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以电子百拼为例浅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被引量:
2
1
作者
郭
秋
维
《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5年第9期30-32,共3页
“学无涯”电子百拼是普及电子基础知识,提高中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一项竞技比赛项目。它可通过直观感受。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序列检查,引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多控变换,培养学生思维的多端性;独辟蹊径,调动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学无涯”电子百拼是普及电子基础知识,提高中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一项竞技比赛项目。它可通过直观感受。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序列检查,引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多控变换,培养学生思维的多端性;独辟蹊径,调动学生思维的独特性;细调慢旋,增强学生思维的效能性。只有把拼装速度与创新思维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百拼
培养兴趣
创新电路
思维能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磁铁的三维磁力检测仪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
秋
维
《电子制作》
2019年第4期63-64,75,共3页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这部分一直没有仪器检测,给教师上课带来了困惑。我通过构思,从教具的教学意义和价值、教具装置原理图、仪器特点及用途、制作材料、制作方法以及使用方法的论述,制成了可检测测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线...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这部分一直没有仪器检测,给教师上课带来了困惑。我通过构思,从教具的教学意义和价值、教具装置原理图、仪器特点及用途、制作材料、制作方法以及使用方法的论述,制成了可检测测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线圈粗细、电池节数等因素有关的检测仪,望能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得以运用,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铁
测力大小
检测仪
自制教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制教具助力实验创新
被引量:
1
3
作者
郭
秋
维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17年第8期78-82,共5页
实验教学很受重视,不可否认,但有时因为教具欠佳,让人用中困惑,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因自制教具吻合教材与课堂,随之应运而生,弥补了教学上的不足.文中就自制有特色的教具入手,从课堂增趣、方法创新、拓展功能、筒化程序和放大视野等方面...
实验教学很受重视,不可否认,但有时因为教具欠佳,让人用中困惑,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因自制教具吻合教材与课堂,随之应运而生,弥补了教学上的不足.文中就自制有特色的教具入手,从课堂增趣、方法创新、拓展功能、筒化程序和放大视野等方面如何运用于课堂,不断深入实践,助力实验创新,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教具
科学探究
实验创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营养要均衡》教学设计
4
作者
郭
秋
维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10年第1期77-78,共2页
【教材分析】 《营养要均衡》在教科书设计上为《食物》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安排了“营养均衡标准”和“搭配膳食营养”两个活动。教材选择了由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均衡膳食宝塔”,这个“膳食宝塔”所表现的营养搭配原则更加贴近我...
【教材分析】 《营养要均衡》在教科书设计上为《食物》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安排了“营养均衡标准”和“搭配膳食营养”两个活动。教材选择了由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均衡膳食宝塔”,这个“膳食宝塔”所表现的营养搭配原则更加贴近我国的饮食结构,有利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营养
教学设计
营养搭配
教材分析
营养均衡
教材选择
饮食结构
实际生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捕捉疑点引向深入
5
作者
郭
秋
维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2012年第7期119-120,共2页
在科学课教学中,学生随时会遇到疑点,许多教师往往疏忽。这无疑错失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绝佳时机。因此,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捕捉课堂的疑点,巧引妙解,把问题不断引向深入,以实现课堂质的飞跃。
关键词
捕捉
科学课教学
学生
教师
课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代表微语10则
6
作者
周小云
王清芳
+10 位作者
陆盛彪
陈云增
周锦忠
吴丽娜
郭
秋
维
詹玉清
黄桂福
庄金华
陈榕(整理)
杨步青(整理)
林茂钎(整理)
《人民政坛》
2019年第11期46-47,共2页
加强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是主要阵地。近年来,各地学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不断推进,但仍存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意识淡薄、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不深入等问题。建议:一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队伍建设。二要...
