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阿尔都塞意识形态质询理论中的主体性问题 被引量:8
1
作者 陈然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7-103,共7页
结合米歇尔·佩肖(Pêcheux,M.)、马克·沃伦(Warren,M.)和伊格尔顿(Eagleton,T.)等人的研究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质询理论中的主体性问题进行考察,可以看到,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质询理论所描述的那种"主体性效应"... 结合米歇尔·佩肖(Pêcheux,M.)、马克·沃伦(Warren,M.)和伊格尔顿(Eagleton,T.)等人的研究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质询理论中的主体性问题进行考察,可以看到,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质询理论所描述的那种"主体性效应"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而解决这种矛盾,就需要把主体性问题从个体与自我关系的内部领域中解脱出来,把它重新放到主体性位置关系的外部领域来考察,从而与他所提出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理论重新统一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都塞 意识形态 质询 主体性
下载PDF
节制的悲悯 深沉的移情——评黄朴长篇小说《如我》
2
作者 陈然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5-191,共7页
黄朴长篇小说《如我》聚焦农村女性进城的历史主题,书写了以王思然为代表的农村女性与男性主导的城市文明冲突碰撞的过程,以及她们被欺凌、被损害的命运。作者通过精心营构的动物隐喻体系不仅“移情于物”地揭示了人物精神世界的隐秘风... 黄朴长篇小说《如我》聚焦农村女性进城的历史主题,书写了以王思然为代表的农村女性与男性主导的城市文明冲突碰撞的过程,以及她们被欺凌、被损害的命运。作者通过精心营构的动物隐喻体系不仅“移情于物”地揭示了人物精神世界的隐秘风景,还寄托了对“鸟”性凋零、“鱼”性升腾的时代状况的忧思,极大地拓展现了实主义小说的意义纵深。作者采用了“如我在诉”的审美立场,在移情与悲悯的巨大张力中塑造了一个具有中国式悲情意味的艺术世界,时代病痛、灵魂迷失、文化坚守三股思绪在小说中纠缠激荡、浑莽淋漓,体现了作家深厚的艺术功力和独特的美学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我》 黄朴 移情 中国式小说
下载PDF
用宗教调和伦理矛盾的寓言——《聊斋志异·乐仲》的深层结构与意识形态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然 《蒲松龄研究》 2014年第1期54-63,共10页
运用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结构分析方法解读《聊斋志异·乐仲》,可以看到,在该文本的深层结构中包含着肯定欲望与否定欲望、肯定母子血亲与肯定父子血亲两组矛盾,这两组矛盾之间存在着既是矛盾的又是可置换的关系。从佛教禁欲... 运用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结构分析方法解读《聊斋志异·乐仲》,可以看到,在该文本的深层结构中包含着肯定欲望与否定欲望、肯定母子血亲与肯定父子血亲两组矛盾,这两组矛盾之间存在着既是矛盾的又是可置换的关系。从佛教禁欲思想出发对欲望的否定在这里表现为对母子血亲关系的削弱和对父子血亲关系之权威性的巩固,它可以解读为是作者对封建伦理矛盾的一种无意识的和想象性的调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禁欲 伦理 深层结构 意识形态
下载PDF
快感享用、肉身消耗与实惠补偿——论《聊斋志异》中的爱欲书写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然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4-252,共9页
本文运用精神分析和叙事学的方法对《聊斋志异》的爱欲书写策略进行剖析,认为《聊斋志异》的爱欲书写通过把肉身事件转化为道德事件,责成女性为男性的肉身消耗作出补偿,在对爱欲进行社会化收编的同时,也使男性的权力合法化,这一策略同... 本文运用精神分析和叙事学的方法对《聊斋志异》的爱欲书写策略进行剖析,认为《聊斋志异》的爱欲书写通过把肉身事件转化为道德事件,责成女性为男性的肉身消耗作出补偿,在对爱欲进行社会化收编的同时,也使男性的权力合法化,这一策略同时还暴露出传统士人在市民社会中的矛盾位置及其生存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爱欲书写 叙事策略
原文传递
列维-斯特劳斯与意识形态批评——以《聊斋志异·乐仲》为案例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然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3-48,65,共7页
