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与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魏茂 杨爱琴 +2 位作者 韩淑娥 刘淑秀 武娜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26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96例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人院后常规检测CD3、CIM、CD8。按照CD3及CD4从低到高排序,1~48为观察组,49~96为对照组。抗结...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96例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人院后常规检测CD3、CIM、CD8。按照CD3及CD4从低到高排序,1~48为观察组,49~96为对照组。抗结核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HBV再激活发生例数及发生率。对所有发生HBV再激活患者再次检测CD3、CIM、CD8,观察HBV再激活前后CD3、CD4、CD8的变化。结果观察组48例患者中发生HBV再激活者26例,发生率为54.17%(26/48)。对照组48例患者中发生HBV再激活者16例,发生率为33.33(26/48)。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HBV再激活后CD3、CD4、CD4/CD8进一步下降,CD8继续升高。结论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后,免疫功能相对低下者更易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乙肝病毒再激活后,机体的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T细胞亚群 免疫功能 肺结核 乙型肝炎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抗结核药物致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2
作者 魏茂 郑嵘 +2 位作者 韩冰冰 董安山 王琼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11期998-999,共2页
关键词 肝炎 中毒性 肝炎 乙型 结核 药物监测
下载PDF
双环醇治疗乙肝病毒再激活后肝功能异常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魏茂 郑嵘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0期56-57,共2页
目的观察双环醇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后肝功能异常的疗效。方法将结核病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因抗结核治疗而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停用抗结核药,并给予拉米夫定抗病毒及一般... 目的观察双环醇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后肝功能异常的疗效。方法将结核病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因抗结核治疗而发生乙肝病毒再激活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停用抗结核药,并给予拉米夫定抗病毒及一般保肝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双环醇50 mg,每天3次,口服。治疗2个周、4个周后复查肝功。观察两组患者肝功恢复情况。结果治疗2个周及4个周后ALT下降幅度及复常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双环醇对治疗乙肝病毒再激活后肝功能异常,起到了比较理想的保肝、降酶作用,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醇 HBV再激活:乙型肝炎 结核病
下载PDF
胸腺肽α1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魏茂 郑嵘 +1 位作者 董安山 王华丽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7期70-71,共2页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Tα1)在预防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中的作用。方法将72例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除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外,给予胸腺肽...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Tα1)在预防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中的作用。方法将72例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除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外,给予胸腺肽α11.6mg皮下注射,每周2次。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抗结核治疗后1、2、3个月检测肝功能及HBV-DNA,观察两组患者HBV再激活发生例数。结果治疗组36例患者中发生HBV再激活者12例,发生率为33.33%(12/36)。对照组36例患者中发生HBV再激活者20例,发生率为55.56%(20/36)。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在抗结核治疗期间,给予胸腺肽α1治疗,可以起到预防发生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乙型肝炎 肺结核
下载PDF
心理干预预防HBV再激活临床研究
5
作者 刘淑秀 魏茂 +2 位作者 韩淑娥 王晓翠 庄玉春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28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预防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HBV再激活的作用。方法将160例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干预,包括心理支持疗法...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预防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HBV再激活的作用。方法将160例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干预,包括心理支持疗法、认知疗法及心理暗示疗法。观察两组患者HBV-DNA再激活发生例数及发生率。结果实验组80例患者中发生HBV再激活者26例,其中治疗1个月者发生5例,治疗2个月发生8例,治疗3个月发生13例,HBV再激活总发生率为32.50%(26/80)。对照组80例患者中发生HBV再激活者42例,其中治疗1个月者发生10例,治疗2个月发生16例,治疗3个月发生26例。HBV再激活总发生率为52.50%(42/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前后,给予心理干预治疗,能起到预防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乙型肝炎 肺结核 HBV-DNA再激活
下载PDF
甲硝唑腹腔热灌注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腔积液36例临床观察
6
作者 魏茂 郑嵘 +2 位作者 韩冰 董安山 王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第5期61-61,共1页
目的探讨甲硝唑腹腔热灌注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腔积液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难治性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静脉应用抗生素及放腹腔积液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 目的探讨甲硝唑腹腔热灌注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腔积液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难治性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静脉应用抗生素及放腹腔积液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于常规放腹腔积液后,将加热至44~45℃的甲硝唑注射液500ml注入腹腔,隔天1次。结果治疗组有效率、病情缓解、复发时间及病死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甲硝唑腹腔热灌注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腔积液病情缓解快、并发症少、预后好,是一种经济、实用、安全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硝唑 腹腔热灌注 难治性肝硬化 腹腔积液
下载PDF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综合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三例
7
作者 魏茂 秀娟 陈立梅 《中华理疗杂志》 2001年第4期251-251,共1页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呼吸窘迫综合征 充氧自血回输 紫外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