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抚育间伐对蒙古栎次生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7
1
作者 尤文忠 赵刚 +4 位作者 张慧东 郭元涛 魏文俊 毛沂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64,共9页
科学合理的抚育间伐措施是实现天然次生林稳定、高效、可持续经营的必然要求。以辽宁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萌生蒙古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幼龄林(15年生)和中龄林(35年生)两组抚育间伐试验区,利用两组试验区伐后8a和26a的长期连... 科学合理的抚育间伐措施是实现天然次生林稳定、高效、可持续经营的必然要求。以辽宁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萌生蒙古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幼龄林(15年生)和中龄林(35年生)两组抚育间伐试验区,利用两组试验区伐后8a和26a的长期连续测定数据,比较分析了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蒙古栎次生林幼龄林阶段经轻度、中度、强度间伐8a后,林分平均胸径及定期生长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高2.1、1.3和2 cm;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蓄积增长量影响不大,轻度、中度和强度间伐12 cm以上径阶蓄积定期生长量累计分别是对照的0.97、1.03和1.21倍。中龄林阶段,轻度、中度、强度间伐26a后林分平均胸径分别比对照高0.3、1.7和5.1 cm,强度间伐能显著提高林分平均胸径生长量;间伐能显著提高林分蓄积定期生长量累计及定期生长量,轻度、中度和强度间伐12 cm以上径阶蓄积定期生长量累计分别是对照的1.97、1.65和1.63倍;轻度、强度间伐林分胸径呈单峰右偏山状分布,大径阶树木占绝对优势,而中度间伐、对照林分胸径呈单峰左偏山状分布。综合分析不同林龄阶段不同强度抚育间伐措施对林分生长状况的影响,可以得出蒙古栎天然次生林高效经营技术为幼龄阶段时采用轻度、中度、强度间伐均可,在中龄林时宜采用强度间伐(保留密度160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强度 蒙古栎次生林 林分生长 径阶
下载PDF
作物秸秆还田利用的农民决策行为研究——基于皖鲁等七省的调查 被引量:70
2
作者 张童朝 +1 位作者 何可 张俊飚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48,共10页
本文利用安徽、山东等七省的686份农民调查数据,对农民秸秆还田的决策行为进行实证分析,构建Binary Logistic模型探究个体及家庭特征、外部环境因素及还田福利认知对农民还田决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农民的思想观念并非盲目落后,只有... 本文利用安徽、山东等七省的686份农民调查数据,对农民秸秆还田的决策行为进行实证分析,构建Binary Logistic模型探究个体及家庭特征、外部环境因素及还田福利认知对农民还田决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农民的思想观念并非盲目落后,只有给予追求个人或家庭效用最大化的农民充分尊重,秸秆还田才可能取得预期成效。农民对秸秆还田的生态和社会福利认知水平成为影响其还田决策的重要因素,还田经济福利认知的影响不显著。相对于个体和家庭特征,外部环境对农民秸秆还田意愿作用更明显,其中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十分显著,但补贴与处罚措施却对农民还田意愿呈负向影响,现有的奖惩机制有待完善。据此,提出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绿色化理念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综合福利认知;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制度,提高奖惩政策瞄准精度等政策建议,以提升并推进作物秸秆还田利用的效率水平与实践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农民意愿 决策因素 BINARY LOGISTIC 模型
原文传递
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探索与思考——基于武汉市东西湖区的调查 被引量:66
3
作者 张露 张俊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35-41,共7页
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解决"谁来种地"等现代农业发展核心问题意义重大。通过调查研究,认为要克服当前职业农民培育中普遍存在的管理体制不畅、动力机制不足、竞争机制欠缺等体制机制障碍,面向用户需求,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加... 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解决"谁来种地"等现代农业发展核心问题意义重大。通过调查研究,认为要克服当前职业农民培育中普遍存在的管理体制不畅、动力机制不足、竞争机制欠缺等体制机制障碍,面向用户需求,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必然选择。武汉市东西湖区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探索形成的以供给侧改革为特征的"123456"创新模式,具有丰富的借鉴与推广价值。研究表明,明确目标与任务,加强组织与管理,精准选择培育对象,配套跟进扶持政策,对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供给侧改革 创新模式
下载PDF
近年国外农地价值评估方法研究进展述评 被引量:44
4
作者 王瑞雪 张安录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9-64,共6页
研究目的:通过对国外农地价值评估研究现状的考察,探讨实现农地估价的有效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农地价值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评估方法的多样性。针对农地不同价值内涵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而每一种评估... 研究目的:通过对国外农地价值评估研究现状的考察,探讨实现农地估价的有效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农地价值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评估方法的多样性。针对农地不同价值内涵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而每一种评估方法都有其优势和自身难以弥补的缺陷。研究结论:农地价值评估,尤其是农地非市场价值评估是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学习借鉴国外的研究经验,探索适用于中国的农地估价体系是今后国内研究的一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 市场价值 非市场价值 评估方法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能否促进农户主动采纳秸秆还田技术——基于内生转换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2
