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思想史研究中的《再生》与“再生派” 被引量:7
1
作者 万磊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8期68-77,共10页
《再生》是民国思想史研究中的一份重要的连续性刊物,其出版发行和编辑、经费等问题折射出组党派办刊的一般问题;"再生派"学人的聚合既有历史的机缘,又有历史的必然性。他们在年龄层次上构成一个梯队,在职业界别和学科分类上... 《再生》是民国思想史研究中的一份重要的连续性刊物,其出版发行和编辑、经费等问题折射出组党派办刊的一般问题;"再生派"学人的聚合既有历史的机缘,又有历史的必然性。他们在年龄层次上构成一个梯队,在职业界别和学科分类上交错互补,形成一个群体的"权势网络"。以二张为代表的中国国家社会党人从历史谱系上看与康、梁研究系尤其是梁启超的政闻社一脉相承,从"再生派"学人的人物谱系来看,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同乡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等形成不同层次的"轮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 “再生派” 历史谱系 人物谱系
下载PDF
情感与认同——政治心理学的孪生子 被引量:7
2
作者 万磊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9-14,共6页
政治的首要和基本问题是合法性问题,合法性意味着对现有政权的认同,权力本身即是一种情感。冷战结束后,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研究者,都非常重视认同问题,认同成为解释冲突和斗争的一个重要角度。情感构成认同的基础,政治情感是政治认同的... 政治的首要和基本问题是合法性问题,合法性意味着对现有政权的认同,权力本身即是一种情感。冷战结束后,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研究者,都非常重视认同问题,认同成为解释冲突和斗争的一个重要角度。情感构成认同的基础,政治情感是政治认同的基础,情感与认同在政治心理学中的应用表现为阶级认同中的情感动员和情感动员中的国家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 认同 情感动员 国家认同 政治心理学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复兴话语谱系的形成 被引量:7
3
作者 万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3-140,共8页
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不懈的追求,其实质是要建立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20世纪30年代"民族复兴"话语的兴起具有特定含义,它与国民党内黄埔系发起的、以力行社为组织核心的民族复兴运动有很大关系。同时,它与农村破产的历... 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不懈的追求,其实质是要建立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20世纪30年代"民族复兴"话语的兴起具有特定含义,它与国民党内黄埔系发起的、以力行社为组织核心的民族复兴运动有很大关系。同时,它与农村破产的历史语境又有很大瓜葛。这套话语谱系的内容和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倾向,可以看作是文化民族主义的情感表达,它的出现是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族自卑感的"投射机制",但与此前相比又有着新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复兴 文化心理 农村破产 话语谱系
下载PDF
政治心理学中的人格研究与精神分析法 被引量:7
4
作者 万磊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32,156,共8页
政治心理学起源于对政治现象中政治人的精神与生理的关注,故此,对于政治人格的精神病理学研究一直是这门学科的主题。然而,人格一词对于政治学家和心理学家而言范围大小不同,心理学家将人格作为解释个体在面临不同刺激时的行为反应模式... 政治心理学起源于对政治现象中政治人的精神与生理的关注,故此,对于政治人格的精神病理学研究一直是这门学科的主题。然而,人格一词对于政治学家和心理学家而言范围大小不同,心理学家将人格作为解释个体在面临不同刺激时的行为反应模式,政治学家更倾向于将人格看作一种心理防卫机制,进而探讨这种机制对于政治行为产生的影响。从概念界定到研究方法等方面,精神分析既促进了人格研究的深化和成型,又给政治—人格分析法带来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心理学 人格 权威人格 人格—政治分析法
下载PDF
十字架下的冲撞与撕裂——洪秀全政治人格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万磊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45,共13页
