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定量分析在脑梗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郑文斌 《医学综述》 2008年第2期316-318,共3页
磁共振波谱是基于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化学位移及自旋耦合现象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技术,它的应用使无创性的动态观察脑梗死细胞代谢的变化成为可能。脑梗死后代谢物的改变以N-乙酰天冬氨酸和乳酸的变化最为重要,N-乙酰天冬氨酸的明显下降... 磁共振波谱是基于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化学位移及自旋耦合现象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技术,它的应用使无创性的动态观察脑梗死细胞代谢的变化成为可能。脑梗死后代谢物的改变以N-乙酰天冬氨酸和乳酸的变化最为重要,N-乙酰天冬氨酸的明显下降和乳酸的升高是诊断急性脑梗死敏感而有效的指标;梗死灶边缘、周围N-乙酰天冬氨酸正常或轻度下降而乳酸升高的区域提示缺血半暗带的存在;二者的变化亦能对患者的预后做出评估。文章的最后部分对磁共振波谱定量方法问题做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磁共振波谱 N-乙酰天冬氨酸 乳酸 模式线性组合
下载PDF
出血性脑梗死的CT诊断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何顺清 +1 位作者 唐西平 吴志彬 《医学综述》 2010年第10期1592-1594,共3页
目的通过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70例经CT证实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CT影像学及临床表现。结果缺血性脑梗死继发出血转变多发生于起病4 d至2周,CT表现为低密度梗死区内散在斑片状、团... 目的通过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70例经CT证实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CT影像学及临床表现。结果缺血性脑梗死继发出血转变多发生于起病4 d至2周,CT表现为低密度梗死区内散在斑片状、团块状、脑回状高密度影,以非血肿型占多数(78.6%)。结论 CT检查能及时发现出血性脑梗死,明确出血部位及范围,是临床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减少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脑梗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代谢物变化的磁共振波谱定量分析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海都 孔令梅 《医学综述》 2013年第22期4165-4167,共3页
目的应用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脑代谢物绝对浓度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25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波谱检查,采用LCMode... 目的应用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脑代谢物绝对浓度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25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波谱检查,采用LCModel频谱定量软件完成代谢物绝对浓度的定量分析,脑梗死3个月时的临床预后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结果急性脑梗死区NAA、肌酸、胆碱复合物、肌醇浓度显著下降,与对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脑梗死区乳酸浓度显著升高,与临床预后BI评分密切相关。结论磁共振波谱结合绝对定量技术,能直观、准确地显示急性脑梗死代谢物的变化;乳酸浓度对脑梗死的预后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磁共振波谱 代谢物 定量 预后
下载PDF
弥散张量成像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海都 刘国瑞 +2 位作者 孔令梅 郑文斌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3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探索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评价价值。材料与方法:脑外伤病人45例及正常对照组12例,分别行常规MR扫描及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在FA图上分别测量创伤组及对照组双侧半球白质感兴趣区FA值,将两组相应感兴趣区F... 目的:探索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评价价值。材料与方法:脑外伤病人45例及正常对照组12例,分别行常规MR扫描及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在FA图上分别测量创伤组及对照组双侧半球白质感兴趣区FA值,将两组相应感兴趣区FA值均值进行比较,观察有无明显差异。并将创伤组FA值均值与临床GCS评分和昏迷时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创伤组胼胝体膝部、体部、压部及内囊后肢FA值均明显降低(P<0.01)。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压部FA值的变化与GCS评分正相关,与昏迷时间负相关。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白质损伤敏感,并能反映其损伤程度,是目前活体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准确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弥漫性轴索损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冠状动脉0钙化积分人群非钙化性斑块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海都 孔令梅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冠状动脉成像,研究冠状动脉0钙化积分人群非钙化性斑块的发生率及管腔狭窄程度,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968例冠状动脉0钙化积分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 目的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冠状动脉成像,研究冠状动脉0钙化积分人群非钙化性斑块的发生率及管腔狭窄程度,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968例冠状动脉0钙化积分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及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非钙化性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968例患者中,203例(21.0%)检出非钙化性斑块,斑块导致轻度狭窄124例(61.1%)、中度狭窄53例(26.1%)、重度狭窄26例(12.