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征斜视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 被引量:44
1
作者 余新平 +4 位作者 陈静嫦 邓大明 林小铭 吴河坪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85-589,共5页
目的探讨V征斜视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63例因V征斜视行下斜肌减弱术和常规水平直肌后退和(或)缩短术患者,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手术前、后的斜视度数,上、下注视眼位的斜视度数差,斜肌功能和双眼视功能状态。平均随访... 目的探讨V征斜视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63例因V征斜视行下斜肌减弱术和常规水平直肌后退和(或)缩短术患者,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手术前、后的斜视度数,上、下注视眼位的斜视度数差,斜肌功能和双眼视功能状态。平均随访时间为8.2个月。结果62例(98.4%)患者合并双眼或单眼下斜肌功能亢进(+2或+3),行下斜肌减弱术和常规水平直肌后退和(或)缩短术;1例患者合并双眼下斜肌功能亢进(+1),仅行水平直肌后退缩短术。术前上、下注视眼位的斜视度数差为25.6△,随访末期为4.5△。48例外斜视V征患者术前水平斜视度数为(外斜)37.2△,随访末期为(内斜)3.4△,其中38例(79.2%)患者的斜视度数<±10△;15例内斜视V征患者术前水平斜视度数为50.6△,随访末期为(内斜)2.4△,其中11例(73.3%)患者的斜视度数<10△。术后21例(33.3%)患者恢复立体视功能。结论V征斜视患者多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减弱下斜肌功能可有效矫治V征斜视,常规斜视矫正方法可有效矫正水平斜视;术后患者立体视功能恢复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特点 V征 远期效果 手术治疗 下斜肌功能亢进 下斜肌减弱术 斜视度数 立体视功能 直肌后退 中华眼科杂志 缩短术 治疗效果 手术方法 功能状态 随访时间 斜视患者 水平斜视 矫正方法 恢复情况 术后患者 手术前 回顾性
原文传递
眼外肌功能亢进与不足程度的分级方法 被引量:40
2
作者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63-666,共4页
关键词 分级方法 眼外肌 斜肌功能亢进 分级标准 斜视患者 手术效果 运动情况 重要意义 分类诊断 手术成功 手术设计 临床工作 可比性 手术时 上斜肌 双眼
原文传递
近视眼与正常眼的角膜地形图差异 被引量:32
3
作者 刘祖国 陈家祺 +3 位作者 李绍珍 林跃生 俭环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82-284,共3页
为了解中轻度近视眼的发病机理,应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镜摄影法观察35只轻、中度近视眼的角膜,并与35只正常眼比较。结果显示,近视眼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urfaceregularityindex,SRI)值、角膜中心屈光... 为了解中轻度近视眼的发病机理,应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镜摄影法观察35只轻、中度近视眼的角膜,并与35只正常眼比较。结果显示,近视眼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urfaceregularityindex,SRI)值、角膜中心屈光度、Simk及以角膜为中心,直径为3、5、7mm的平均角膜屈光度较正常眼高(P<0.05)。而角膜表面不规则指数(surfaceasymmetricindex,SAI)值,第1与第15环及第1与第25环屈光度的差值,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近视眼角膜屈光度较正常眼明显增加。提出近距离阅读引起的调节牵拉巩膜而使角膜屈光度增加,可能是部分轻、中度近视眼的发病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屈光 角膜地形图
原文传递
下斜肌减弱术对眼球旋转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余新平 +5 位作者 陈静嫦 邓大明 林小铭 康瑛 吴河坪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3-246,共4页
