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度脑室内出血尿激酶溶栓单双管引流效率比较 被引量:21
1
作者 杜波 单爱军 +1 位作者 王进 贤良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3-326,共4页
目的:在尿激酶脑室内溶栓( IVF)治疗下,比较重度脑室内出血( IVH)患者在进行单管或双管脑室外引流( EVD)时的引流效率。方法选择2010-01~2013-06符合纳入标准的47例重度IVH患者随机分为单侧脑室外引流组(单管引流组)和双侧... 目的:在尿激酶脑室内溶栓( IVF)治疗下,比较重度脑室内出血( IVH)患者在进行单管或双管脑室外引流( EVD)时的引流效率。方法选择2010-01~2013-06符合纳入标准的47例重度IVH患者随机分为单侧脑室外引流组(单管引流组)和双侧脑室外引流组(双管引流组),各组患者均接受同样的脑室内尿激酶溶栓方案,剂量为2万U q 12 h,双管引流组左右侧药物注入选择为随机;记录并比较脑室内溶栓前及溶栓后1、3、5、7 d时的平均每日脑脊液( CSF )引流量、颅内压(ICP)、GCS评分及ICU监护时间、脑室外引流管放置时间(IVC放置时间)、IVH体积、Graeb评分、颅内感染率,并随访比较发病后6个月时的GOS评分及病死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IVH体积、初次Graeb评分、GCS评分、年龄及性别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ICU监护时间和IVC放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每日CSF引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双管引流组平均每日CSF引流量更多。两组溶栓前及溶栓后1、3、5、7 d时IVH体积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管引流组优于单管引流组(P<0.05),而Graeb评分、ICP、GC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流期间均未发现颅内感染。随访比较6个月时的GOS评分(t=12.63,P=0.000)和病死率(χ2=7.57, P=0.006)发现,双管引流组明显优于单管引流组。结论对于严重、体积大的IVH,相同IVF治疗条件下,放置双管EVD引流较单管清除血肿效率更高,并能改善预后和降低病死率,且不增加颅内感染率和延长IVC放置时间及ICU监护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内出血( IVH) 脑室外引流( EVD) 脑室内溶栓( IVF) 尿激酶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 IVH) 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 ( EVD) INTRAVENTRICULAR FIBRINOLYSIS ( IVF)
下载PDF
量化镇静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平稳过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贤良 单爱军 +4 位作者 谢曼英 梁建 源波 徐建忠 杜波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探讨量化镇静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平稳过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实施量化镇静(量化镇静组,58例,采用脑状态监测仪实时监测下量化镇静)与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常规镇静治疗(常规镇静,58例)... 目的探讨量化镇静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平稳过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实施量化镇静(量化镇静组,58例,采用脑状态监测仪实时监测下量化镇静)与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常规镇静治疗(常规镇静,58例)脑出血术后早期患者在24 h停用镇静药后的呼吸机脱机时间、镇静药物使用量、术后再出血发生率、ICU住院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等.结果量化镇静组呼吸机脱机时间(h:6.4±1.8 vs.15.2±2.2,P=0.00)、镇静药物使用量[μg/(kg·h):62.4±4.9 vs.90.7±8.8,P=0.00]、ICU住院时间(d:6.2±1.3 vs.9.4±1.6,P=0.01)、肺部感染发生率(12.1%vs.25.9%,P=0.02)均优于常规镇静组,两组间术后再出血发生率(3.4%vs.5.2%,P=0.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术后早期实施量化镇静,可以显著减少镇静药物的使用量,加快呼吸机脱机并缩短ICU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平稳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镇静 镇痛 脑状态指数
下载PDF
神经内镜通道内技术治疗重度脑室内出血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杜波 彭玉平 +4 位作者 贤良 王进 郝文文 吕文 单爱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99-803,I0004,共6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通道内技术在治疗重度脑室内出血(IVH)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技术要点及手术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7~2016—01符合纳入标准的32例神经内镜通道内技术治疗重度IVH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全脑室系统积血铸型病例11例...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通道内技术在治疗重度脑室内出血(IVH)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技术要点及手术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7~2016—01符合纳入标准的32例神经内镜通道内技术治疗重度IVH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全脑室系统积血铸型病例11例,双侧侧脑室、三脑室积血病例9例,单侧侧脑室、三脑室及四脑室积血病例7例,单侧侧脑室、三脑室积血病例5例;术前均行脑CT/CTA确定诊断,术前血肿体积(75.6+_12.5)mL,Graeb评分6—12分,GCS评分5~12分。