本文借助于埃里克森同一性理论对洪秀全的政治人格的形成过程和结构进行了研究 ,采用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分析方法对太平天国起义做出了政治心理学解释 ,旨在探讨政治认同危机的心理发生机制 ,作者认为政治行为发端于青少年时期的同一性... 本文借助于埃里克森同一性理论对洪秀全的政治人格的形成过程和结构进行了研究 ,采用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分析方法对太平天国起义做出了政治心理学解释 ,旨在探讨政治认同危机的心理发生机制 ,作者认为政治行为发端于青少年时期的同一性危机 ,政治认同危机是一个由自居作用到泛化作用的过程 ,这个过程又可以通过对太平天国起义的一些关键性问题的重新阐释得到证实。作者通过对一个个案的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秀全 政治人格 心理分析方法 太平天国起义 政治心理学 政治行为 政治认同危机
原文传递
水火交融:“新主流”背景下香港动作电影的暴力美学展现
6
作者 杨显泽 万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5期58-62,共5页
香港电影历经了起起伏伏,但始终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纵观时下电影,从制作构成上看,港产动作电影已占据半壁江山,而从影片类型上看,“新主流电影”同样是中国电影的中流砥柱,“新主流”已然成了中国电影共同奋进的新赛道。同时,动作... 香港电影历经了起起伏伏,但始终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纵观时下电影,从制作构成上看,港产动作电影已占据半壁江山,而从影片类型上看,“新主流电影”同样是中国电影的中流砥柱,“新主流”已然成了中国电影共同奋进的新赛道。同时,动作片以身体美学作为美学表达基础,港片在此之上又发展出了独特的“港式暴力美学”。其大致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表现形式上暴力元素的坐标移位;二是内核上动作电影的文化合流。该文着重论述了这两个特点的呈现。“新主流”背景下对香港动作电影暴力美学的探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港片的流变,并为之后的电影创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电影 动作电影 新主流电影 暴力美学 文化合流 现实主义
下载PDF
“百家”何以融合——以睡虎地秦墓竹简为例
7
作者 张馨艺 万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0期65-68,共4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并非法家思想一家独大,而是儒家、道家、墨家各有体现,这表明诸子百家并存的思想逻辑存在于先民的思想意识深处,这里既有殷周时期天命观的遗留,又有人治作为共同底色的人文观念,还有战国后期精英知识分子对于“经”与“... 睡虎地秦墓竹简并非法家思想一家独大,而是儒家、道家、墨家各有体现,这表明诸子百家并存的思想逻辑存在于先民的思想意识深处,这里既有殷周时期天命观的遗留,又有人治作为共同底色的人文观念,还有战国后期精英知识分子对于“经”与“权”的认识。用五行相生解释“命”,五行相克解释“运”的先秦解释系统是百家融合的哲学基础。该文聚焦于睡虎地秦墓竹简,着重关注简牍所反映的哲学观念,主要选取《秦律十八种》《为吏之道》《语书》《日说》等篇目阐释竹简体现的百家思想融合趋势,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虎地秦墓竹简 道家 儒家 墨家 哲学基础 融合
下载PDF
“旗袍”意象与女性民族认同
8
作者 焦靖雯 万磊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66-176,共11页
旗袍由满洲妇女连体袍服改良而来,经过不断改良到20世纪20年代逐渐风行全国,成为中国女性最具代表性的服饰之一。在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中,旗袍意象随着“臣民—国民”的现代民族意识的演进不断发生改变,从晚清受攻击的“满洲”服饰... 旗袍由满洲妇女连体袍服改良而来,经过不断改良到20世纪20年代逐渐风行全国,成为中国女性最具代表性的服饰之一。在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中,旗袍意象随着“臣民—国民”的现代民族意识的演进不断发生改变,从晚清受攻击的“满洲”服饰变为族群相亲的女子礼服,最终泛化为中华民族的女性象征,其意象在数十年间完成了跨越性的转变。一方面,旗袍本身具有的民族融合和自由平等意涵奠定了旗袍作为“新气象”的基础。另一方面,国货运动中兴起的民族消费主义、女权运动的社会实践为旗袍增添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女性抗战则将旗袍意象国际化,旗袍不仅成为爱国衣冠,更成为中华民族追求进步、自立爱国的象征,旗袍意象的嬗变显示出在“祖国母亲”现代民族认同确立过程中的女性化民族认同的演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旗袍意象 民族主义 国货运动 女性实践