目的 了解主、客观旋转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探讨下斜肌减弱术对眼球旋转状态的影响。方法 对 2 0例 (40只眼 )下斜肌功能亢进患者行双眼下斜肌切断或部分切除术 ,应用双马氏杆试验 (DMRT)检查术前、术后 1周及术后 2个月术眼的主观... 目的 了解主、客观旋转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探讨下斜肌减弱术对眼球旋转状态的影响。方法 对 2 0例 (40只眼 )下斜肌功能亢进患者行双眼下斜肌切断或部分切除术 ,应用双马氏杆试验 (DMRT)检查术前、术后 1周及术后 2个月术眼的主观旋转度数 ;术前和术后 1周对其中 15例 (30只眼 )患者行眼底照像 ,并使用绘图软件测量黄斑 视乳头夹角度数 ,记录术眼的客观旋转度数。结果  9例原发性下斜肌功能亢进患者术前DMRT均阴性 ,术后 2个月 1例主观内旋转 5 0°;在 11例下斜肌继发性亢进患者中 ,4例术前DMRT外旋转 2 5°~ 5 0°,术后 2个月 11例均无主观旋转度数。眼底照像示全部患者左、右眼平均客观旋转度数术前分别为外旋转 14 92°± 4 5 1°和外旋转 16 83°± 6 39°,下斜肌减弱手术后 1周分别减少 10 5 4°± 3 75°和 13 0 7°± 3 38° ;双眼手术前、后客观旋转度数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原发性或出生早期继发性下斜肌功能亢进患者主、客观旋转检查结果不一致。下斜肌减弱术可矫治眼球外旋转斜视 ;术后主观旋转状态的变化存在复杂的代偿机制 ;主、客观旋转状态的变化仍存在不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斜肌减弱术 眼球旋转状态 眼球运动 动眼肌 眼外科手术 斜视
原文传递
外斜视A征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 被引量:23
5
作者 邓大明 +4 位作者 林小铭 康瑛 郭彦 杨晓 袁春秀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6-159,共4页
目的 探讨外斜视A征的临床特征和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 32例外斜视A征患者行上斜肌减弱术、内直肌缩短术或 (和 )外直肌后退术 ,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眼位、斜视度数和临床特征的改变。结果 在 32例外斜视A征患者中 ,上斜肌功... 目的 探讨外斜视A征的临床特征和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 32例外斜视A征患者行上斜肌减弱术、内直肌缩短术或 (和 )外直肌后退术 ,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眼位、斜视度数和临床特征的改变。结果 在 32例外斜视A征患者中 ,上斜肌功能亢进 31例 (双眼 2 7例 ,单眼 4例 ) ,内直肌功能不足 2 0例 (双眼 16例 ,单眼 4例 )。行上斜肌部分肌腱切除术 13例 (双眼 12例 ,单眼1例 ) ,行上斜肌肌腱切断术 18例 (双眼 15例 ,单眼 3例 ) ;行内直肌缩短术 17例 (双眼 11例 ,单眼6例 ) ,行单眼内直肌缩短及外直肌后退术 10例 ;行外直肌后退术 4例 (双眼 1例 ,单眼 3例 )。术后眼位恢复至正位 2 8例 ( 87 5 %) ,外斜视A征消失 31例 ( 96 9%) ,其中 4例患者术后获得双眼单视功能。结论 外斜视A征作为斜视A V综合征中的主要斜视类型 ,上斜肌功能亢进和内直肌功能不足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和临床特征 ;矫正外斜视A征的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是上斜肌减弱术和外斜视矫正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斜视A征 手术治疗 眼外科手术 斜视度数 肌功能 手术方法
原文传递
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3
6
作者 杨少梅 +3 位作者 姚力京 陈国策 颜建华 蔡琼珍 《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4年第4期225-227,共3页
文章分析了494例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的效果。术后随访近期(1周)正位率(±5°)为81.78%;远期(≥6周)为81.14%。双眼视功能恢复率是近期45.48%,远期39.63%。以术后正位的404例计算手... 文章分析了494例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的效果。术后随访近期(1周)正位率(±5°)为81.78%;远期(≥6周)为81.14%。双眼视功能恢复率是近期45.48%,远期39.63%。以术后正位的404例计算手术量,平均每毫米矫正2.01°。讨论了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手术量、评价标准和远期疗效的界限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共同性 眼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中国人正常角膜的地形图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祖国 陈家祺 +4 位作者 李绍珍 褶俭环 陈惠珍 葛坚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4年第11期652-654,共3页
