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源CT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7
1
作者 羊镇宇 王强 +3 位作者 张煜 方向明 崔志明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 参照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价双源CT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55例支架术后出现胸闷、胸痛的冠心病患者,在术后6~12个月行双源CT检查及定量冠状动脉造影.以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参照,评价双源CT诊断支架内... 目的 参照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价双源CT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55例支架术后出现胸闷、胸痛的冠心病患者,在术后6~12个月行双源CT检查及定量冠状动脉造影.以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参照,评价双源CT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的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假阴性,并计算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析心率、置人支架情况对双源CT诊断性能的影响.结果 55例患者共置入89枚支架,其中31.5%(28/89)的支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双源CT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87%、76%和95%.双源CT诊断心率<70次/min及≥70次/min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性(94%比82%)、特异性(88%比90%)、阳性预测值(76%比75%)、阴性预测值(97%比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源CT诊断重叠支架、分叉部位支架与单支架再狭窄的敏感性(84%比100%)、特异性(81%比96%)、阳性预测值(70%比90%)和阴性预测值(91%比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源CT诊断直径≥3.50 mm支架、直径3.00 mm支架和直径≤2.75mm支架发生再狭窄的特异性(分别为100%、80%和66%,P<0.05)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5%和5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源CT对大直径支架的再狭窄有较好的诊断性能,且不受心率和支架分布情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支架
原文传递
糖尿病对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如兴 李肖蓉 +6 位作者 羊镇宇 郑杰 李库林 张常莹 孙莉萍 陆彤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98-1101,共4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通道)的影响变化,阐明糖尿病冠状动脉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链脲霉素腹腔内注射建立大鼠糖尿病动物模型,酶消化法分离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实验技术和Western...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通道)的影响变化,阐明糖尿病冠状动脉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链脲霉素腹腔内注射建立大鼠糖尿病动物模型,酶消化法分离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实验技术和Western blot分别记录和测定正常和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BK通道电流和亚基的表达;采用荧光测定方法测定正常和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 当刺激电压>100 mV时,糖尿病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BK通道电流密度明显低于正常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BK通道电流密度(P<0.05),在刺激电压为150 mV时,电流密度分别为(275±40)pA/pF(n=8)和(70±10)pA/pF(n=6);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组BK通道α亚基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β1亚基蛋白表达较低(P<0.05);正常组和糖尿病组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内钙离于浓度分别为(92±7)nmol/L(n=5)和(151±18)nmol/L(n=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BK通道β1亚基表达下调、BK通道电流密度下降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可能是糖尿病冠状动脉功能损伤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β亚基 冠状血管
原文传递
大电导钙离子激活钾通道对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血管张力的调节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如兴 李肖蓉 +6 位作者 羊镇宇 李库林 郑杰 张常莹 孙莉萍 陆彤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2575-2578,共4页
