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石蜡切片与冷冻切片在供器官组织病理学评估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剑 王心强 +3 位作者 徐晶 蒋继贫 陈刚 郭晖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641-645,共5页
目的探究快速石蜡切片较之冷冻切片在器官捐献供器官的组织病理学评估中的优劣。方法收集2017年至2021年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的5例供肝标本和8例弃用供肾标本, 对供器官活检组织分别采用冷冻切片、快速... 目的探究快速石蜡切片较之冷冻切片在器官捐献供器官的组织病理学评估中的优劣。方法收集2017年至2021年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的5例供肝标本和8例弃用供肾标本, 对供器官活检组织分别采用冷冻切片、快速石蜡切片和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制片, 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后, 从供肾和供肝镜下的基本形态以及相关供器官评分的差异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快速石蜡切片在反映肾小球硬化比例(18.6%±22.3%)、小动脉透明样变(43.7%±23.8%)和小动脉狭窄(47.9%±29%)方面与常规石蜡切片相似。冰冻切片中观察到的肾小球硬化比例(0.8%±2.2%)、小动脉透明样变比例(4.9%±7.4%)和小动脉狭窄(5.3%±7.5%)比例均低于快速石蜡切片。另外快速石蜡切片对肝细胞坏死和水变性的判断也更为准确。结论快速石蜡切片较冷冻切片镜下组织结构更清晰、完整。在评分方面能更准确地反映供器官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器官 组织病理学 冷冻切片术 石蜡切片
原文传递
Linifanib和Tivozanib对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沈金花 陈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39,83,共5页
为探讨小分子化合物Linifanib和Tivozanib对肺癌细胞A549和H358增殖的影响,以不同浓度Linifanib和Tivozanib预处理细胞48 h,用MTT法检测了细胞存活率,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了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用RT-PCR检测了肿瘤抑制因子P21的mRNA表... 为探讨小分子化合物Linifanib和Tivozanib对肺癌细胞A549和H358增殖的影响,以不同浓度Linifanib和Tivozanib预处理细胞48 h,用MTT法检测了细胞存活率,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了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用RT-PCR检测了肿瘤抑制因子P21的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Linfanib和Tivozanib能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呈现剂量依赖性.Linifanib能诱导细胞凋亡,同时引起细胞周期在G2/M期阻滞.Tivozanib主要引起细胞周期在G2/M期阻滞.Linifanib和Tivozanib均能引起A549和H358细胞中P21的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说明Linifanib和Tivozanib能抑制肺癌细胞A549和H358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化合物 肺癌细胞 增殖
下载PDF
基于逻辑回归算法的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风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剑 付睿 +3 位作者 陈青 马浩铭 张利民 郭晖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3年第5期457-463,共7页
目的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探究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发生相关的风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实施的公民逝世后捐献供肾和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 目的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探究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发生相关的风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实施的公民逝世后捐献供肾和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以及供肾活检病理资料,通过贪心算法筛选与DGF发生相关的因素的贡献度,再利用逻辑回归算法建立预测模型并利用模型精确度,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ROC)对模型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术后DGF的发生率为21.9%。与术后DGF发生相关性较高的因素包括供者体型、末次尿素氮、冷缺血时间、供器官小动脉病变范围、慢性肾小管萎缩评分(ct)和慢性间质纤维化评分(ci)。使用上述因素建立预测模型,模型的AUROC约为0.71,预测准确率约为0.73。