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地下害虫的发生为害和治理策略 被引量:68
1
作者 陈建明 俞晓平 +4 位作者 陈列 吕仲贤 郑许松 徐红星 张珏锋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6期389-394,共6页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高附加值经济作物面积扩大,间作套种面积和复种指数提高,以及温室设施栽培面积增加,导致地下害虫发生为害日益猖獗。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地下害虫的发生为害现状、回升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以农业防治和生物...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高附加值经济作物面积扩大,间作套种面积和复种指数提高,以及温室设施栽培面积增加,导致地下害虫发生为害日益猖獗。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地下害虫的发生为害现状、回升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以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辅之以化学防治的治理策略。并简要讨论了防治地下害虫的无公害农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害虫 发生 为害 治理策略
下载PDF
加拿大一枝黄花黄酮类成分及抗氧化与自由基消除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1
2
作者 王开金 陈列 +1 位作者 李宁 俞晓平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93-497,共5页
目的研究外来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中黄酮类成分及其抗氧化和自由基消除活性。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应用MS和NMR技术鉴定化舍物的结构,采用1,1-二苯基苦味基苯肼(DPPH)自由基消除实验进行抗氧化和自由基消除活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外来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中黄酮类成分及其抗氧化和自由基消除活性。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应用MS和NMR技术鉴定化舍物的结构,采用1,1-二苯基苦味基苯肼(DPPH)自由基消除实验进行抗氧化和自由基消除活性的研究。结果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3-甲氧基槲皮素(2)、槲皮素-3-O-β-葡萄糖苷(3)、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4)、芦丁(5)、山柰酚(6)、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7)、山杂酚-3-O-α-L-鼠李糖苷(8)、山柰酚-3-O-芦丁糖苷(9);自由基消除实验发现,与维生素C相比,化合物1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消除活性最强,化合物2和3显示出中等活性,化合物4,9的活性较弱。结论化合物2,4,8和9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加拿大一枝黄花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消除活性,其活性强弱与分子结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黄酮类成分 抗氧化和自由基消除活性
下载PDF
植物耐虫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3
作者 陈建明 俞晓平 +5 位作者 程家安 郑许松 徐红星 吕仲贤 张珏锋 陈列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2-272,共11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耐虫性的含义、发生范围、耐虫性的进化过程和遗传特性、耐虫性机理以及影响植物耐虫性表达的非生物和生物因子。植物耐虫性机理的研究涉及光合作用能力变化、同化产物的再分配、内源激素的变化、休眠分生组织的激活... 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耐虫性的含义、发生范围、耐虫性的进化过程和遗传特性、耐虫性机理以及影响植物耐虫性表达的非生物和生物因子。植物耐虫性机理的研究涉及光合作用能力变化、同化产物的再分配、内源激素的变化、休眠分生组织的激活和补偿生长、储藏器官的利用、植物物候学和植株株型结构的变化等。