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OR=3.994,P=0.010)、男性(OR=2.663,P=0.000)、吸烟史(OR=1.376,P=0.001)、甘油三酯增高(OR=3.536,P=0.00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OR=0.653,P=0.008)为冠状动脉非钙化性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史、血清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与斑块导致的管腔狭窄程度有关。结论冠状动脉0钙化积分人群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存在非钙化性斑块,高血压、高脂血症为非钙化性斑块形成的两大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体层摄影扫描 X线计算机 钙化积分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支气管结核的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喜明 董琼雄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6期2682-2684,共3页
目的分析支气管结核的多层螺旋CT表现,探讨其在支气管结核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支气管结核患者经细菌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支气管结核的16层螺旋CT表现。结果支气管结核的主要CT表现为支气管结核好发... 目的分析支气管结核的多层螺旋CT表现,探讨其在支气管结核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支气管结核患者经细菌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支气管结核的16层螺旋CT表现。结果支气管结核的主要CT表现为支气管结核好发于上叶支气管,病变范围较广泛,可多支受累;支气管管壁多为不规则增厚,管腔不规则狭窄,少数可完全闭塞,可引起肺不张;部分支气管壁可见钙化;多数病例肺内可见支气管播散灶。结论多层螺旋CT可提高支气管结核的诊断率,对支气管结核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支气管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DiagnosisofBronchialTuberculosiswithMulti-sliceSpiralCTCHENXi-ming1 CHENRuo-wei2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矽肺合并肺结核的诊断 被引量:3
7
作者 喜明 李小雪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5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对矽肺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50例矽肺合并肺结核病例的临床和CT影像资料,应用MPR软件对图像重建数据行后处理重建,得到MPR图像。从结节、团块、空洞及胸膜...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对矽肺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50例矽肺合并肺结核病例的临床和CT影像资料,应用MPR软件对图像重建数据行后处理重建,得到MPR图像。从结节、团块、空洞及胸膜炎等方面进行分析、分型,总结一些CT影像特征,给矽肺合并肺结核的诊断予一定的帮助。结果矽肺结核浸润型8例,占16%;矽肺结核结节型12例,占24%;矽肺结核团块型32例,占64%;矽肺结核空洞型21例,占42%;矽肺结核胸膜炎型17例,占34%。结论多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对矽肺合并结核的诊断更详细、精确,在诊断矽肺结核的病变范围、程度及并发症的优势显著,通过分型便于早期、准确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平面重建 矽肺 矽肺结核
下载PDF
大鼠急性酒精中毒合并弥漫性轴索损伤脑干的DTI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海都 孔令梅 +2 位作者 刘慧敏 郑文斌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3年第5期348-353,共6页
目的利用DTI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对大鼠脑干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85只雄性大鼠,分对照组(N组),急性酒精中毒组(A组),DAI组(T组)和急性酒精中毒合并DAI组(AT组)。对照组和各实验组动物(模型制作成功后1 h、3 h、6 h、12 h... 目的利用DTI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对大鼠脑干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85只雄性大鼠,分对照组(N组),急性酒精中毒组(A组),DAI组(T组)和急性酒精中毒合并DAI组(AT组)。对照组和各实验组动物(模型制作成功后1 h、3 h、6 h、12 h、24 h)进行MRI检查,并取脑干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急性酒精中毒合并DAI组脑干ADC值于伤后1 h开始降低,6 h达最低点,此后ADC值逐渐升高,24 h达到最高;FA值1 h即降低,随时间逐渐降低,24 h达到最低值。急性酒精中毒合并DAI组伤后各时间点FA值低于单纯DAI组,伤后3 h、6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 h内ADC值低于单纯DAI组,24 h后高于DAI组。结论急性酒精中毒可以加重DAI后脑水肿及轴索损伤,DTI能更敏感地检测到常规MRI不能发现的急性酒精中毒合并DAI后脑干部位脑水肿及轴索损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酒精中毒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图书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3
