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大豆疫病病原鉴定及其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 被引量:50
1
作者 翁启勇 +1 位作者 王源超 郑小波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2-116,共5页
从福建省龙海大豆根腐病株上分离的疫霉菌株中,选取6个代表菌株,对病原菌进行了形态特征、致病性、寄主范围鉴定及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为疫霉属真菌,在黑麦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缓慢,菌丝致密、无隔,形成菌丝膨大体,近直角... 从福建省龙海大豆根腐病株上分离的疫霉菌株中,选取6个代表菌株,对病原菌进行了形态特征、致病性、寄主范围鉴定及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为疫霉属真菌,在黑麦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缓慢,菌丝致密、无隔,形成菌丝膨大体,近直角分支,分支处稍缢缩。水培后产生大量椭圆形孢子囊,不形成乳突,通过内层出方式产生新孢子囊,游动孢子在孢子囊内形成,同宗配合,藏卵器球形,雄器侧生;接种后可出现典型的大豆疫病症状;人工接种只侵染大豆、豇豆和菜豆等少数豆科植物。其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表明,分离菌株与GenBank中大豆疫霉的ITS序列的同源性均为99.8%,仅有2个碱基的差异,结合形态特征和致病性测定,将这些病原菌鉴定为Phytophthora sojac.这是首次报道大豆疫霉菌在福建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大豆疫病 病原鉴定 核糖体 DNA-ITS序列分析
下载PDF
无致病力青枯菌株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39
2
作者 翁启勇 胡方平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2-44,共3页
用紫外诱变法获得的青枯无致病力菌株ATm0 4 4和Asp0 6 1对致病菌没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处理番茄后对青枯病产生抗性 ;两菌株可在番茄体内定殖并繁殖 ,移栽浸根是最佳的处理方法。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番茄经ATm0 4 4和Asp0 6 1处理后 ,分... 用紫外诱变法获得的青枯无致病力菌株ATm0 4 4和Asp0 6 1对致病菌没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处理番茄后对青枯病产生抗性 ;两菌株可在番茄体内定殖并繁殖 ,移栽浸根是最佳的处理方法。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番茄经ATm0 4 4和Asp0 6 1处理后 ,分别较对照推迟 9和 7d发病 ,2 0d后的防效达 56 .7%和 53.4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 ,经ATm0 4 4和Asp0 6 1菌悬液浸根处理番茄 ,1 5d后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53.8%和 3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病菌 无致病力菌株 番茄 生物防治 青枯病 抗性
下载PDF
福建省致病疫霉交配型分布及对甲霜灵的抗药性 被引量:32
3
作者 翁启勇 +2 位作者 谢世勇 兰成忠 卢同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1-156,共6页
为明确福建省致病疫霉 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 交配型分布及对甲霜灵的抗性情况,对1999~2002年分离的致病疫霉进行了交配型和抗药性水平测定。发现福建省同时存在致病疫霉的 A1、A2两种交配型菌株,被测定的89个菌株中,7... 为明确福建省致病疫霉 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 交配型分布及对甲霜灵的抗性情况,对1999~2002年分离的致病疫霉进行了交配型和抗药性水平测定。发现福建省同时存在致病疫霉的 A1、A2两种交配型菌株,被测定的89个菌株中,73个菌株为 A1交配型,16个为 A2交配型,分别占82.1%和17.9%;对甲霜灵抗药性测定表明,高抗、中抗和敏感菌株分别占36.0%、48.3%、15.7%,不同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程度差异很大;离体测定对甲霜灵的敏感性表明,1.0μg/mL 甲霜灵对敏感菌株的平均防治效果为68.7%,而500μg/mL 浓度对高抗菌株的防治效果仅为69.7%,说明致病疫霉对甲霜灵产生高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致病疫霉 交配型 分布 甲霜灵 抗药性 晚疫病 马铃薯 番茄
原文传递
青枯无致病力菌株诱导番茄抗青枯病的生化机制 被引量:17
4
作者 翁启勇 胡方平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6-300,共5页
用紫外诱变法获得的青枯无致病力菌株诱导番茄,植株产生了对青枯病的抗性反应,该菌株对致病菌没有直接的抑制作用,且对番茄不能致病.番茄经无致病力菌株处理后,体内与抗病反应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及多酚氧化酶(P... 用紫外诱变法获得的青枯无致病力菌株诱导番茄,植株产生了对青枯病的抗性反应,该菌株对致病菌没有直接的抑制作用,且对番茄不能致病.番茄经无致病力菌株处理后,体内与抗病反应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显著增强;酚类物质和木质素含量也显著提高;病程相关蛋白(PRP)含量也提高.这表明青枯无致病力菌株产生诱导抗性的机制可能是植物本身的抗病代谢过程被激活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青枯病 诱导抗病性 无致病力菌株 青枯病菌 生化机制 抗病代谢过程 苯丙氨酸解氨酶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酚类物质 木质素 病程相关蛋白