在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结构分析方法中存在着一条通往意识形态批评的路径。这条路径的开辟需要将结构主义分析中的逻辑张力解读为特定社会意识形态内部的矛盾,从而把结构无意识转化为意识形态斗争所造成的压抑的结果。运用这一方法解读... 在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结构分析方法中存在着一条通往意识形态批评的路径。这条路径的开辟需要将结构主义分析中的逻辑张力解读为特定社会意识形态内部的矛盾,从而把结构无意识转化为意识形态斗争所造成的压抑的结果。运用这一方法解读《聊斋志异·乐仲》,可以看到,在该文本的深层结构中包含着肯定欲望与否定欲望、肯定母子血亲与肯定父子血亲两组矛盾,这两组矛盾之间存在着既是矛盾的又是可置换的关系。小说从佛教禁欲思想出发对欲望的否定在这里表现为对母子血亲关系的削弱和对父子血亲关系之权威性的巩固,它可以解读为是作者对封建伦理矛盾的一种无意识的和想象性的调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维-斯特劳斯 结构无意识 意识形态 《聊斋志异》
下载PDF
边缘生存者的狂欢——论“三言”中的爱欲小说 被引量:1
6
作者 段建军 陈然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63,共6页
为了重新解读“三言”中的爱欲小说,以及把握这类小说创作和接受的深层动机,综合运用现代叙事学理论和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从而对其艺术成就和效果做出新的判断。认为“三言”中的爱欲小说,是市民阶层创作的满足市民娱乐要求的消闲之作... 为了重新解读“三言”中的爱欲小说,以及把握这类小说创作和接受的深层动机,综合运用现代叙事学理论和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从而对其艺术成就和效果做出新的判断。认为“三言”中的爱欲小说,是市民阶层创作的满足市民娱乐要求的消闲之作,作品中主人公爱欲实现的历程,是边缘人物发挥作用的过程,市民阶级作为边缘生存者,把说“话”和听“话”当作自己的狂欢节来对待,他们在这个节日里追求的是一种狂欢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欲小说 边缘 狂欢
下载PDF
“身体占位”的存在主义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然 《理论界》 2009年第10期95-97,共3页
身体占位是人生存的基本现象,每个人通过身体在存在世界中占据一个唯一而不可替代的位置,它为人的自我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为人的生存勾划了界限,人要想在众声喧哗中发出自我的声音,要想把个性化的形象刻写在他人的世界中就必须回... 身体占位是人生存的基本现象,每个人通过身体在存在世界中占据一个唯一而不可替代的位置,它为人的自我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为人的生存勾划了界限,人要想在众声喧哗中发出自我的声音,要想把个性化的形象刻写在他人的世界中就必须回归到个体身体所带来的根基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 边界 身体占位 他人划界
原文传递
腐草为萤与儒道调和——《聊斋志异·连琐》新解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然 《蒲松龄研究》 2017年第4期29-34,共6页
《聊斋志异·连琐》是对"腐草为萤"典故的小说化敷演。用结构主义叙事学分析方法解读全文,可以看到,《连琐》的深层结构表现为征用发源于《易经》的"气变"学说和佛家"色空"观念调和儒家道德与道教阴... 《聊斋志异·连琐》是对"腐草为萤"典故的小说化敷演。用结构主义叙事学分析方法解读全文,可以看到,《连琐》的深层结构表现为征用发源于《易经》的"气变"学说和佛家"色空"观念调和儒家道德与道教阴阳思想之间的矛盾,从而将阴阳学说纳入儒家道德形而上学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琐 聊斋志异 结构主义叙事学
下载PDF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中形式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演变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然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7-103,共7页