加强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是主要阵地。近年来,各地学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不断推进,但仍存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意识淡薄、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不深入等问题。建议:一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队伍建设。二要结合地域特点,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材的编印。三要加强专家对各地学校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传承
传统优秀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意识淡薄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传承
地域特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子积木奇妙玩
7
作者
郭
秋
维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18年第8期94-96,共3页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每个人都爱玩、都会玩。为实现玩的价值,文中利用现有的电子积木载体,通过电子百拼玩,练习基本技能;学科渗透玩,理解电学原理;生活情趣玩,增添欢乐情韵;创新发明玩,实现思维飞跃的过程,提高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每个人都爱玩、都会玩。为实现玩的价值,文中利用现有的电子积木载体,通过电子百拼玩,练习基本技能;学科渗透玩,理解电学原理;生活情趣玩,增添欢乐情韵;创新发明玩,实现思维飞跃的过程,提高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实现了质的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积木
电学原理
生活情趣
思维飞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走出科学记录的困境
8
作者
郭
秋
维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3年第2期55-56,共2页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能用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或文字表达;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教科版科学教科书在编写时...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能用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或文字表达;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教科版科学教科书在编写时也十分重视学生在探索科学时,把观察到的内容仔细地记录在本子(科学文件夹)上,可以用文字、表格、图画、符号等多种形式表达,为后续的分析总结规律提供切实有力的依据。在探究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且在分工时需一人为记录员.及时地把小组学习中的首要内容记录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课程标准》
探究性课堂教学
困境
学记
小组合作学习
测量工具
文字表达
采集数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智能寻轨器制作中提高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9
作者
郭
秋
维
何梦婷
《小学科学》
2022年第4期40-42,共3页
逆向思维,就是我们对平时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和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科学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智能寻轨器制作的过程中,可巧用逆向思维来认识某些元件的正反向不同特性,进而理解电路工作的正反原理,并进行演绎分析;...
逆向思维,就是我们对平时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和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科学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智能寻轨器制作的过程中,可巧用逆向思维来认识某些元件的正反向不同特性,进而理解电路工作的正反原理,并进行演绎分析;在检测和调试过程中,运用逆向思维进行分析和调整,可促使电路工作正常,寻轨顺畅自然,行程远,达到智能寻道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工作
逆向思维
不同特性
思维方式
智能
调试过程
制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实验探索
10
作者
郭
秋
维
《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2年第1期45-47,共3页
利用我校地处农村,科技教育资源丰富等特点,介绍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从教学出发,联系生活典型例子,重点剖析了家乡蜜柚的裂脐问题,并进行杂交探究实验的尝试。在探究中,学生增强了主体意识,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促...
利用我校地处农村,科技教育资源丰富等特点,介绍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从教学出发,联系生活典型例子,重点剖析了家乡蜜柚的裂脐问题,并进行杂交探究实验的尝试。在探究中,学生增强了主体意识,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促进了他们科学素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究性实验
实践与探索
科学素质
促进学生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活用透镜,让观察探究更有效
11
作者
郭
秋
维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10年第6期102-102,共1页
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地认识某种对象的知觉过程,同时也是孩子们科学探究的起点,获取外界信息的基本途径。为充分挖掘视觉功能,看清事物的真面目,我根据透镜的不同焦点,
关键词
透镜
活用
科学探究
视觉功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让科学探究成为学生的快乐活动
12
作者
郭
秋
维
《小学科学》
2013年第3期38-,共1页
提起科学探究,总会让人感到神秘摸测,高不可攀。实际上,孩子身上本身就已具备探究的基因和潜能。那么,怎样才能使科学探究不成为孩子的苦差役呢?一、趣味项目选择,科技节上亮风采学生乐于探究,往往来自新事物产生的好奇心。苏霍姆林斯...
提起科学探究,总会让人感到神秘摸测,高不可攀。实际上,孩子身上本身就已具备探究的基因和潜能。那么,怎样才能使科学探究不成为孩子的苦差役呢?一、趣味项目选择,科技节上亮风采学生乐于探究,往往来自新事物产生的好奇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没有兴趣,我们的一切计划就会落空。'教师如何把科学探究转化成具有一定趣味又有挑战性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探究
浮沉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坚守乡村热土,把平凡的事情做伟大
13
作者
郭
秋
维
《中国教师》
2015年第9期27-27,共1页
带领孩子积极参与科学探究,可以提高孩子的科学素质,给他们带来别样的体验和感悟,对他们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着学校科学教学设施少、科学普及读物少、农村留守儿童多等问题,但我一直致力于科技教育,并坚信...
带领孩子积极参与科学探究,可以提高孩子的科学素质,给他们带来别样的体验和感悟,对他们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着学校科学教学设施少、科学普及读物少、农村留守儿童多等问题,但我一直致力于科技教育,并坚信理想一定会实现。为此,我引领师生齐上阵,制作教学用具,结合课堂内外,因地制宜开展科技科普活动,编写科技校本教材,筹集资金创建学校科技活动室,为学生实践提供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内外
教学用具
科学普及读物
校本教材
农村留守儿童
动手实践能力
奋斗一生
原文传递
让逆向思维在科学教学中升华
14
作者
郭
秋
维
《小学科学》
2012年第8期33-33,共1页
一、生活引路,认识特点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不乏有运用逆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例子。我国北宋时期的史学家司马光儿时曾砸缸救溺水的幼儿,一直为后人所称颂。客观事物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在遇到问题时,人们常常从...