下载PDF
青枯病原细菌无毒菌株诱导番茄防御酶系及粗提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翁启勇 胡方平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4-337,共4页
用紫外诱变法获得的青枯无毒菌株诱导番茄 ,研究了诱导番茄细胞内防御酶系及组织粗提液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番茄经无毒菌株处理后 ,体内与抗病反应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过氧化物酶 (POD)、多酚氧化酶 (PPO)及超氧化物歧... 用紫外诱变法获得的青枯无毒菌株诱导番茄 ,研究了诱导番茄细胞内防御酶系及组织粗提液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番茄经无毒菌株处理后 ,体内与抗病反应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过氧化物酶 (POD)、多酚氧化酶 (P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等防御酶系活性均显著增加。无毒菌株可诱导产生植株体外和体内对致病菌有抑制作用的抑菌物质。表明青枯无毒菌株产生诱导抗性的机制可能是激活了植物本身的抗病代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病 病原细菌 无毒菌株 基因诱导 番茄 防御酶系 粗提液 抑菌活性 影响因素 紫外诱变法
下载PDF
双重PCR检测马铃薯晚疫病菌和青枯病菌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5
6
作者 李本金 +3 位作者 兰成忠 赵健 邱荣洲 翁启勇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8-583,共6页
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马铃薯晚疫病菌转录间隔区并进行序列测定,通过序列比较,设计了1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特异引物INF1/INF2,并对15种不同真菌、细菌和7种疫霉属和腐霉属卵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只有不同来源的马铃薯... 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扩增马铃薯晚疫病菌转录间隔区并进行序列测定,通过序列比较,设计了1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特异引物INF1/INF2,并对15种不同真菌、细菌和7种疫霉属和腐霉属卵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只有不同来源的马铃薯晚疫病菌株可获得324 bp的特异带。将引物INF1/INF2与卵菌通用引物进行巢式PCR扩增后,其检测灵敏度在DNA水平上可达30 fg。运用设计的引物与马铃薯青枯病菌特异引物结合建立了双重PCR体系,能从马铃薯晚疫病菌和马铃薯青枯病菌总基因组DNA以及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的马铃薯植株中分别或同时扩增到324 bp和281 bp的特异片段。实现了同时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和马铃薯青枯病菌的快速可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疫病菌 青枯病菌 双重PCR 分子检测
原文传递
福建省豌豆根腐病病原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翁启勇 +1 位作者 何玉仙 赵健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28-31,共4页
通过对福建省漳洲、福州等地豌豆不同生育期的根腐病原进行调查,基本明确了福建豌豆根腐病的病原。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福建省豌豆根腐病主要是由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 Schtesht.)、立枯... 通过对福建省漳洲、福州等地豌豆不同生育期的根腐病原进行调查,基本明确了福建豌豆根腐病的病原。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福建省豌豆根腐病主要是由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 Schtesht.)、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hn)、终极腐霉(Pythium ultinum Trow.)、根腐丝囊霉(Aphanomyces euteiches Drechs.)、根串珠霉[Thielaviopsis basicola(Berk.et Br.)Ferr.]和一种未鉴定镰刀菌(Fusarium spp.)等复合侵染引起的;致病性试验表明,茄镰刀菌和根腐丝囊霉对豌豆具有较强的致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豌豆 根腐病 病原菌 分离 鉴定 致病性 茄镰刀菌 尖孢镰刀菌 立枯丝核菌 终极腐霉 根腐丝囊霉
下载PDF
利福平标记菌株BS1在番茄、茄子根部及土壤中的定殖动态 被引量:15
8
作者 翁启勇 +2 位作者 赵健 刘素萍 何玉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87-88,共2页
