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研究 |
魏彤儒
郭孝锋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5
|
|
2
|
中国现代社会“城市剩女”问题的思考 |
魏彤儒
张刚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0
|
|
3
|
危机教育研究述评 |
魏彤儒
齐秀强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8
|
|
4
|
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构建路径探究 |
魏彤儒
郭牧琦
|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12 |
18
|
|
5
|
和谐校园建构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魏彤儒
|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3
|
|
6
|
商家赞助学生活动现象透视 |
郭孝锋
祝志杰
魏彤儒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
2001 |
11
|
|
7
|
2007年以来大学生群体流行语调研报告--以河北省高校为例 |
魏彤儒
郭利民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0
|
|
8
|
关于构建大学生长期参与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制探析——基于北京、天津和保定的实证调查 |
魏彤儒
郭牧琦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12 |
9
|
|
9
|
青少年死亡教育: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双重诉求 |
魏彤儒
齐秀强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10
|
中国死亡教育三十年研究历程探析——基于CNKI 1988—2018期刊文献 |
魏彤儒
白琳琳
|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
2020 |
8
|
|
11
|
高校贫困生工作的政策困境分析 |
郭孝锋
魏彤儒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
2004 |
4
|
|
12
|
《周易》生命哲学观的“生生”之维 |
李振纲
张乃芳
魏彤儒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13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刍议 |
魏彤儒
郭孝锋
|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3
|
|
14
|
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理论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
魏彤儒
廉旭
|
《现代教育科学》
|
2019 |
5
|
|
15
|
战后日本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魏彤儒
王成
|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5
|
|
16
|
新时期“高校稳定”的内涵及其特征研究 |
郭孝锋
魏彤儒
|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4
|
|
17
|
我国当代大学生政治效能感的现实考量——基于2011年全国大学生政治效能感状况的数据调查 |
魏彤儒
郭牧琦
|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5
|
|
18
|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青年担当重要论述的三重维度 |
魏彤儒
张蓓蓓
|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9
|
我国小学生灾难教育主体归属问题探究——基于对我国小学生灾难知识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魏彤儒
祝明银
张小燕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20
|
关于我国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矛盾性的多维思考 |
魏彤儒
王成
|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