一、生活引路,认识特点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不乏有运用逆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例子。我国北宋时期的史学家司马光儿时曾砸缸救溺水的幼儿,一直为后人所称颂。客观事物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在遇到问题时,人们常常从原因或条件出发,层层推进,发展到事物的结果,以达到解决之目的。但如能反其道而行之,进行恰当地逆向思维,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实现锋回路转、柳暗花明义一村。如上例中要救出溺水者,一般人认为是让人脱离水而逃生。但是,司马光人小力不足,怎样才能把小孩从缸中救上来?万般无奈,他急中生智,却从反方向思考,让水脱离人——砸缸救小孩,真妙!二、方法启迪.熟悉类型平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多多观察,寻找例子,就会发现许多逆向原理。一般情况下,逆向思维有以下几种类型:原理逆向:即从事物原理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求得最佳方案的探索。它带有普遍意义,可以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思维
科学教学
客观事物
人类历史
认识特点
北宋时期
引导学生
最佳方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跨出“门槛”探科学
15
作者
郭
秋
维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09年第1期97-97,共1页
科学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引导学生从中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进而领悟科学研究的真谛。现就自己的科学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做法。一、内容不锁定文本。善于活用并发掘教材教材不是唯一的科学课程资...
科学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引导学生从中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进而领悟科学研究的真谛。现就自己的科学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做法。一、内容不锁定文本。善于活用并发掘教材教材不是唯一的科学课程资源,学生的丰富生活和广阔的社会也是课程资源。因此,科学课的内容应向学生的生活延伸,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探究自然的全过程,在观察实验中得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科学素质
“门槛”
引导学生
课程资源
科学教学
科学探究
科学创造
科学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实施探究性课题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6
作者
郭
秋
维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08年第9期117-117,共1页
科学课的教学应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探究机会,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养成。因此,实施探究性课题是科学教育活动的实践与创新,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切实有效的...
科学课的教学应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探究机会,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养成。因此,实施探究性课题是科学教育活动的实践与创新,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切实有效的好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创新能力
探究性课题
培养
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科学素质
科学教育活动
学习科学
科学知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商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活用
17
作者
郭
秋
维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08年第7期198-198,共1页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恰当地活用小商品。不失时机地开展一些科技小制作竞赛,是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培养科学素养的好办法,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积极探索。
关键词
科学教学
小商品
活用
小学
激励学生
科学素养
小制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电子百拼为例浅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被引量:
2
1
作者
郭
秋
维
机构
福建省仙游县度尾埔尾小学
出处
《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5年第9期30-32,共3页
文摘
“学无涯”电子百拼是普及电子基础知识,提高中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一项竞技比赛项目。它可通过直观感受。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序列检查,引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多控变换,培养学生思维的多端性;独辟蹊径,调动学生思维的独特性;细调慢旋,增强学生思维的效能性。只有把拼装速度与创新思维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电子百拼
培养兴趣
创新电路
思维能力
分类号
G633.98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磁铁的三维磁力检测仪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
秋
维
机构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度尾中心小学
出处
《电子制作》
2019年第4期63-64,75,共3页
文摘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这部分一直没有仪器检测,给教师上课带来了困惑。我通过构思,从教具的教学意义和价值、教具装置原理图、仪器特点及用途、制作材料、制作方法以及使用方法的论述,制成了可检测测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线圈粗细、电池节数等因素有关的检测仪,望能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得以运用,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关键词
电磁铁
测力大小
检测仪
自制教具
分类号
G62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制教具助力实验创新
被引量:
1
3
作者
郭
秋
维
机构
福建省仙游县度尾中心小学
出处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17年第8期78-82,共5页
文摘
实验教学很受重视,不可否认,但有时因为教具欠佳,让人用中困惑,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因自制教具吻合教材与课堂,随之应运而生,弥补了教学上的不足.文中就自制有特色的教具入手,从课堂增趣、方法创新、拓展功能、筒化程序和放大视野等方面如何运用于课堂,不断深入实践,助力实验创新,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果.