目的 探讨大电导钙离子激活钾通道(BK通道)对糖尿病冠状动脉血管张力调节作用,阐明糖尿病冠状动脉血管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用电视显微系统测定BK通道对正常冠状动脉血管调节作用 采用链脲霉素腹腔内注射建立大鼠糖尿病动物模型,酶消化... 目的 探讨大电导钙离子激活钾通道(BK通道)对糖尿病冠状动脉血管张力调节作用,阐明糖尿病冠状动脉血管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用电视显微系统测定BK通道对正常冠状动脉血管调节作用 采用链脲霉素腹腔内注射建立大鼠糖尿病动物模型,酶消化法分离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实验记录正常和糖尿病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BK通道电流 采用多导微血管张力测定仪测定正常和糖尿病冠状动脉血管张力的变化.结果 当加入BK通道特异性阻滞剂iberiotoxin(IBTX)100 nmol/L后,冠状动脉血管内径可缩小50%以上,加入IBTX前和9 min时血管内径分别为131 μm和51 μm 与正常组相比,当刺激电压>60 mV时,糖尿病冠状动脉BK通道电流密度就开始降低,在刺激电压为150 mV时,电流密度分别为(275±40)pA/pF和(70±10)pA/pF 当加入100mmol/L KCl后,正常和糖尿病冠状动脉血管张力分别为(398±38)mg和(390±35)mg(P>0.05),当加入100 nmol/L IBTX后正常和糖尿病冠状动脉血管张力分别为(395±40)mg和(50±7)mg(P<0.05).结论 BK通道对正常冠状动脉血管张力有调节作用,糖尿病时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BK通道功能受损,BK电流降低,血管张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冠状动脉疾病 钾通道 血管张力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离子激活钾通道电流的特点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如兴 李肖蓉 +6 位作者 羊镇宇 张常莹 郑杰 李库林 孙莉萍 陆彤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1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正常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离子激活钾通道(BK通道)电流的特点,为研究疾病状况下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BK通道电流异常变化提供正常对照。方法酶消化法分离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采用不同阻滞剂,对冠状动脉血管平... 目的探讨正常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离子激活钾通道(BK通道)电流的特点,为研究疾病状况下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BK通道电流异常变化提供正常对照。方法酶消化法分离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采用不同阻滞剂,对冠状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上钾通道进行鉴定;采用全细胞和单通道膜片钳实验技术分别记录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BK通道电流,计算开放幅度和电导,观察BK通道电压敏感性和钙敏感性及加入特异性BK通道阻滞剂IBTX后BK通道电流的变化。结果正常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BK通道电流约占总钾离子流65%±4%(t/,=12),BK通道电导为(258±42)pS(n=6),在刺激电位150mV时,电流密度为(275±40)pA/pF(n=8);在电极外液钙离子浓度为1μmol/L,刺激电位为0、20、40、60、80、100、120、140和160mV条件下,BK通道开放概率(NP0)分别为0、0.0002、0.0016±0.0005、0.0283±0.0081、0.05694±0.0102、0.3533±0.0514、1.4922±0.1578、2.5975±0.3632和4.6041±0.7834(P〈0.05,n=5);在刺激电位60mV,电极外液钙离子浓度为0、0.001、0.01、0.1、1、10、50和100μmol/L条件下,BK通道NP。分别为0、0.0001、0.0031±0.0008、0.0042±0.0090、0.0808±0.0105、0.7591±0.1274、2.7242±0.4612和3.2366±0.5728(P〈0.05,n=6)。结论BK通道广泛分布于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上,具有电压敏感性和钙敏感性,对冠状动脉血管张力调节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电导钙离子激活钾通道电流 电压敏感 钙敏感 冠状动脉 膜片钳
原文传递
无锡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现状调查 被引量:13
5
作者 羊镇宇 +8 位作者 吴丁烨 杨承健 陶以嘉 陈风 苏伟 郑若龙 杨松 李旭东 陈景开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9-313,共5页
目的分析中国无锡地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基线特征及治疗现状。方法通过网络直报,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人选无锡9家医院1714例AMI患者,其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304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410例。男性1334... 目的分析中国无锡地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基线特征及治疗现状。方法通过网络直报,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人选无锡9家医院1714例AMI患者,其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304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410例。男性1334例,吸烟754例,高血压1076例,高脂血症270例,糖尿病398例。分析AMI的药物使用、再灌注治疗、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及住院期间全因病死率。结果(1)药物治疗及再灌注治疗:服用抗血小板药物1685例(98.3%),B受体阻滞剂1013例(59.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1159例(67.6%),他汀类药物1682例(98.1%),硝酸酯类1218例(71.1%),行临时起搏132例(7.7%)。1410例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480例(34.0%),其中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260例(18.4%),药物溶栓220例(15.6%)。(2)诊治延迟时间:120急救车就诊361例,患者自行就诊1318例,院内发生35例,3组发病至就诊中位数时间分别为178、368和9min,发病至第1份心电图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81、379和10min,发病至接受专科治疗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87、431和69min,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MI行再灌注治疗患者中,120急救车入院患者的发病至再灌注治疗时间明显短于自行入院者[溶栓组:224(171,514)min比378(158,785)min;PCI组:318(154,674)min比489(143,816)min,P均〈0.05]。(3)MACE和院内全因死亡:1714例AMI患者发生MACE279例(16.3%),其中NSTEMI患者43例,STEMI患者236例;院内死亡224例(13.1%),其中NSTEMI患者28例,STEMI患者196例。按发病至就诊时间分为:〈3、3—6、6-12和12h组,院内全因病死率分别为4.1%(21/517)、10.4%(47/451)、18.6%(75/404)和23.7%(81/342)(X2=8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再灌注 治疗结果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二十二碳六烯酸增加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离子激活钾离子流的机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如兴 李库林 +7 位作者 张常莹 郑杰 李肖蓉 柴强 陆彤 LEE Hon-chi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8-352,共5页