结论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分析DGF发生的风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以供临床预测DGF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逻辑回归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不同活检方式在供肾组织病理学评估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剑 王心强 +8 位作者 蒋继贫 昌盛 陈刚 张伟杰 宫念樵 朱兰 卢峡 陈知水 郭晖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22-526,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的活检取材方式在供肾质量评估中的差异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间经临床指标评估后弃用的6例(6对)供肾,分别通过穿刺活检和楔形活检的方式予以活检取材,采用常规组织样本固定、包埋、石蜡切片和HE染色后,... 目的研究不同的活检取材方式在供肾质量评估中的差异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间经临床指标评估后弃用的6例(6对)供肾,分别通过穿刺活检和楔形活检的方式予以活检取材,采用常规组织样本固定、包埋、石蜡切片和HE染色后,从活检样本合格率、肾小球数量、硬化肾小球数量和细小动脉数量4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对比观察2种活检取材方式发现,楔形活检获得样本总数为30个,其中合格样本数量为29个,合格率为96.7%;穿刺活检获得样本总数为30个,其中合格样本数量为21个,合格率为70%。楔形活检的样本中肾小球平均数量为22.1个,其中硬化肾小球平均数量为6.9个,硬化肾小球平均比例为31.3%。穿刺活检的样本中肾小球平均数量为9.5个,其中硬化肾小球平均数量为2.1个,硬化肾小球平均比例为22.1%。楔形活检获得的动脉平均数量为5.4个,穿刺活检获得的动脉数量为3.9个。采用楔形活检得到的样本合格率高于穿刺活检(P<0.01),并且楔形活检观察到的肾小球数量、硬化肾小球数量和细小动脉数量均显著高于穿刺活检(P<0.05)。结论与穿刺活检比较,楔形活检获得的供肾样本质量更好,并且在客观反映肾小球病变方面更具有优势,从组织病理学评估的角度更适于供肾质量的活检组织病理学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组织病理学 肾活检
原文传递
成人双肾移植供肾病理评估体系的优化和术式改良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利民 侯帅恒 +9 位作者 彭宣 倪海强 吴喜红 陈剑 郭晖 施辉波 蒋继贫 明长生 卢峡 宫念樵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199-204,共6页
目的探讨优化的供肾病理评估体系和改良的术式在成人双肾移植(DKT)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并评估其疗效,以期为扩大标准的供者供肾移植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 目的探讨优化的供肾病理评估体系和改良的术式在成人双肾移植(DKT)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并评估其疗效,以期为扩大标准的供者供肾移植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实施的10例按照统一标准实施的成人DKT临床资料,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为(57.9±12.8)岁;体重指数(BMI)为(24.1±4.1)kg/m^(2);捐献类型中心脏死亡7例,脑死亡3例;获取前血肌酐为107.6(93.3,163.5)μmol/L。所有双供肾均行零点穿刺活检,通过结合Banff标准和Remuzzi评分,优化病理评估体系进行评分,结果提示肾小球硬化左肾为2.0(1.5,2.0)、右肾为1.5(1.0,2.0);Remuzzi评分左肾为(4.4±1.2)分、右肾为(3.6±1.5)分。10例成人DKT受者中,全部为男性;年龄为(43.1±9.0)岁;BMI为(22.2±1.9)kg/m^(2);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均为阴性。结果10例受者均采用改良的术式,双肾置于髂血管外侧,采用不带瓣方案,上方肾脏的肾动脉首选与髂内动脉吻合,手术时间为(195±54.3)min;出院时血肌酐为125.0(102.0,199.0)μmol/L,肾动态显像结果提示肾小球滤过率左肾(30.0±8.2)ml/min、右肾(29.2±13.9)ml/min,磁共振血管造影结果提示移植肾动、静脉走行规则;手术至出院时间为(22.4±4.7)d。与同期单肾移植(SKT)比较,DKT出院时血肌酐低于SKT,移植物功能延迟(DGF)发生率高于SK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KT手术至出院时间长于SKT(P<0.05)。术后并发症中供者来源感染(DDI)2例、DGF 5例,未发生血管和输尿管等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10例受者肾功能维持稳定,无显著波动。结论优化的供肾病理评估体系和改良的肾移植术式应用于成人DKT中,其安全性较高、实施的可行性较好,术后移植双肾功能恢复顺利,但仍需长期随访并评估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边缘供肾 肾穿刺活检
原文传递
儿童肾移植术后新生供者特异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1例
6