下载PDF
清代紫禁城匾额文字变化的历史意蕴
9
作者 万磊 张馨艺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7期57-62,共6页
匾额是古建筑的组成部分,“匾”表达经义、感情,“额”表达建筑物名称和性质。紫禁城的匾额在彰显建筑的功用之外,以公开的形式表达了统治者的态度及观念。清代紫禁城匾额文字多有变化,为研究其变化的原因、过程及影响,该文使用调查法... 匾额是古建筑的组成部分,“匾”表达经义、感情,“额”表达建筑物名称和性质。紫禁城的匾额在彰显建筑的功用之外,以公开的形式表达了统治者的态度及观念。清代紫禁城匾额文字多有变化,为研究其变化的原因、过程及影响,该文使用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进行研究。通过对紫禁城的实地调查发现,有满文匾额的音译和意译问题,以及匾额多文字变化的情况,前者折射出满族从部落到国家的思想转变,后者对于探究清代民族关系发展状况意义重大,由其他民族文字在匾额上出现、消失的时间,以及文字排列的顺序,可以看出清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文化的巩固和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以及清朝多元文化发展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禁城 匾额 满文 民族关系 满族 合璧书写
下载PDF
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知识体系的批判性反思——以20世纪30年代《再生》为个案 被引量:4
10
作者 万磊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3-105,共13页
20世纪30年代,承接"科玄论战"的余绪,"科学"问题又一度泛起,张君劢等人拾起"科玄论战"中被搁置的话题,更加审慎地思考中国现代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以胡适为假想的争论对手,围绕"知识的建设与破坏&... 20世纪30年代,承接"科玄论战"的余绪,"科学"问题又一度泛起,张君劢等人拾起"科玄论战"中被搁置的话题,更加审慎地思考中国现代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以胡适为假想的争论对手,围绕"知识的建设与破坏",对"科学派"展开系统批判,并思考什么样的知识体系更宜于民族建国的进程。这场论争没有正面的冲突,但其背后所体现的思想史意义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这关乎科学和道德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也关乎学术和人类在民族建国过程中自身的现代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君劢 《再生》 现代知识体系 现代化 民族建国
原文传递
合法性体系的构建与功能分析——以天安门建筑群的空间解读为中心 被引量:2
11
作者 万磊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6-110,共5页
把时间和空间作为历史研究的变量而不是固定的框架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具有政治象征的公共建筑集"物质结构"、"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于一身,是探讨政治、历史与艺术关系的最佳切入点。而时间和空... 把时间和空间作为历史研究的变量而不是固定的框架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具有政治象征的公共建筑集"物质结构"、"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于一身,是探讨政治、历史与艺术关系的最佳切入点。而时间和空间的矛盾在政治性建筑中的表达也十分明显,这种矛盾决定了建筑给人的感受。天安门广场建筑群构成了中国政治合法性体系的论证,显示了历史记忆的塑造与政治言说体系的构建内在的一致性和矛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法性体系 天安门建筑群 历史记忆 时空矛盾
下载PDF
论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社党的社会主义观 被引量:3
12
作者 万磊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6-141,共6页
中国国家社会党所主张的国家社会主义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民主与政治民主、机器化大生产的愿景与小农经济的社会现实有效结合起来,这是一套安排国家、社会、个人关系的国家哲学。国家社会主义以"反苏俄不反计划经济"... 中国国家社会党所主张的国家社会主义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民主与政治民主、机器化大生产的愿景与小农经济的社会现实有效结合起来,这是一套安排国家、社会、个人关系的国家哲学。国家社会主义以"反苏俄不反计划经济"为基本态度。从其实质来看,国家社会主义所主张的计划经济不是苏俄式的计划经济,而是英美式的统制经济,强调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经济调控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社会主义 中国国家社会党 计划经济 统制经济