目的 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增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SMC)大电导钙离子激活钾离子流(BK)的机制.方法酶消化法分离正常大鼠冠状动脉SMC.采用不同钾通道阻滞剂,对冠状动脉SMC的钾离子通道进行鉴定.采用全细胞膜片钳实验技术研究DH... 目的 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增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SMC)大电导钙离子激活钾离子流(BK)的机制.方法酶消化法分离正常大鼠冠状动脉SMC.采用不同钾通道阻滞剂,对冠状动脉SMC的钾离子通道进行鉴定.采用全细胞膜片钳实验技术研究DHA及其代谢产物16,17-环氧二十二碳五烯酸(16,17-EDP)对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BK通道的影响,并观察加入细胞色素P450环氧化酶抑制剂SKF525A孵育SMC后BK通道电流的变化.结果正常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BK通道电流约占总钾离子流的(64.2±2.7)%(n=20).DHA可激活BK通道,半效浓度为(0.23±0.03)μmoL/L,但当使用细胞色素P450环氧化酶抑制剂SKF525A预孵育SMC后,DHA对BK通道的激活作用消失,而DHA代谢产物16,17-EDP可产生与DHA相同的BK通道激活作用,半效浓度为(19.7±2.8)nmol/L.结论 DHA通过细胞色素P450环氧化酶代谢途径激活平滑肌细胞BK通道,从而扩张冠状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肌细胞 平滑肌 二十二碳六烯酸类 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稳定性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高长征 《中国综合临床》 2013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稳定性斑块的影响。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确定为稳定性斑块的174例患者,分为4组:阿托伐他汀10mg组47例,阿托伐他汀20mg组45例,阿托伐他汀40mg组43例,阿托伐他汀80mg组39例,随访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稳定性斑块的影响。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确定为稳定性斑块的174例患者,分为4组:阿托伐他汀10mg组47例,阿托伐他汀20mg组45例,阿托伐他汀40mg组43例,阿托伐他汀80mg组39例,随访3—6个月,观察给予他汀药物的4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坏死核所占百分比及斑块体积的动态变化。结果各组患者LDL—C、HDL—C、hs—CRP、坏死核所占百分比及斑块体积的基线水平是相近的(P均〉0.05)。随访3~6个月后(1)阿托伐他汀治疗的4组LDL—C与基线相比均有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3.12、4.23、3.26、5.21,P均〈0.01),且阿托伐他汀20mg组和40mg组治疗后两组间LDL—C不同(P〈0.05);(2)阿托伐他汀10、20、40mg组治疗后HDL—C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阿托伐他汀80mg组HDL—C明显高于其余3组(P均〈0.05),同时高于基线(t=2.35,P〈0.01);(3)阿托伐他汀80mg治疗后hs—CRP较基线显著下降[分别为(3.59±1.07)mg/L与(6.10±2.12)mg/L,t=2.37,P〈0.01];(4)通过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成像技术(IVUS—VH)检测,斑块坏死核所占百分比在阿托伐他汀10mg组明显高于基线[16.54±1.76)%与(7.83±1.03)%,t=2.38,P〈0.01],提示斑块向不稳定进展(坏死核所占百分比〉10%定义为不稳定性斑块),在阿托伐他汀20、40、80mg组与基线相比无进展(t值分别为1.24、0.21、0.69,P值分别为0.069、0.846、0.643);(5)斑块体积在阿托伐他汀10、20mg组与基线相比无增大,但是在阿托伐他汀40、80mg组斑块体积明显缩小[(30.69±8.12)mm。与(37.09±12.01)mm^3,t=1.29,P=0.019;(24.99±1.01)mm。与(36.474-14.68)mm^3,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斑块 阿托伐他汀 血脂 超敏C反应蛋白 斑块体积 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
原文传递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兴德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8年第5期727-730,共4页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通过对二者神经、体液、内皮功能、胸内压、睡眠紊乱等方面的相关性研究,可为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高血压 靶器官损害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无复流患者血清补体4a水平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 被引量:7
9