文学艺术形式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最为关注的问题。从这种批评流派产生之日起,这个问题就被尖锐地提了出来,并且成为测度“马克思主义批评是否可能”的标准。伊格尔顿在梳理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发展史时,曾明... 文学艺术形式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最为关注的问题。从这种批评流派产生之日起,这个问题就被尖锐地提了出来,并且成为测度“马克思主义批评是否可能”的标准。伊格尔顿在梳理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发展史时,曾明确地把自卢卡奇以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称作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第三次浪潮”(前两次分别是以普列汉诺夫、考德威尔和恩斯特·费舍尔为代表的人类学批评,以及第二国际时期以列宁和托洛茨基为代表的政治批评),认为这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批评模式。“因为它的理论着力点是探索什么可以称为形式的意识形态”。[1]这种批评诉求同时避开了关于文艺作品的单纯形式主义的研究和庸俗社会学的研究,而把形式研究和语境研究结合起来。在伊格尔顿看来,一种理想的马克思主义批评话语应该“以一种寓言的方式同时讲到艺术手法和整个物质历史,叙事的转折和社会意识的形式”。[2]我认为,这种总结是非常恰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人类学批评 意识形态 演变 文学艺术形式 伊格尔顿 普列汉诺夫 第三次浪潮
原文传递
论路遥作品中“单子”叙事的困境及其意识形态解决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然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6-81,共6页
路遥作品写出了在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农民向城市无产者转化之际产生的精神苦难。社会主义改革促使农村青年在思想上激烈地反抗自身的小农意识,同时又因找寻不到新的意识形态认同而产生巨大的精神痛苦,这种创伤型"单子"在文类... 路遥作品写出了在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农民向城市无产者转化之际产生的精神苦难。社会主义改革促使农村青年在思想上激烈地反抗自身的小农意识,同时又因找寻不到新的意识形态认同而产生巨大的精神痛苦,这种创伤型"单子"在文类规约和意识形态两个方面为作者设置了难题。路遥的苦难哲学作为一种准宗教的意识形态,为中国式"单子"提供了一种超阶级的认同,但因其对劳动的完全抽象的救赎,也使它在30年后的今天,日趋成为一种道德-审美的奇观而不复有介入现实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遥 “单子” 叙事 意识形态
下载PDF
结合、领导权与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共同体的建构
11
作者 陈然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3-41,共9页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的“结合”思想旨在通过建构文艺创作共同体以实现党在文艺领域的领导权。作为领导权范畴的“结合”,体现了党领导文艺活动的独特方式,指明了知识分子“有机化”的现实途径,确立了人民群众的文...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的“结合”思想旨在通过建构文艺创作共同体以实现党在文艺领域的领导权。作为领导权范畴的“结合”,体现了党领导文艺活动的独特方式,指明了知识分子“有机化”的现实途径,确立了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性地位。“结合”扭转了马克思主义领导权理论中的精英主义路线,代之以人民立场和群众路线;把民族文化形式作为领导权建构的积极因素,正确解决了“文化革命”与文化传承的关系问题;“结合”思想还开创了通过建构文艺创作共同体来建立文化领导权的独特范式。中国当代文艺发展表现为“结合”之道的展开:延安文艺时期,中国作家与人民寻求情感/政治的结合;新时期以来,中国作家与人民寻求认知/社会的结合;在新时代,中国作家要与人民寻求理想/文化的结合,用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结合 领导权 共同体 毛泽东 文艺创作 中国气派 文化自信
下载PDF
论叙事的闭合机制——叙事学中“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的客观基础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然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4-109,共6页
在叙事话语中包含着一种闭合机制,它由情节闭合和叙述形式的闭合两方面构成。情节的闭合在于,因果机制使事件不依赖于外部现实而在情节整体中获得意义;叙述的闭合在于,叙述行为的层级化使进入文本的话语形成内部的对话性,从而造成了&qu... 在叙事话语中包含着一种闭合机制,它由情节闭合和叙述形式的闭合两方面构成。情节的闭合在于,因果机制使事件不依赖于外部现实而在情节整体中获得意义;叙述的闭合在于,叙述行为的层级化使进入文本的话语形成内部的对话性,从而造成了"自身指涉"的封闭效果。叙事的闭合机制把叙事文本变成一个意义充实的封闭体,造成了一种自身完满的假象,这是叙事学理论中"结构主义意识形态"产生的客观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学 叙事闭合 “结构主义意识形态”