关键词
自制教具
科学探究
实验创新
分类号
G62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营养要均衡》教学设计
4
作者
郭
秋
维
机构
福建仙游县度尾埔尾小学
出处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10年第1期77-78,共2页
文摘
【教材分析】 《营养要均衡》在教科书设计上为《食物》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安排了“营养均衡标准”和“搭配膳食营养”两个活动。教材选择了由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均衡膳食宝塔”,这个“膳食宝塔”所表现的营养搭配原则更加贴近我国的饮食结构,有利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关键词
膳食营养
教学设计
营养搭配
教材分析
营养均衡
教材选择
饮食结构
实际生活
分类号
G42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G804.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捕捉疑点引向深入
5
作者
郭
秋
维
机构
仙游县度尾埔尾小学
出处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2012年第7期119-120,共2页
文摘
在科学课教学中,学生随时会遇到疑点,许多教师往往疏忽。这无疑错失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绝佳时机。因此,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捕捉课堂的疑点,巧引妙解,把问题不断引向深入,以实现课堂质的飞跃。
关键词
捕捉
科学课教学
学生
教师
课堂
分类号
S865.49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代表微语10则
6
作者
周小云
王清芳
陆盛彪
陈云增
周锦忠
吴丽娜
郭
秋
维
詹玉清
黄桂福
庄金华
陈榕(整理)
杨步青(整理)
林茂钎(整理)
机构
不详
出处
《人民政坛》
2019年第11期46-47,共2页
文摘
加强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是主要阵地。近年来,各地学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不断推进,但仍存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意识淡薄、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不深入等问题。建议:一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队伍建设。二要结合地域特点,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材的编印。三要加强专家对各地学校的指导。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传承
传统优秀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意识淡薄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传承
地域特点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子积木奇妙玩
7
作者
郭
秋
维
机构
福建省仙游县度尾中心小学
出处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18年第8期94-96,共3页
文摘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每个人都爱玩、都会玩。为实现玩的价值,文中利用现有的电子积木载体,通过电子百拼玩,练习基本技能;学科渗透玩,理解电学原理;生活情趣玩,增添欢乐情韵;创新发明玩,实现思维飞跃的过程,提高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实现了质的升华。
关键词
电子积木
电学原理
生活情趣
思维飞跃
分类号
G62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出科学记录的困境
8
作者
郭
秋
维
机构
福建省仙游县度尾埔尾小学
出处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3年第2期55-56,共2页
文摘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能用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或文字表达;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教科版科学教科书在编写时也十分重视学生在探索科学时,把观察到的内容仔细地记录在本子(科学文件夹)上,可以用文字、表格、图画、符号等多种形式表达,为后续的分析总结规律提供切实有力的依据。在探究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且在分工时需一人为记录员.及时地把小组学习中的首要内容记录下来。
关键词
《科学课程标准》
探究性课堂教学
困境
学记
小组合作学习
测量工具
文字表达
采集数据
分类号
G62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智能寻轨器制作中提高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9
作者
郭
秋
维
何梦婷
机构
福州市中山小学
出处
《小学科学》
2022年第4期40-42,共3页
基金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中低年级儿童电子科技制作课程的创新构建与实践探索”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批准项:FJJKZX21-1388)。
文摘
逆向思维,就是我们对平时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和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科学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智能寻轨器制作的过程中,可巧用逆向思维来认识某些元件的正反向不同特性,进而理解电路工作的正反原理,并进行演绎分析;在检测和调试过程中,运用逆向思维进行分析和调整,可促使电路工作正常,寻轨顺畅自然,行程远,达到智能寻道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关键词
电路工作
逆向思维
不同特性
思维方式
智能
调试过程
制作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实验探索
10
作者
郭
秋
维
机构
福建省仙游县度尾埔尾小学
出处
《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2年第1期45-47,共3页
文摘
利用我校地处农村,科技教育资源丰富等特点,介绍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从教学出发,联系生活典型例子,重点剖析了家乡蜜柚的裂脐问题,并进行杂交探究实验的尝试。在探究中,学生增强了主体意识,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促进了他们科学素质的形成。
关键词
探究性实验
实践与探索
科学素质
促进学生发展
分类号
G62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活用透镜,让观察探究更有效
11
作者
郭
秋
维
机构
福建仙游县度尾埔尾小学
出处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10年第6期102-102,共1页
文摘
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地认识某种对象的知觉过程,同时也是孩子们科学探究的起点,获取外界信息的基本途径。为充分挖掘视觉功能,看清事物的真面目,我根据透镜的不同焦点,
关键词
透镜
活用
科学探究
视觉功能
分类号
TH74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让科学探究成为学生的快乐活动
12
作者
郭
秋
维
机构
仙游县度尾埔尾小学
出处
《小学科学》
2013年第3期38-,共1页
文摘
提起科学探究,总会让人感到神秘摸测,高不可攀。实际上,孩子身上本身就已具备探究的基因和潜能。那么,怎样才能使科学探究不成为孩子的苦差役呢?一、趣味项目选择,科技节上亮风采学生乐于探究,往往来自新事物产生的好奇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没有兴趣,我们的一切计划就会落空。'教师如何把科学探究转化成具有一定趣味又有挑战性的活动。
关键词
科学探究
浮沉子
分类号
G62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坚守乡村热土,把平凡的事情做伟大
13
作者
郭
秋
维
