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锐细密坚实:个案研究的新突破——以《颜延之生平与著述考论》为例
1
作者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78-83,共6页
对颜延之的研究很长时期都比较冷落,杨晓斌《颜延之生平与著述考论》是该领域的最新成果。本书基于求真求实的学术态度,以及揭示历史真貌的学术理念,在研究上突出体现了三个特征,即精锐的问题意识、细密的考辨论证、坚实的文献基础。书... 对颜延之的研究很长时期都比较冷落,杨晓斌《颜延之生平与著述考论》是该领域的最新成果。本书基于求真求实的学术态度,以及揭示历史真貌的学术理念,在研究上突出体现了三个特征,即精锐的问题意识、细密的考辨论证、坚实的文献基础。书中对颜氏生平疑点的考证、著述的辑佚以及传世《颜延之集》版本的考论,条分缕析,切中肯綮,非常具有说服力。《颜延之生平与著述考论》为颜延之研究解决了诸多基本问题,是作家个案研究的新突破。本书不仅在具体问题上提出了精审的见解,而且对于同类学术领域和学术问题的研究,在研究体系和研究理路方面也树立了可资师法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延之生平与著述考论》 个案研究 研究理路 研究范式
下载PDF
资粮·绳量·津梁——评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增订版)》
2
作者 《新乡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10-12,35,共4页
《中古文学文献学(增订版)》是一部辑录有关中古时期文学研究资料的目录著作。该书具有三个突出的优点:内容上,搜集了丰富的论著资料,增补了大量最新的研究成果,为学者提供了治学的资粮;编纂上,精选资料,并对其价值进行了考辨评判的绳量... 《中古文学文献学(增订版)》是一部辑录有关中古时期文学研究资料的目录著作。该书具有三个突出的优点:内容上,搜集了丰富的论著资料,增补了大量最新的研究成果,为学者提供了治学的资粮;编纂上,精选资料,并对其价值进行了考辨评判的绳量;方法上,重视文献的基础建设,持之以恒地搜集资料,紧跟学术前沿,为读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治学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跃进 《中古文学文献学(增订版)》 编纂特征
下载PDF
魏晋六朝地记与文学书写 被引量:3
3
作者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30,共11页
魏晋之时兴起了地记这一著述形式,其内容兼有人物传记与地理风俗两大部分。魏晋地记编撰的繁荣,对当时文学创作的观念、题材、修辞等方面均产生了程度不一的影响。地记编撰中所形成的文化意识和观察视角,潜移默化地重构了作家的创作思... 魏晋之时兴起了地记这一著述形式,其内容兼有人物传记与地理风俗两大部分。魏晋地记编撰的繁荣,对当时文学创作的观念、题材、修辞等方面均产生了程度不一的影响。地记编撰中所形成的文化意识和观察视角,潜移默化地重构了作家的创作思路和体物方式。通过个案研究发现,地记学者的文学作品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地记的内容和格局。这些作品在创作动机和题材上将地记与文学融合起来,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魏晋六朝文学与地记存在着密切关系,它们是魏晋时代文化同一性的不同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六朝文学 地记 文学书写
原文传递
“赋者古诗之流”说的讽诵特质——兼谈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的本质区别 被引量:1
4
作者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44-47,共4页
历来对"赋者古诗之流"一语的解释,往往强调了赋的讽谏功能,但忽略了赋在形式上的声调节奏。诗与赋其实都是通过悦耳的形式来陈述讽谏之义的,这才是"赋者古诗之流"一语的全面涵义。汉赋依然重诵读,但同时受到稗官小... 历来对"赋者古诗之流"一语的解释,往往强调了赋的讽谏功能,但忽略了赋在形式上的声调节奏。诗与赋其实都是通过悦耳的形式来陈述讽谏之义的,这才是"赋者古诗之流"一语的全面涵义。汉赋依然重诵读,但同时受到稗官小说等口头伎艺的影响,逐渐散失了讽谏的功用,从而产生了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的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 诵读 讽谏 口头伎艺