作者 羊镇宇 王如兴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无复流患者血清补体4a(C4a)水平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方法 入选行PCI的AMI患者119例,其中介入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患者(无复流组)28例,冠状动脉恢复血流患者(复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无复流患者血清补体4a(C4a)水平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方法 入选行PCI的AMI患者119例,其中介入术后冠状动脉无复流患者(无复流组)28例,冠状动脉恢复血流患者(复流组)91例和疑似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正常者(对照组)30例。检测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前和无复流组、复流组介入术前30min,术后即刻、30min、1h.2h、半年的C4a水平和血小板聚集率,并观察其变化。结果 无复流组、复流组和对照组术前30minC4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复流组和复流组术前30min血小板聚集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无复流组术后即刻、30min和1hC4a水平和血小板聚集率均高于术前和术后2h、半年,同时也均高于复流组术后即刻、30min和1h(P均〈0.05)。复流组不同时间的C4a水平和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复流组术后即刻、30min和1h,C4a水平与血小板聚集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1、0.79和0.60,P均〈0.01)。结论 CAa水平和血小板聚集率在AMI患者PCI术后早期短暂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C4a 血小板聚集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所致呃逆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林锋 +1 位作者 晓鑫 杨晓敏 《现代临床护理》 2018年第6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CT angiography,CTA)检查所致呃逆的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分析冠状动脉CTA检查后20例呃逆患者发生呃逆的原因,建立呃逆评估表,根据评估表,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3例1级呃逆患者通过分散注意力...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CT angiography,CTA)检查所致呃逆的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分析冠状动脉CTA检查后20例呃逆患者发生呃逆的原因,建立呃逆评估表,根据评估表,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3例1级呃逆患者通过分散注意力、运用深吸气后屏气方法后,6h呃逆症状得到缓解;11例2级呃逆患者,在1级呃逆的处理方法上,协同弯腰喝水以及按压劳宫穴方法后,10h呃逆症状得到有效缓解;6例3级呃逆患者采用肌内注射胃复安,3h后呃逆症状发生的频率较前减轻。结论呃逆发生原因包括心理因素、禁食及环境温度、药物和输液因素,针对原因按呃逆分级护理,可促进患者呃逆症状改善,减轻患者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 呃逆 护理
下载PDF
无锡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现状调查——一项多中心调查研究报告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强 +9 位作者 羊镇宇 吴丁烨 杨承健 陶以嘉 陈风 苏伟 郑若龙 杨松 李旭东 陈景开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4期442-447,共6页
目的 分析中国江苏省无锡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的基线特征及治疗现状.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通过网络直报,入选无锡九家医院STEMI患者共1 410例,分析其基线... 目的 分析中国江苏省无锡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的基线特征及治疗现状.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通过网络直报,入选无锡九家医院STEMI患者共1 410例,分析其基线特征及治疗现状.结果 院内发生患者诊治延迟时间(发病至就诊、发病至第一份心电图、发病至接受专科治疗时间)耗时最少,其次为呼叫“120”急救车入院患者,自行入院者耗时最多.“120”急救车入院患者发病至溶栓时间、就诊至溶栓时间短于自行入院患者.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患者中,“120”急救车入院患者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短于自行入院患者.在再灌注治疗患者中,就诊至溶栓、就诊至球囊扩张、发病至溶栓,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均短于自行入院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3 h组、3~6 h组、6~12 h组和≥12 h组的院内全因病死率(4.23% vs.10.54%vs.18.67%vs.23.67%,x2=83.372,P<0.01)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47% vs.13.24% vs.18.98% vs.34.63%,x2=116.325,P<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直接PCI治疗组、溶栓组及早期药物保守治疗组的院内全因病死率(1.50% vs.10.00% vs.18.20%,x2=50.896,P<0.01)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76% vs.12.27%vs.20.86%,x239.934,P<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锡地区急性STEMI患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最多;药物治疗基本规范化;再灌注治疗(PCI治疗和静脉溶栓)患者比例偏低;就诊后30 min内溶栓,90 min内球囊扩张患者比例偏低.PCI治疗院内全因病死率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最低,溶栓其次,早期保守治疗最高.院内发病患者的院前延迟时间最短,“120”急救车入院患者其次,自行入院患者最长.就诊时间延迟大于12 h后就诊,院内病死率和主要心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再灌注治疗 延迟治疗时间 院内全因病死率 主要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血清学指标对不稳定斑块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长征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1期70-73,92,共5页