下载PDF
思想启蒙的两种取向之争——192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生育节制讨论的历史阐释
13
作者 万磊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75,共8页
1922年桑格夫人来华宣讲“科学节育法”,此后在上海、南京等地掀起了关于生育节制的讨论。优生节育问题的提出与近代中国城市新市民群体的兴起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密切相关,中国知识分子带着羡憎交织的情绪,围绕生育观、婚恋观与性观念、... 1922年桑格夫人来华宣讲“科学节育法”,此后在上海、南京等地掀起了关于生育节制的讨论。优生节育问题的提出与近代中国城市新市民群体的兴起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密切相关,中国知识分子带着羡憎交织的情绪,围绕生育观、婚恋观与性观念、女性地位与权利等话题展开讨论。这次思想启蒙刚动员群众便阻力重重,事实上,单就思想启蒙的个体和国族两个层面的讨论就蕴含了理论与实践的诸多矛盾。节育论者与反节育论者之争反映出个体取向与国族取向两种话语体系在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启蒙与救亡、精英主导与民众动员等方面多相扞格,充分体现了思想启蒙转化为社会运动的内在逻辑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启蒙 个体取向 国族取向 生育节制
下载PDF
三氟乙酸乙酯的合成工艺优化
14
作者 李高鹏 朵万鹏 +1 位作者 王振军 万磊 《化工管理》 2023年第4期147-149,共3页
三氟乙酸乙酯是合成有机氟化物常用的原料之一,可合成各种含氟农药、医药及其他含氟精细化学品。制备了绿色功能离子液体1-甲基-(3-磺酸基丙基)咪唑硫酸盐[MIM-PS][HSO_(4)]和1-甲基-(3-磺酸基丙基)咪唑对甲苯磺酸盐[MIM-PS][pTSA]作为... 三氟乙酸乙酯是合成有机氟化物常用的原料之一,可合成各种含氟农药、医药及其他含氟精细化学品。制备了绿色功能离子液体1-甲基-(3-磺酸基丙基)咪唑硫酸盐[MIM-PS][HSO_(4)]和1-甲基-(3-磺酸基丙基)咪唑对甲苯磺酸盐[MIM-PS][pTSA]作为备选催化剂,以三氟乙酸(TFA)、无水乙醇(AE)为原料,合成三氟乙酸乙酯。考察了催化剂选择、物料比例、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工艺条件,以及离子液体的重复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当投料质量比例为:m(TFA)∶m(AE)∶m([MIM-PS][HSO_(4)])=5.7∶3.3∶0.4,反应温度为45℃,反应1.5h,产品收率可达98.3%,离子液体催化剂重复利用4次后活性没有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氟乙酸乙酯 有机氟化物 离子液体 合成
下载PDF
近五十年来有关洪秀全的心态史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5
作者 万磊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6-130,共5页
关键词 洪秀全 史学研究 心理状态 太平天国运动 清朝末期
原文传递
论20世纪30年代国家社会主义的内涵 被引量:2
16
作者 万磊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6-126,共11页
国家社会主义是把易于造产的集产主义与易于分配的普产主义以及侧重自治的行会主义调和为一。所谓易于造产的集产主义,指的是资本主义产业集中经营形式下大机器、大生产的生产方式,既尊重个人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和高效灵活的私营经济,又... 国家社会主义是把易于造产的集产主义与易于分配的普产主义以及侧重自治的行会主义调和为一。所谓易于造产的集产主义,指的是资本主义产业集中经营形式下大机器、大生产的生产方式,既尊重个人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和高效灵活的私营经济,又强调整个社会的有计划生产;普产主义则吸收了社会主义关于社会公道和社会平等的内涵。国家社会主义希望通过集产主义与普产主义的结合达到"人人有产,人人均产"。但这一过程中如果单纯由国家起主导作用,则会造成苏俄式官僚机构膨胀,社会最终通向"奴役之路",因此要充分发挥基尔特社会主义中行会的作用,利用社会团体的力量制约国家为恶。这样就在生产和分配过程中维持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派” 国家社会主义 集产主义 普产主义 行会自治主义