作者 车福恒 代辰 +4 位作者 施辉波 陈剑 郭晖 曾凡军 刘斌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43-46,共4页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例儿童肾移植术后新生供者特异性抗体(de-novo donor specific antibody,dnDSA)介导排斥反应的临床资料。对儿童移植术后dnDSA产生的风险因素与预防策略、晚期发生的抗体介导排斥...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例儿童肾移植术后新生供者特异性抗体(de-novo donor specific antibody,dnDSA)介导排斥反应的临床资料。对儿童移植术后dnDSA产生的风险因素与预防策略、晚期发生的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进行总结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肾移植 抗体介导排斥反应 供者特异性抗体
原文传递
活体墨汁灌注显示的雌性犬尿道黏膜下血管结构的形态学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曹鹏 库尔班江·阿布力克木 +6 位作者 许盛飞 刘力博 凌青 郭晖 陈剑 谭会兵 杜广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5-410,共6页
目的采用活体墨汁灌注法显示和观察雌性犬尿道黏膜下血管结构的形态和分布特征。方法采用6只健康成年雌性中华田园犬,年龄2岁,体重(8.5±0.6)kg。腹腔麻醉下显露尿道、膀胱、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行膀胱造瘘并半充盈膀胱,行腹主动... 目的采用活体墨汁灌注法显示和观察雌性犬尿道黏膜下血管结构的形态和分布特征。方法采用6只健康成年雌性中华田园犬,年龄2岁,体重(8.5±0.6)kg。腹腔麻醉下显露尿道、膀胱、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行膀胱造瘘并半充盈膀胱,行腹主动脉穿刺并灌注墨汁-右旋糖酐混合液,活体状态下观察尿道和膀胱被墨汁充盈和染色的过程。血管充分灌注后过量麻醉处死动物,整块取出尿道、膀胱、阴道及周围组织,固定后分块包埋并连续冰冻切片。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尿道及膀胱壁内血管形态,采用Image J软件测量和比较不同部位组织内的血管密度。结果在动物存活状态下行墨汁灌注,膀胱及尿道不同节段着色深浅不同,远段、次远段和中段尿道着色较深,近段着色较浅,膀胱着色最深。镜下观察发现,尿道及膀胱壁内血管结构清晰可见,无墨汁溢出血管。尿道不同节段和不同方位及膀胱壁内血管结构形态学特征如下:远段尿道壁内可见大面积均匀分布的海绵状血管窦;次远段尿道前壁内可见密集的大囊状血管窦,尿道后壁内的血管窦明显较小;中段尿道壁内均可见大囊状血管窦,仍以前壁为主;近段尿道壁内囊状血管窦逐步缩小,几无极性分布现象;膀胱壁内血管多呈细网状,无极性分布现象。相较于远段、中段和近段尿道,次远段尿道黏膜下血管丛的血管密度最大(P<0.01),远段、次远段和中段尿道前壁内的血管密度均显著高于后壁的血管密度(P<0.01),近段尿道前壁与后壁内血管密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体墨汁灌注法是显示尿道壁内血管结构的有效方法,该研究首次获得了雌性犬在存活状态下血管灌注墨汁后所显示的尿道壁内微血管结构的形态和分布特征,为进一步探索尿道壁内血管与控尿机制之间的关联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性犬 尿道 黏膜下血管丛 墨汁灌注 控尿机制
下载PDF
雌性犬尿道壁内血管窦压力测定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库尔班江·阿布力克木 曹鹏 +8 位作者 许盛飞 刘力搏 凌青 郭晖 陈剑 章慧平 谭会兵 袁晓奕 杜广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52-1456,共5页
目的探讨一种雌性犬尿道壁内血管窦压力的测定方法。方法健康成年雌性犬10条,购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实验动物中心。麻醉下显露膀胱及尿道外口并在膀胱、尿道高压段腔内和尿道壁血管窦内放置测压管用于测定膀胱内压(IBP... 目的探讨一种雌性犬尿道壁内血管窦压力的测定方法。方法健康成年雌性犬10条,购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实验动物中心。麻醉下显露膀胱及尿道外口并在膀胱、尿道高压段腔内和尿道壁血管窦内放置测压管用于测定膀胱内压(IBP)、尿道高压段腔内定点压(IUP)和尿道壁内血管窦压(VSP)。每条犬分别在静息和应力状态同步测定IBP、IUP及VSP。完成上述测压后,经VSP测压通道灌注肝素墨汁混合液,过量麻醉处死犬取全尿道和膀胱标本固定后行冰冻切片观察尿道壁内血管窦墨汁充盈着色,以验证VSP所反映的血管窦结构。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实验数据使用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以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结果本方法能够准确记录静息状态下稳定的VSP值和应力状态下灵敏的VSP变化,并实现IBP、IUP、VSP的同步测定。本组10条成年雌性犬静息状态下IBP、IUP、VSP分别为(9.10±2.81)、(21.02±3.83)、(12.27±3.51)cmH2O(1 cmH2O=0.098 kPa),IUP/VSP为1.86±0.64;应力状态下,IBP、IUP、VSP分别为(43.05±6.41)、(52.01±7.47)、(17.80±4.50)cmH2O,IUP/VSP为3.08±0.81。墨汁灌注冰冻切片可见各节段尿道壁内血管窦被墨汁充盈染色,从形态学角度证实本研究所测的VSP为尿道壁内血管窦内压力。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准确测定雌性犬尿道壁内血管窦压力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尿道压力的形成机制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性犬 尿道 血管窦压 墨汁灌注
原文传递