9
作者 《科技与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5-28,共4页
1图书全生命周期与质量控制1.1图书全生命周期一本图书,从选题构思开始,经过策划立项、组稿写作、编辑加工、印制完成、上市销售、重印再版,直到最终库存图书报废这一系列过程,构成了图书的全生命周期。生命周期(1ifecycle)的概... 1图书全生命周期与质量控制1.1图书全生命周期一本图书,从选题构思开始,经过策划立项、组稿写作、编辑加工、印制完成、上市销售、重印再版,直到最终库存图书报废这一系列过程,构成了图书的全生命周期。生命周期(1ifecycle)的概念源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于能源危机及包装物流的研究,旨在从原材料采掘到废弃物最终处理的全过程进行跟踪与定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命周期 库存图书 质量控制 编辑加工 能源危机 60年代 20世纪 废弃物
原文传递
^1HMRS检测脑桥代谢物浓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关计添 耿义群 +4 位作者 程英 郭岳霖 张海都 吴仁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年第1期17-19,53,共4页
目的运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ic,1HMRS)检测,探讨健康成人脑桥的代谢物浓度变化规律。方法 80个健康中国成人,年龄21到60岁,分成四组,每组包含20人,男10人,女10人。运用1HMRSPRESS序列进行扫描。结果... 目的运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ic,1HMRS)检测,探讨健康成人脑桥的代谢物浓度变化规律。方法 80个健康中国成人,年龄21到60岁,分成四组,每组包含20人,男10人,女10人。运用1HMRSPRESS序列进行扫描。结果从21到60岁总的NAA/Cr,NAA/Cr+Cho,Cho/Cr比值分别是2.13±0.07,1.23±0.09,0.81±0.06,和1.81±0.09。脑桥最高代谢物浓度是在41-50岁年龄组。脑桥代谢物浓度和年龄、性别没有相关性。结论健康成人脑桥的NAA/Cr,NAA/Cr+Cho,Cho/Cr比值和年龄、性别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脑桥 代谢物浓度
下载PDF
T2^*加权血管成像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海都 孔令梅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4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讨T2*加权血管成像(SWAN)序列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手术病理确诊的38例CCA患者的SWAN序列表现特征,比较SWAN序列与常规MR序列对CCA病灶诊断检出率的差异。结果:38例CCA患者,S... 目的:探讨T2*加权血管成像(SWAN)序列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手术病理确诊的38例CCA患者的SWAN序列表现特征,比较SWAN序列与常规MR序列对CCA病灶诊断检出率的差异。结果:38例CCA患者,SWAN序列共检出病灶153个,T1WI共检出88个病灶,T2WI共检出112个病灶,T1WI、T2WI和SWAN序列对脑内CCA病灶检出率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CA在SWAN序列上表现为完全均匀低信号、"爆米花样"混杂高信号及边缘环绕低信号"铁环征"。结论:SWAN序列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敏感性高于常规MR序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T2^* 加权血管成像 脑海绵状血管瘤
下载PDF
急性酒精中毒大鼠脑干部DTI与AQP4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慧敏 郑文斌 +3 位作者 孔令梅 张海都 洪璧楷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期9-12,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大鼠脑干部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表达与DTI参数ADC值及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的相关性。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和急性酒精中毒组(n=25),急性酒精中毒组于造模后1、3、6...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大鼠脑干部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表达与DTI参数ADC值及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的相关性。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和急性酒精中毒组(n=25),急性酒精中毒组于造模后1、3、6、12、24h行MRI扫描。MRI检查序列包括T2WI、T1WI及DTI序列,病理学检查包括HE染色、AQP4免疫组化染色,对DTI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急性酒精中毒组ADC值、FA值、AQP4表达光密度值变化表现为先持续降低后逐步回升趋势,在3h达最低点。1、3、6h的ADC值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实验组FA值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6h的AQP4表达光密度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I检查能够反映急性酒精中毒早期的细胞毒性水肿,同时间段AQP4表达下调与ADC值下降的演变趋势表明AQP4在细胞毒性水肿演变过程中具有保护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酒精中毒 脑水肿 磁共振成像 弥散 水通道蛋白4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