采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检查仪检测35眼的正常角膜,结果显示,角膜中央屈光度平均为43.45±1.47D,直径3mm、5mm、7mm处角膜屈光度平均分别为43.45±1.37D、43.16±1.42D、... 采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检查仪检测35眼的正常角膜,结果显示,角膜中央屈光度平均为43.45±1.47D,直径3mm、5mm、7mm处角膜屈光度平均分别为43.45±1.37D、43.16±1.42D、42.84±1.45D,角膜中央与角膜缘屈光度差值平均为1.78±0.89D,角膜中央与旁中央屈光度差值平均为0.65±0.47D,角膜顶点均不在视轴处,正常角膜地形是非对称的复杂形态,并对正常角膜形态及分区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正常眼 屈光 角膜地形图
原文传递
立体视与屈光不正的关系 被引量:19
8
作者 司马晶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80-282,共3页
对124例矫正视力正常的屈光不正患者测量立体视锐度阈值(简称体视阈值),其中近视100人(-0.75~-13.00D),远视24人(+0.87~+5.00D),二者平均体视阈值:裸眼分别为97.73"和21.37";... 对124例矫正视力正常的屈光不正患者测量立体视锐度阈值(简称体视阈值),其中近视100人(-0.75~-13.00D),远视24人(+0.87~+5.00D),二者平均体视阈值:裸眼分别为97.73"和21.37";戴镜分别为8.25"和9.74"。二者的裸眼体视阈值均较正常人(5.15")者高(P〈0.01);戴镜后视力正常,二者的体视阈值仍较正常人者高(P〈0.01)。裸眼体视阈值较戴镜者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觉 屈光不正
原文传递
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治疗儿童近视 被引量:16
9
作者 陈静嫦 邓大明 《眼视光学杂志》 2009年第6期469-471,共3页
目的对0.5%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治疗儿童近视进行临床观察,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05~2007年在我院斜弱视专科就诊的近视患儿30例,5~12岁,既往戴框架眼镜半年以上,排除存在眼部器质性病变及曾接受其他减缓近视发展治疗... 目的对0.5%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治疗儿童近视进行临床观察,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05~2007年在我院斜弱视专科就诊的近视患儿30例,5~12岁,既往戴框架眼镜半年以上,排除存在眼部器质性病变及曾接受其他减缓近视发展治疗的患者。患者双眼点用0.5%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早晚各一次,每次1~2滴,用药时间不少于半年;用药期间每半年复查一次,包括主观症状及常规眼科检查、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检查、眼压检查、静态检影和眼轴。采用用药前后自身对照,对用药前后的年近视发展度、眼轴、眼压和视力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22例患儿最终完成研究,8例因移居外地、未能坚持戴镜等原因退出研究,平均年龄为(7.6±1.8)岁,接受治疗时间0.7~2.7年。用药前后年近视发展分别为(-1.02±0.48)D/年和(-0.54±0.43)D/年,用药后年近视发展明显少于用药前(P<0.01)。用药前及用药后末次随诊矫正视力分别为4.92±0.11和4.98±0.07,用药后末次随诊矫正视力优于用药前(P<0.01)。用药前后眼轴分别为(24.75±1.65)mm和(25.27±1.76)mm,用药后眼轴较用药前增长(P<0.01)。患者无诉畏光、视近物不清,眼压、裂隙灯及眼底检查均无异常。结论0.5%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具有减缓儿童近视发展的作用,并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山莨菪碱 近视 儿童 眼轴
下载PDF
全麻下儿童上睑下垂的手术矫正 被引量:16
10
作者 盒龙山 +2 位作者 颜建华 陈国策 杨少梅 《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4年第3期174-176,共3页