下载PDF
六朝文学批评术语中的声律蕴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06-111,共6页
在六朝时的文学批评术语中,时人频繁地使用绮、丽、流、靡、清、美、藻、蔚等词来评价文学作品。这些词的内涵,除了指辞藻的华美和形式的骈俪外,更有一部分是指其本身在声律上的优美,亦即其四声的和谐、平仄的协调。这些术语包含声律蕴... 在六朝时的文学批评术语中,时人频繁地使用绮、丽、流、靡、清、美、藻、蔚等词来评价文学作品。这些词的内涵,除了指辞藻的华美和形式的骈俪外,更有一部分是指其本身在声律上的优美,亦即其四声的和谐、平仄的协调。这些术语包含声律蕴义的现象,可以追溯到西汉,并且是魏晋以来文学批评的一个特色。同时这些术语以相同内涵,在音乐、清谈及佛经讲唱等文化形式中也频繁使用,由此更加说明这些词作为文学批评术语时所具有的声律蕴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 文学批评 术语 声律
下载PDF
道骞《楚辞音》对《文选》版本的校勘价值——以《离骚》经及王逸注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2016年第4期7-10,共4页
敦煌发现的道骞《楚辞音》残卷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它在《离骚》经方面的文献价值有三:一是异文,其中既有未见于其它版本的异文,也有虽见于他本,而《楚辞音》可对其有所佐证的异文。二是破除通假,还原本字,这一类以"某字宜作某&qu... 敦煌发现的道骞《楚辞音》残卷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它在《离骚》经方面的文献价值有三:一是异文,其中既有未见于其它版本的异文,也有虽见于他本,而《楚辞音》可对其有所佐证的异文。二是破除通假,还原本字,这一类以"某字宜作某"的形式出现。三是辨析异文,定夺是非。《楚辞音》在王逸注方面的文献价值主要表现在提供了一种早期文本形态,并对《文选》各版本王逸注起到无可替代的佐证作用,同时也使王逸注在流传过程中的历史面貌有了更为清晰的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音》 《离骚》经 《文选》 王逸注
原文传递
《石渠宝笈》著录与上海博物馆藏董邦达《葛洪山八景图》比较研究
7
作者 胡雅坤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20-23,共4页
清代董邦达《葛洪山八景图》现存两个版本,一为《石渠宝笈》旧藏本,一为今上海博物馆藏本。二者在用色、内容、次序、题词、钤印上存在极为明显的差异。通过光绪三年(1877)《唐县志》所载董氏《葛洪山记》,可以考定上博本为改订稿,《石... 清代董邦达《葛洪山八景图》现存两个版本,一为《石渠宝笈》旧藏本,一为今上海博物馆藏本。二者在用色、内容、次序、题词、钤印上存在极为明显的差异。通过光绪三年(1877)《唐县志》所载董氏《葛洪山记》,可以考定上博本为改订稿,《石渠宝笈》本则为最后定本。两本之间的差异源于清代乾隆时期宫廷绘画制度,以及帝王对画事的积极参与。《葛洪山八景图》稿本与定本并存的实例,对研究董邦达的艺术实践以及古代绘画史均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邦达 《葛洪山八景图》 《石渠宝笈》本 上海博物馆本
下载PDF
汉大赋“劝百讽一”成因考论 被引量:1
8
作者 《文艺评论》 CSSCI 2015年第8期9-12,共4页
汉大赋巨丽侈靡,铺衍繁富,成为汉代文学的洋洋大观。这种文体包揽宇宙、巨细无遗,在西汉社会上形成了很大的影响。汉大赋的规模结构自司马相如确立以后,得到了许多人的模拟仿作,赢得了上下一致的称扬褒誉。然而到西汉末年时,作为... 汉大赋巨丽侈靡,铺衍繁富,成为汉代文学的洋洋大观。这种文体包揽宇宙、巨细无遗,在西汉社会上形成了很大的影响。汉大赋的规模结构自司马相如确立以后,得到了许多人的模拟仿作,赢得了上下一致的称扬褒誉。然而到西汉末年时,作为司马相如之后又一汉赋大家的扬雄,晚年却对此完全加以否定,将其贬为“劝百讽一”,不仅对自己早年的大赋创作一概否定,而且从根本上将汉大赋的价值也全部否定。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因为扬雄的批评不仅是对自我的反省,而且更是对西汉一代大赋创作的评判。那么,扬雄对这一文体的全盘否定,表面上是针对其“劝百讽一”的文学效果,更深层的原因是什么呢?而且大赋这种写作格局的形成是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呢?如果将这些原因探究清楚的话,不仅对扬雄的批评观点会有更深入的理解,而且对汉大赋的文学史地位也会有一个更加明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劝百讽一 汉大赋 考论 成因 西汉末年 全部否定 司马相如 原因探究
