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城新洋港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曹郁 赵文伟 +6 位作者 伍婧怡 汪珊珊 马明明 李焕 陆璐 陆晨遨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0年第3期39-46,共8页
开展河岸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对河流沉积物监测和下游滩涂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盐城新洋港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铬(Cr)、镉(Cd)、铜(Cu)、锌(Zn)、铅(Pb)、镍(Ni) 6... 开展河岸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对河流沉积物监测和下游滩涂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盐城新洋港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铬(Cr)、镉(Cd)、铜(Cu)、锌(Zn)、铅(Pb)、镍(Ni) 6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生态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在河岸带为耕地(样点1)和城镇建设用地(样点5)的河段Cu和Cd元素已经出现了超标现象,属Ⅱ类沉积物;在其余采样点Cu、Cd、Cr、Pb、Zn和Ni含量均低于国家Ⅰ类标准,属Ⅰ类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Er值均小于40,总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值均小于120,总体属于等级较低的生态危害。研究显示河岸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流重金属含量有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以城镇建设用地为主导的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风险都偏高,少数耕地河岸带采样点重金属危害指数也偏高,河岸带附近种植人工林和草坪对河流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因此,合理规划城市河流河岸带土地利用类型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类活动产生的重金属对河流水质和下游湿地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洋港河 河岸带 土地利用 重金属 污染评价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城郊河岸带土壤与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陆晨遨 曹郁 +5 位作者 夏宇欣 易文文 张以恒 华政 赵文伟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3年第1期110-120,共11页
河岸带类型对河流环境重金属富集具有显著影响,合理规划河岸环境,可以减缓河流周围土地的重金属污染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随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工矿业、农牧业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频繁的人类活动会增加对河流周边重金属污染潜... 河岸带类型对河流环境重金属富集具有显著影响,合理规划河岸环境,可以减缓河流周围土地的重金属污染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随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工矿业、农牧业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频繁的人类活动会增加对河流周边重金属污染潜在威胁。为揭示呼伦贝尔市河流域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的河岸带类型对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在该区域采集了34个河岸带表层土壤和河流表层沉积物样品,并测定了6种重金属(Cr、Cu、Mn、Ni、Pb与Zn)含量,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法(pollution load index,PLI)对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6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背景值的2.08倍、1.55倍、0.80倍、1.61倍、0.82倍、1.00倍,总体PLI为1.19,属轻度污染;河岸带的重金属污染程度总体高于河流,但是河流的重金属污染变率更大,相比之下重金属含量的最高值多出现于河流中;不同河岸带类型的PLI呈工业型河岸最高(1.535)、自然型河岸次之(1.126)、城市绿化河岸最低(1.030)、工矿业活动是区域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源头,城市绿化型河岸带与自然型河岸带具有一定的缓解重金属污染累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河流域 重金属 城市化 河岸带类型
下载PDF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以南京中山植物园为例
3
作者 华政 +6 位作者 夏宇欣 杨子腾 任以恒 王建骅 邓鑫元 李焕 陈春珠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3期59-62,共4页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基于南京中山植物园概况,首先阐述了研学旅行课程目的解读和学情分析,然后论述了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关键词 研学旅行课程 地理实践力 课程设计
下载PDF
植物地理学实践课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4
作者 赵文伟 张以恒 +5 位作者 杨子腾 夏宇欣 李焕 董艳 陈春珠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07-112,共6页
课程思政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也为专业课程实施提供了价值导向,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作为一门兼具理论与实践的课程,植物地理学实践课着重通过野外植物识别、植被分布特征分析以及地学维度认知等专业核心能... 课程思政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也为专业课程实施提供了价值导向,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作为一门兼具理论与实践的课程,植物地理学实践课着重通过野外植物识别、植被分布特征分析以及地学维度认知等专业核心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全面提升科学素养.将植物地理学实践课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意识,也可强化学生文化认同和人文情怀,从而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南通大学植物地理学实践课中融入课程思政,探索专业知识实践与价值引领相互结合,提出课程思政融入植物地理学实践的优化策略,从而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地理学 实践课 课程思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