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OXB9基因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与侵袭转移能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琪 +3 位作者 冀凯伦 季波 潘宝军 李国楼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28-633,共6页
目的 HOXB9(homeobox B9)是HOX转录因子家族的一员,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本研究旨在探讨HOXB9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沉默HOXB9基因对TPC-1细胞增殖与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06-01—2017-06-01潍坊市中医院收治... 目的 HOXB9(homeobox B9)是HOX转录因子家族的一员,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本研究旨在探讨HOXB9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沉默HOXB9基因对TPC-1细胞增殖与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06-01—2017-06-01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88例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组织标本,每例组织标本包括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离肿瘤组织1~2cm并经病理确诊的非癌组织)。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癌周组织中HOXB9基因表达。构建HOXB9的siRNA瞬时转染细胞TPC-1,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iRNA的沉默效果。通过MTT试验检测细胞生长能力、平板克隆试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侵袭与迁移试验检测TPC-1细胞的侵袭与迁移能力,应用q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移相关蛋白MMP2与CXCR4在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HOXB9表达水平0.3±0.2,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1±0.2,t=4.287,P=0.013。沉默HOXB9基因后,分别在24、48及72h检测TPC-1细胞生长能力,结果显示,siHOXB9-TPC-1试验组(F=120.527,P<0.001)的生长能力明显高于sicontrol-TPC-1对照组(F=27.574,P<0.001)。siHOXB9-TPC-1试验组的克隆数90±10.8,高于sicontrol-TPC-1对照组的35±3.4,P<0.001。siHOXB9-TPC-1试验组迁移细胞数目107±5.2,高于sicontrol-TPC-1对照组的53±3.8,P<0.001;siHOXB9-TPC-1试验组侵袭细胞数目80±4.7,高于sicontrol-TPC-1对照组相的46±3.2,P<0.001。在siHOXB9-TPC-1试验组中,沉默HOXB9后MMP2和CXCR4表达明显上调。结论HOXB9基因是一个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肿瘤抑制因子,沉默HOXB9基因可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生长增殖及侵袭转移,为靶向治疗甲状腺癌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HOXB9基因 生长增殖 侵袭转移
原文传递
地塞米松球旁注射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晓敏 韩德昌 +2 位作者 周艳 李文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470-473,共4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球旁注射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比较与全身用药的优势,特别是在减轻不良反应方面。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球旁注射组74例,全身用药组58例。对照组选择神经内科动脉硬化脑血管痉挛或腔隙性脑梗塞的患...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球旁注射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比较与全身用药的优势,特别是在减轻不良反应方面。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球旁注射组74例,全身用药组58例。对照组选择神经内科动脉硬化脑血管痉挛或腔隙性脑梗塞的患者59例。球旁注射组2.5mg地塞米松患眼球旁注射7d;全身用药组10mg地塞米松静脉滴注5~7d减量;对照组不用地塞米松。三组患者均全身应用扩张血管药物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后4~7d检查视力、视野、体质量变化,了解不良反应。结果:地塞米松球旁注射组和全身用药组患者视力、视野均有显著提高。对照组视力视野略有提高。全身用药组食欲亢进、乏力、失眠、体质量增加等不良反应明显。结论:地塞米松球旁注射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地塞米松 球旁注射
下载PDF
柿石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3
作者 谭志军 +1 位作者 刘玉军 郇述勇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4期355-356,共2页
小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为粘连、腹外疝和肠道肿瘤,粪石原因所致较为少见。但近年来,由柿子所致的急性小肠梗阻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本研究收集1997-2007年的38例柿石性肠梗阻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 胃肠结石 肠梗阻 外科治疗
下载PDF
肝脏未分化肉瘤1例报告并国内文献复习 被引量:3
4
作者 谭志军 陶金波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0期812-814,共3页
目的探讨肝脏未分化肉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收治1例肝脏未分化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检索1996年至2007年国内有关肝脏未分化肉瘤的文献。结果本组1例加20篇文献中报道的资料较完整的有30例,共计31例,其中年龄3... 目的探讨肝脏未分化肉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收治1例肝脏未分化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检索1996年至2007年国内有关肝脏未分化肉瘤的文献。结果本组1例加20篇文献中报道的资料较完整的有30例,共计31例,其中年龄3~11岁24例(77.4%),15~63岁7例(22.6%)。肿瘤位于肝右叶18例(58.1%),位于肝左叶10例(32.3%),累及左右两叶3例(9.7%)。最小者8.5 cm×6.5 cm,最大者18 cm×16 cm×12 cm。