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河中游地区大汶口文化晚期人群迁移研究
1
作者 吴晓桐 张兴香 +3 位作者 张小雷 朱晓汀 甘恢元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132,共9页
淮河中游地区是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重要分布区,其人群来源尚缺乏实证性研究。本文聚焦于淮河中游地区大汶口文化晚期先民的出生地和迁移问题,对阜阳岳家湖、蚌埠中杨和泗洪赵庄遗址出土的人类牙齿和骨骼进行了锶、碳和氧同位素分析,发现... 淮河中游地区是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重要分布区,其人群来源尚缺乏实证性研究。本文聚焦于淮河中游地区大汶口文化晚期先民的出生地和迁移问题,对阜阳岳家湖、蚌埠中杨和泗洪赵庄遗址出土的人类牙齿和骨骼进行了锶、碳和氧同位素分析,发现三个遗址均存在从外地迁徙到当地的个体。他们的迁徙发生在幼年或少年时期,很可能来自鲁南苏北和淮河以南地区。这一结果实证了大汶口文化晚期大规模人群西迁的历史。移民不仅直接导致了淮河中游地区在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突然兴盛,同时也对中原地区的文化和社会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中游 人群迁徙 同位素 文化变迁
原文传递
视域融合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探讨——以《诗经》中“上帝”一词的英译为例
2
作者 《现代英语》 2023年第21期84-87,共4页
文章从视域融合的角度对《诗经》理雅各、高本汉、许渊冲与汪榕培和任秀桦四个译本中“上帝”一词的英译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首先,“上帝”一词在《诗经》中含义丰富;其次,作者视域与文本视域融合的程度决定了翻译的难度,并非决定翻... 文章从视域融合的角度对《诗经》理雅各、高本汉、许渊冲与汪榕培和任秀桦四个译本中“上帝”一词的英译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首先,“上帝”一词在《诗经》中含义丰富;其次,作者视域与文本视域融合的程度决定了翻译的难度,并非决定翻译的质量;最后,在文本视域与译者视域融合程度相似的情况下,文本的最终呈现取决于译者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帝” 视域融合 译者主体性 《诗经》
原文传递
转型期社会“失范”与青少年学生的行为越轨 被引量:2
3
作者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 2007年第6期25-28,共4页
社会转型期,旧的社会规范体系因不适应社会发展而逐渐丧失其控制社会行为的功能,新的社会规范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社会便处在一种"失范"状态。社会"失范"必然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容易诱发青少年... 社会转型期,旧的社会规范体系因不适应社会发展而逐渐丧失其控制社会行为的功能,新的社会规范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社会便处在一种"失范"状态。社会"失范"必然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容易诱发青少年学生越轨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 “失范” 越轨行为
下载PDF
贵州威宁中水遗址群人类迁徙与饮食特征初探——基于牙釉质多种同位素分析
4
作者 张兴香 +2 位作者 张合荣 李飞 吴晓桐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5-105,共11页
贵州威宁中水遗址群的发掘与研究建立了滇东黔西地区史前至汉代较为完整的文化发展序列,是探索夜郎文明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为研究中水盆地的人群迁徙和饮食结构,对鸡公山、红营盘、银子坛遗址出土51例人类个体的牙齿牙釉质进行锶、... 贵州威宁中水遗址群的发掘与研究建立了滇东黔西地区史前至汉代较为完整的文化发展序列,是探索夜郎文明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为研究中水盆地的人群迁徙和饮食结构,对鸡公山、红营盘、银子坛遗址出土51例人类个体的牙齿牙釉质进行锶、氧和碳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Sr/Sr平均值为0.710038±0.000577,至少存在9例外来个体。商周时期的鸡公山遗址主体为本地人,说明鸡公山文化主要源于本地;战国、汉代的银子坛墓地外来个体较多,其中多人二次合葬墓个体均为本地人,单人葬中有7例来自外地,银子坛墓地中不同葬式很可能代表了不同族群。外来人口的增多与秦汉帝国向西南地区的扩张有关;外来个体与本地个体在碳、氧同位素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外来人群应该来自与中水盆地气候及饮食相近的地区。另外,碳同位素分析显示,中水盆地商周至汉代饮食均以C食物为主。以上分析结果对深入认识中水盆地考古学文化的来源及对外交流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水遗址群 人群迁徙 多种同位素分析 饮食特征
原文传递
植物染色在亲子装上的设计应用
5
作者 卢娜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2年第3期61-63,共3页
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自然的生活方式的追求,在纺织服装领域中,“植物染”这一传统的染色技艺逐渐重回大众的视野。本设计以亲子服装为载体,探讨了植物染色在亲子服装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植物染 亲子装 应用前景 设计应用
下载PDF
翻译研究选题、研究热点及趋势——皮姆教授访谈录
6
作者 马会娟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2-87,共6页
中国翻译学科的发展与国际翻译学研究的进展密切相关。本文作者近期访谈了世界知名翻译学者安东尼·皮姆(AnthonyPym)教授,他有着在多国高校翻译教学的经历和丰富的学术研究经验。在本次访谈中,皮姆教授就翻译研究选题应注意的问题... 中国翻译学科的发展与国际翻译学研究的进展密切相关。本文作者近期访谈了世界知名翻译学者安东尼·皮姆(AnthonyPym)教授,他有着在多国高校翻译教学的经历和丰富的学术研究经验。在本次访谈中,皮姆教授就翻译研究选题应注意的问题、当代翻译研究中的新趋势以及中国翻译研究等话题进行了阐释。皮姆教授认为研究者应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来进行研究,讲解了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应注意的事项,同时还就当前翻译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如翻译方向与翻译理论、语言教学与翻译教学、中国特色翻译理论与中国文化外译等进行了论述,其观点对中国翻译学科建设和翻译研究具有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东尼·皮姆 翻译论文选题 中国文化外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