原文传递
否定词与陶诗风格之关系
9
作者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6-191,共6页
陶渊明诗中频繁地使用否定词,这是其修辞上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这个特征与其诗风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陶诗众多的风格中,比较突出的如婉曲、遒壮、丰盈等诗风,便得力于否定词的巧妙运用。通过修辞与风格关系的分析,可以重新阐释前人... 陶渊明诗中频繁地使用否定词,这是其修辞上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这个特征与其诗风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陶诗众多的风格中,比较突出的如婉曲、遒壮、丰盈等诗风,便得力于否定词的巧妙运用。通过修辞与风格关系的分析,可以重新阐释前人对陶诗"协左思风力"和"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等评价的内涵。因此陶诗风格的研究应当兼顾形式与内容两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词 陶诗 风格
下载PDF
东汉藻丽文风与张衡的文学实践
10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3-100,共8页
东汉时期对"文"的自觉追求推动了藻丽文风的盛行。张衡的文学实践突出地呈现了藻丽的风格。其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文笔刻画愈加精美工细,运用细节描写营造整体意境和情韵;另一方面重视文章色泽,尤其是骈偶等文采之美的雕饰与琢... 东汉时期对"文"的自觉追求推动了藻丽文风的盛行。张衡的文学实践突出地呈现了藻丽的风格。其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文笔刻画愈加精美工细,运用细节描写营造整体意境和情韵;另一方面重视文章色泽,尤其是骈偶等文采之美的雕饰与琢炼,使得文学技艺更加成熟完备。这亦凸显出张衡在东汉以至六朝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藻丽文风 张衡 文学实践
原文传递
点铁成金 妙笔生花——论《聊斋志异》题材的沿袭与新变
11
作者 《蒲松龄研究》 2015年第4期42-50,共9页
《聊斋志异》中的许多题材或情节虽然沿用前人记载,但却有着其独特的创新性。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浸润人情之美,融入了浓厚的情感描写,使故事的韵味更加隽永;二是润饰细节之巧,注重精细的刻画,使逼真的细节与志怪的题材形成叙事张... 《聊斋志异》中的许多题材或情节虽然沿用前人记载,但却有着其独特的创新性。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浸润人情之美,融入了浓厚的情感描写,使故事的韵味更加隽永;二是润饰细节之巧,注重精细的刻画,使逼真的细节与志怪的题材形成叙事张力,强化了风格的奇异之美;三是合乎事理之妙,一方面提高了整体叙事的逻辑真实性,另一方面又将旧题材哲理化。这些从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聊斋志异》高度的艺术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题材 沿袭 新变
下载PDF
“苏李诗”的用韵特征及《李陵集》成书考论
12
作者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5-141,共7页