目的以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ntravascular unltrasound-virtual histology,IVUS-VH)分析为参照,观察血清学指标对不稳定斑块的预测意义。方法纳入69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于入院后检测各项血清学指标后,行冠状动... 目的以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ntravascular unltrasound-virtual histology,IVUS-VH)分析为参照,观察血清学指标对不稳定斑块的预测意义。方法纳入69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于入院后检测各项血清学指标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及IVUS-VH分析斑块性质,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各项指标对不稳定斑块的诊断意义以及联合检测血清学指标对不稳定斑块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P)、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I)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3、0.692、0.647,P均<0.05。HFAP、hs-CRP、cTnI联合检测对不稳定斑块诊断的符合率为93.75%;HFAP及hs-CRP联合检测对不稳定斑块诊断的符合率为63.16%;hs-CRP及cTnI联合检测对不稳定斑块诊断的符合率64.52%;HFAP及cTnI联合检测对不稳定斑块诊断的符合率为66.67%。结论对不稳定斑块诊断,单项检测时HFAP最优,其次为cTnI,最后为hs-CRP;HFAP、cTnI、hs-CRP三者联合检测优于任意两者联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肌钙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不稳定斑块
下载PDF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钙蛋白Ⅰ及高敏C反应蛋白对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羊镇宇 +2 位作者 王如兴 王强 李库林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以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分析(IVUS-VH)为参照,观察血清学指标对不稳定斑块的预测意义。方法纳入69例冠心病患者,检测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P)、肌钙蛋白Ⅰ(cTnⅠ)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后,行IVUS-VH分析斑块性质,通过受试... 目的以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分析(IVUS-VH)为参照,观察血清学指标对不稳定斑块的预测意义。方法纳入69例冠心病患者,检测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P)、肌钙蛋白Ⅰ(cTnⅠ)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后,行IVUS-VH分析斑块性质,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项指标对不稳定斑块的诊断意义及联合检测对不稳定斑块的诊断符合率。结果HFAP、hsCRP、cTn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3、0.692、0.647(均为P<0.05)。联合检测HFAP、hsCRP、cTnⅠ对不稳定斑块判断符合率为93.75%。联合检测HFAP和hsCRP,符合率为63.16%,联合检测hsCRP和cTnI,符合率为64.52%,联合检测HFAP和cTnⅠ,符合率为66.67%。任意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不稳定斑块的判断符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不稳定斑块的判断,单项指标检测:HFAP最优,其次为cTnⅠ,最后为hsCRP;联合指标检测:HFAP、cTnⅠ、hsCRP三者联合优于任意两者联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肌钙蛋白 高敏C反应蛋白 不稳定斑块
下载PDF
不同他汀类药物标准剂量对稳定性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过云峰 +2 位作者 杨颖 羊镇宇 王强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6期576-58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他汀类药物标准剂量对稳定性斑块的影响。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确定为稳定性斑块的135例患者,分为3组:辛伐他汀20 mg组47例,阿托伐他汀20 mg组45例,瑞舒伐他汀10 mg组43例。随访3~6个月,观察给予不同他... 目的探讨不同他汀类药物标准剂量对稳定性斑块的影响。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确定为稳定性斑块的135例患者,分为3组:辛伐他汀20 mg组47例,阿托伐他汀20 mg组45例,瑞舒伐他汀10 mg组43例。随访3~6个月,观察给予不同他汀类药物标准剂量的3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on protein,hs-CRP)浓度变化及斑块坏死核所占百分比、斑块体积的动态变化。结果3组血清LDL-C、HDL-C、hs-CRP浓度及斑块坏死核所占百分比、斑块体积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6个月后,他汀类药物标准剂量治疗的3组血清LDL-C浓度与基线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均达标(P<0.01),且瑞舒伐他汀最优,阿托伐他汀其次,辛伐他汀最后(P均<0.01)。辛伐他汀组血清HDL-C浓度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阿托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组明显高于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48),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2)。辛伐他汀组血清hs-CRP浓度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阿托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组明显低于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2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1)。通过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成像技术(intravascularultrasound-virtual histology,IVUS-VH)检测,斑块坏死核所占百分比在辛伐他汀组明显高于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33%±15.38%vs.7.87%±1.04%,P<0.01);阿托伐汀组治疗后与基线相比,斑块坏死核所占百分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4%±3.25%vs.7.91%±1.27%,P=0.007);瑞舒伐他汀组斑块坏死核所占百分比与基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3)。斑块体积在辛伐他汀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6);但阿托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斑块 辛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 血脂 高敏C反应蛋白 斑块体积 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成像技术
