所持的"功业"优先论与"仁"之效用义,皆是德川实学精神的表现。此种"实学"脉络中的"功效伦理学"之问题在于:只关怀"善能产生何种效果",而忽视"善如何可能",可能使"理想"被"现实"所出卖。本文结论认为:日本儒者的"功效伦理学"因为忽视"善"之内在价值,从而使"善"之主体性与自主性难以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效伦理学 存心伦理学 管仲 唐太宗 伊藤仁斋 荻生徂徕 太宰春台
下载PDF
“生命教育”如何可能? 被引量:4
2
作者 俊杰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54,106,I0004,共13页
“教育”之本质与核心是“生命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生命教育”教学实务上常遭遇的两项障碍:第一是“言”与“意”的断裂问题;第二是因时空条件不同,而导致之生命经验难以传递之问题。这两个问题都使“生命教育”难以经由课堂讲说而... “教育”之本质与核心是“生命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生命教育”教学实务上常遭遇的两项障碍:第一是“言”与“意”的断裂问题;第二是因时空条件不同,而导致之生命经验难以传递之问题。这两个问题都使“生命教育”难以经由课堂讲说而完成。“生命教育”之教学目标在于摄智归仁,学习方法在于穷智见德,也就是将价值理念纳入学习者的身心之中,以持守“心”之清明与贞定。作为通识教育的“生命教育”的切入点在于经典教育,以经典之活化、深化与内化,唤醒学生生命之主体性。从朱子读书法中,提出“亲切”与“敬”作为21世纪经典阅读的两个关键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教育 语言性的断裂 穷智见德 人工智慧 心之觉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