5
作者 姜维军 张俊飚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0-62,共13页
本文通过构建互联网使用影响农户秸秆还田技术主动采纳行为的理论模型,利用湖北和河南两省1074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在"反事实"分析框架下探讨互联网使用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主动采纳行为的影响效应及... 本文通过构建互联网使用影响农户秸秆还田技术主动采纳行为的理论模型,利用湖北和河南两省1074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在"反事实"分析框架下探讨互联网使用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主动采纳行为的影响效应及其路径。结果表明:(1)主动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农户占比为52.89%,被动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农户占比为47.11%;(2)互联网使用能直接促进农户主动采纳秸秆还田技术,表现为在反事实假设下,使用互联网的农户若没有使用互联网,其主动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概率会下降35.83%,未使用互联网的农户若使用互联网,其秸秆还田的主动性将上升3.09%;(3)互联网使用通过预期生态收益的中介路径间接影响农户的主动采纳行为,中介效应占比为7.81%。因此,政府应该加大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资源精准供给、创新信息传播形式、降低农户信息接入门槛,使农户易于且乐于使用互联网,鼓励农户开展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技术 主动采纳行为 内生转换Probit模型 反事实分析
原文传递
规模经营与技术进步对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基于设立粮食主产区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37
6
作者 魏梦升 罗斯炫 《中国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65,共2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扎实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目标。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选择,而实现“增产”与“减碳”双赢是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题中之义。为了揭示粮食主产区增产压...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扎实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目标。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选择,而实现“增产”与“减碳”双赢是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题中之义。为了揭示粮食主产区增产压力下的农业碳减排机制与路径,本文运用1999-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2004年国家设立13个粮食主产区为准自然实验,基于规模经营与技术进步的协同作用视角,对设立粮食主产区的碳减排效应开展实证考察。基准回归结果表明,设立粮食主产区虽然提高了农业碳强度,但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显著削减效应。影响机制分析发现:设立粮食主产区通过规模经营实现碳减排效应,劳动力转移对设立粮食主产区的碳减排效应具有调节作用;设立粮食主产区促进了技术进步,从而实现碳减排效应;规模经营与绿色技术进步具有协同效应,二者的协同作用强化了设立粮食主产区的碳减排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设立粮食主产区的碳减排效应主要通过降低化肥施用强度实现,而不是机械使用强度。地区异质性分析发现,设立粮食主产区在山东、黑龙江、江苏、辽宁4个省份具有更强的碳减排效应。据此,本研究为探索设立粮食主产区碳减排效应的作用机制和优化路径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效应 粮食主产区 规模经营 技术进步 绿色低碳发展
原文传递
基于资源密度的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潜力测算与市场评估 被引量:40
7
作者 崔蜜蜜 蒋琳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7-131,共15页
运用《中国农业年鉴》和《中国农业统计资料》的数据测算2012年全国各地区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潜力,并基于秸秆资源密度,分析各地区之间秸秆资源化利用潜力的差异,进一步探讨了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市场发展潜力。研究表明,2012年我国作物... 运用《中国农业年鉴》和《中国农业统计资料》的数据测算2012年全国各地区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潜力,并基于秸秆资源密度,分析各地区之间秸秆资源化利用潜力的差异,进一步探讨了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市场发展潜力。研究表明,2012年我国作物秸秆资源总量为8.486×108 t,可收集利用的秸秆资源量达6.406×108 t,除用于还田、生活燃料、饲料等传统途径之外,可资源化利用潜力为1.515×108 t。我国各地区作物秸秆可资源化利用潜力差异较大,其中:长江中下游、东北、华北地区可作为生物质能源的作物秸秆资源量分别为4.451×107、3.626×107和3.511×107 t,具有较大的秸秆可资源化潜力;华南、黄土高原和青藏地区作物秸秆可资源化潜力较低。东北、长江中下游、华北地区秸秆可资源化潜力的资源密度相对集中,适宜建立较大规模的秸秆直燃发电站、秸秆气化等能源企业,可加强当地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以形成较为成熟的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市场,从而不断提高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 资源密度 潜力测算 市场评估
原文传递
农民对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福利响应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量:37
8
作者 何可 +1 位作者 崔蜜蜜 张俊飚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40,共13页
