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新现食源性多重耐药非典型肠致病大肠杆菌特征分析
1
作者 黄远斌 张淑红 +7 位作者 杨广珠 吴清平 张菊梅 吴诗 古其会 叶青华 张友雄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8-278,共11页
探究一株新现食源性多重耐药非典型肠致病大肠杆菌(aEPEC)表型、生化及遗传特征。从市售食品中分离到一株产ESBL且携带质粒介导多粘菌耐药基因mcr-1的aEPEC菌株E2892A1,利用API 20E对其生化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常... 探究一株新现食源性多重耐药非典型肠致病大肠杆菌(aEPEC)表型、生化及遗传特征。从市售食品中分离到一株产ESBL且携带质粒介导多粘菌耐药基因mcr-1的aEPEC菌株E2892A1,利用API 20E对其生化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常见抗生素MICs,通过基因组测序分析了遗传特征(耐药基因、质粒类型、毒力基因),并基于cgSNP对其遗传进化关系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多种常用抗生素如头孢他定,头孢曲松,四环素、氨苄西林等耐药,且属于ESBL菌株。测序结果显示,该菌株为aEPEC,其携带17种耐药基因和EPEC特征毒力基因eae,具有4种复制子类型。这是国内外首次发现多种耐药基因(特别是CTX-123和mcr-1)共存于同一株多重耐药aEPEC ST752菌株中。接合实验证实mcr-1基因可水平传播至大肠杆菌C600。这类菌株存在于食品中对人体健康构成了重要威胁,需特别关注其扩散情况。该研究为食品中高毒力多重耐药菌风险监测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可为畜牧养殖中抗生素合理使用和食源性疾病用药方案制定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肠致病大肠杆菌 mcr-1基因 ESBL 生化特征 遗传特征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检测饮用水中N-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 被引量:5
2
作者 孙铭 古其会 +5 位作者 张菊梅 郭伟鹏 吴慧清 张友雄 吴清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0-315,共6页
为评估饮用水中新型消毒副产物N-亚硝胺对食品饮料行业带来的潜在风险,建立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同时检测饮用水中9种N-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的方法。样品通过固相萃取,进入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系统,经RRHD-C1... 为评估饮用水中新型消毒副产物N-亚硝胺对食品饮料行业带来的潜在风险,建立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同时检测饮用水中9种N-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的方法。样品通过固相萃取,进入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系统,经RRHD-C18色谱柱分离,以含有0.2%甲酸的10 mmol/L碳酸氢铵溶液和甲醇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检测。在优化条件下9种N-亚硝胺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6,方法检出限为0.10~0.33 ng/L,方法的回收率为62.1%~118.2%,相对标准偏差为2.2%~10.0%,分析时间为6 min。与现有方法比较,本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适用性强,能满足食品饮料生产中饮用水N-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N-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 固相萃取 饮用水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的抗生素与细菌间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敏玲 +2 位作者 张菊梅 丁郁 吴清平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3-413,共11页
抗生素杀菌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杀菌抗生素与靶点作用后的下游代谢变化与抗生素作用效果紧密联系,其通过干扰细菌代谢状态加速死亡进程,而细菌改变代谢状态也能影响抗生素的有效性。代谢组学通过监测细菌在抗生素作用下的变化提供全... 抗生素杀菌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杀菌抗生素与靶点作用后的下游代谢变化与抗生素作用效果紧密联系,其通过干扰细菌代谢状态加速死亡进程,而细菌改变代谢状态也能影响抗生素的有效性。代谢组学通过监测细菌在抗生素作用下的变化提供全面代谢信息,我们回顾近年来基于代谢组学对抗生素与细菌间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发抗生素佐剂提高抗生素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细菌代谢 细菌耐药 抗生素佐剂
原文传递
玉米须多糖的提取和纯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秦萍 曹松屹 +1 位作者 崔震海 《河北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151-153,共3页
玉米须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所含的多糖具有调节免疫、降血压、溶血栓、抑制肿瘤等功效。玉米在我国种植范围广,因此玉米须资源十分丰富,倘若能充分开发利用,则能变废为宝。对玉米须多糖的提取方法和分离纯化研... 玉米须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所含的多糖具有调节免疫、降血压、溶血栓、抑制肿瘤等功效。玉米在我国种植范围广,因此玉米须资源十分丰富,倘若能充分开发利用,则能变废为宝。对玉米须多糖的提取方法和分离纯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 多糖 提取 分离纯化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吲哚酚显色底物的合成及其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吴清平 +1 位作者 张菊梅 郭伟鹏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80-589,共10页