研究表明, 植物受害后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与其耐虫性没有相关性, 有些耐虫植物受害后光合作用能力增加, 有些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无明显影响或者下降较少;害虫取食为害可促进耐虫植物的同化产物得到最大程度利用, 能激活耐虫植物的休眠分生组织, 产生超补偿作用; 耐虫植物受害部位细胞分裂素含量显著升高; 虫害引起物候学变化小的植物具有较强的耐虫性; 植物的冠层结构、叶形态、根茎比、茎蘖数等植株株型变化与耐虫性有关。影响植物耐虫性表达的因子主要有温度、大气 CO2浓度、土壤营养水平、农用化学物质、植株年龄、害虫分布类型和取食方式、植物共生物等。不同植物在相同温度下对同一种害虫的耐害性差异大,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温度的变化引起同化产物的分配和再分配以及气孔关闭对气体交换和光合作用能力的影响; 生长在高CO2含量大气中的植物, 对害虫的为害有较强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植物-昆虫相互作用 虫害 耐虫性 补偿作用 机理
下载PDF
我国植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4
作者 俞晓平 吕仲贤 +5 位作者 陈建明 徐红星 郑许松 陈列 张珏峰 申屠旭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42-48,共7页
综述了我国化学农药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植物源农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和开发模式。同时也阐明了生物技术在植物源农药研制中的应用,包括植物细胞培养、发状根培养、植物内生真菌培养技术等。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有效成分 创制 研发 生物技术
下载PDF
加拿大一枝黄花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 被引量:35
5
作者 王开金 李宁 +1 位作者 陈列 俞晓平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34-36,共3页
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L.)精油的化学组成和含量,并测定了精油对6种农业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精油中鉴定出50种成分,占色谱峰总面积的91.08%,(+)-大=牛儿烯D(28.64%)、α-蒎烯(15.... 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L.)精油的化学组成和含量,并测定了精油对6种农业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精油中鉴定出50种成分,占色谱峰总面积的91.08%,(+)-大=牛儿烯D(28.64%)、α-蒎烯(15.08%)、柠檬烯(11.80%)为精油的主要成分。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精油对水稻纹枯病和黄瓜立枯病的抑制作用最强,对番茄灰霉病显示出中等抑制作用,但对番茄早疫病、菜豆炭疽病和葡萄炭疽病的抑制作用很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精油 化学组成 抗菌活性
下载PDF
植物内生菌及其代谢物在生物农药创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6
作者 俞晓平 陈列 申屠旭萍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5期289-293,共5页
基于植物内生菌,包括内生真菌、内生细菌、内生放线菌在生物农药创制中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综述了植物内生菌的多样性及其在植物不同部位中的分布,不同内生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及其代谢物在抑菌杀虫中的生物活性,并就植物内生菌在生物农... 基于植物内生菌,包括内生真菌、内生细菌、内生放线菌在生物农药创制中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综述了植物内生菌的多样性及其在植物不同部位中的分布,不同内生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及其代谢物在抑菌杀虫中的生物活性,并就植物内生菌在生物农药创制中的应用作一展望,提出今后研究重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内生菌 生物活性代谢物 生物农药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放养中华鳖防治茭白田福寿螺试验 被引量:28
7
作者 郑许松 吕仲贤 +4 位作者 陈建明 徐红星 张珏锋 陈列 俞晓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1期61-63,共3页
福寿螺是为害茭白的主要有害生物之一 ,田间放养中华鳖控制茭白田福寿螺为害试验结果表明 ,中华鳖对福寿螺具有很强的捕食能力 ,日均取食福寿螺螺肉达自身体重的 7%~ 1 5 % ,对福寿螺有极佳的田间控制作用 ,并且具有环保、生态、安全... 福寿螺是为害茭白的主要有害生物之一 ,田间放养中华鳖控制茭白田福寿螺为害试验结果表明 ,中华鳖对福寿螺具有很强的捕食能力 ,日均取食福寿螺螺肉达自身体重的 7%~ 1 5 % ,对福寿螺有极佳的田间控制作用 ,并且具有环保、生态、安全等特点。同时还因种养结合极大地提高了茭农的经济收益 ,每 6 6 7m2 收益可超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福寿螺 中华鳖 防治