所有患者均采用神经内镜通道内技术清除脑室内血肿,伴有四脑室内积血病例行腰大池外引流术;记录并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IVH体积、Graeb评分、GCS评分,术中指标、引流管拔除时间、堵管例数、ICU住院天数、并发症以及随访3个月时的GOS评分等。结果神经内镜通道内技术术后即时CT显示侧脑室及三脑室内积血几乎完全清除,存在四脑室内积血患者经腰大池引流后平均血肿清除时间2—4d。术后伤口脑脊液漏4例,颅内感染2例,颅内积气8例,无二次出血及堵管病例,EVD管拔除时间2—3d,腰大池外引流管拔除时间3~4d,ICU住院天数4—6d。头皮切口均采用3cm基底小弧形皮瓣,骨孔直径0.8~1.0cm,术中平均失血量30mL(20—50mL),平均手术时间65min(45—110min)。术后随访3个月GOS评分:恢复良好21例,轻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5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内镜通道内技术清除脑室内血肿仅需在颅骨上钻孔即可完成手术,具有操作方便、损伤小、血肿清除率高、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技术要点:常规侧脑室额角穿刺,充分发挥透明导管鞘和血肿碎吸器的作用;侧脑室和三脑室内血肿清除吸引器采用不同压力,侧脑室内血肿以吸除/碎吸为主,三脑室内血肿要以低负压拖拉出室间孔后再调高负压吸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透明导管鞘 血肿碎吸器 脑室内出血(IVH) 脑室外引流(EVD)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无创颅内压监测与脑功能状态相关性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肖亮 杜波 +4 位作者 单爱军 陈东 吕文 梁建 贤良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3-397,共5页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早期有创颅内压监测(腰椎穿刺测压或脑室外引流测压)与无创颅内压监测[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监测]的差异性和适用性,并探讨颅内压、GCS评分与脑状态监测仪获取的数字化脑电信号[脑状态指数(...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早期有创颅内压监测(腰椎穿刺测压或脑室外引流测压)与无创颅内压监测[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监测]的差异性和适用性,并探讨颅内压、GCS评分与脑状态监测仪获取的数字化脑电信号[脑状态指数(csI)、肌电指数(EMG)]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3例GCS评分3~12分SAH患者早期行腰椎穿刺测压或脑室外引流测压,同步进行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及脑功能状态监测.分析无创与有创颅内压监测值是否存在差异以及上述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f1)患者有创颅内压监测(腰椎穿刺测压/脑室外引流测压)与无创监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0.069,P=-0.946;r=-0.158,P=0.876)。(2)患者颅内压与CSI呈负相关关系(F=0.898,P〈0.000),与EMG呈正相关关系(r=O.938,P=-0.000);GCS评分与CSI存在正相关关系(F0.472,P=-0.011),与颅内压暂未发现相关关系(r=-0.047,P=-0.8141,与EMG不存在相关关系(r=0.170,P=-0.388)。控制颅内压、GCS评分因素后偏相关分析发现CSI和EMG无相关关系(r=0.288,P=-0.138)。结论(1)SAH患者F.VEP监测颅内压与腰椎穿刺测压法或脑室外引流测压法监测具有相似效用。(2)CSI和EMG与颅内压具有良好相关性,表明病情变化与颅内压动态变化趋势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压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脑功能状态
原文传递
院内心源性猝死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单爱军 王进 +12 位作者 杜波 贤良 龙连宫 赵中江 李永胜 王永剑 黄志刚 于长久 胡继良 张文武 林锦乐 孙大勇 朱云柯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55-1158,共4页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心血管病患者重要死因,我国年发病率约41.8/10万,年发病超50万人[1].其中院内SCD占总病例1/3[2].院内SCD的生存率各地区不同,国外报道达15%或更高[3-4],而我国有报道称仅4%~6%[5-6].生存...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心血管病患者重要死因,我国年发病率约41.8/10万,年发病超50万人[1].其中院内SCD占总病例1/3[2].院内SCD的生存率各地区不同,国外报道达15%或更高[3-4],而我国有报道称仅4%~6%[5-6].生存率受诸多因素影响,以CPR质量、启动时间及高级生命支持(ACLS)的影响最重要[7-8].我国院内SCD救治情况报道不多,本研究通过回顾调查深圳市院内SCD生存率及预后相关因素,为提高救治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相关因素 心源性猝死 影响因素 心血管病患者 高级生命支持 年发病率 DEATH SCD
原文传递
不同配比输血方案治疗严重创伤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更伟 单爱军 +4 位作者 王进 贤良 龙连宫 源波 柳勋法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07-911,共5页
目的观察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与红细胞悬液(packed red blood cell,PRBC)的不同配比对严重创伤出血预后的影响,探索合理输血配比。方法回顾性研究严重创伤出血患者150例,分为低配比组(FFP/PRBC≤1:2,51... 目的观察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与红细胞悬液(packed red blood cell,PRBC)的不同配比对严重创伤出血预后的影响,探索合理输血配比。方法回顾性研究严重创伤出血患者150例,分为低配比组(FFP/PRBC≤1:2,51例)、中配比组(1:2〈FFP/PRBC≤1:1,49例)和高配比组(FFP/PRBC〉1:1,50例);方差分析比较三组24h液体输注量及24h后实验室检查(Hb、PLT、INR、APTT、pH值);卡方检验比较并发症(感染、输血相关性肺损伤及ARDS)发生率及死亡率(24h、30d);对不同时点生存率行生存分析。结果三组人院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配比组24h内晶体液使用量高于中、高配比组,24h后实验室检查指标差于中、高配比组;与低配比组比较,高配比组感染和输血相关性肺损伤发生率显著升高,而中配比组未见显著升高。生存分析显示,中配比组24h和30d生存率均显著高于低配比组,而高配比组24h生存率虽高于低配比组,但30d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FFP/PRBC配比可以改善输血后实验室检查指标,有利于提高短期生存率(24h),但当配比〉1:1时,则显著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不利于提高远期生存率。因此,推荐输血配比为1:2〈FFP/PRBC≤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份输血 创伤 大出血 新鲜冰冻血浆 红细胞悬液