文章报告29例1-9岁儿童上睑下垂在全麻下手术矫正的结果,以术后双眼睑裂相差≤1-2mm或双眼睑裂对称(双眼均≥6mm)为成功标准,异体巩膜悬吊术与提上睑肌缩短术的成功率分别为76.2%和87.5%。讨论了尽早手术的... 文章报告29例1-9岁儿童上睑下垂在全麻下手术矫正的结果,以术后双眼睑裂相差≤1-2mm或双眼睑裂对称(双眼均≥6mm)为成功标准,异体巩膜悬吊术与提上睑肌缩短术的成功率分别为76.2%和87.5%。讨论了尽早手术的必要性、全麻下手术方法与手术量的设计、评价指标及术后评价标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下垂 全身麻醉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直肌睫状前血管的分离和保留对兔眼前段缺血综合征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艳娜 +4 位作者 余新平 邓大明 林小铭 康瑛 王志坚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63-669,共7页
目的 观察兔眼眼外直肌手术中直肌睫状前血管 (ACVs)的分离和保留对预防眼前段缺血综合征 (ASI)的作用。方法 将 32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 4组 ,每组右眼分离和保留ACVs,左眼去除ACVs。A组 :切断 2条水平直肌 ;B组 :切断 2条垂直直... 目的 观察兔眼眼外直肌手术中直肌睫状前血管 (ACVs)的分离和保留对预防眼前段缺血综合征 (ASI)的作用。方法 将 32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 4组 ,每组右眼分离和保留ACVs,左眼去除ACVs。A组 :切断 2条水平直肌 ;B组 :切断 2条垂直直肌 ;C组 :切断内、外直肌和 1条垂直直肌 ;D组 :切断 4条直肌。术前和术后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眼前段的体征 ,测量眼压、房水中总蛋白和乳酸的浓度。术后 4周处死动物 ,光镜和电镜下检查虹膜和睫状体的超微结构。结果 4组中右眼术后均未发生缺血性改变。A组左眼无明显缺血改变 ,B组左眼仅出现轻度缺血的病理学改变。C、D组左眼出现明显甚至严重的ASI体征 ,眼压出现下降趋势 ,C组眼压术前为 (17 2 1± 3 76 )mmHg(1mmHg =0 133kPa) ,术后最低降至 (14 4 8± 3 36 )mmHg(P <0 0 5 ) ,D组眼压术前为 (16 6 8± 2 33)mmHg,术后最低降至 (3 17± 0 92 )mmHg(P <0 0 5 ) ;房水中总蛋白和乳酸的浓度明显增高 ,C组术前分别为(5 0 5 3± 5 0 )mg/L和 (7 5 4± 0 4 7)g/L ,术后分别最高升至 (811 9± 4 4 4 )mg/L和 (11 0 0± 3 5 9)g/L(P<0 0 5 ) ;D组术前分别为 (5 0 4 6± 4 1)mg/L和 (7 17± 1 4 4 )g/L ,术后分别最高升至 (10 2 5 8± 78 3)mg/L和 (8 2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术前 左眼 保留 ACV 眼压 兔眼 垂直 目的观 结论
原文传递
眼内异物误诊原因分析及防止措施 被引量:10
12
作者 林小铭 袁钊辉 +3 位作者 林晓峰 闻祥根 蓝育青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4-235,共2页
目的 探讨如何避免眼内金属异物误诊和漏诊。方法 对 12例 ( 12眼 )眼内金属异物误诊、漏诊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2眼被误诊为葡萄膜炎 8眼、白内障 1眼、玻璃体浑浊 3眼。由于延误了治疗 ,导致视力下降。结论 必须提高医生对... 目的 探讨如何避免眼内金属异物误诊和漏诊。方法 对 12例 ( 12眼 )眼内金属异物误诊、漏诊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2眼被误诊为葡萄膜炎 8眼、白内障 1眼、玻璃体浑浊 3眼。由于延误了治疗 ,导致视力下降。结论 必须提高医生对本病的警惕性 ,全面分析病情 ,借助X线等辅助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异物 误诊 原因分析 防止措施 漏诊 诊断
下载PDF
后天性外旋转斜视的临床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10
13
作者 邓大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5-447,共3页
目的 :探讨后天性外旋转斜视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2 1例后天性外旋转斜视病例。结果 :本组病例的临床特点为 :1有明确的外伤病史 ;2患者有极明显的下半视野复视 ;3双马德氏三棱镜检查阳性 ;4双马德氏杆检查为外旋转斜... 目的 :探讨后天性外旋转斜视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2 1例后天性外旋转斜视病例。结果 :本组病例的临床特点为 :1有明确的外伤病史 ;2患者有极明显的下半视野复视 ;3双马德氏三棱镜检查阳性 ;4双马德氏杆检查为外旋转斜视。本组病例中有 4例经保守治疗后仍有眼位偏斜而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采用 Harada- Ito术式或改良的Harada- Ito术式 ,4例手术病人术后均外旋斜消失 ,有立体视觉存在。