结论肝脏未分化肉瘤多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肿瘤多位于肝右叶,体积一般较大,最好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术后常易复发及发生远处转移,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未分化肉瘤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经胸乳入路微创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张国军 高磊 +1 位作者 王瑞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8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经胸乳入路微创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6月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 目的:探讨经胸乳入路微创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6月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微创组采用经胸乳入路微创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术后住院时间、颈部自主活动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经胸乳入路微创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经胸乳入路微创腔镜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丙泊酚靶控加单次硬膜外麻醉在儿外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小 李家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观察儿外手术中应用丙泊酚靶控麻醉复合单次硬膜外麻醉的过程,并与氯胺酮全麻相比较,评价丙泊酚靶控加单次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儿外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拟施手术年龄2~12岁的患儿42例,随机分为两组:K组(n=21)为氯胺酮组,... 目的观察儿外手术中应用丙泊酚靶控麻醉复合单次硬膜外麻醉的过程,并与氯胺酮全麻相比较,评价丙泊酚靶控加单次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儿外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拟施手术年龄2~12岁的患儿42例,随机分为两组:K组(n=21)为氯胺酮组,P组(n=21)为单次硬膜外加丙泊酚靶控输注组,观察两组基础麻醉后入室时T0、切皮时T1、结束时T2各时点患儿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术中肢动挣扎、肌松满意度、苏醒时间、苏醒延迟等指标。结果 K组SBP、DBP、HR在T1、T2与T0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P组SBP、DBP无明显改变,但在T1、T2均较K组低(P<0.05),P组HR在T1、T2较T0降低(P<0.05),较K组同时点显著降低(P<0.01)。P组肢动挣扎例数明显少于K组(P<0.01),肌松满意度好于K组(P<0.05),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1),苏醒延迟等指标明显少于K组(P<0.01)。结论单次硬膜外加丙泊酚靶控用于儿外手术麻醉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具有麻醉效果好、术后苏醒快、安全可靠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靶控 单次硬膜外麻醉 小儿
下载PDF
艾司奥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比较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国栋 潘艳 +7 位作者 钟江鹏 臧洪珍 邱昊鹏 徐爱芬 何金芳 赵继海 吴寿荣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21年第2期59-60,63,共3页
目的探析胃食管反流病采取艾司奥美拉唑和奥美拉唑诊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5月在我院就诊5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以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治疗组予艾司奥美拉唑,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 目的探析胃食管反流病采取艾司奥美拉唑和奥美拉唑诊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5月在我院就诊5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以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治疗组予艾司奥美拉唑,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治疗组复发率、各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较奥美拉唑,胃食管反流病采取艾司奥美拉唑效果更为理想,可有效改善症状,减小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喉咽反流 艾司奥美拉唑 效果
原文传递
艾司奥美拉唑联合黛力新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国栋 潘艳 +7 位作者 钟江鹏 臧洪珍 邱昊鹏 徐爱芬 何金芳 赵继海 吴寿荣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32期12-14,共3页
目的:分析艾司奥美拉唑+黛力新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9年10月-2020年6月收治RGERD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试验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黛力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分析艾司奥美拉唑+黛力新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9年10月-2020年6月收治RGERD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试验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黛力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GerdQ评分、血清炎性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Gerd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32(IL-32)、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8(IL-18)等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奥美拉唑+黛力新可有效缓解RGERD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反应,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奥美拉唑 黛力新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小剂量肾上腺素在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应用
9
作者 谭志军 +2 位作者 张凤云 李昌生 袁永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7期588-590,共3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4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72例,在灌注化疗药物及碘油乳剂前推注小剂量肾上腺素;...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4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72例,在灌注化疗药物及碘油乳剂前推注小剂量肾上腺素;对照组72例,常规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2组所用化疗药物及超液态碘油基本相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1.11%,对照组为36.11%,治疗前后肝肿瘤的变化、术后肝功能变化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肾上腺素经导管灌注可显著减少TACE术后肝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肾上腺素
下载PDF
腹腔引流管致胃瘘一例分析
10
作者 谭志军 +1 位作者 袁丁 袁永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8年第6期550-550,507,共2页