农民对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福利响应,事关农村环境治理的成效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本文利用390份来自湖北稻区的农户调查问卷、运用Heckman Selection Model实证分析并揭示了农民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福利响应及其影响... 农民对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福利响应,事关农村环境治理的成效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本文利用390份来自湖北稻区的农户调查问卷、运用Heckman Selection Model实证分析并揭示了农民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福利响应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福利效应在农民中的响应程度不高,对经济福利、生态福利、健康福利响应程度较高的农民比例分别为16.7%、34.9%、45.6%。Heckman Selection Model回归结果进一步表明,影响经济福利响应程度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受教育程度、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影响生态福利响应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年收入、交通便利性、地形、优惠政策重要性认知、环保法规认知,地形、优惠政策重要性认知、环保法规认知等变量则显著影响了农民对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健康福利响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秸秆 资源化利用 农民福利响应 影响因素 HECKMAN Selection模型
原文传递
加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被引量:21
9
作者 景辰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5-29,共5页
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进而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小康社会建设亟待迈过的门槛。本文在介绍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 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进而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小康社会建设亟待迈过的门槛。本文在介绍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农产品质量安全 管理
下载PDF
法兰连接中的螺栓预紧力 被引量:29
10
作者 叶红 刘元胜 《有色矿冶》 2005年第3期46-48,共3页
法兰连接中螺栓的预紧力,要满足法兰接头在操作时不发生泄露。叙述了螺栓从预紧状态到操作状态过程中法兰接头的变化。预紧力应是考虑了内压作用和垫片在升压过程中松弛的综合结果。
关键词 法兰 螺栓 预紧力 计算
下载PDF
社会网络、收入不确定与自雇佣妇女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 被引量:31
11
作者 张童朝 王镇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1-116,共16页
本文以资本可替代性、自雇佣妇女特征和保护性耕作技术属性为逻辑起点,利用冀皖鄂三省的农村居民调查数据和Binary Probit模型,以秸秆还田技术为例,考察社会网络、收入不确定对农村自雇佣妇女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影响,并通过二阶段IV P... 本文以资本可替代性、自雇佣妇女特征和保护性耕作技术属性为逻辑起点,利用冀皖鄂三省的农村居民调查数据和Binary Probit模型,以秸秆还田技术为例,考察社会网络、收入不确定对农村自雇佣妇女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影响,并通过二阶段IV Probit进行了内生性检验与讨论。结果表明,自雇佣妇女群体人力资本相对弱势,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比例仅为58.97%;62.66%的农村自雇佣妇女社会网络在较低或极低状态下运行,50.12%的自雇佣妇女面临着较高的收入不确定性;社会网络广度与高度提升可显著促进自雇佣妇女耕地保护行动,而网络强度的影响则不明显;非农收入不确定负向影响自雇佣妇女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但农业收入不确定则并无显著影响;社会网络拓展可以有效抑制收入不确定对自雇佣妇女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不利影响,这种抑制作用主要通过非农收入实现,在农业收入方面则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收入不确定 自雇佣妇女 保护性耕作 二阶段ⅣProbit
原文传递
中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7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8
12
作者 张俊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1,164,共12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工作成效密不可分。尽管“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农业经济学教育一度中断,但涅槃重生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也伴随改革开放开启了新的篇章,...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工作成效密不可分。尽管“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农业经济学教育一度中断,但涅槃重生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也伴随改革开放开启了新的篇章,逐步形成了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农村与区域发展、食物经济管理等成熟研究领域,研究范式上与西方农业经济学学科逐步接轨,研究体系日趋完善,并在农业区域布局区划、农业体制机制改革、农业农村政策创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引领作用。展望未来,减贫与发展、农地制度安排、资源与环境经济、食品营养、消费与安全、农业科技推广、农村金融供给等问题研究,将是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前沿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管理 学科发展历程 回顾与展望 新中国成立70年
下载PDF
