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刺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0
1
作者 李莹 张中一 +5 位作者 宗蕾 李瞡 陶颖 曾亮 侯文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比较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巨刺法与常规患侧针刺法的临床疗效差异,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针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巨刺组(19例)、患侧组(21例)。两组均予相同基础用药,针刺穴取风池、阳白透鱼腰、睛明、承泣、下关、... 目的:比较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巨刺法与常规患侧针刺法的临床疗效差异,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针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巨刺组(19例)、患侧组(21例)。两组均予相同基础用药,针刺穴取风池、阳白透鱼腰、睛明、承泣、下关、颊车透地仓、合谷、足三里,巨刺组针刺面部健侧穴位,患侧组针刺面部患侧穴位,每周3次,治疗4周。应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均能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巨刺组与患侧组总有效率均为100.0%(P>0.05),巨刺组痊愈率为68.4%(13/19),优于患侧组的47.6%(10/21,P<0.05);巨刺组于治疗第7天、第14天H-B评分优于患侧组(均P<0.05);巨刺组痊愈患者治疗天数明显少于患侧组((23.95±4.30)天vs(29.14±5.43)天,P<0.01)。结论:巨刺法能加速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面神经功能恢复,并明显缩短疗程,疗效优于针刺面部患侧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贝尔面瘫) 急性期 针刺疗法 巨刺法
原文传递
针刺调节膀胱功能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3
2
作者 钟蕾 +1 位作者 刘光雯 钟晨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63-64,F003,共3页
从临床和实验研究角度 ,回顾总结了近 10多年来针刺对膀胱功能的调节效应及其神经作用机制。认为针刺可通过调节外周传入神经和中枢神经而改善膀胱的功能 ;针刺的这种调节作用具有双相性 。
关键词 针刺 膀胱功能 神经机制 膀胱疾病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灸法的继承与创新 被引量:58
3
作者 吴焕淦 刘立公 +6 位作者 汉平 汪司右 张中一 周恩华 口锁堂 张仁 《上海针灸杂志》 2007年第12期39-41,共3页
艾灸,作为与汤药、针刺并列的三大中医药疗法之一,如今已呈现出萎缩趋势。灸法在临床上的逐步萎缩必然有其产生原因,只有在全面研究古代医籍有关艾灸疗法的记载,明确艾灸治疗的病种,在继承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技技术与方法对灸法的疗效... 艾灸,作为与汤药、针刺并列的三大中医药疗法之一,如今已呈现出萎缩趋势。灸法在临床上的逐步萎缩必然有其产生原因,只有在全面研究古代医籍有关艾灸疗法的记载,明确艾灸治疗的病种,在继承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技技术与方法对灸法的疗效机理和影响灸法取效的因素进行全方位的研究,阐释艾灸疗法的物质基础,才能为灸法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的支撑,推动灸法的创新与应用。本文从灸法传承、现状思考、深化灸法研究及灸法的创新和展望等方面论述了灸法的继承和创新的意义和方法,并对如何进一步深化灸法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灸法 传承 创新
下载PDF
灸量的认识及意义 被引量:43
4
作者 口锁堂 吴焕淦 +7 位作者 刘慧荣 刘立公 云飞 汉平 汪司右 华雪桂 周恩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5期935-937,共3页
从古籍文献对灸量、灸量的衡量标准的论述以及现在有关灸量的研究方面入手,全面分析灸量的意义和灸量对疗效的影响作用,阐述深入研究灸量的意义,旨在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重视灸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为灸量的客观化和标准化提供... 从古籍文献对灸量、灸量的衡量标准的论述以及现在有关灸量的研究方面入手,全面分析灸量的意义和灸量对疗效的影响作用,阐述深入研究灸量的意义,旨在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重视灸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为灸量的客观化和标准化提供临床和实验依据,促使灸法向更客观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量 意义 认识
下载PDF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病机探讨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天嵩 董洪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9年第3期14-15,共2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致死率极高的肺系疾病,发病机制不明,目前临床疗效不佳。本文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及现代研究认为,肺肾亏虚为发病之本;痰浊、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病情加重因素;外邪侵袭是疾病恶化的原因。
关键词 肺纤维化 中医病机 理论探讨
下载PDF
电针“会阳”、“中膂俞”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尿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申鹏飞 +1 位作者 国美 张力君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 :观察电针“会阳”、“中膂俞”对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诱发膀胱功能亢进的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组并造成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电针“会阳”、“中膂俞” ,分别于针刺后 3天、1 0天进行尿流动力学测定。结果 :电针“会... 目的 :观察电针“会阳”、“中膂俞”对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诱发膀胱功能亢进的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组并造成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电针“会阳”、“中膂俞” ,分别于针刺后 3天、1 0天进行尿流动力学测定。结果 :电针“会阳”、“中膂俞”可调整大鼠膀胱尿流动力学指标 ,降低较高的膀胱内压 ,使低顺应性膀胱改善 ,抑制膀胱功能活动亢进 (频率、幅度 ) ,提高尿流率。结论 :电针“会阳”、“中膂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会阳” “中膂俞”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尿流动力学