对“苏李诗”创作年代的考察,可以从词汇、风格、习俗等多种角度切入,而诗韵无疑最具时代辨识度。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苏李诗”用韵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断定其作于三国时期。因为其诗在鱼、虞、模韵上界限明晰,不加混淆,与东... 对“苏李诗”创作年代的考察,可以从词汇、风格、习俗等多种角度切入,而诗韵无疑最具时代辨识度。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苏李诗”用韵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断定其作于三国时期。因为其诗在鱼、虞、模韵上界限明晰,不加混淆,与东吴方音相合;且诗中的“山海”一词,也与会稽的地理形态相符,其作者或为《会稽典录》中的李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李诗 诗韵 会稽李陵 《李陵集》
原文传递
《文选》音注所存古音现象类说
13
作者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18年第2期149-157,共9页
《文选》音注中保留了各种类别的古音现象,尤其是多种日抄本《文选》残卷的旁记音。其中所存的古音现象主要有通转、声纽未分化、互转、阴阳对转四大类。这些音读特点在《广韵》中已基本不存,《文选》音注中的古音为隋唐音韵的状况提供... 《文选》音注中保留了各种类别的古音现象,尤其是多种日抄本《文选》残卷的旁记音。其中所存的古音现象主要有通转、声纽未分化、互转、阴阳对转四大类。这些音读特点在《广韵》中已基本不存,《文选》音注中的古音为隋唐音韵的状况提供了数量众多的实例,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因为日抄《文选》中的音注多属《文选音决》佚文,故上述各种古音现象也可以视为《音决》音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音注 古音 《文选音决》
原文传递
尘封的声韵美——《文选》辞赋的音读特征
14
作者 《文史知识》 2018年第9期16-22,共7页
汉魏六朝的辞赋注重诵读,因此对声韵特别重视,辞赋作家对此做了一定的探讨和实践。《文选》收录的多篇辞赋,题材丰富,风格多姿,均为汉魏六朝的精品。但我们在诵读时,往往觉得并不那么朗朗上口,甚至有时感觉佶屈聱牙。对此我们会心生疑问... 汉魏六朝的辞赋注重诵读,因此对声韵特别重视,辞赋作家对此做了一定的探讨和实践。《文选》收录的多篇辞赋,题材丰富,风格多姿,均为汉魏六朝的精品。但我们在诵读时,往往觉得并不那么朗朗上口,甚至有时感觉佶屈聱牙。对此我们会心生疑问,是赋家对声韵考求的技艺不精,还是辞赋文本在历代的抄刻过程中产生了讹误?二者皆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声韵美 辞赋 音读 汉魏六朝 诵读 赋家
原文传递
“直寻”试论
15
作者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81-83,共3页
钟嵘《诗品》提出了"直寻"的诗学主张。"直寻"应当包涵笛卡尔论直观知识时所谓的昭和晰,以及许慎解释指事字时所谓的"视而可识,察而见意"的特征。魏晋六朝的文学思想注重诗文的形式美感,钟嵘与刘勰仍提... 钟嵘《诗品》提出了"直寻"的诗学主张。"直寻"应当包涵笛卡尔论直观知识时所谓的昭和晰,以及许慎解释指事字时所谓的"视而可识,察而见意"的特征。魏晋六朝的文学思想注重诗文的形式美感,钟嵘与刘勰仍提倡文学为人生的主张,而"直寻"正是这一主张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品》 直寻 魏晋 文学思想
下载PDF
钩沉辑佚 旧璞新光——《文选旧注辑存》的音韵学价值
16
作者 《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 2018年第2期219-226,共8页
音注是《文选旧注辑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音韵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补辑《文选》旧音,包括《文选集注》残本之外的《文选音决》佚文,以及萧该、曹宪的音注,还有陈武、诸诠、道骞等人的旧音。二是反映古音现象,分别为通转、... 音注是《文选旧注辑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音韵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补辑《文选》旧音,包括《文选集注》残本之外的《文选音决》佚文,以及萧该、曹宪的音注,还有陈武、诸诠、道骞等人的旧音。二是反映古音现象,分别为通转、声纽未分化、互转、阴阳对转四大类。此外,《辑存》中的音注还有助于校正文本错讹、判断异文是非,为恢复各版本原貌提供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旧注辑存》 旧音补辑 古音现象 文本校勘