辽东山区原始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空间结构特征 被引量:26
13
作者 毛沂新 张慧东 +3 位作者 王睿照 魏文俊 尤文忠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933-2940,共8页
维持森林结构多样性通常被认为是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式.本研究以辽东山区原始阔叶红松林为对象,运用相邻木空间关系构建林分空间结构参数,探究顶极群落内部主要优势乔木的空间结构特征,并以此顶极群落为借鉴,... 维持森林结构多样性通常被认为是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式.本研究以辽东山区原始阔叶红松林为对象,运用相邻木空间关系构建林分空间结构参数,探究顶极群落内部主要优势乔木的空间结构特征,并以此顶极群落为借鉴,为低质量次生林改造和人工纯林结构优化经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辽东山区原始阔叶红松林林分的径级分布呈倒'J'形,林下更新良好,同时保持一定比例的大径木存在;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507,整体呈随机分布状态,混交度平均值为0.82,混交度强;平均大小比数为0.506,反映出林分整体处于中庸状态.林分中不同优势度在极强混交维度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反映出处于中下层绝对劣势的小径级被压木和主林层的绝对优势木在不同垂直空间上的优化分布与利用.林分中各优势树种的分布也随机镶嵌于总体的随机格局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阔叶红松林 空间结构 混交度 二元分布
原文传递
政府行为对农民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的影响——基于“激励”与“约束”双重视角 被引量:26
14
作者 尚燕 +1 位作者 张童朝 张俊飚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0-138,共9页
秸秆治理形势严峻而迫切,政府作为重要主体,其作用不容忽视。对此,基于山东和湖北两省的农民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分析农民对秸秆资源化利用政策的期望与感知,探讨政府行为对农民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当前农民... 秸秆治理形势严峻而迫切,政府作为重要主体,其作用不容忽视。对此,基于山东和湖北两省的农民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分析农民对秸秆资源化利用政策的期望与感知,探讨政府行为对农民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当前农民秸秆资源化利用情况并不理想,占比仅为49.8%,需要进一步提高。资金激励和约束手段都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且资金激励的作用略大于约束手段。但目前激励政策并未得到有效实施,与农民期望相去甚远,虽然约束手段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然而宣传效果不佳。此外,作为激励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技术激励目前并未发挥显著作用。因此,为了提高农民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意愿,改善政府农村环境治理绩效,提出加强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宣传教育,建立并完善配套化服务体系,赏罚严明,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政策 约束手段 秸秆利用 农民意愿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关于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24
15
作者 邓贝贝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22-626,共5页
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进行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利于抵御国外农产品的冲击,为农产品出口,占领国际市场提供重要途径。本文主要讨论了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产品品牌... 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进行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利于抵御国外农产品的冲击,为农产品出口,占领国际市场提供重要途径。本文主要讨论了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产品品牌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品牌 策略
下载PDF
退化柞蚕林封育对枯落物和表层土壤持水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16
作者 魏文俊 尤文忠 +2 位作者 赵刚 张慧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1-728,共8页
柞蚕林是辽东山区退化最严重的森林类型之一,因多年反复刈割导致生长逐渐衰退、更新能力下降,局部出现空地甚至土壤开始砂化,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明显降低。以辽东山区的退化柞蚕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封育9、12、21a后森林的... 柞蚕林是辽东山区退化最严重的森林类型之一,因多年反复刈割导致生长逐渐衰退、更新能力下降,局部出现空地甚至土壤开始砂化,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明显降低。以辽东山区的退化柞蚕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封育9、12、21a后森林的枯落物及表层土壤持水效能。结果表明:退化柞蚕林经过封育恢复后,封育恢复时间越长,林地枯落物累积量增加的越显著,枯落物持水能力和有效拦蓄降雨能力提高也越明显。对照(未封育)、封育9、12、21a柞蚕林枯落物储量分别为3.69、7.92、8.41 t/hm^2和8.74 t/hm^2;最大持水量分别为6.23、14.71、15.81 t/hm^2和17.18 t/hm^2,有效拦蓄量分别为4.78、10.87、11.70、12.78 t/hm^2。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01),自然对数模型模拟拟合效果最好(R^2>0.9)。退化柞蚕林经过封育恢复后,表层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的改善随着封育恢复时间的增加而越来越明显,封育9、12和21年柞蚕林表层土壤容重分别比对照退化柞蚕林降低了5.51%、12.60%、17.32%,毛管持水量分别增加了7.01%、28.98%、54.83%,非毛管持水量分别增加了46.14%、126.19%、187.19%。本研究结果说明退化柞蚕林封育能够通过提高其林地枯落物和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加表层土壤持水效能,对恢复和改善退化柞蚕林地的生态环境、恢复森林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柞蚕林 枯落物 土壤 持水量