1病例资料 患者女,53岁。因“呕血、黑便5d”入院;患者于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1次,吐新鲜血液约30mL,无头晕、昏迷,不伴恶心,无腹痛、腹泻,无发热、咳喘。当地医院给予止血、抑酸、支持等治疗,未再出现呕血,但仍有黑便,并... 1病例资料 患者女,53岁。因“呕血、黑便5d”入院;患者于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1次,吐新鲜血液约30mL,无头晕、昏迷,不伴恶心,无腹痛、腹泻,无发热、咳喘。当地医院给予止血、抑酸、支持等治疗,未再出现呕血,但仍有黑便,并出现双下肢浮肿。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以“上消化道出血”收住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楚,未进饮食,睡眠欠佳,无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既往有胆囊结石病史,6年前行胆囊切除术;有多次上消化道出血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引流 胃瘘
下载PDF
丙戊酸钠治疗神经内科癫痫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立娟 潘宝军 +1 位作者 君如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应用丙戊酸钠治疗神经内科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间该院收治的神经内科癫痫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及治疗组,每组54例,其中治疗组患者行丙戊酸钠... 目的分析探讨应用丙戊酸钠治疗神经内科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间该院收治的神经内科癫痫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及治疗组,每组54例,其中治疗组患者行丙戊酸钠治疗,常规组患者行卡马地平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显效25例、有效26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4%,常规组患者显效16例、有效24例、无效1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47,P<0.05);治疗组患者出现嗜睡1例、胃肠道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常规组患者嗜睡4例、胃肠道反应3例体质下降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0,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的卡马西平治疗,应用丙戊酸钠治疗神经内科癫痫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减少了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可靠,有效改善神经内科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神经内科癫痫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艾司奥美拉唑联合曲美布汀治疗无效食管动力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效果
12
作者 王国栋 潘艳 +7 位作者 钟江鹏 臧洪珍 邱昊鹏 徐爱芬 何金芳 赵继海 吴寿荣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5期4-6,9,共4页
目的:观察艾司奥美拉唑联合曲美布汀治疗无效食管动力(IEM)致胃食管返流病(GER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58例IEM所致的GE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艾司奥美拉唑联合曲美布汀治疗无效食管动力(IEM)致胃食管返流病(GER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58例IEM所致的GE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曲美布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病(GERD Q)问卷评分、食管体部蠕动收缩波幅、食管远端收缩积分(DCI)、湿咽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ERD Q问卷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17水平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近端、中端和远端各蠕动收缩波幅、DCI、湿咽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近端、中端和远端各蠕动收缩波幅、DCI、湿咽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奥美拉唑联合曲美布汀治疗IEM所致的GERD患者可增大食管体部蠕动收缩波幅,提高DCI和湿咽成功率,降低GERD Q问卷评分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艾司奥美拉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奥美拉唑 曲美布汀 胃食管返流病 无效食管动力
下载PDF
胃大部切除严重并发症六例原因分析
13
作者 张保信 郇述勇 《临床外科杂志》 1997年第3期173-174,共2页
关键词 胃切除 胃大部切除 并发症 病因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胆漏2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汇明 来秀芬 +2 位作者 袁永胜 锡文庆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6年第6期383-383,共1页
关键词 胆漏·腹腔镜·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家族性小儿甲状腺腺瘤一例
15
作者 郝树伟 张保信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0-180,共1页
关键词 甲状腺腺瘤 家族性 儿童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桥本氏病误行手术治疗26例分析
16
作者 刘玉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4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桥本氏病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误诊 误治
下载PDF
腰椎骨折并发后腹膜裂孔疝一例
17
作者 刘汇明 袁永胜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87-287,共1页
患者 男性,43岁。因卷帘机致全身多处挤压伤于2007年1月11日入院。查体:血压80/50 mmHg(10.7/6.7kPa),神志清,痛苦貌,面部肿胀,以双眼睑及口唇明显,腹部平坦。腹肌软,轻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可。会阴部见不规则皮肤裂... 患者 男性,43岁。因卷帘机致全身多处挤压伤于2007年1月11日入院。查体:血压80/50 mmHg(10.7/6.7kPa),神志清,痛苦貌,面部肿胀,以双眼睑及口唇明显,腹部平坦。腹肌软,轻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可。会阴部见不规则皮肤裂伤,右睾丸外露,阴茎皮肤自根部剥脱,阴茎外露,伤口流血,腰背部压痛。入院当日急诊行清创缝合,卧床休息、输液、抗休克、抗感染治疗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裂孔疝 后腹膜 并发 睾丸外露 阴茎皮肤 面部肿胀 皮肤裂伤
原文传递
腹膜间皮肉瘤误诊一例报告
18
作者 刘世江 陶金波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775-775,共1页
患者,男,24岁。因腹痛伴发热1月于2002年7月入院。开始为持续性脐周部隐痛伴低热,口服抗菌药物治疗10d无好转,腹痛加重,出现高热,行B超检查:中腹部见团块状中等回声,大小6.5cm×6.6cm×4.8cm,边界欠清晰,内回声不... 患者,男,24岁。因腹痛伴发热1月于2002年7月入院。开始为持续性脐周部隐痛伴低热,口服抗菌药物治疗10d无好转,腹痛加重,出现高热,行B超检查:中腹部见团块状中等回声,大小6.5cm×6.6cm×4.8cm,边界欠清晰,内回声不均,有小的低回声区,提示腹部炎性肿块,在当地医院静滴抗菌药物治疗半月,无效,且肿块生长快。患者1月前有“急性阑尾炎”手术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肿瘤/诊断 间皮瘤/诊断 误诊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