下载PDF
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的国内文献系统评价 被引量:32
7
作者 虞先敏 朱国苗 +2 位作者 房敏 幼楠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36-540,共5页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性。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以针刺、体针、电针、头针、三棱针、梅花针、火针、芒刺、围刺、带状疱疹等为主题词,检索了国内相关医学数据库,以随机临床对照试验为纳入标准,治疗组为针刺或针刺加其他...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性。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以针刺、体针、电针、头针、三棱针、梅花针、火针、芒刺、围刺、带状疱疹等为主题词,检索了国内相关医学数据库,以随机临床对照试验为纳入标准,治疗组为针刺或针刺加其他疗法,对照组为药物,以带状疱疹痊愈率及止痛时间为测量指标,共纳入43篇文献,并对其中10篇文献采用Rev Man4.2.9进行Meta分析。结果:10篇文献的痊愈率合并OR=4.27,95%CI[2.90,6.29],4篇止痛时间合并OR=-7.64,95%CI[-8.12,-7.15],治疗组对带状疱疹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从纳入的国内文献来看,针刺治疗带状疱疹有效,但是需要更多的高质量文章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 带状/针灸疗法 评价研究
下载PDF
电针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8
作者 郑慧敏 徐世芬 +2 位作者 尹平 汤康敏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2期191-193,209,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和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以1 h尿垫试验、ICIQ-SF量表为观察指标,4周为1个疗程,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进行近远期疗效评定。结果... 目的观察电针和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以1 h尿垫试验、ICIQ-SF量表为观察指标,4周为1个疗程,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进行近远期疗效评定。结果近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94%,对照组总有效率达54.5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远期疗效:治疗组痊愈患者结束治疗后不采取任何后续措施,6个月后随访,复发率13.33%;对照组坚持锻炼6个月的疗效优于锻炼1个月(P<0.05)。结论电针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起效快、见效显著、患者依从性高,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电针 盆底肌功能锻炼
下载PDF
针药结合补肾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9
作者 郑蕙田 李永方 +4 位作者 袁顺兴 国美 张晨光 张力方 《现代康复》 CSCD 2001年第2期64-65,共2页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补肾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104例,按分层配对分为两组,其中针药组 52例,采用长针深刺、电针和中药雪莲穴位注射相结合治疗;对照组 52例,采用甲...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补肾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104例,按分层配对分为两组,其中针药组 52例,采用长针深刺、电针和中药雪莲穴位注射相结合治疗;对照组 52例,采用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结果 经 2个月治疗后,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差值比较结果,针药组的全血低切粘度、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均大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提示针药结合补肾通络法对 DPN患者的血液流变性有一定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莲 穴位注射 电针治疗 补肾通络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针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10
作者 邢曼 +1 位作者 林志咸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189-3192,共4页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观察和分析针刺及药物治疗(口服α受体阻滞剂)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BPH患者分为针刺组与药物组,观察指标为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尿动力学指标。结...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观察和分析针刺及药物治疗(口服α受体阻滞剂)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BPH患者分为针刺组与药物组,观察指标为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尿动力学指标。结果:(1)两组患者I-PSS、主症("排尿费力""尿频""憋尿困难")、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针刺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药物组(P<0.05)。(2)针刺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P<0.05)。(3)针刺组起效明显快于药物组(P<0.05)。(4)针刺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有效膀胱容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针刺对BPH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的改善及起效时间、显效率要明显优于药物;针刺和药物对BPH均有治疗效应,且近期疗效相当。两者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均有累积效应,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效果越明显,且针刺的这种作用比药物更显著;针刺可有效改善BPH患者排尿功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量效关系 尿动力学