下载PDF
尼卡地平与乌拉地尔在脑出血急性期对比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进 单爱军 +4 位作者 贤良 杜波 龙连宫 源波 许士海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79-783,共5页
目的对比尼卡地平与乌拉地尔在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急性期血压管理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ICH患者,根据初始选用降压药物不同(尼卡... 目的对比尼卡地平与乌拉地尔在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急性期血压管理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ICH患者,根据初始选用降压药物不同(尼卡地平或乌拉地尔),分为尼卡地平组和乌拉地尔组。比较两组间的24h内血压达标率、目标血压到达时间、血压变异系数、24h内再出血率、7d内脑状态指数(cerebral stateindex,CSI)和28d病死率。不良反应指标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和低血压发生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7d内CSI动态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共77例病例纳入分析,尼卡地平组42例,乌拉地尔组35例。尼卡地平组24h内血压达标率(94±5)%,优于乌拉地尔组(86±11)%(P〈0.01)。尼卡地平组的目标血压到达时间(35±28)min快于乌拉地尔组(52±37)min(P=0.02),血压变异系数小于乌拉地尔组[(11.23±2.38)和(13.16±3.15),P=0.003];24h内再出血率和28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尼卡地平组CSI恢复比乌拉地尔组更快(F=1581.115,P〈0.01)。组间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乌拉地尔比较,尼卡地平在ICH急性期血压管理中具有起效快、血压控制平稳、血压达标率高等优点。此外,尼卡地平可能会更快改善ICH急性期的C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地尔 尼卡地平 血压 脑出血 急性期 脑状态指数
原文传递
神经内镜内技术治疗亚急性-慢性和慢性分隔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杜波 单爱军 +4 位作者 李超 彭玉平 贤良 王进 张玉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54-659,I0003,共7页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内技术(INET)在治疗亚急性-慢性和慢性分隔硬膜下血肿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015-05~2018-04符合纳入标准的74例患者分成INET治疗组(INET组)35例和钻孔引流治...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内技术(INET)在治疗亚急性-慢性和慢性分隔硬膜下血肿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015-05~2018-04符合纳入标准的74例患者分成INET治疗组(INET组)35例和钻孔引流治疗组(对照组)39例。记录并比较两组间的手术时间、硬膜下引流管(SDT)放置时间、颅内感染率及术后随访1个月时的Bender分级和6个月的血肿复发率。建立多参数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6个月内与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INET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64.4±13.6)min vs. (44.1±10.8)min,P=0.00],但其术后随访6个月内的血肿复发率(2.9% vs. 23.0%,P=0.04)和SDT放置时间均低于对照组[(2.1±0.7)d vs. (3.9±0.8)d,P=0.00];颅内感染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 vs. 5.1%,P=0.52)。随访1个月时的Bender分级总体有效率(100% vs. 89.7%,P=0.1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恢复至Bender 0级无症状患者的比率INET组高于对照组(94.2% vs. 76.9%,P=0.04)。多参数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用INET手术(OR 3.62, 95%CI1.202~10.911, P=0.02)、年龄在65岁及以下(OR1.65, 95%CI1.051~2.602, P=0.03)和单侧硬膜下血肿(OR1.61, 95%CI 1.067~2.418, P=0.02)是术后复发率降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INET能够降低亚急性-慢性和慢性分隔硬膜下血肿的术后复发率,改善临床预后,是治疗该类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内技术(INET) 透明导管鞘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 预后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肋骨固定与传统手术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源波 王进 +7 位作者 许士海 单爱军 龙连宫 杜波 杨超 吕文 徐建忠 贤良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14-1218,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y,VATS)下使用记忆合金环抱器进行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6月至2020年5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急诊中心收治的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根据内固定术中是...