下载PDF
尼可地尔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造影剂相关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文健 廖敏琪 +1 位作者 姚永钊 《中国综合临床》 2023年第2期140-144,共5页
随着影像学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快速发展,造影剂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造影剂相关急性肾损伤也成为临床最常见的急性肾损伤病因之一。造影剂相关急性肾损伤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以及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因此预防造影剂相关急... 随着影像学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快速发展,造影剂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造影剂相关急性肾损伤也成为临床最常见的急性肾损伤病因之一。造影剂相关急性肾损伤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以及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因此预防造影剂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尤为重要。尼可地尔是一种临床中常见的血管舒张药物,广泛应用于心绞痛的治疗,具有对抗氧化应激、抗细胞凋亡、抗炎症和扩张血管等作用,被认为能有效预防造影剂相关急性肾损伤。但目前关于尼可地尔预防造影剂相关急性肾损伤的疗效研究仍缺少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相关急性肾损伤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尼可地尔 预防
原文传递
3种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波动造模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颖 尤华彦 +1 位作者 洪侃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2-17,共6页
目的利用3种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血糖波动模型并进行比较.方法 75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n=15)和模型组(n=60),高糖高脂饲料喂养模型组SD大鼠6周后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腹腔注射诱导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成... 目的利用3种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血糖波动模型并进行比较.方法 75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n=15)和模型组(n=60),高糖高脂饲料喂养模型组SD大鼠6周后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腹腔注射诱导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成持续高糖组(n=15)、波动A组(n=15)、波动B组(n=15)和波动C组(n=15).波动A组大鼠每日2次腹腔注射50%葡萄糖,波动B组每日2次皮下注射普通胰岛素,波动C组每日2次腹腔注射50%葡萄糖+每日2次皮下注射普通胰岛素,建立糖尿病大鼠血糖波动模型.观察大鼠"三多一少"症状,血糖变化情况.结果 (1)血糖波动组和持续高糖组的"三多一少"症状明显;(2)实验结束时,持续高糖组存活13只,存活率86.7%,波动A组存活10只,存活率66.7%,波动B组存活11只,存活率73.3%,波动C组存活8只,存活率53.3%.血糖波动C组与正常组和持续高糖组相比,存活率明显下降(P分别为0.003,0.046),但与波动A组和波动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糖波动A组、血糖波动B组、血糖波动C组的SDBG、LAGE均高于持续高糖组[SDBG:波动A组(3.51±0.59)mmol/L、波动B组(3.97±0.59)mmol/L、波动C组(6.43±0.45)mmol/L vs(1.84±0.55)mmol/L;LAGE:A组(8.92±1.22)mmol/L、波动B组(10.45±1.88)mmol/L、波动C组(16.92±1.16)mmol/L vs(5.10±1.50)mmol/L];(4)与其他两组血糖波动组相比,血糖波动C组SDBG、LAGE明显升高[SDBG:(6.43±0.45)mmol/L vs(3.51±0.59)mmol/L vs(3.97±0.59)mmol/L;LAGE:(16.92±1.16)mmol/L vs(8.92±1.22)mmol/L vs(10.45±1.88)mmol/L].结论 3种方法均能成功建立糖尿病大鼠血糖波动模型,腹腔注射葡萄糖结合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造成的血糖波动更大,且存活率无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波动 模型 大鼠
下载PDF
血小板功能检测与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伟翔 +2 位作者 羊镇宇 吴雄波 曹华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660-663,共4页