下载PDF
吡蚜酮对水稻褐飞虱取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8
8
作者 何月平 陈利 +2 位作者 陈建明 陈列 张珏锋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5-640,共6页
吡蚜酮是防治褐飞虱的推荐替代杀虫剂之一。取食选择性试验表明,0.1g/L吡蚜酮处理和清水处理24h稻株上的平均落虫数分别为(1.6±1.2)头/株和(1.5±0.9)头/株。刺探电位技术监测发现,与清水对照相比,0.1g/L吡蚜酮浸苗处理下褐飞... 吡蚜酮是防治褐飞虱的推荐替代杀虫剂之一。取食选择性试验表明,0.1g/L吡蚜酮处理和清水处理24h稻株上的平均落虫数分别为(1.6±1.2)头/株和(1.5±0.9)头/株。刺探电位技术监测发现,与清水对照相比,0.1g/L吡蚜酮浸苗处理下褐飞虱的口针刺探频次、韧皮部刺入频次、在韧皮部外部活动的持续时间以及木质部取食行为的持续时间没有显著差异,而褐飞虱的非刺探持续时间显著增加,褐飞虱在韧皮部内摄取汁液被极显著干扰,吡蚜酮处理后4h内褐飞虱成虫在韧皮部取食的总持续时间只有(1.2±0.5)min,而在对照上的总持续时间为(65.1±11.3)min。取食恢复试验表明吡蚜酮对褐飞虱韧皮部取食的抑制作用可逆,但是取食抑制的恢复非常缓慢。经吡蚜酮0.1g/L处理24h再转移至清水处理苗上120h后,韧皮部取食的总持续时间也仅约为10min。研究表明,吡蚜酮对褐飞虱没有驱避性和拒食性,不阻碍褐飞虱口针刺探和木质部取食,但对韧皮部取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恢复非常缓慢。因此,吡蚜酮防治褐飞虱的持效期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蚜酮 褐飞虱 取食行为 刺探电位图
下载PDF
加拿大一枝黄花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开金 陈列 俞晓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5期299-303,共5页
对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isL.)的化感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与地下部分的提取物以及根际土壤的水提取物都具有较强的化感效应,能明显抑制供试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研究结果初步揭示... 对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isL.)的化感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与地下部分的提取物以及根际土壤的水提取物都具有较强的化感效应,能明显抑制供试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化学入侵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化感作用 化学入侵机制
下载PDF
新型微生物杀虫剂—Spinosad(多杀菌素)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0
作者 陈建明 左景行 +3 位作者 俞晓平 郑许松 陈列 张珏锋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5期401-406,共6页
多杀菌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由于其兼有生物农药的安全性和化学农药的速效性,而获得美国“总统绿色化学品挑战奖”。文章主要从多杀菌素对靶标昆虫的杀虫活性和对非靶标昆虫的毒性,多杀菌素的残留评价及分析检测方法,多杀菌素对昆... 多杀菌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由于其兼有生物农药的安全性和化学农药的速效性,而获得美国“总统绿色化学品挑战奖”。文章主要从多杀菌素对靶标昆虫的杀虫活性和对非靶标昆虫的毒性,多杀菌素的残留评价及分析检测方法,多杀菌素对昆虫的毒理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多杀菌素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杀虫剂 多杀菌素 杀虫活性 毒理 残留
下载PDF
夹竹桃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福寿螺的毒杀作用评价 被引量:19
11
作者 董道青 陈建明 +1 位作者 俞晓平 陈列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4-158,共5页