结论 :当外伤或其他病史所致患者有明显的下半视野复视时 ,要注意外旋斜视的诊断 ,外旋斜视保守治疗无效时应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后天性外旋转斜视 眼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左旋多巴对弱视眼视诱发电位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邓大明 龙时先 +2 位作者 吴德正 陈国策 《眼科学报》 1997年第4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治疗弱视的效果。方法:正常眼和弱视眼服用单次剂量左旋多巴前后进行图形视诱发电位(pattem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检测。结果:正常眼服药后中空间频率PVEP的N_1P_1振幅和高空间频率PVEP的P_1N_2振幅增大,弱...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治疗弱视的效果。方法:正常眼和弱视眼服用单次剂量左旋多巴前后进行图形视诱发电位(pattem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检测。结果:正常眼服药后中空间频率PVEP的N_1P_1振幅和高空间频率PVEP的P_1N_2振幅增大,弱视眼服药后低空间频率PVEP的N_1波潜伏期和中空间频率PVEP的P_1波潜伏期缩短。结论:左旋多巴可改善弱视眼的视功能,可作为弱视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眼科学报1997;13:182—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药物 视诱发电位 左旋多巴 治疗
下载PDF
上斜肌减弱术对眼球旋转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河坪 +3 位作者 邓大明 林小铭 余新平 陈静嫦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83-887,共5页
目的探讨上斜肌减弱术对眼球旋转状态的影响。方法对29例(58只眼)上斜肌功能亢进患者行双眼上斜肌减弱术,术前和术后1周拍摄眼底照片,并使用绘图软件测量黄斑-视乳头夹角度数,记录术眼的客观旋转度数。使用同视机检查主观旋转度数和双... 目的探讨上斜肌减弱术对眼球旋转状态的影响。方法对29例(58只眼)上斜肌功能亢进患者行双眼上斜肌减弱术,术前和术后1周拍摄眼底照片,并使用绘图软件测量黄斑-视乳头夹角度数,记录术眼的客观旋转度数。使用同视机检查主观旋转度数和双眼视觉功能。结果 58只眼术前客观旋转度数右眼为内旋转10.48°±6.01°,左眼为内旋转9.37°±5.88°;上斜肌减弱术后1周右眼和左眼的客观旋转度数分别减少了9.11°±7.09°和7.94°±4.76°。双眼手术前、后客观旋转度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斜肌断腱术后内旋转度数的变化与上斜肌部分切除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视机检查结果显示全部患者手术前、后均无正常双眼视觉功能和旋转斜视。结论减弱亢进的上斜肌功能可矫治眼球内旋转斜视;上斜肌断腱术和上斜肌部分切除术改善内旋转斜视的效果基本相同;主、客观旋转状态的变化存在不一致性。(中华眼科杂志.2006,42:883-8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眼球运动 眼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实验性眼前段缺血综合征的电镜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艳娜 +4 位作者 余新平 邓大明 林小铭 康瑛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眼前段缺血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和超微病理变化及分离和保留睫状血管对其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将32只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第1组双眼分别切断内外2条水平直肌。第2组双眼分别切断上下2条垂直肌。第3组双眼分别切断上下及内... 目的探讨眼前段缺血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和超微病理变化及分离和保留睫状血管对其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将32只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第1组双眼分别切断内外2条水平直肌。第2组双眼分别切断上下2条垂直肌。第3组双眼分别切断上下及内或外直肌共3条直肌。第4组双眼分别切断内外、上下4条直肌。每组动物均在右眼分离保留睫状血管,左眼切断直肌和睫状血管。术后4周取虹膜和睫状体组织电镜检查。结果第1组动物双眼无明显缺血改变,第2、3、4组不保留血管眼有明显甚至严重缺血改变,保留血管眼无缺血改变。结论论证了切断不同的直肌引起的眼前段不同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及其与眼前段缺血发生的关系,分离和保留睫状前血管可以有效预防眼前段缺血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眼前段缺血综合征 电镜 斜视 超微结构
