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救小组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会会 章玉兰 +2 位作者 滕丽君 金剑 韩海霞 《浙江医学教育》 2017年第5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救小组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比较2014年1-12月和2015年1-12月传统急救模式与急救团队小组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所需的时间、抢救成功率及死亡率;患者、家属及医生对护士配合的满意度;医疗纠纷的发... 目的:探讨急救小组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比较2014年1-12月和2015年1-12月传统急救模式与急救团队小组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所需的时间、抢救成功率及死亡率;患者、家属及医生对护士配合的满意度;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等。结果:采用急救小组模式后抢救的有效时间以及确诊疾病到送达相应专科治疗的时间明显缩短;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死亡率显著下降;患者及医生对护士配合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急救中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急救小组模式能缩短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及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减少急诊抢救时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小组模式 抢救时间 抢救成功率 满意度 医疗纠纷
下载PDF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动态演变与常规指标预测重症肺炎患者28d死亡的价值比较
2
作者 傅顺金 廖岐鸣 金剑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7期607-610,633,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的动态演变与常规指标预测治疗28 d死亡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金华市人民医院确诊重症肺炎患者共12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指南推荐进行综合治疗,...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的动态演变与常规指标预测治疗28 d死亡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金华市人民医院确诊重症肺炎患者共12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指南推荐进行综合治疗,根据治疗28 d的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常规临床资料和sTREM-1动态演变,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重症肺炎患者治疗28 d死亡的预测因子,Spearma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预测因子对重症肺炎患者治疗28 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治疗28 d的临床结局显示,存活组92例和死亡组34例。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年龄大,入院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动脉血乳酸、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升高,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而氧合指数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03、26.66、3.86、5.43、23.32、16.66、4.86、-30.21,P均<0.05)。死亡组入院1 d、3 d和7 d的sTREM-1水平,△Q1、△Q2、△Q1%和△Q2%sTREM-1值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0.33、56.52、89.53、16.66、66.52、19.66、35.56,P均<0.05)。入院SOFA评分、血乳酸、△Q2和△Q2%sTREM-1值升高是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OR分别=1.56、1.76、1.86、1.97,P均<0.05)。Spearman检验显示,△Q2和△Q2%sTREM-1值与SOFA评分和血乳酸呈正相关(rs分别=0.66、0.75、0.71、0.82,P均<0.05)。ROC显示,入院SOFA评分、血乳酸、△Q2和△Q2%sTREM-1值预测28 d死亡的AUC分别为0.70、0.78、0.84和0.87,Q2和△Q2%sTREM-1值的预测性能最佳。结论重症肺炎sTREM-1动态演变与28 d死亡风险有关,可成为预测短期临床结局的重要生化标志物,其中△Q2和△Q2%sTREM-1值升高对28 d死亡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死亡 炎症 序贯器官衰竭评估 血乳酸
下载PDF
智能握力器锻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吴春丽 叶玉燕 +3 位作者 陈云 金剑 包美美 许盼盼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8期1104-1106,共3页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主要治疗方法,截止2020年底我国MHD患者近70万人次,居世界首位且逐年递增[1]。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MHD患者最佳通路,我国使用率>...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主要治疗方法,截止2020年底我国MHD患者近70万人次,居世界首位且逐年递增[1]。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MHD患者最佳通路,我国使用率>80%[2]。但随透析龄延长,AVF并发症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其通畅率及使用寿命[3-4]。研究证实肢体功能锻炼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5-6]。但常用的握球、上肢操锻炼方法因强度、频率无法量化而效果不佳,且患者依从性不高[7-8]。为此,有研究者尝试可调节、量化辅助锻炼器对AVF术后的患者进行功能性锻炼[9-10]。智能握力器具备握力测量和锻炼的双重功能,患者可根据自身握力来设定个性化锻炼强度、频率,并借助语音提醒和锻炼数据存储功能提高依从性。鉴于此,本研究探讨智能握力器对MHD患者AVF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握力器 功能锻炼 护理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降钙素原与乳酸水平对重症肺炎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傅顺金 廖岐鸣 金剑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734-73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降钙素原(PCT)与乳酸水平对重症肺炎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金华市人民医院确诊重症肺炎患者共1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28 d后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降钙素原(PCT)与乳酸水平对重症肺炎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金华市人民医院确诊重症肺炎患者共1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28 d后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153例和死亡组45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入院APACHE II和SOFA评分、脓毒性休克)和血生化指标(入院时刻和治疗7 d后),主要包括sTREM-1、PCT、乳酸、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肌酐和尿素氮、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影响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和最佳临界值,Kaplan-Meier曲线绘制累积生存率。结果:死亡组患者入院APACHE Ⅱ、SOFA评分和脓毒性休克比例、sTREM-1、PCT、乳酸、NLR、血肌酐和尿素氮、CRP、IL-8和TNF-α显著升高,而PLR显著下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 Ⅱ评分、sTREM-1、PCT和乳酸升高与重症肺炎28 d死亡密切相关(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PACHE Ⅱ评分与sTREM-1、PCT和乳酸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20、0.595和0.521,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TREM-1、PCT和乳酸预测死亡的AUC分别为0.801、0.698和0.745,sTREM-1和乳酸联合预测死亡的AUC为0.899,临界值分别为sTREM-1≥35.6 mmol/L和乳酸≥1.68 mmol/L。最后,将198例患者分为高风险组59例(sTREM-1≥35.6 mmol/L且乳酸≥1.68 mmol/L)、中风险组50例(sTREM-1≥35.6 mmol/L或者乳酸≥1.68 mmol/L)和低风险组89例(sTREM-1<35.6 mmol/L且乳酸<1.68 mmol/L),Kaplan-Meier曲线显示高风险组累积存活率最低(P<0.05)。结论:重症肺炎入院早期检测sTREM-1、PCT和乳酸对评估治疗28 d短期临床结局具有重要价值,sTREM-1和乳酸联合预测死亡的价值最高,sTREM-1≥35.6 mmol/L和乳酸≥1.68 mm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降钙素原 乳酸 预后
下载PDF
矩阵数据分析法在管理流程再造中的运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余晗俏 李超 +5 位作者 余育斌 冯丽娜 盛晓生 王林燕 叶晓霞 金剑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年第12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矩阵数据分析法在管理流程再造中的应用模式及效果,以促进管理流程再造的持续改进,以促进医院管理流程再造。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医院心内科接受过胃镜检查治疗的160例患者,然后根据指标测定、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是... 目的:探讨矩阵数据分析法在管理流程再造中的应用模式及效果,以促进管理流程再造的持续改进,以促进医院管理流程再造。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医院心内科接受过胃镜检查治疗的160例患者,然后根据指标测定、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是否根除分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80例患者分为A组、B组,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80例患者分为模拟幽门螺杆菌治疗组的C组40例与未模拟幽门螺杆菌治疗组的D组40例。然后以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并建立数据资料库。以矩阵数据分析法作为理论依据,并将各种不同的治疗模式和实验室指标等作为分组的标准,对临床数据进行分组梳理。研究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和矩阵数据分析的结果。结果:患者满意度为95%。“网络性能”34.9分。其次是“易于控制”26.2分。通过将矩阵数据分析法应用于心内科管理流程再造中,医院心内科管理流程的易于控制度和网络性能有所提高。结论:矩阵数据分析法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院部门的管理流程,优化治疗效果,有利于医院部门的患者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数据分析法 管理流程再造 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