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y,VATS)下使用记忆合金环抱器进行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6月至2020年5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急诊中心收治的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根据内固定术中是否采用VATS,分为VATS组(胸腔镜定位切口)和传统组(CT定位切口)。主要结局指标为并发症发生风险,次要结局指标包括术后疼痛、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机械通气率等。计量和计数资料比较分别采用LSD-t和χ2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疼痛评分变化,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21例患者,其中VATS组128例,传统组93例。两组性别、年龄和ISS评分等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VATS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占比、通气时间、胸管留置时间、ICU住院和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优于传统组(均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VATS组比传统组术后疼痛缓解更快速、更明显(F=3517.808,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ATS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独立保护因素(OR=0.225,95%CI:0.121~0.416,P<0.01)。结论胸腔镜辅助肋骨内固定手术视野开阔,定位准确,能减少术中损伤,缩减手术时间,快速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肋骨骨折 胸腔镜 内固定
原文传递
神经重症患者继发性脑损伤监测治疗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单爱军 李肖亮 +2 位作者 杜波 贤良 梁建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24-928,共5页
神经重症患者继发性脑损伤最常见原因是缺血、缺氧和颅内出血,如对疾病和脑损伤的复杂性认识不足,无疑加重了脑损伤程度及救治的最佳时机;早期或超早期了解脑组织灌注情况,对可疑患者实施无创颅内压(f—VEP)和脑状态监测(CSM)... 神经重症患者继发性脑损伤最常见原因是缺血、缺氧和颅内出血,如对疾病和脑损伤的复杂性认识不足,无疑加重了脑损伤程度及救治的最佳时机;早期或超早期了解脑组织灌注情况,对可疑患者实施无创颅内压(f—VEP)和脑状态监测(CSM),实时动态监测脑内生理、生化改变;尽早改善脑组织能量供应,遏制脑组织损伤及脑功能障碍;对不同病况急性期继发性脑损伤患者实施相对特异性的急诊救助方案,以掌握多学科专业知识,进行多学科诊断的急诊医生为主导,实施跨学科协作的急救模式,将神经重症继发性脑损伤患者监测治疗纳人“一站式”急救体系,并积极予以药物、理疗及必要的手术救治措施;从源头上降低神经重症患者继发性脑损伤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继发性脑损伤 监测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贤良 杜波 +2 位作者 源波 徐建忠 单爱军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5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急诊病房及监护室收治的8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4)与观察组(n=45).对照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急诊病房及监护室收治的8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4)与观察组(n=45).对照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丙二醛(MDA)].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评分、GCS评分、V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GCS评分、Vm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GCS评分、V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OD-1、M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OD-1水平均高于治疗前,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OD-1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依达拉奉与亚低温联合方式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效果显著,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亚低温 重型颅脑损伤 神经功能缺损 昏迷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川芎嗪对重度脑损害脑功能保护的量化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波 单爱军 +3 位作者 张玉娟 贤良 杨地 陈东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利用数字化实时脑功能监测仪及临床指标探讨早期应用川芎嗪对重度脑损害昏迷患者脑功能保护的作用疗效。方法随机对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5月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和急诊中心急性重度脑损害、Glasgow-Pittsburgh昏迷评分7~20... 目的利用数字化实时脑功能监测仪及临床指标探讨早期应用川芎嗪对重度脑损害昏迷患者脑功能保护的作用疗效。方法随机对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5月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和急诊中心急性重度脑损害、Glasgow-Pittsburgh昏迷评分7~20分、发病24h内就诊且存活2周以上的患者共364例,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川芎嗪干预组186例和对照组178例,两组间除应用川芎嗪外其他治疗均相同。利用数字化脑状态监测仪(cerebralstatemonitor,CSM)获取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d、7d及14d时的量化脑功能指标:脑状态指数(cerebralstateindex,CSI),同时记录临床指标(Glasgow—Pittsburgh评分).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各指标统计学处理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证实,在治疗后的第3、7和14天内川芎嗪干预组比对照组的脑功能指标(CSI)及临床指标(Glasgow—Pittsburgh评分)随时间变化更快、改善幅度更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早期应用川芎嗪能够保护重度脑损害昏迷患者的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脑损害 脑功能 监测