机构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度尾埔尾小学
出处
《中国教师》
2015年第9期27-27,共1页
文摘
带领孩子积极参与科学探究,可以提高孩子的科学素质,给他们带来别样的体验和感悟,对他们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着学校科学教学设施少、科学普及读物少、农村留守儿童多等问题,但我一直致力于科技教育,并坚信理想一定会实现。为此,我引领师生齐上阵,制作教学用具,结合课堂内外,因地制宜开展科技科普活动,编写科技校本教材,筹集资金创建学校科技活动室,为学生实践提供载体。
关键词
课堂内外
教学用具
科学普及读物
校本教材
农村留守儿童
动手实践能力
奋斗一生
分类号
G62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让逆向思维在科学教学中升华
14
作者
郭
秋
维
机构
仙游县度尾埔尾小学
出处
《小学科学》
2012年第8期33-33,共1页
文摘
一、生活引路,认识特点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不乏有运用逆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例子。我国北宋时期的史学家司马光儿时曾砸缸救溺水的幼儿,一直为后人所称颂。客观事物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在遇到问题时,人们常常从原因或条件出发,层层推进,发展到事物的结果,以达到解决之目的。但如能反其道而行之,进行恰当地逆向思维,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实现锋回路转、柳暗花明义一村。如上例中要救出溺水者,一般人认为是让人脱离水而逃生。但是,司马光人小力不足,怎样才能把小孩从缸中救上来?万般无奈,他急中生智,却从反方向思考,让水脱离人——砸缸救小孩,真妙!二、方法启迪.熟悉类型平时,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多多观察,寻找例子,就会发现许多逆向原理。一般情况下,逆向思维有以下几种类型:原理逆向:即从事物原理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求得最佳方案的探索。它带有普遍意义,可以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
关键词
逆向思维
科学教学
客观事物
人类历史
认识特点
北宋时期
引导学生
最佳方案
分类号
G62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跨出“门槛”探科学
15
作者
郭
秋
维
机构
福建仙游县度尾埔尾小学
出处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09年第1期97-97,共1页
文摘
科学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引导学生从中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进而领悟科学研究的真谛。现就自己的科学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做法。一、内容不锁定文本。善于活用并发掘教材教材不是唯一的科学课程资源,学生的丰富生活和广阔的社会也是课程资源。因此,科学课的内容应向学生的生活延伸,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探究自然的全过程,在观察实验中得出结论。
关键词
学生科学素质
“门槛”
引导学生
课程资源
科学教学
科学探究
科学创造
科学研究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F830.5 [经济管理—金融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施探究性课题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6
作者
郭
秋
维
机构
福建仙游县度尾埔尾小学
出处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08年第9期117-117,共1页
文摘
科学课的教学应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探究机会,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养成。因此,实施探究性课题是科学教育活动的实践与创新,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切实有效的好办法。
关键词
学生创新能力
探究性课题
培养
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科学素质
科学教育活动
学习科学
科学知识
分类号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G630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商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活用
17
作者
郭
秋
维
机构
福建仙游县度尾埔尾小学
出处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08年第7期198-198,共1页
文摘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恰当地活用小商品。不失时机地开展一些科技小制作竞赛,是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培养科学素养的好办法,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积极探索。
关键词
科学教学
小商品
活用
小学
激励学生
科学素养
小制作
分类号
G62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F724.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以电子百拼为例浅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郭
秋
维
《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电磁铁的三维磁力检测仪
郭
秋
维
《电子制作》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自制教具助力实验创新
郭
秋
维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营养要均衡》教学设计
郭
秋
维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捕捉疑点引向深入
郭
秋
维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代表微语10则
周小云
王清芳
陆盛彪
陈云增
周锦忠
吴丽娜
郭
秋
维
詹玉清
黄桂福
庄金华
陈榕(整理)
杨步青(整理)
林茂钎(整理)
《人民政坛》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电子积木奇妙玩
郭
秋
维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走出科学记录的困境
郭
秋
维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在智能寻轨器制作中提高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郭
秋
维
何梦婷
《小学科学》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科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实验探索
郭
秋
维
《教学仪器与实验》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活用透镜,让观察探究更有效
郭
秋
维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让科学探究成为学生的快乐活动
郭
秋
维
《小学科学》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坚守乡村热土,把平凡的事情做伟大
郭
秋
维
《中国教师》
2015
0
原文传递
14
让逆向思维在科学教学中升华
郭
秋
维
《小学科学》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跨出“门槛”探科学
郭
秋
维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实施探究性课题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郭
秋
维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小商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活用
郭
秋
维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