原文传递
骶穴电针疗法治疗急迫性尿失禁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4
11
作者 哈力甫 +2 位作者 梁燕 黄俏蓉 岑珏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19-219,221,共2页
关键词 骶穴 电针疗法 治疗 急迫性尿失禁 中医
下载PDF
电针与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26
12
作者 苏同生 刘保延 +7 位作者 刘志顺 章薇 储浩然 陆瑾 安军明 万兆新 宋琴琴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14-418,共5页
目的比较电针疗法和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296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应用中央随机系统分为治疗组149例和对照组147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主穴:中髎(双)、会阳(双),均斜刺50~60 mm,电... 目的比较电针疗法和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296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应用中央随机系统分为治疗组149例和对照组147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主穴:中髎(双)、会阳(双),均斜刺50~60 mm,电针参数:连续波,频率50 Hz,电流强度1~5 mA,逐渐增大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训练,两组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8周,随访至32周。观察平均24小时尿失禁减少次数和尿失禁漏尿程度的变化,漏尿减少量、国际尿失禁咨询问卷(ICIQ-SF量表)评分,监测不良事件。结果治疗8周两组平均24小时尿失禁次数减少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尿失禁漏尿程度治疗组轻度漏尿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中度漏尿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8周、17~20周及29~32周1小时尿垫试验漏尿量减少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ICIQ-SF量表评分第8周、9~20周及21~32周相对于基线期变化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疗法可有效地减轻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尿失禁症状,优于盆底肌训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电针 随机对照试验 盆底肌肉训练
原文传递
不同穴位对尿道综合征尿道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13
作者 申鹏飞 +2 位作者 国美 宗蕾 哈力甫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37-39,共3页
为研究不同穴位对尿道综合征的影响 ,5 4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俞穴组、募穴组和合穴组 ,每组各 18例 ,分别予以相应的治疗 ;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尿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各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P &... 为研究不同穴位对尿道综合征的影响 ,5 4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俞穴组、募穴组和合穴组 ,每组各 18例 ,分别予以相应的治疗 ;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尿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各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P <0 .0 5 ,且俞穴组、募穴组优于合穴组 ;三组对尿动力学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俞穴组和募穴组改善较为明显 ,但有各自的相对特异性。提示临床可以根据患者尿动力学结果选择相应的穴位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综合征 尿动力学 针灸 背俞穴 募穴 合穴 女性
下载PDF
会阳穴治疗不稳定膀胱的特异性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岑珏 +5 位作者 哈力甫 周圆 侯文光 虞先敏 马雪梅 高志强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8-40,共3页
目的研究会阳穴治疗不稳定膀胱的特异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38例不稳定膀胱患者随机分为会阳组(93例)、环跳组(45例);采用国际尿控协会排尿障碍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积分等比较不同穴位针刺治疗不稳定膀胱的... 目的研究会阳穴治疗不稳定膀胱的特异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38例不稳定膀胱患者随机分为会阳组(93例)、环跳组(45例);采用国际尿控协会排尿障碍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积分等比较不同穴位针刺治疗不稳定膀胱的疗效。结果针刺3次后,会阳组可缓解各项排尿异常症状(P<0.05),环跳组仅可改善排尿不尽感、尿急(P<0.05);两组均可降低I-PSS积分、提高生活质量(P<0.05),会阳组的改善效果优于环跳组(P<0.05)。针刺5次后,会阳组的改善效果优于针刺3次(P<0.05)。结论针刺会阳穴对不稳定膀胱有特异性调节作用,且有累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膀胱 会阳 环跳 穴位特异性
下载PDF
电针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内皮素、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戴高中 顾法隆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88-490,共3页