利用生防菌株BS1抗利福平霉素标记法,研究生防菌株BS1在番茄、茄子根部及根际土壤中定殖动态情况,结果表明,BS1可以在番茄、茄子根际土壤中定殖,随着时间的延长,根际土壤菌量逐渐下降,15d后茄子苗根际土壤菌量及20d后番茄苗根际土壤菌... 利用生防菌株BS1抗利福平霉素标记法,研究生防菌株BS1在番茄、茄子根部及根际土壤中定殖动态情况,结果表明,BS1可以在番茄、茄子根际土壤中定殖,随着时间的延长,根际土壤菌量逐渐下降,15d后茄子苗根际土壤菌量及20d后番茄苗根际土壤菌量均降至0。对BS1在番茄幼苗根部定殖能力研究表明,处理后6h在幼苗根部定殖的菌量为15cfu·g-1,12h后为860cfu·g-1,24h后达最大值(7.8×104cfu·g-1),以后不再增加,48h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6.5×104cfu·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菌株BSl 番茄 茄子 根部 土壤 定殖能力 利福平标记 生物防治
下载PDF
甜菜夜蛾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翁启勇 何玉仙 +2 位作者 赵健 杨秀娟 《华东昆虫学报》 2002年第2期70-73,共4页
甜菜夜蛾在福建漳州龙海每年发生 9~ 10代 ,3月中下旬开始发生 ,4~ 10月份是该虫为害农作物的严重时期 ,其中 8~ 9月份为全年发生危害的高峰期。通过田间药效试验 ,评价了不同类型的 12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 ,结果表明 ,除... 甜菜夜蛾在福建漳州龙海每年发生 9~ 10代 ,3月中下旬开始发生 ,4~ 10月份是该虫为害农作物的严重时期 ,其中 8~ 9月份为全年发生危害的高峰期。通过田间药效试验 ,评价了不同类型的 12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 ,结果表明 ,除尽、菜喜以及米满对田间甜菜夜蛾具有较好的防效 ,锐劲特、杀虫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发生规律 防治
下载PDF
福建省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本金 +3 位作者 兰成忠 王娜娜 王源超 翁启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798-803,共6页
为明确福建省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及组成,于2007~2009年从漳州、厦门、龙岩等地大豆产区采集根腐病标样216份,从中分离到307株丝状病原真菌。根据其培养性状、形态学特征、代表性菌株的致病性测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将这些病原菌分... 为明确福建省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及组成,于2007~2009年从漳州、厦门、龙岩等地大豆产区采集根腐病标样216份,从中分离到307株丝状病原真菌。根据其培养性状、形态学特征、代表性菌株的致病性测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将这些病原菌分为5种,分别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112株)、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74株)、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79株)、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24株)和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18株)。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5种病原菌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大豆疫霉菌、尖孢镰刀菌和茄腐镰刀菌的致病性较强,发病率分别为100%、97.8%和95.6%,立枯丝核菌、瓜果腐霉菌则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病原鉴定 ITS 致病性
下载PDF
若干植物粗提物对根结线虫幼虫的杀线虫活性测定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杨秀娟 何玉仙 +1 位作者 卢学松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9-22,共4页
用10种不同溶剂提取的合欢叶、夹竹桃叶、蓖麻叶、马缨丹叶、黄花菊叶和黄花菊花粗提物(共60种) 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当合欢叶乙醇、甲醇、氯仿、乙酸乙酯、四氯化碳粗提物,马缨丹叶 甲醇粗提物,黄花菊花乙醇、丙酮... 用10种不同溶剂提取的合欢叶、夹竹桃叶、蓖麻叶、马缨丹叶、黄花菊叶和黄花菊花粗提物(共60种) 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当合欢叶乙醇、甲醇、氯仿、乙酸乙酯、四氯化碳粗提物,马缨丹叶 甲醇粗提物,黄花菊花乙醇、丙酮、甲醇、乙酸乙酯粗提物相对植物粉浓度为2%时,对二龄幼虫具有较强的杀线 虫活性,24 h二龄幼虫死亡率均为100%。合欢叶和黄花菊花可能含有多种杀线虫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粗提物 提取溶剂 根结线虫 杀线虫活性
下载PDF
番石榴焦腐病菌的ITS分析及PCR检测 被引量:16
12
作者 高新明 李本金 +2 位作者 兰成忠 翁启勇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7-232,共6页