采用浸杀试验法,评价了夹竹桃叶不同溶剂提取物对10日龄福寿螺的毒杀作用。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夹竹桃鲜叶水提液和干叶水提液对福寿螺均有较高的毒杀作用,其中干叶水提液的杀螺作用更大。用鲜叶水提液和干叶水提液处理12 h,对福寿螺... 采用浸杀试验法,评价了夹竹桃叶不同溶剂提取物对10日龄福寿螺的毒杀作用。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夹竹桃鲜叶水提液和干叶水提液对福寿螺均有较高的毒杀作用,其中干叶水提液的杀螺作用更大。用鲜叶水提液和干叶水提液处理12 h,对福寿螺的LC50分别为10.98和1.20 g/L。夹竹桃叶五种有机溶剂(正己烷、甲醇、氯仿、乙酸乙酯、乙醇)提取物对福寿螺均有很高的杀螺活性,其中正己烷提取物的毒杀活性最高,甲醇提取物的毒杀活性最低。以各溶剂提取物200 mg/L处理12 h,死螺率均高于80%。正己烷、氯仿、乙酸乙酯、乙醇和甲醇提取物处理24 h,对福寿螺的LC50分别为32.98,83.62,71.71,75.78和117.07 mg/L。综合考虑各溶剂提取物的杀螺活性、提取效率、有机溶剂价格、毒性等因素,我们认为,乙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提取夹竹桃叶中杀螺活性成分的有机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竹桃叶 不同溶剂提取物 福寿螺 毒杀作用
下载PDF
枸骨内生真菌抗菌代谢产物的鉴定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列 陈建明 +2 位作者 郑许松 张珏锋 俞晓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43-148,共6页
对一株枸骨内生真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抗菌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抗菌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该真菌发酵液经乙酸乙酯萃取、正相硅胶和ODS-反相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一单端孢霉烯化合物,经红外、质谱和核磁分析,鉴定为:4β-乙... 对一株枸骨内生真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抗菌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抗菌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该真菌发酵液经乙酸乙酯萃取、正相硅胶和ODS-反相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一单端孢霉烯化合物,经红外、质谱和核磁分析,鉴定为:4β-乙酰基-12,13-环氧-9-单端孢霉烯(trichoderm in),这是首次从哈茨木霉菌代谢产物中分离出该化合物。Trichodermin对蕃茄早疫病和黄瓜立枯病病原菌的离体抑制活性EC50值分别为3.35和3.59mg/L;活体测定结果表明,在100mg/L的剂量下对两种病的保护效果分别为97.8%和98.1%,治疗效果为96.7%和9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骨 内生真菌 哈茨木霉菌 4β-乙酰基-12 13-环氧-9-单端孢霉烯 抑菌活性
下载PDF
一株褐飞虱内共生菌的分离及分子鉴定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珏锋 吴鸿 +3 位作者 陈建明 郑许松 陈列 俞晓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1-554,共4页
运用卵块离体培养法,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卵块中分离筛选到1株类酵母菌菌株,命名为34号菌株。比较34号菌株与直接从褐飞虱虫体内分离的类酵母共生菌(yeast-like-symbiotes,YLS)26S rDNA序列同源性,并将结果在GenBank核... 运用卵块离体培养法,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卵块中分离筛选到1株类酵母菌菌株,命名为34号菌株。比较34号菌株与直接从褐飞虱虫体内分离的类酵母共生菌(yeast-like-symbiotes,YLS)26S rDNA序列同源性,并将结果在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中进行同源序列搜索,结果显示两种菌株都与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核菌纲(Pyreno-mycetes)的解脂假丝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显示出较近的亲缘关系,初步表明分离所得34号菌株可能为褐飞虱内共生菌的一种,同时也说明褐飞虱体内共生菌可通过离体培养的方式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离体培养 类酵母共生菌 解脂假丝酵母 菌株分离 分子鉴定
下载PDF
茶皂素对雷公藤乳油防治茶尺蠖幼虫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16
14
作者 董道青 陈建明 +2 位作者 俞晓平 陈列 张珏锋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8-233,共6页