下载PDF
条件价值评估法本土化改进及其验证——来自武汉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王瑞雪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79-887,共9页
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评估资源环境等非市场物品价值是近年来国外研究的热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开始陆续出现以CVM评估非市场价值的研究案例,多数文献集中在该方法的应用层面。论文以武汉市耕地非市场价值评估为研究目标,... 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评估资源环境等非市场物品价值是近年来国外研究的热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开始陆续出现以CVM评估非市场价值的研究案例,多数文献集中在该方法的应用层面。论文以武汉市耕地非市场价值评估为研究目标,紧密结合现实国情和武汉市的具体情况,针对耕地非市场价值内涵界定、WTP与WTA选择、价值评估影响人群界定、WTP累加、支付方式选择等多个技术环节展开探索性研究,结合实际对传统CVM理论模型进行了修正。CVM问卷调查分析表明,在论文所定义的耕地价值内涵下,具有武汉户籍农村居民的平均WTP为22d,耕地非市场价值为1523.83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经济 非市场价值 条件价值评估法 耕地
下载PDF
能力和机会双轮驱动下农户秸秆还田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量:22
18
作者 姜维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7-55,163,164,共11页
农户秸秆还田意愿和采纳行为的不一致性制约着秸秆还田的推广。将农户主观认知和外部条件置于同一个分析框架,构建MOA拓展模型,分析能力和机会的双轮驱动能否促进农户秸秆还田意愿向行为转化,并进一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不同群体... 农户秸秆还田意愿和采纳行为的不一致性制约着秸秆还田的推广。将农户主观认知和外部条件置于同一个分析框架,构建MOA拓展模型,分析能力和机会的双轮驱动能否促进农户秸秆还田意愿向行为转化,并进一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不同群体间意愿和行为的关系以及能力和机会对意愿—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秸秆还田需求端的堵点在于农户意愿未能转化为有效需求,供给端的堵点在于技术不能满足农户需求;农户生产习惯和生态知识、技术的可获得性能促进其还田意愿向行为转化;在高群体一致性组别,技术的可获得性和生态知识正向调节农户意愿—行为的关系,而在低群体一致性组别,生产习惯正向调节意愿和行为的关系。因此,从秸秆还田供给侧出发,基于农业农村农户实际情况优化秸秆还田技术,实现精准服务是推动秸秆还田的关键步骤。同时,创新宣传内容与方法,找准农户差异优化生产习惯,提高农户生态知识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机械作业条件亦是实现秸秆还田供需匹配的必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意愿—行为关系 调节效应 群体一致性 MOA拓展模型
下载PDF
技术感知对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自觉性意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晓敏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64-973,共10页
农户的生态自觉性是确保秸秆还田技术长久实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理论,以秸秆还田为例,利用河北、安徽、湖北三省的调研数据,采用有序回归模型,分析技术感知对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自觉性意愿的影响,探讨农... 农户的生态自觉性是确保秸秆还田技术长久实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理论,以秸秆还田为例,利用河北、安徽、湖北三省的调研数据,采用有序回归模型,分析技术感知对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自觉性意愿的影响,探讨农户对秸秆还田决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57.23%的样本农户在没有政府监督和补贴时仍愿意采纳秸秆还田技术,初步具备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自觉性。样本农户对秸秆还田的环境福利感知较高,经济福利感知较低,86.8%的农户认为采用秸秆还田技术有利于保护环境,而只有53.04%的农户认为采纳秸秆还田技术可以增产增收。经济感知、感知易用性、村干部和技术员影响、文化程度对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自觉性意愿有正向影响,而年龄、农业年收入有负向影响。因此,应多手段提高农户秸秆还田的经济感知,多渠道增强秸秆还田的技术易用性,多举措发挥村干部和技术员的带头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技术 生态自觉性 感知有用性 感知易用性 社会影响
原文传递
技术进步、生产方式转型与中国生猪养殖温室气体减排 被引量:18
20
作者 周晶 青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45,167,共9页
基于技术水平和规模化水平时空差异,收集不同养殖模式生长周期、出栏量等关键数据,对全国和各省生猪养殖碳排放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998-2015年,全国生猪养殖碳排放量呈震荡上升趋势,从1.08亿吨CO2当量增加到1.33亿吨CO2当量;规模化... 基于技术水平和规模化水平时空差异,收集不同养殖模式生长周期、出栏量等关键数据,对全国和各省生猪养殖碳排放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998-2015年,全国生猪养殖碳排放量呈震荡上升趋势,从1.08亿吨CO2当量增加到1.33亿吨CO2当量;规模化养殖逐渐取代散养成为碳排放主体,2015年其排放量占比达到73.57%;四川、湖南、河南、山东等生猪主产省份碳排放量居全国前列;LMDI模型的分解结果表明,生猪产量扩张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推动碳排放量增长43.93%,技术进步和养殖规模化则将碳排放增长削减了近一半。因此,提高养殖技术、推动规模化养殖、应用沼气池处理粪污将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养殖 温室气体排放 技术进步 养殖规模化 LMDI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