原文传递
观文学之林 探旧注之海——刘跃进先生《文选》研究访谈录
17
作者 刘跃进 《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 2018年第2期229-246,共18页
问:刘先生,您为什么会选择汉魏六朝文学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最初是怎么关注到《文选》研究的?您的第一篇《文选》研究论文是如何产生的呢?答:四十年前,我在南开大学中文系读书时,深受王达津先生、罗宗强先生的影响,对汉魏六朝到唐代文... 问:刘先生,您为什么会选择汉魏六朝文学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最初是怎么关注到《文选》研究的?您的第一篇《文选》研究论文是如何产生的呢?答:四十年前,我在南开大学中文系读书时,深受王达津先生、罗宗强先生的影响,对汉魏六朝到唐代文学思想史的研究非常向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文学 刘跃进 秦汉文学 《文选》 李善注 吴世昌 五臣注 《文选集注》 永明文学
原文传递
渊综博览 清通简要——读刘跃进先生《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
18
作者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15年第1期191-196,共6页
《世说新语》载,东晋时孙安国与褚季野论南北学问之异,孙安国说:'北人学问渊综博览。'褚季野说:'南人学问清通简要。'细察二语,渊综博览,重在博与综;清通简要,重在通与要。这虽是形容当时南北学问的不同,但作为治学方法... 《世说新语》载,东晋时孙安国与褚季野论南北学问之异,孙安国说:'北人学问渊综博览。'褚季野说:'南人学问清通简要。'细察二语,渊综博览,重在博与综;清通简要,重在通与要。这虽是形容当时南北学问的不同,但作为治学方法,却又须二者交相结合,互相为用。如果识力未能清通简要,则所谓渊综博览便不能一以贯之,而流于驳杂;如果功夫未至渊综博览,则所谓清通简要便多成纸上谈兵,而沦为浮陋。所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 文学 安国 学问 南北 相济 交相 识力
原文传递
《文选旧注辑存》
19
作者 刘跃进 徐华(校) +1 位作者 徐光明 《中国文学年鉴》 2018年第1期919-920,共2页
刘跃进主持编纂的《文选旧注辑存》(以下简称《辑存》)是一部集成性的学术著作,为古籍整理、文本细读树立了一个全新的典范。该书以尤袤本正文为经,以各本所存旧注为纬,并系以案语,对异文、音注、讳字等加以详细的说明和精要的辨析。在... 刘跃进主持编纂的《文选旧注辑存》(以下简称《辑存》)是一部集成性的学术著作,为古籍整理、文本细读树立了一个全新的典范。该书以尤袤本正文为经,以各本所存旧注为纬,并系以案语,对异文、音注、讳字等加以详细的说明和精要的辨析。在版本搜聚、异文比堪、文字训释、方法启示四方面有突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整理 旧注 文本细读 文选 学术著作 异文 刘跃进 方法启示
原文传递
观文学之林 探旧注之海——刘跃进先生《文选》研究访谈录
20
作者 刘跃进 《中国文学年鉴》 2019年第1期512-524,共13页
1.刘先生,您为什么会选择汉魏六朝文学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最初是怎么关注到《文选》研究的?您的第一篇《文选》研究论文是如何产生的呢?四十年前,我在南开大学中文系读书时,深受王达津先生、罗宗强先生的影响,对汉魏六朝到唐代文学思... 1.刘先生,您为什么会选择汉魏六朝文学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最初是怎么关注到《文选》研究的?您的第一篇《文选》研究论文是如何产生的呢?四十年前,我在南开大学中文系读书时,深受王达津先生、罗宗强先生的影响,对汉魏六朝到唐代文学思想史的研究非常向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汉魏六朝 罗宗强 文学思想史 刘跃进 访谈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