下载PDF
元小说、不可叙述之事与虚构的可能性——解读舍伍德·安德森《林中之死》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然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6,共6页
与大多数后现代元小说不同,舍伍德·安德森《林中之死》中的元小说话语对"故事"之虚构性的暴露不仅没有构成对其主题的"反讽",反而强化和升华了故事的主题,从而超越了元小说固有的认知-伦理难题。《林中之死》... 与大多数后现代元小说不同,舍伍德·安德森《林中之死》中的元小说话语对"故事"之虚构性的暴露不仅没有构成对其主题的"反讽",反而强化和升华了故事的主题,从而超越了元小说固有的认知-伦理难题。《林中之死》把元小说手法与深刻的美学思想巧妙地统一起来,通过展示人性光辉之于故事生成的决定性意义,升华了讴歌人性的主题:熟悉而又陌生的日常生活本质上是无名的、不可讲述的,唯有伟大人性之光能够凝聚和显现它们,艺术作为凝聚了的整体理应以人性来命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中之死》 舍伍德·安德森 元小说 不可叙述之事
下载PDF
论叙事形式的主体性批评理论
14
作者 陈然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71,共7页
主体性批评是关于叙事文本的意识形态批评之重要维度,它力图在对叙事形式的分析中把握文本建构接受者主体性的内在机制。贝尔西、詹姆逊和西弗曼分别在文学批评和电影批评中展示了对叙事形式的主体性批评的理论路径,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 主体性批评是关于叙事文本的意识形态批评之重要维度,它力图在对叙事形式的分析中把握文本建构接受者主体性的内在机制。贝尔西、詹姆逊和西弗曼分别在文学批评和电影批评中展示了对叙事形式的主体性批评的理论路径,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叙事形式的主体性批评理论在逻辑起点、推演过程、对象定位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值得推敲的问题,但无论是对于叙事批评还是意识形态批评来说,都不失为一条值得探索的创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形式 主体性批评 意识形态批评 缝合
下载PDF
论志怪小说中画像变异故事的情节模式及审美内涵
15
作者 陈然 《蒲松龄研究》 2015年第1期139-151,共13页
志怪小说中的画像变异故事围绕形象与生命、真实与幻想、身体与灵魂之间的神秘关系结撰情节,其模式可分为三种:(1)"画龙点睛"类故事,即图像转变为生命;(2)"叶公好龙"类故事,即人与异类经由图像而发生交往;(3)"... 志怪小说中的画像变异故事围绕形象与生命、真实与幻想、身体与灵魂之间的神秘关系结撰情节,其模式可分为三种:(1)"画龙点睛"类故事,即图像转变为生命;(2)"叶公好龙"类故事,即人与异类经由图像而发生交往;(3)"画形摄神"类故事,即画像与原型之间的交互影响。画像变异故事跨越虚空与实在、真实与幻想、可见与不可见、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界限而创造出不可思议的灵异世界,其中包含的不仅有惊奇和幻想,还是恐惧和震撼。如《王惠照》、《胡画工》、《太虚司法传》等篇目,还包含了对于宗教和现实生活的深沉思考和强烈的批判,从诗性想象的世界中散发出智性的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怪小说 画像变异 情节模式 审美内涵
下载PDF
意识形态与叙事——以“阿尔都塞式效应”为中心的考察
16
作者 陈然 《理论界》 2010年第4期102-104,共3页
通过对"阿尔都塞式效应"的考察,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伊格尔顿、沃伦、萨莫斯等人指出,意识形态话语有其本质上的叙事性,意识形态把个体插入叙事结构中,将其质询为表面上的无矛盾的主体,掩盖主体在认知上的条件性,制造出自由... 通过对"阿尔都塞式效应"的考察,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伊格尔顿、沃伦、萨莫斯等人指出,意识形态话语有其本质上的叙事性,意识形态把个体插入叙事结构中,将其质询为表面上的无矛盾的主体,掩盖主体在认知上的条件性,制造出自由主体的幻觉,从而使个体自愿地成为意识形态再生产的代理主体。对意识形态叙事维度的揭示,为叙事的意识形态批评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都塞式效应 意识形态 质询 叙事
原文传递
血缘、因果与儒释之争——论《聊斋志异·珠儿》的深层结构
17
作者 陈然 《蒲松龄研究》 2020年第4期77-86,共10页
