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菌群与代谢疾病 被引量:7
1
作者 顾燕云 姿 李俊桦 《自然杂志》 2019年第6期431-438,共8页
肠道菌群作为与人体共生的一个重要生态系统,长期以来与宿主共演化、共发育,桥接外界环境,与宿主各脏器发生互作,进而参与宿主代谢稳态调控。十几年来,已有多项研究支持肠道菌群失调通过各种与宿主互作的机制可能参与宿主多种疾病,尤其... 肠道菌群作为与人体共生的一个重要生态系统,长期以来与宿主共演化、共发育,桥接外界环境,与宿主各脏器发生互作,进而参与宿主代谢稳态调控。十几年来,已有多项研究支持肠道菌群失调通过各种与宿主互作的机制可能参与宿主多种疾病,尤其是肥胖、2型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并且肠道菌群在代谢性疾病的手术、药物等多种治疗方式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亦有多种有关开发靶向肠道菌群的代谢性疾病治疗的研究。文章对肠道菌群与代谢性疾病关系及相关机制、代谢疾病治疗中菌群的作用、肠道菌群相关治疗手段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总结,以期为将来开发靶向肠道菌群代谢性疾病新型诊疗策略提供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代谢性疾病 肥胖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袁凤易 石准 +4 位作者 杨芳明 任华慧 张秀珍 徐平 姿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72-677,共6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新诊断T2DM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于深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诊治的新诊断T2DM患者50例,接受二甲双胍治疗,其中45例完成3个月治疗,18例HbA_(1)c<7.0%患者自愿停药3个月。本研究在5个时...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新诊断T2DM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于深圳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诊治的新诊断T2DM患者50例,接受二甲双胍治疗,其中45例完成3个月治疗,18例HbA_(1)c<7.0%患者自愿停药3个月。本研究在5个时间点采集血液,分别为基线(n=50)、治疗1个月(n=48)、治疗2个月(n=47)、治疗3个月(n=45)、停药3个月(第6个月,n=18)。于基线、治疗3个月、停药3个月时采集粪便,比较治疗及停药前后临床表型与肠道菌群变化。结果二甲双胍单药治疗3个月后,血糖、血脂、系统性炎症及肠道菌群结构显著改变(P<0.05),包括变形菌门(如大肠杆菌)和拟杆菌门(如粪便拟杆菌、粪拟杆菌等)上调,厚壁菌(如普拉梭菌、梭状芽孢杆菌、肠道罗斯拜瑞氏菌等)下调。停药3月后,上述药物诱导的菌群变化不显著,菌群结构恢复至基线水平。结论肠道菌群是二甲双胍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二甲双胍 肠道菌群 临床干预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女性腹腔液菌群构成及TNF-α与IL-37水平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代娟娟 曾荔苹 +4 位作者 汤惠茹 宋晓蕾 姿 贾慧珏 吴瑞芳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3-416,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不孕患者腹腔液中的微生物菌群及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37(IL-37)水平的变化。方法采集内膜异位症不孕组(T)29例和对照组(C)19例女性的腹腔液(peritoneal fluid,PF)标...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不孕患者腹腔液中的微生物菌群及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37(IL-37)水平的变化。方法采集内膜异位症不孕组(T)29例和对照组(C)19例女性的腹腔液(peritoneal fluid,PF)标本,分别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后Ion Torrent PGM平台测序检测微生物菌群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37及TNF-α水平。结果 EMs不孕患者和对照组女性PF中均发现了多种菌群存在,在菌门水平上主要分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io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其中Proteobacteria为主要菌群,占60%以上的序列,软壁菌门Tenericutes只在对照组中检出1例,各菌门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不孕妇女腹腔液中TNF-a和IL-37水平分别为(75.87±8.47)pg/ml、(372.03±68.02)pg/ml,高于对照组(57.76±8.29)pg/ml和(261.37±52.78)pg/ml(P〈0.05);EMs不孕组Ⅲ-Ⅳ期TNF-a的水平为(83.47±4.73)pg/ml,显著高于Ⅰ-Ⅱ期(74.29±8.26)pg/ml(P〈0.05),IL-37的水平在二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异位症不孕组中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r=0.569,P〈0.001),对照组中两者不存在相关关系(r=-0.247,P=0.522)。结论 EMs不孕患者和对照组女性腹腔液中存在多种菌群,EMs不孕组中TNF-a和IL-37含量增高可能在EMs不孕症的发生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37 Ion Torrent PGM
原文传递
不孕症女性阴道菌群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代娟娟 曾荔苹 +4 位作者 汤惠茹 宋晓蕾 姿 贾慧珏 吴瑞芳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90-493,共4页
目的从菌群总体角度分析生育年龄不孕症和生育能力正常女性阴道菌群的差异。方法分别采集不孕症(不孕组,40例)和正常生育力女性(对照组,40例)阴道后穹隆分泌物;提取样本基因组总DNA,对16S r RNAV4~V5区基因进行扩增,所有扩增产物进... 目的从菌群总体角度分析生育年龄不孕症和生育能力正常女性阴道菌群的差异。方法分别采集不孕症(不孕组,40例)和正常生育力女性(对照组,40例)阴道后穹隆分泌物;提取样本基因组总DNA,对16S r RNAV4~V5区基因进行扩增,所有扩增产物进行Ion Torrent PGM平台测序,并将获得分析序列与Ribosomal Database Project(RDP)数据库的序列比对,进行物种注释,最终得到样品的物种信息。结果在菌群结构上,不孕组和对照组女性阴道菌群主要分为6大菌门,分别为厚壁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梭杆菌门、变形菌门和软壁菌门。两组中各个菌门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组的厚壁菌门和乳酸杆菌属的丰度(93.58%,75.21%)明显低于对照组(82.68%,60.29%)(P〈0.05)。不孕组和对照组阴道菌群的α、β多样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和生育力正常女性阴道菌群均以乳杆菌属为优势菌群,阴道菌群结构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阴道菌群 ION Torrent PGM测序 16S RRN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