吲哚酚显色底物是由作为产色原的吲哚酚或其取代物与酶底物间接缩合而成,其合成主要包括中间体乙酸1-乙酰基-吲哚-3-基酯的合成及其与酶底物的衍生物缩合两部分。中间体可以通过以取代苯胺、邻氨基苯甲酸、邻氯苯甲酸等为起始物合成,而... 吲哚酚显色底物是由作为产色原的吲哚酚或其取代物与酶底物间接缩合而成,其合成主要包括中间体乙酸1-乙酰基-吲哚-3-基酯的合成及其与酶底物的衍生物缩合两部分。中间体可以通过以取代苯胺、邻氨基苯甲酸、邻氯苯甲酸等为起始物合成,而其再与酶底物的衍生物如乙酰溴代糖、酰卤、三氯氧磷、氯磺酸等反应可得到相应的各种显色底物。吲哚酚显色底物应用于微生物检测,依据特异性酶与相应底物的特异性反应,一般通过显色培养基技术来实现,不同的显色底物针对的酶及其应用于检测的微生物会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酚显色底物 中间体 乙酸 1-乙酰基-吲哚-3-基酯 合成 应用 显色培养基
原文传递
大肠菌群特异性检测荧光底物MUGal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马延霞 吴清平 +2 位作者 张菊梅 郭伟鹏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51-257,共7页
4-甲基伞形酮基-β-D-吡喃半乳糖苷(MUGal)是食品安全中重要指示菌大肠菌群的特异性快速检测荧光底物。本文采用相转移催化方法使4-甲基伞形酮(4-MU)和四乙酰基-α-D-吡喃溴代半乳糖缩合生成保护的糖苷,再在碳酸钠的水/甲醇溶液中去保... 4-甲基伞形酮基-β-D-吡喃半乳糖苷(MUGal)是食品安全中重要指示菌大肠菌群的特异性快速检测荧光底物。本文采用相转移催化方法使4-甲基伞形酮(4-MU)和四乙酰基-α-D-吡喃溴代半乳糖缩合生成保护的糖苷,再在碳酸钠的水/甲醇溶液中去保护生成4-甲基伞形酮基-β-D-吡喃半乳糖苷。通过对温度、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糖苷化一步产率的研究发现,当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16 h时,产率最高可达73.12%。醇解反应一步以碳酸钠为碱产率可达91.01%。在对产物进行IR和1HNMR结构表征后,进一步将产物应用于大肠菌群显色培养基,并和进口底物比较,其产荧光管数经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实际样品检测中,采用GB4789.3-2010(48 h)和MUGal方法(24 h)的阳性检出率均为80%,MUGal方法的检出时间明显缩短。因此,本研究制备的荧光底物能和进口产品相媲美,可以作为进口底物的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甲基伞形酮-β-D-吡喃半乳糖苷 相转移催化 大肠菌群 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LST)
原文传递
香豆素类荧光底物的合成及其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吴清平 马延霞 +1 位作者 张菊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44-2449,2462,共7页
香豆素类荧光底物主要是由作为荧光团的羟基香豆素和7-氨基-4-甲基香豆素或者它们的取代物的各类衍生物,包括糖苷类、羧酸酯类、磷酸酯类、肽类等。本文介绍了这些底物的合成方法。荧光团一般通过Pechmann缩合法合成,然后再与乙酰溴代... 香豆素类荧光底物主要是由作为荧光团的羟基香豆素和7-氨基-4-甲基香豆素或者它们的取代物的各类衍生物,包括糖苷类、羧酸酯类、磷酸酯类、肽类等。本文介绍了这些底物的合成方法。荧光团一般通过Pechmann缩合法合成,然后再与乙酰溴代糖、酰氯、亚磷酸酯、叔丁氧基保护的氨基酸等缩合生成相应的荧光底物,像4-甲基伞形酮基-β-D-吡喃半乳糖苷、4-甲基伞形酮辛酸酯和L-丙氨酰-7-氨基-4-甲基伞形酮等。将荧光底物加入到培养基中,可以实现对微生物的快速检测。荧光底物应用于微生物检测的依据是特异性酶反应,不同的荧光底物对应的酶和所检测的微生物不同。当单一底物不能有效检测和鉴定目标微生物时,采用复合底物能明显提高检测效果。此外,本文还指出了现有荧光底物存在的缺点,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底物 4-甲基伞形酮 7-氨基-4-甲基香豆素 微生物检测
下载PDF
常见食源性致病菌胞外代谢轮廓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玉冬 吴清平 +3 位作者 张菊梅 张友雄 郭伟鹏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43,共7页
寻找常见食源性致病菌间特征性代谢产物,是研发食品安全快速高效监控技术的基础。本文直接利用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发酵液冻干,经硅烷化试剂衍生,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对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同时进行NIST11谱图库检索并分类,并对... 寻找常见食源性致病菌间特征性代谢产物,是研发食品安全快速高效监控技术的基础。本文直接利用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发酵液冻干,经硅烷化试剂衍生,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对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同时进行NIST11谱图库检索并分类,并对数据进行热图和主成分(PCA)分析。研究发现,发酵液中有大量有机酸、醇类和胺类等物质产生,且菌种间各代谢产物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显著;同时各菌间含有丰富的特有代谢产物,其中部分特有代谢产物在其他菌株中未见报道。通过热图和PCA分析各菌株胞外代谢轮廓可知,24 h时各菌株间能够明显区分,同时去除糖类和氨基酸后,PCA区分鉴定效果明显提高,尤其在24 h时最好。研究表明,胞外代谢轮廓分析可以用于寻找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生物标志物和菌种区分鉴定,同时部分菌种间特有的代谢产物有望成为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多元分析 代谢组学 气相-质谱联用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