用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分析方法解读《聊斋志异·珠儿》一文,可以发现,这篇小说的深层结构表现为儒家血缘伦理思想与佛教因果报应思想之间的矛盾在身心、阴阳四元范畴中的转换。小说的叙事过程表现为,通过想象身心错配和阴... 用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分析方法解读《聊斋志异·珠儿》一文,可以发现,这篇小说的深层结构表现为儒家血缘伦理思想与佛教因果报应思想之间的矛盾在身心、阴阳四元范畴中的转换。小说的叙事过程表现为,通过想象身心错配和阴阳交流的可能性,肯定了肉身血缘的身份认同价值,以及伦理亲情的连续性之于因果报应的断续性的优越性,从而肯定了儒家伦理秩序的合法性。结合历史语境可知,该作品所表现的儒家与佛教思想之间的意识形态斗争是士人阶层与市民阶层社会矛盾的反映,是柄谷行人所谓赠与和交换两种社会交换形式之争的反映。《珠儿》因此可以看作是对明清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变化在个体儒家知识分子心灵中引起的社会性焦虑的无意识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儿 聊斋志异 深层结构 意识形态
下载PDF
意识形态批评与文学批评——重读列宁论托尔斯泰
18
作者 陈然 《中外文论》 2015年第1期23-32,共10页
我们以往对列宁论托尔斯泰文章的研究存在着研究思路与对象性质之间的错位。列宁对托尔斯泰的评论是在意识形态批评的层面上而不是文学批评的层面上进行的,其研究对象不是托尔斯泰的作品,而是托尔斯泰主义的意识形态。'列夫·... 我们以往对列宁论托尔斯泰文章的研究存在着研究思路与对象性质之间的错位。列宁对托尔斯泰的评论是在意识形态批评的层面上而不是文学批评的层面上进行的,其研究对象不是托尔斯泰的作品,而是托尔斯泰主义的意识形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的命题不能理解为'托尔斯泰的作品是俄国革命的镜子',而应该正确地理解为'托尔斯泰主义是反映俄国革命的历史条件的镜子'。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评是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的政治实践,它不仅不会把文学政治化,相反,它可能通过揭露和批判各种意识形态性的批评而在更高的层面上保障文学自身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论托尔斯泰 意识形态批评 文学批评
原文传递
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中的文本和语境
19
作者 陈然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5-60,共6页
后现代理论话语对历史之文本性的过分强调造成了对历史概念的误解,这在文学批评领域表现为对文本—语境二项对立的质疑和批判,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合法性遭遇危机。以詹姆逊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此给予了有力的回应,重新确定和巩固... 后现代理论话语对历史之文本性的过分强调造成了对历史概念的误解,这在文学批评领域表现为对文本—语境二项对立的质疑和批判,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合法性遭遇危机。以詹姆逊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此给予了有力的回应,重新确定和巩固与文本相对应的历史和语境概念的内涵及其有效性,这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语境 詹姆逊 马克思主义批评
下载PDF
论审美时间与商品时间
20
作者 陈然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9-13,121,共6页
从康德、席勒、伽达默尔到马丁·泽尔,现代美学把审美时间设想为一种抽象的"独特现在"时间。这个"现在"是从日常时间和历史时间的连续性中掉落出来的一环,它充盈自足,并且内在地具有一种在量上自我扩充的冲动... 从康德、席勒、伽达默尔到马丁·泽尔,现代美学把审美时间设想为一种抽象的"独特现在"时间。这个"现在"是从日常时间和历史时间的连续性中掉落出来的一环,它充盈自足,并且内在地具有一种在量上自我扩充的冲动。审美的"独特现在"时间与马克思所分析的商品时间有着深刻的相似性。结合詹姆逊和索恩·雷特尔的分析,可以看到,商品的价值形式是由发生于抽象"现在"时间中的交换来实现的,商品生产因此具有一种消灭过去时间的物化特征,它制造了"资本主义现在的永恒处女性"的幻象。对审美时间与商品时间相似性的分析表明,发生于美学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抽象事件正是对主导生产方式内在逻辑的无意识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时间 商品时间 美学 意识形态 马克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