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助化汤在肠内营养治疗中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建国 吕利雄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2年第7期7-8,共2页
目的 :观察中药健脾助化汤对肠内营养 (enteral nutrition,EN)治疗支持作用和对肠道并发症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 4 3例病人随机分为中药加肠内营养治疗组 2 3例 ,单纯肠内营养对照组 2 0例。在治疗前一天和治疗后 12天分别测定三头肌皮... 目的 :观察中药健脾助化汤对肠内营养 (enteral nutrition,EN)治疗支持作用和对肠道并发症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 4 3例病人随机分为中药加肠内营养治疗组 2 3例 ,单纯肠内营养对照组 2 0例。在治疗前一天和治疗后 12天分别测定三头肌皮皱厚度 (TSF) ,上臂肌围 (MAC) ,血清白蛋白 (Alb) ,血红蛋白 (HGB) ,血清转铁蛋白 (TFN) ,体重 (BW)等 ,并观察治疗中腹胀、腹泻、腹痛、呕吐等并发症总累积持续时间及能全力使用剂量的变化。结果 :两组比较除 HGB外 ,其余指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胃肠道并发症的防治及能全力的使用量 ,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健脾助化汤能增加脾胃功能并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腹胀、腹泻、腹痛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助化汤 肠内营养治疗 肠道并发症 中医学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降脂通脉饮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田俊 姚德祥 +4 位作者 庄国芳 张建峰 乔天渊 王厹东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15,共3页
为观察降脂通脉饮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降脂通脉饮治疗)42例和对照组(血脂康治疗)40例,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24%,优于对照组的80.00%(P<0.05);2组治疗后TC、TG、LDL-C... 为观察降脂通脉饮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降脂通脉饮治疗)42例和对照组(血脂康治疗)40例,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24%,优于对照组的80.00%(P<0.05);2组治疗后TC、TG、LDL-C、ApoB及AI均有显著降低(P<0.05,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在降TC、TG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有升高HDL-C及ApoA的作用(P<0.05,P<0.01),但治疗组升高HDL-C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2组对血液流变学影响较弱(P>0.05)。观察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中医药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降脂道脉饮 痰瘀互结
下载PDF
自拟“强心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建国 吕利雄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12,共3页
观察自拟“强心汤”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治疗作用。将 69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6例、对照组 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地戈辛、醛固酮利尿剂、卡托普利 )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强心汤”。 12天为 1个疗程 ... 观察自拟“强心汤”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治疗作用。将 69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6例、对照组 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地戈辛、醛固酮利尿剂、卡托普利 )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强心汤”。 12天为 1个疗程 ,检测两组患者心功能、血液动力学以及洋地黄和临时西地兰等用量变化。结果治疗组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 92 7% ,对照组的有效率为 75 7% (P <0 0 5 ) ;平均改善时间、血液动力学指标、心率下降数、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容积 ,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的地戈辛、西地兰、速尿等用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 (P <0 0 5 )。提示自拟“强心汤”能有效改善病人心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治疗 强心汤 中药 临床疗效 心脏功能 血液动力学
下载PDF
顾炳歧对益胃汤的临床应用经验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121-122,共2页
益胃汤乃《温病条辨》中甘寒滋阴生津法的主要代表方之一,叶氏云:"九窍不和,都属胃病,阳土喜柔,偏恶刚燥,若四君、异功等,竟是治脾之药。腑宜通即是补,甘濡润,胃气下行,则有效验。"临床辨证以口咽干燥,不欲饮食,或不喜肥甘,... 益胃汤乃《温病条辨》中甘寒滋阴生津法的主要代表方之一,叶氏云:"九窍不和,都属胃病,阳土喜柔,偏恶刚燥,若四君、异功等,竟是治脾之药。腑宜通即是补,甘濡润,胃气下行,则有效验。"临床辨证以口咽干燥,不欲饮食,或不喜肥甘,大便干燥而胃疼,舌绛红,少苔或苔薄,脉细数或弦细等为主。不论何种疾病,但有胃阴受损者均可使用本方,而不拘泥于脾胃疾病,并加以临证加减,都可得到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胃汤 临床应用 经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