番石榴焦腐病是台湾入境大陆水果的重要植物病害,由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rhodina引起。为建立该病原菌快速、灵敏的检测技术,比较分析了葡萄座腔菌和葡萄座腔菌属其它种的ITS序列,在此基础上设计了1对检测番石榴焦腐病菌的特异性引... 番石榴焦腐病是台湾入境大陆水果的重要植物病害,由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rhodina引起。为建立该病原菌快速、灵敏的检测技术,比较分析了葡萄座腔菌和葡萄座腔菌属其它种的ITS序列,在此基础上设计了1对检测番石榴焦腐病菌的特异性引物BF1/BR1,利用此引物从葡萄座腔菌中特异性扩增出287 bp条带,而其余参试的菌株未能获得扩增条带。将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和BF1/BR1进行巢式PCR扩增后,检测灵敏度提高1 000倍,可检测到葡萄座腔菌1 pg的基因组DNA。结合快速碱裂解法提取发病组织的DNA,采用该PCR检测技术可从自然感染焦腐病果实中检测到葡萄座腔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葡萄座腔菌 ITS分析 PCR检测 灵敏性
原文传递
甘薯青枯菌粗毒素测定甘薯品种抗瘟性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卢同 种藏文 +4 位作者 林时迟 谢世勇 李本金 涵贞 《福建农业学报》 2000年第3期29-34,共6页
用不同致病力的 372个甘薯青枯病菌株接种惠红早、惠仙薯、广薯 15、湘农黄皮、华北4 8、湘薯 75- 55等 6个鉴别品种 ,所得 2 2 32个病情指数数据经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当 D为 0 .31时可将 6个鉴别品种分为抗、中、感 3类 ,即惠红早、惠... 用不同致病力的 372个甘薯青枯病菌株接种惠红早、惠仙薯、广薯 15、湘农黄皮、华北4 8、湘薯 75- 55等 6个鉴别品种 ,所得 2 2 32个病情指数数据经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当 D为 0 .31时可将 6个鉴别品种分为抗、中、感 3类 ,即惠红早、惠仙薯为 S;广薯 15、湘农黄皮为 M;华北 4 8、湘薯 75- 55为 R。以不同致病力 (强、中、弱 )甘薯青枯菌混合菌株制备成粗毒素 ,用剪叶、针刺、喷雾、灌根等 4种接种方法测定 6个鉴别品种的抗瘟性 ,采用 L otusl- 2 - 3电脑软件 t测验法综合分析 4种接种方法对 6个鉴别品种致萎性的影响程度 ,检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青枯菌 粗毒素 抗瘟性 测定方法
下载PDF
几种植物的杀线虫活性及其防治效果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杨秀娟 何玉仙 +2 位作者 翁启勇 卢学松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5-436,共2页
笔者就几种植物的杀线虫活性及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植物线虫病防治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种植 植物线虫 防治效果 番茄 根结线虫 活性 新思路
原文传递
福建省致病疫霉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及生理小种组成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本金 吕新 +3 位作者 兰成忠 赵健 翁启勇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3-457,共5页
为明确福建省致病疫霉的群体结构及其变化特点,对2001—2007年分离自11个市(县)的番茄和马铃薯产区的致病疫霉菌株进行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及生理小种测定。交配型测定的187个菌株中,181株为A1交配型,1株为A2交配型,1株为A1,A2交配型,... 为明确福建省致病疫霉的群体结构及其变化特点,对2001—2007年分离自11个市(县)的番茄和马铃薯产区的致病疫霉菌株进行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及生理小种测定。交配型测定的187个菌株中,181株为A1交配型,1株为A2交配型,1株为A1,A2交配型,1株为自育交配型,其余3株交配型未知。对187个菌株的甲霜灵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高抗、中抗和敏感菌株分别占97.3%、2.1%、0.5%。生理小种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11个抗性基因均可被克服,其毒性频率在3.3%~100%之间,51个菌株存在30个生理小种,其中小种3.7出现频率最高,为13.7%,是福建省优势生理小种类型;其次为小种3.4.7,发生频率为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疫霉 交配型 甲霜灵敏感性 生理小种
原文传递
生物质炭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作用及应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成己 郭学清 +3 位作者 曾文龙 唐莉娜 黄毅斌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56-1763,共8页