原文传递
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柳勋法 龙连宫 +2 位作者 贤良 张更伟 源波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5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急诊外科2009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32例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的救治结果与2004年6月~2009年5月间收治的60例该类患者的相关资料...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急诊外科2009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32例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的救治结果与2004年6月~2009年5月间收治的60例该类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探讨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方法。结果在急诊综合救治模式下,32例患者中24例在入院后1 h内纠正休克,7例在入院后6 h内纠正休克,1例死亡。与过去5年间该类患者的数据比较,救治成功率高。结论急诊绿色通道、急诊病房、急诊手术、急诊重症监护室的综合救治模式能快速纠正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休克状态,明显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失血性休克 急诊重症监护 绿色通道
下载PDF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重型脑损害患者昏迷情况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贤良 杜波 +1 位作者 源波 单爱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5期737-739,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重型脑损害患者昏迷情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重型脑损害患者72例,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患者急诊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或者常规支持治疗。按照接受高压氧治疗时间不同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重型脑损害患者昏迷情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重型脑损害患者72例,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患者急诊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或者常规支持治疗。按照接受高压氧治疗时间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4例。在入院后或术后1~3周行高压氧治疗患者纳为对照组,在入院后或术后5~20h行高压氧治疗患者纳入观察组。连续行高压氧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6个月后的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GC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随访,观察组GOS评分为1分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评分为4分的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高压氧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重型脑损害患者昏迷状态,减轻患者脑损伤,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高压氧 重型脑损害 昏迷情况
下载PDF
损伤控制复苏在急性创伤性凝血病救治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更伟 单爱军 +3 位作者 王进 柳勋法 龙连宫 贤良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9期4217-4220,共4页
目的:研究损伤控制复苏(damage control resuscitation,DCR)在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cute tramautic coagulopathy,ATC)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ATC患者124例分为三组,其中两组为DCR组,分别以3∶1、1∶1比例的红悬液(PRBC)和冰冻血浆(FFP... 目的:研究损伤控制复苏(damage control resuscitation,DCR)在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cute tramautic coagulopathy,ATC)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ATC患者124例分为三组,其中两组为DCR组,分别以3∶1、1∶1比例的红悬液(PRBC)和冰冻血浆(FFP)为主要复苏液体,另一组为对照组,以PRBC为主要复苏液体,比较三组4d内PRBC用量、预后指标及凝血指标。结果:采用DCR救治ATC患者疗效良好,PRBC用量少,凝血功能恢复好,DIC发病率及病死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1∶1组各项指标及预后优于3∶1组。结论:采用DCR能够快速改善ATC凝血指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推荐复苏液比例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 损伤控制性复苏 DCR ATC