原文传递
1930年代清华政治学的国际视野——以《清华学报》为中心 被引量:2
17
作者 万磊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48,156,共13页
1930年代,重组后的清华政治学系拥有一批有海外名校留学背景的教师,师资力量雄厚,其研究主题涵括了政治学原理、本国政治、比较政治、国际政治四大领域,外围以法学为基础,细化到对公共政策和公共行政的具体研究。清华政治学人打通了人... 1930年代,重组后的清华政治学系拥有一批有海外名校留学背景的教师,师资力量雄厚,其研究主题涵括了政治学原理、本国政治、比较政治、国际政治四大领域,外围以法学为基础,细化到对公共政策和公共行政的具体研究。清华政治学人打通了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界限,主要教学科研人员形成了与自身特长相结合的研究路数,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高度的现实关怀,敢于向国际学术大师发起挑战。他们在内部具有高度张力的学术团体讨论中提高学术研究质量,并且注重基础研究与前沿研究的结合,遵循严格的学术规范。这些使得清华政治学从研究主题到学术水准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具备了国际化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学报》 政治学 学术理念 研究方法 国际视野
原文传递
太平天国败亡的集体心理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万磊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0-35,41,共7页
太平军作为一个高度建制化的心理群体,其心理纽带主要表现为认同关系。作为教会,这种认同关系的基础是平等;作为军队,这种认同关系的基础是效忠。天京事变破坏了原有的教权结构,洪秀全试图用血缘主义的模式重新构建一个神性逻辑,这使得... 太平军作为一个高度建制化的心理群体,其心理纽带主要表现为认同关系。作为教会,这种认同关系的基础是平等;作为军队,这种认同关系的基础是效忠。天京事变破坏了原有的教权结构,洪秀全试图用血缘主义的模式重新构建一个神性逻辑,这使得平等遭到破坏。作为既是教会又是军队的太平军,这直接影响到太平军将士的效忠意识。以至于天京城破之际出现集体恐慌,民间原有的神怪观念冲破了拜上帝教信仰。其原因在于太平天国政权结构与教权结构的固有缺陷,以及在中西文化碰撞的大背景下太平军将士出现的认同混乱,同时也和拜上帝教固有宗教理念中的消极因素有关,所有这些都是导致太平天国败亡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天国 心理群体 权力结构 宗教理念 集体恐慌
下载PDF
毁灭“乌托邦”的“异托邦”——读福山《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一人》 被引量:2
19
作者 万磊 刘黎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4-187,共4页
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中提到三个普遍史论者,却混为一谈。近代关于普遍史的论证方式至少有三种,这些论证都建立在对人性改造具有可能性的基础之上。要批判福山有五个方面的难度,但总而言之,人类对于未来的好奇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 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中提到三个普遍史论者,却混为一谈。近代关于普遍史的论证方式至少有三种,这些论证都建立在对人性改造具有可能性的基础之上。要批判福山有五个方面的难度,但总而言之,人类对于未来的好奇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向上的动力,如果在现实中找到了人类历史的终结点,无论这个整全性学说本身的理论逻辑对错,都将窒息人类长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史 福山 整全性学说 历史终结
下载PDF
民国思想史研究中的“调和型自由主义”——以20世纪30年代的“再生派”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万磊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33,共5页
"再生派"是后五四时代自由知识分子中一支重要的势力,他们通过《再生》表达出的现代性方案具有明显的调和论色彩,又具有自由主义的基调。以"再生派"为切入点对"调和型自由主义"进行研究,在研究思路上可... "再生派"是后五四时代自由知识分子中一支重要的势力,他们通过《再生》表达出的现代性方案具有明显的调和论色彩,又具有自由主义的基调。以"再生派"为切入点对"调和型自由主义"进行研究,在研究思路上可以打破思想史研究中笼统的"贴标签"做法,在研究内容上可以为当下的思想史研究提供一些值得深思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 再生派 范式危机 调和型自由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