方法 :选择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法诱导脑出血大鼠模型 ,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总抗氧化能力 (T AOC)的影响。结果 :针“水”组能明显降低造模后脑组织中升高的NO ,与模型组相比 ,P <0 0 5 ;针... 方法 :选择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法诱导脑出血大鼠模型 ,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总抗氧化能力 (T AOC)的影响。结果 :针“水”组能明显降低造模后脑组织中升高的NO ,与模型组相比 ,P <0 0 5 ;针“水”组、针“风”组皆能降低造模后脑组织中升高的ET ,与模型组相比 ,P <0 0 5 ;且针“水”组、针“风”组还能提高造模后脑组织中降低的T AOC ,与模型组比 ,P <0 0 5。结论 :针“水”组和针“风”组皆能降低脑出血模型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升高的ET含量 ,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且针“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针灸疗法 电针 一氧化氮 内皮缩血管肽类 治疗机制
下载PDF
电针不同穴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高雄激素血症及卵巢雄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2
16
作者 徐鸽 王茜 +3 位作者 张安冬 刘建党 冯戟玮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43-549,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高雄激素血症和卵巢雄激素受体(AR)表达影响的作用差异,探讨电针治疗PCOS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足三里组、关元组、三阴交组、综合组,每组10只。采用来曲唑...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高雄激素血症和卵巢雄激素受体(AR)表达影响的作用差异,探讨电针治疗PCOS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足三里组、关元组、三阴交组、综合组,每组10只。采用来曲唑灌胃诱导PCOS模型。足三里组、关元组、三阴交组电针干预相应穴位,综合组同时电针所有穴位,每次20min,每日1次,连续14d。治疗后测量大鼠体质量、卵巢质量,HE染色观察卵巢形态结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计算游离雄激素指数(FAI),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卵泡AR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和卵巢质量明显增加(P<0.01),血清睾酮(T)和FAI水平明显升高(P<0.01),雌二醇(E2)和SHBG水平明显降低(P<0.01),卵巢晚期卵泡AR蛋白表达增加(P<0.05)。各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体质量均明显减轻(P<0.05),卵巢形态改善,T和FAI显著降低(P<0.01),足三里组、关元组和综合组E2、SHBG明显升高(P<0.01,P<0.05),关元组卵巢质量明显降低(P<0.01)。关元组和三阴交组晚期卵泡AR蛋白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P<0.01)。结论:电针不同穴位对PCOS大鼠高雄激素血症和卵巢多囊形态均有改善作用,不同穴位对PCOS大鼠的干预特点不同,临床可根据PCOS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选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电针 高雄激素 雄激素受体
原文传递
电针与耳针对甲基苯丙胺成瘾者戒断症状疗效差异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梁艳 徐波 +2 位作者 张雪纯 宗蕾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9-224,共6页
目的:比较电针与耳针对甲基苯丙胺依赖者戒断症状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男性甲基苯丙胺成瘾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耳针组和对照组,各30例。电针组取双侧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T5、L2夹脊穴;耳针组取单侧交感、神门、肺、... 目的:比较电针与耳针对甲基苯丙胺依赖者戒断症状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男性甲基苯丙胺成瘾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耳针组和对照组,各30例。电针组取双侧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T5、L2夹脊穴;耳针组取单侧交感、神门、肺、肝,均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12次;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措施。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3、4周后观察各组甲基苯丙胺戒断症状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情况。结果:电针组和耳针组甲基苯丙胺戒断症状总评分、焦虑症状评分和抑郁症状评分在治疗2、3、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均P<0.05),并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对照组以上各评分在治疗4周后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治疗1、2、3、4周后,电针组和耳针组戒断症状总分、焦虑症状评分和抑郁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4周后电针组戒断症状总分显著低于耳针组(3.69±2.446vs 5.73±3.169,P<0.05),治疗3、4周后电针组焦虑症状总分显著低于耳针组(8.19±4.57vs 9.65±4.24,5.27±2.89vs 7.38±3.10,均P<0.05),治疗2、3、4周后电针组抑郁症状总分显著低于耳针组(15.35±5.64vs 19.81±5.37,10.96±4.52vs 15.00±4.53,7.96±2.69vs 12.35±3.59,均P<0.05)。结论:电针体穴和耳针对于甲基苯丙胺戒断症状、情绪焦虑和抑郁症状均具有治疗作用,并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电针体穴对以上症状的改善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成瘾 戒断症状 电针 耳针
原文传递
电针对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防治效应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侯文光 明树人 +2 位作者 汤康敏 沈睿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8期956-959,共4页