下载PDF
7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源波 龙连宫 贤良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3期1660-1661,共2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硅胶管组和中心静脉置管组,每组各38例,分别采用硅胶管闭式引流和... 目的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硅胶管组和中心静脉置管组,每组各38例,分别采用硅胶管闭式引流和中心静脉置管闭式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肺复张时间、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中心静脉置管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硅胶管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静脉置管组患者创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硅胶管组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肺复张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静脉置管组患者术后创口感染、皮下气肿及管腔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率较硅胶管组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置管闭式胸腔引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伤口愈合,缩短病程,且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自发性气胸 中心静脉置管 硅胶管
下载PDF
~1H磁共振波谱分析颅脑损伤后脑代谢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建 单爱军 +4 位作者 杜波 贤良 李肖亮 陈东 赵永阳 《现代医院》 2011年第4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1H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在颅脑损伤后脑局部代谢变化并评估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24例诊断明确的颅脑损伤患者,随机选择1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利用。H磁共... 目的探讨1H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在颅脑损伤后脑局部代谢变化并评估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24例诊断明确的颅脑损伤患者,随机选择1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利用。H磁共振波谱分析颅脑病灶区和正常对照组相应位置N2乙酰天门冬氨酸(NAA)、乳酸(Lac)、肌酸(Cr)、含胆碱化合物(Cho)及NAA/Cr,NAA/Cho,Cho/Cr值的变化。结果颅脑损伤患者NAA/Cr,NAA/Cho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而Cho/Cr则上升明显。结论颅脑损伤后脑内代谢物发生变化并通过磁共振波谱分析对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磁共振波谱分析 脑代谢
下载PDF
伊班膦酸钠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柳勋法 张更伟 贤良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12期2020-2021,共2页
目的:探讨伊班膦酸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伊班膦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高钙血症治... 目的:探讨伊班膦酸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伊班膦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高钙血症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班膦酸钠 恶性肿瘤 骨转移
下载PDF
80例贲门癌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19
作者 源波 贤良 张更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0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贲门癌的外科手术方法及治疗原则。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期间外科进行手术治疗贲门癌患者80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贲门腺癌61例,贲门鳞癌12例,其他病理类型贲门部癌肿7例。结果手术成功78例,成功率97.5%。... 目的探讨贲门癌的外科手术方法及治疗原则。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期间外科进行手术治疗贲门癌患者80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贲门腺癌61例,贲门鳞癌12例,其他病理类型贲门部癌肿7例。结果手术成功78例,成功率97.5%。术后死亡2例,病死率2.50%,其中死于吻合口瘘1例,呼吸衰竭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8.75%)。淋巴结转移率92.4%。结论贲门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术中要充分切除患病食管、胃,扫清淋巴结,术后辅助化疗,以提高贲门癌患者术后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早期诊断 手术方法 预后评估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在重症颅脑损伤早期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贤良 单爱军 +4 位作者 杜波 陈东 万勇 刘丽君 梁建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768-1770,共3页
关键词 高压氧治疗 重症颅脑损伤 早期救治 应用 颅脑损伤患者 重症监护 临床治疗 无创伤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