下载PDF
18例外斜A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袁春秀 +3 位作者 林小铭 邓大明 康瑛 杨晓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 :探讨外斜A征临床特征及手术矫正的效果。方法 :18例患者 13例行上斜肌减弱术 +水平肌手术 ,5例行单纯水平肌手术 ,观察术前术后眼位 ,上斜肌功能及双眼视觉。结果 :上斜肌减弱术 +相应内直肌缩短术对大多数外斜A征的矫正效果最好... 目的 :探讨外斜A征临床特征及手术矫正的效果。方法 :18例患者 13例行上斜肌减弱术 +水平肌手术 ,5例行单纯水平肌手术 ,观察术前术后眼位 ,上斜肌功能及双眼视觉。结果 :上斜肌减弱术 +相应内直肌缩短术对大多数外斜A征的矫正效果最好。结论 :上斜肌功能亢进是外斜A征发病主要原因。外斜A征手术方式主要是上斜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斜A征 上斜肌 手术矫正 临床分析 上斜肌减弱 内直肌加强术
原文传递
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的临床检查及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练苹 叶秀兰 +1 位作者 顾欣祖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81-483,共3页
关键词 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 检查 视网膜 视神经 视交叉
原文传递
V征斜视的眼球旋转状态 被引量:7
19
作者 余新平 +4 位作者 邓大明 林小铭 陈静嫦 吴河坪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研究V征斜视的眼球旋转状态。【方法】对住院手术的22例V征斜视患者手术前和术后一周行眼底照相测量黄斑—视乳头夹角,同时观察记录术前和术后一周的第一眼位和向上、向下注视时斜视度、眼球运动和下斜肌功能。【结果】17例(17/... 【目的】研究V征斜视的眼球旋转状态。【方法】对住院手术的22例V征斜视患者手术前和术后一周行眼底照相测量黄斑—视乳头夹角,同时观察记录术前和术后一周的第一眼位和向上、向下注视时斜视度、眼球运动和下斜肌功能。【结果】17例(17/22)为双眼眼球外旋转,4例(4/22)单眼眼球外旋转,1例(1/22)眼球无旋转;22例患者术前右眼和左眼的黄斑—视乳头夹角分别为(15.67±5.72)°、(16.59±6.69)°,与正常人群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术后一周时右眼和左眼的黄斑鄄视乳头夹角分别为(5.24±5.87)°和(7.17±5.40)°,与正常人群无明显差异(P﹥0.5);术前向上和向下注视时斜视角差值为(23.1±6.8)△,术后一周时的差值为(2.0±2.25)△;术前所有患者均合并双眼下斜肌功能亢进,术后1周时除1例仍有轻度功能亢进外,余21例下斜肌功能正常。【结论】V征斜视患者有眼球的客观外旋转,下斜肌减弱手术后眼球客观旋转状态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球 斜视 下斜肌 患者 术后 肌功能 视乳头 显著性 照相 状态
下载PDF
关注斜视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余新平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513-515,共3页
斜视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儿童和成年斜视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心理障碍、视功能异常等显著影响生存质量状况的因素。目前临床上已有经过评估的专用于斜视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估量表,通过量表评估发现手术后患... 斜视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儿童和成年斜视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心理障碍、视功能异常等显著影响生存质量状况的因素。目前临床上已有经过评估的专用于斜视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估量表,通过量表评估发现手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改善.量表得分与手术效果显著相关,有研究建议生存质量评估可作为手术后效果的评价手段之一。临床L应更重视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估,来指导斜视治疗,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生活质量 量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