测定了茶皂素对雷公藤乳油防治茶尺蠖幼虫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用1、2、4mg/ml茶皂素浸叶处理,对茶尺蠖2龄幼虫的毒杀作用不明显,第7天的毒杀效果只有27.03%-37.84%。用雷公藤乳油0.8、1.6、3.2、6.4mg/ml和12.8mg/ml... 测定了茶皂素对雷公藤乳油防治茶尺蠖幼虫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用1、2、4mg/ml茶皂素浸叶处理,对茶尺蠖2龄幼虫的毒杀作用不明显,第7天的毒杀效果只有27.03%-37.84%。用雷公藤乳油0.8、1.6、3.2、6.4mg/ml和12.8mg/ml浸叶处理,对茶尺蠖2龄幼虫的毒杀效果在第7天分别为27.27%、33.78%、40.54%、56.76%和63.51%。在0.8mg/ml浓度的雷公藤乳油中加入4mg/ml的茶皂素,对茶尺蠖幼虫的毒杀作用(84.42%)显著高于加1mg/ml茶皂素的毒杀效果(68.83%);而加入2mg/ml和4mg/ml的防效差异不显著。向不同浓度的雷公藤乳油中加入2mg/ml茶皂素,对茶尺蠖2龄幼虫的共毒系数在第1、3、5、7天分别为667.68、981.61、1706.15和1209.76,即增效5.68~11.10倍,达到相同的使用效果可减少雷公藤用量85%以上。对茶尺蠖4龄幼虫增效1.00—6.91倍,减少雷公藤用量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皂素 雷公藤乳油 茶尺蠖幼虫 增效作用
下载PDF
吡唑醚菌酯在杨梅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被引量:16
15
作者 俞建 陈列 +3 位作者 侯佳音 俞瑞鲜 胡秀卿 赵学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57-863,共7页
为明确吡唑醚菌酯在杨梅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规律和最终残留量,于2017年在浙江、重庆、湖南和云南4地进行了吡唑醚菌酯在杨梅及土壤中的田间残留及消解动态试验。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吡唑醚菌酯在杨梅和土壤中残留的分析... 为明确吡唑醚菌酯在杨梅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规律和最终残留量,于2017年在浙江、重庆、湖南和云南4地进行了吡唑醚菌酯在杨梅及土壤中的田间残留及消解动态试验。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吡唑醚菌酯在杨梅和土壤中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溶液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和C18净化,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0.0005~0.5 mg/L范围内,吡唑醚菌酯的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在0.01、0.5和5.0 mg/kg添加水平下,吡唑醚菌酯在杨梅中的回收率为92%~9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2.7%;在土壤中的回收率为86%~96%,RSD为1.5%~4.1%。吡唑醚菌酯在杨梅和土壤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01 mg/kg。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在杨梅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杨梅中的半衰期为6.6~11.8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5.0~11.1 d。采用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分别按有效成分800 mg/kg和1200 mg/kg施药3、4次,分别于距离最后一次施药21、25和28 d采样检测发现,吡唑醚菌酯在杨梅中的最高残留量为1.4 mg/kg,均低于中国规定的其在杨梅上的最大残留限量(3.0 mg/kg)。建议采用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最高使用剂量为800 mg/kg,施药间隔期7 d,最多施药3次,采收安全间隔期为21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杨梅 土壤 残留 消解
下载PDF
浙江省茭白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17
16
作者 陈建明 俞晓平 +4 位作者 陈列 何月平 张珏锋 沈学根 符长焕 《长江蔬菜》 2010年第14期123-125,共3页
我国茭白种植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等,其他省份也有少量种植。茭白是浙江省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目前保持有2.7万余hm2的种植面积,主要分布在宁波的余姚、嘉兴的桐乡、金华的磐安... 我国茭白种植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等,其他省份也有少量种植。茭白是浙江省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目前保持有2.7万余hm2的种植面积,主要分布在宁波的余姚、嘉兴的桐乡、金华的磐安、绍兴的新昌和嵊州、丽水的缙云、台州的黄岩和温岭等市(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种植 安全生产技术 浙江省 应用 种植面积 长江中下游 水生蔬菜