活检取材部位和方法对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肾组织病理学评估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剑 郭晖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2年第4期342-346,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取材部位和取材方法对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DCD)供肾组织病理学评估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2022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的10例弃用供肾标本。于肾脏不同位... 目的探究不同取材部位和取材方法对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DCD)供肾组织病理学评估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2022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的10例弃用供肾标本。于肾脏不同位置获取活检标本,经石蜡切片及苏木精-伊红染色后比较其肾小球和小动脉数量及其病变程度,并根据Banff评分、Remuzzi评分、Maryland评分以及Pirani评分对样本进行模拟评估。然后将标本与获取时穿刺活检标本进行对比,并计算2种标本单位面积中肾小球和小动脉数量。结果不同部位取材的标本中可观察到的肾小球和小动脉数量及病变程度没有差异(P>0.05),模拟Banff评分、Remuzzi评分、Maryland评分以及Pirani评分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穿刺标本的肾小球硬化率(42%±8.8%比25%±23.2%)、小动脉内膜增厚比例(68%±27%比46.5%±22.8%)和小动脉透明样变比例(86%±17.4%比59.3%±16.4%)高于解剖标本。两种标本的供肾评分仅Banff评分中的肾小球硬化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2.2±0.4比1.6±0.9),其余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单位面积下穿刺标本的肾小球数量小于解剖标本〔(199.3±50.7)个/cm^(2)比(240.6±57.4)个/cm^(2)〕,但是小动脉数量大于解剖标本〔(153.5±76.9)个/cm^(2)比(114.9±43.7)个/cm^(2)〕。结论从不同部位获取活检标本对DCD供肾组织学评估没有影响。穿刺活检标本评分结果可以反映供肾病理损伤程度。目前穿刺活检较深,穿刺时应适当减小进针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材部位 组织病理学 DCD供肾
下载PDF
边缘供者并存在供者来源感染胰肾联合移植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利民 彭宣 +7 位作者 吴喜红 陈剑 郭晖 施辉波 蒋继贫 明长生 卢峡 宫念樵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495-498,共4页
回顾性分析接受存在供者来源感染边缘供者、行胰肾联合移植(simultaneous pancreas and kidney transplantation,SPK)并出现移植肾急性细胞/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1例受者的临床资料,为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时代SPK的开展积累经验。
关键词 胰肾联合移植 边缘供者 急性排斥反应
原文传递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肾移植早期移植物血流灌注不良二例
11
作者 郭志良 朱兰 +4 位作者 孙玲娟 陈剑 郭晖 刘斌 陈刚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50,共2页
近年,随着我国器官来源的成功转型,心脏死亡后捐献肾移植数量越来越多,供肾质量评估与合理舍弃成为一个紧迫而重要的临床课题。本文报道2例心脏死亡后器官捐献供肾移植,开放后移植肾暗紫超过半小时无缓解,但术后移植肾功能逐渐自行恢复... 近年,随着我国器官来源的成功转型,心脏死亡后捐献肾移植数量越来越多,供肾质量评估与合理舍弃成为一个紧迫而重要的临床课题。本文报道2例心脏死亡后器官捐献供肾移植,开放后移植肾暗紫超过半小时无缓解,但术后移植肾功能逐渐自行恢复。这种现象以往未见报道,希望本文给将来类似病例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移植物 再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在利用RT-PCR检测肾脏基因中的探索
12
作者 陈剑 郭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150-151,共2页
探究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在检测肾脏相关基因的条件及可行性。方法 收集成年BALB/C小鼠肾脏组织,将组织制成6μm冰冻切片。利用显微切割仪分别获取不同数量的肾组织主要结构,包括肾小球、肾小管及肾小动脉。分别提取不同肾组织结... 探究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在检测肾脏相关基因的条件及可行性。方法 收集成年BALB/C小鼠肾脏组织,将组织制成6μm冰冻切片。利用显微切割仪分别获取不同数量的肾组织主要结构,包括肾小球、肾小管及肾小动脉。分别提取不同肾组织结构的RNA,逆转录后通过RT-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不同数量肾组织固有结构中管家基因的表达量。 结果 当获取50个组织时,小动脉、肾小管和肾小球的Ct值分别为18.9,20和19.4,结果与获取25个组织时相比有较为显著的差异。结论 通过LCM技术提取肾组织特定结构并进行相应基因检测的方法可行,推荐切割获取的肾组织结构数量为50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 肾脏 RT-PC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