烟草青枯病是由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土传细菌性病害,该病害分布广、危害重、毁灭性强,是热带、亚热带烟区的主要病害。生物质炭是生物质材料在厌氧高温条件下热裂解产生的高度芳香化的富碳物质,具有丰富的官能... 烟草青枯病是由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土传细菌性病害,该病害分布广、危害重、毁灭性强,是热带、亚热带烟区的主要病害。生物质炭是生物质材料在厌氧高温条件下热裂解产生的高度芳香化的富碳物质,具有丰富的官能团、发达的孔隙结构和较强的吸附能力,对改善烟田土壤环境具有较大潜力,是减轻或抑制烟草青枯病的长效途径,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了农业、化学及生物等措施防控烟草青枯病的研究现状,认为单一的农业、化学或生物措施防控烟草青枯病的效果均不理想,农药或土壤改良剂对土壤、植株、牲畜及环境造成破坏,影响生态安全;综合防控措施可消除单一措施带来的短板效应。文章提出利用生物质炭定向调控烟田根际微生物、重建健康根际生态系统、减轻或抑制烟草青枯病的途径:(1)改善土壤理化性状;(2)提升土壤肥力;(3)改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4)提高土壤酶活性。生物质炭通过调控土壤生境来改善烟草农艺性状,减轻或抑制烟草青枯病发生,同时促进烟草碳氮代谢,有效调控烟叶化学品质。生物质炭的农业应用可为全面解决烟草连作障碍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烟草青枯病 病原菌 土壤微生物区系 防控作用
下载PDF
辣椒疫霉菌产孢培养基及诱导方法筛选 被引量:13
17
作者 兰成忠 刘裴清 +2 位作者 李本金 翁启勇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76-1780,共5页
为筛选适合辣椒疫霉菌产孢的培养基和诱导方法。通过计算游动孢子数量,研究比较不同培养基和诱导方法对辣椒疫霉菌产生孢子囊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CA培养基最适合孢子囊的产生,孢子囊密度为5.68×102/cm2,其次为RA培养基,PDA... 为筛选适合辣椒疫霉菌产孢的培养基和诱导方法。通过计算游动孢子数量,研究比较不同培养基和诱导方法对辣椒疫霉菌产生孢子囊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CA培养基最适合孢子囊的产生,孢子囊密度为5.68×102/cm2,其次为RA培养基,PDA、BA和LA最不适合孢子囊的产生。采用创伤接种法,将辣椒疫霉菌菌丝体接种于20 d大小的黄瓜果实上,于28℃,24 h光照培养4 d后,黄瓜接种部位可产生病斑,病斑及周围产生密集菌丝,病斑上产生大量孢子囊,其产孢量为1.35×104/cm2,而同样接种方法的甜椒果实上所产生的孢子囊数量较少或不产生。不同诱导方法比较显示,日光照射受伤菌丝所产生的孢子囊数量高于菌丝块水培法。研究结果表明,CA培养基、创伤接种黄瓜果实和日光照射受伤菌丝适宜辣椒疫霉菌孢子囊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辣椒疫霉菌 孢子囊 产孢
下载PDF
卵菌对杀菌剂的抗药性及治理策略 被引量:9
18
作者 翁启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7-29,共3页
介绍了目前用于防治卵菌病害的保护性杀菌剂和高效内吸性杀菌剂 ,同时讨论了卵菌对内吸性杀菌剂的抗药性现状、产生原因、抗药性机制及交互抗药性问题 。
关键词 卵菌 内吸性杀菌剂 抗药性 治理策略 抗性机制
下载PDF
淡紫拟青霉适生性及其与2种植物协同作用防治根结线虫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秀娟 何玉仙 +2 位作者 卢学松 福如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0-293,共4页
合欢叶和万寿菊叶适合淡紫拟青霉生长、产孢和萌发.合欢叶和万寿菊叶分别与淡紫拟青霉协同作用防治根结线虫有显著的增效作用,0.01 g.mL-1合欢叶和万寿菊叶的淡紫拟青霉培养物的水提液处理2龄幼虫,48 h内击倒率分别为90.60%和80.45%;用0... 合欢叶和万寿菊叶适合淡紫拟青霉生长、产孢和萌发.合欢叶和万寿菊叶分别与淡紫拟青霉协同作用防治根结线虫有显著的增效作用,0.01 g.mL-1合欢叶和万寿菊叶的淡紫拟青霉培养物的水提液处理2龄幼虫,48 h内击倒率分别为90.60%和80.45%;用0.01 g.mL-1合欢叶和万寿菊叶水提液分别加淡紫拟青霉孢子混合处理卵囊12 d,卵孵化率分别为2.27%和1.23%;合欢叶和万寿菊叶的淡紫拟青霉培养物防治番茄根结线虫效果分别为88.52%和67.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紫拟青霉 合欢 万寿菊 根结线虫 协同作用
下载PDF
筛选利用生防菌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翁启勇 +2 位作者 福如 刘素萍 李开本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15-18,共4页
针对大白菜软腐病危害重,防治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从病区健、病株作物根际上分离到126株细菌,通过菌株离体拮抗性能、菌株荧光反应、菌株处理后大白菜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对盆栽和田间小区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等试验,获得了B11、... 针对大白菜软腐病危害重,防治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从病区健、病株作物根际上分离到126株细菌,通过菌株离体拮抗性能、菌株荧光反应、菌株处理后大白菜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对盆栽和田间小区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等试验,获得了B11、B12、J1B等3个较理想的生防菌株。其对软腐欧氏杆菌拮抗圈半径分别为14.5mm、12.5mm、17.0mm;处理大白菜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34.10%、24.12%、13.93%;大田小区试验防效分别为59.8%、50.2%、38.8%,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8.5%、18.6%、2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选 利用 生防菌株 大白菜软腐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