目的评价和验证电针配合盆底肌训练(PFMT)对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防治效应。方法通过随机、对照、单盲的临床研究方法,将82例SU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接受电针配合PFMT治疗,对照组接受PFMT治疗。治疗... 目的评价和验证电针配合盆底肌训练(PFMT)对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防治效应。方法通过随机、对照、单盲的临床研究方法,将82例SU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接受电针配合PFMT治疗,对照组接受PFMT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星期后,对两组患者1 h漏尿量、ICI-Q-SF评分、好转率进行评价,分析两种治疗方法对轻、中度尿失禁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轻度SUI患者治疗后,观察组1 h漏尿量、ICI-Q-SF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度SUI患者治疗后,两组1h漏尿量、ICI-Q-SF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好转率远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配合盆底肌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轻、中度SUI患者的漏尿量及临床排尿症状。电针配合盆底肌训练能有效预防中度女性SUI患者病情加重,且效果优于盆底肌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盆底肌训练 尿失禁 压力性 防治效应
下载PDF
电针不同穴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卵泡发育及相关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徐鸽 张安冬 +3 位作者 王茜 刘建党 冯戟玮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40-746,751,共8页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泡发育、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相关受体表达及卵巢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水平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PCOS的可能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泡发育、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相关受体表达及卵巢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水平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PCOS的可能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足三里组、关元组、三阴交组、综合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用来曲唑连续灌胃21 d诱导PCOS模型,足三里组、关元组、三阴交组分别选取"足三里""关元""三阴交"进行电针干预,综合组3穴同时进行电针干预,均干预14 d。干预结束后用HE染色法进行大鼠卵泡计数,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INHB、AMH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卵巢FSH受体(FSHR)和LH受体(LHR)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生长期卵泡数及血清LH、LH/FSH、AMH、INH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而FSH水平、早期卵泡中FSHR和LHR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阴交、关元和综合组的生长期卵泡数明显下降(P<0.05,P<0.01),关元、足三里和综合组INHB水平明显下降(P<0.01),4个电针组的LH、LH/FSH、AMH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而4个电针组的FSH均明显升高(P<0.01),足三里组大鼠早期卵泡FSHR阳性表达明显升高(P<0.05),足三里组和关元组大鼠早期和晚期卵泡LHR阳性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电针"关元""三阴交""足三里"及电针3穴均可减少PCOS大鼠生长期的卵泡数量并调节大鼠性腺激素的表达水平。在上调血清FSH和下调LH/FSH比值、AMH、INHB及改善促性腺激素受体表达方面,电针"关元"和电针"足三里"的作用明显优于电针"三阴交";而在下调LH水平方面,电针"三阴交"的作用明显优于电针"关元";但3个穴位之间没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电针 卵泡发育 促性腺激素 受体
原文传递
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中极穴红外辐射温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岑珏 赵影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第6期438-440,共3页
目的通过中极穴等红外辐射温度特性分析,为经穴脏腑相关以及穴位特异性理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采集试验组33例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中极穴、中脘穴、内关穴的红外辐射温度,分析各穴位之间的差异性。同时以31... 目的通过中极穴等红外辐射温度特性分析,为经穴脏腑相关以及穴位特异性理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采集试验组33例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中极穴、中脘穴、内关穴的红外辐射温度,分析各穴位之间的差异性。同时以31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采集同名穴位的红外辐射温度,分析健康人群与OAB患者各穴位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中极穴红外辐射温度明显高于右内关穴(P<0.01),中脘穴红外辐射温度明显高于右内关穴(P<0.05)。对照组中极穴与中脘穴、右内关穴红外辐射温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中极穴红外辐射温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中极穴(P<0.05);组间中脘穴、右内关穴红外辐射温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OAB患者中极穴红外辐射温度高于本体非相关穴位内关穴及正常人体中极穴,说明膀胱功能病变会引起其募穴中极穴红外辐射温度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辐射温度 膀胱过度活动症 中极 募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