动脉血栓形成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基本原因[1]。内皮破损导致的血小板活化及聚集是引起ACS等血栓事件最重要的病理过程。多项临床试验已证实ACS和(或)PCI术后患者应用阿... 动脉血栓形成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基本原因[1]。内皮破损导致的血小板活化及聚集是引起ACS等血栓事件最重要的病理过程。多项临床试验已证实ACS和(或)PCI术后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和二磷酸腺苷(ADP) P2Y12受体拮抗剂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获益显著。然而, PCI术后血栓事件仍有发生,可能与抗血小板作用的延迟、PCI初期不能提供充分的拮抗作用及个体最大平均有效剂量的差异性有关[2]。近几年研究发现,血小板功能检测不仅可以评估抗血小板治疗的反应性、预测临床预后,也开始尝试指导临床的“个体化”治疗。本文对血小板在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中的作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案、血小板功能检测的方法及其临床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小板功能检测 抗血小板治疗
下载PDF
胃癌患者间隙性连接蛋白37基因C1019T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景元明 张晓苹 +3 位作者 孙爱静 陶锋 钱海鑫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19期1569-1572,共4页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间隙性连接蛋白(Connexin)37基因C1019T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胃癌患者388例(胃癌组)及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204例(对照组)。胃黏膜活检组织切片染色法检测Hp感染情况,基因测序技术检测C...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间隙性连接蛋白(Connexin)37基因C1019T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胃癌患者388例(胃癌组)及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204例(对照组)。胃黏膜活检组织切片染色法检测Hp感染情况,基因测序技术检测Connexin37基因C1019T多态性。比较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1)Connexin37基因共有CC型、TC型、TT型3种基因型,在两组中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规律。(2)胃癌组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TT纯合子相比,CC+TC基因型胃癌患病风险显著增加(OR=2.47、95%CI=1.68~361,P〈0.01)。(3)分层分析提示Hp阳性是男性患者发生胃癌的一个危险因素,且男性Hp阳性者发生胃癌风险明显高于女性。剔除性别影响后,Hp阳性与胃癌密切相关(OR=8.82、95%CI=5.45~14.28,P〈0.01)。(4)胃癌组中Hp感染者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显著高于非感染者(P〈0.01)。与TT纯合子相比,CC+TC基因型胃癌患病风险显著增加(OR=2.96、95%CI=1.76~2.99,P〈0.01)。结论胃癌患者Connexin37基因T等位基因与胃癌的发生有关,且与Hp感染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幽门螺杆菌间隙性连接蛋白 37 C1019T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中大电导钙离子激活钾通道电流和钙离子浓度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莹 王如兴 +5 位作者 郑杰 李库林 张常莹 刘晓宇 李肖蓉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中大电导钙离子激活钾通道(BK通道)电流及钙离子浓度的变化。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和糖尿病组(B组)。采用链脲霉素腹腔内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酶消化法分离冠状动脉平滑肌...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中大电导钙离子激活钾通道(BK通道)电流及钙离子浓度的变化。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和糖尿病组(B组)。采用链脲霉素腹腔内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酶消化法分离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实验和荧光测定方法分别检测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BK通道电流和钙离子浓度。结果与A组相比,当刺激电压大于60mV时,B组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BK通道电流密度明显下降(P<0.05);A组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低于B组[(103±23)nmol/L vs.(193±22)nmol/L](P<0.05)。结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中BK通道电流下降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可能是糖尿病冠状动脉功能损伤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电导钙离子激活钾通道 糖尿病
原文传递
血压变异性与不稳定性心绞痛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丁烨 羊镇宇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2年第6期545-546,共2页
目的探讨长时血压变异性(long-term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LT-BPV)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心绞痛患者9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40例,UA56例,通过多日测量计算血压变异性,分别比较不同水平的长时收缩... 目的探讨长时血压变异性(long-term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LT-BPV)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心绞痛患者9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40例,UA56例,通过多日测量计算血压变异性,分别比较不同水平的长时收缩压变异性(LT-SBPV)/长时舒张压变异性(LT-SDPV)UA所占比例。结果 LT-SBPV中位数为0.101,UA在LT-SBPV较高组中所占比例更高(58.9%vs.47.9%,P<0.05);LT-SDPV中位数为0.105,UA在LT-SDPV较高组中所占比例更高(75.0%vs.41.7%,P<0.05)。结论 LT-BPV较高提示UA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时血压变异性 冠心病 稳定性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