下载PDF
九种无公害农药对铜绿金龟子和韭菜迟眼蕈蚊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陈建明 +3 位作者 俞晓平 郑许松 陈列 张珏锋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5期321-324,共4页
试验主要测定了9种无公害杀虫剂单剂对铜绿金龟子幼虫(蛴螬)、韭菜迟眼蕈蚊幼虫(韭蛆)的毒力大小。结果表明,对蛴螬的毒力顺序(药后24 h):4.5%高效氯氰菊酯EC>48%乐斯本EC>40%辛硫磷EC>40%灭线磷EC>90%敌百虫晶体>5%锐劲... 试验主要测定了9种无公害杀虫剂单剂对铜绿金龟子幼虫(蛴螬)、韭菜迟眼蕈蚊幼虫(韭蛆)的毒力大小。结果表明,对蛴螬的毒力顺序(药后24 h):4.5%高效氯氰菊酯EC>48%乐斯本EC>40%辛硫磷EC>40%灭线磷EC>90%敌百虫晶体>5%锐劲特SC>2.5%菜喜SC。对韭蛆的毒力顺序(药后24 h):4.5%高效氯氰菊酯EC>40%灭线磷EC>40%辛硫磷EC>48%乐斯本EC>2.5%菜喜SC>20%天除>0.5%绿宇。其中对蛴螬和韭蛆毒性最强的高效氯氰菊酯,其次是辛硫磷和乐斯本。菜喜等生物农药的速效性差,见效慢,但在处理后72 h毒性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铜绿金龟子 韭菜迟眼蕈蚊 毒力
下载PDF
浙江省灰飞虱对吡虫啉、锐劲特和毒死蜱的抗药性监测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晓婕 陈建明 +1 位作者 陈列 俞晓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435-438,共4页
为明确浙江省灰飞虱抗药性的发展趋势,采集了浙江省不同地区的灰飞虱,监测其对吡虫啉、锐劲特和毒死蜱的抗药性水平。结果表明,浙江省内灰飞虱对吡虫啉已经产生一定抗性,余姚地区最高达到6倍;对于锐劲特和毒死蜱抗性水平较低,其... 为明确浙江省灰飞虱抗药性的发展趋势,采集了浙江省不同地区的灰飞虱,监测其对吡虫啉、锐劲特和毒死蜱的抗药性水平。结果表明,浙江省内灰飞虱对吡虫啉已经产生一定抗性,余姚地区最高达到6倍;对于锐劲特和毒死蜱抗性水平较低,其中锐劲特的抗性倍数为1.8~2.8,毒死蜱为1.5~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抗药性 吡虫啉 锐劲特 毒死蜱 浙江省
下载PDF
褐飞虱共生菌抗吡虫啉菌株和敏感菌株解毒酶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娜 陈建明 +2 位作者 张珏锋 何月平 陈列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3-659,共7页
比较测定了褐飞虱共生菌抗吡虫啉菌株和敏感菌株3种解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褐飞虱共生菌不同抗感吡虫啉菌株3种解毒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其中抗吡虫啉菌株的羧酸酯酶、多功能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敏感菌株,而谷胱甘肽-S-转移... 比较测定了褐飞虱共生菌抗吡虫啉菌株和敏感菌株3种解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褐飞虱共生菌不同抗感吡虫啉菌株3种解毒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其中抗吡虫啉菌株的羧酸酯酶、多功能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敏感菌株,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差异不显著。说明褐飞虱共生菌对吡虫啉抗药性的提高,与其体内羧酸酯酶、多功能氧化酶的活性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共生菌 抗吡虫啉菌株 敏感菌株 解毒酶活性 抗药性
下载PDF
几种植物源农药对茶树主要害虫的毒杀作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陈建明 张珏锋 +1 位作者 陈列 何月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4期759-762,共4页
主要研究了3种植物源农药对茶树主要害虫的毒杀作用。结果表明,0.5%苦参碱水剂对茶尺蠖2龄幼虫和茶假眼小绿叶蝉低龄若虫有显著的毒杀作用,对茶刺蛾2龄幼虫的致死效应不强。0.5%藜芦碱可溶剂对茶尺蠖幼虫、茶假眼小绿叶蝉若虫和茶刺蛾... 主要研究了3种植物源农药对茶树主要害虫的毒杀作用。结果表明,0.5%苦参碱水剂对茶尺蠖2龄幼虫和茶假眼小绿叶蝉低龄若虫有显著的毒杀作用,对茶刺蛾2龄幼虫的致死效应不强。0.5%藜芦碱可溶剂对茶尺蠖幼虫、茶假眼小绿叶蝉若虫和茶刺蛾幼虫均有很高的毒杀作用。1.2%印楝素乳油对茶尺蠖幼虫有较强的毒杀作用,但表现迟效性,对茶黑毒蛾幼虫和茶橙瘿螨若虫的毒杀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茶树主要害虫 毒杀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