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思华治疗甲状腺结节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孔维嘉 张泽涵 +5 位作者 陈佳祺 张楚浛 徐冰蕊 田甜 赵丹丹 思华(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2期142-149,共8页
目的:总结高思华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的遣方用药经验与规律。方法:选择高思华教授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治疗甲状腺结节的门诊病例数据,建立标准化医案数据库。使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软件中描述分析、聚... 目的:总结高思华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的遣方用药经验与规律。方法:选择高思华教授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治疗甲状腺结节的门诊病例数据,建立标准化医案数据库。使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软件中描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模块,对中医证候、中药频次及性味归经、组方规律、核心中药组成进行挖掘。结果:共纳入446诊次,其中中医证候多见为血瘀证、气滞证、气阴两虚证、痰湿证,舌象多呈现瘀色,脉象多沉细。涉及中药132味,使用频次居前5位的分别为柴胡、赤芍、当归、枳实、甘草;药性以微寒、平、温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以肝、脾、心、肺、肾为主。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得到4种组方规律,分别为血府逐瘀汤、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六味地黄汤加减。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核心用药共22味,其中柴胡为网络最核心药。结论:高思华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注重标本兼顾,以肝、脾、肾同调治其本,行气活血、化痰消瘿、清热利湿治其标,以恢复肝的疏泄、脾的运化、肾的藏精功能为首要任务。遣方用药刚柔并济,整体调治,扶正祛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肝脾肾 行气活血 化痰消瘿 清热利湿 柴胡 高思华
下载PDF
高思华应用升降散治疗糖尿病泌汗异常经验 被引量:7
2
作者 白薇 暴雪丽 +5 位作者 张文华 李红典 张舒文 董陈露 龚燕冰 思华(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第9期977-980,共4页
糖尿病泌汗异常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高思华教授根据多年临证经验认为本病病机为热郁于内、瘀阻于络、气机升降失调。升降散虽药味简单,然组方精妙,可宣泄郁热、升清降浊、气血同调并举。高思华教授在临床上灵活运... 糖尿病泌汗异常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高思华教授根据多年临证经验认为本病病机为热郁于内、瘀阻于络、气机升降失调。升降散虽药味简单,然组方精妙,可宣泄郁热、升清降浊、气血同调并举。高思华教授在临床上灵活运用该方治疗糖尿病泌汗异常收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思华 升降散 糖尿病 泌汗异常 自主神经病变
下载PDF
从肝脾肾辨治现代2型糖尿病体会 被引量:6
3
作者 秦培洁 李鸿涛 思华(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14年第3期193-194,217,共3页
结合中医藏象理论,提出把握肝脾肾三脏同病的特点,协调三脏关系辨治现代2型糖尿病,以丰富中医糖尿病理论,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肝脾肾同治 辨证治疗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高思华治疗甲状腺结节用药规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文华 暴雪丽 +5 位作者 赵丹丹 白薇 张舒文 贾玮钰 龚燕冰 思华(指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6-30,共5页
目的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高思华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处方,总结其用药特色及临证经验。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1年8月高思华教授门诊治疗甲状腺结节医案,建立标准化数据库;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WEB端对用药频次、药物属性、方剂进行统计分... 目的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高思华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处方,总结其用药特色及临证经验。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1年8月高思华教授门诊治疗甲状腺结节医案,建立标准化数据库;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WEB端对用药频次、药物属性、方剂进行统计分析,对用药进行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药物组方分析。结果共纳入医案92则,涉及患者92例,处方92首,中药91味。使用频次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赤芍、川牛膝、柴胡、当归、枳实。药物以性平、温,味苦、辛者居多,多归肝经、心经、脾经、肾经。关联规则得出使用频次较高的药对为柴胡-赤芍、枳实-柴胡等。高频药物聚类得到4个聚类组。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处方为赤芍、川牛膝、柴胡、枳实、当归、甘草、川芎、桃仁。结论高思华教授治疗甲状腺结节多从肝论治,肝、脾、肾同调,心身结合,气血同治,标本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医案云平台 甲状腺结节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如何应对“无症可辨” 被引量:5
5
作者 段娟 思华指导 《江苏中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66-66,共1页
“无症可辨”的临床现象说明了疾病发生和变化的隐匿性。“无症可辨”既可以是“有症可辨”的前奏.机体处于发病或其传变的前期状态.即“未病”,表现为在病邪侵入人体.疾病已经发生后.患者不出现任何症状:亦可以是“有症可辨”的... “无症可辨”的临床现象说明了疾病发生和变化的隐匿性。“无症可辨”既可以是“有症可辨”的前奏.机体处于发病或其传变的前期状态.即“未病”,表现为在病邪侵入人体.疾病已经发生后.患者不出现任何症状:亦可以是“有症可辨”的后续.即当症状已经全部消失后.疾病却可以依然存在.甚至在不断地发展。笔者认为应从内部个体差异联系外部环境变化.宏观联系微观.辨证联系辨病来应对“无症可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可辨 中医学 辨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