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达西渗流的采空区自然发火数值模拟 被引量:44
1
作者 秦跃平 刘伟 +2 位作者 杨小彬 罗维 永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77-1183,共7页
为了研究非达西渗流下的采空区自然发火情况,对4种不同平均粒度的破碎岩样分别进行了稳态渗流实验,再对得到的数据按非达西方程处理,然后进行二元拟合得到非达西渗透系数K与孔隙率n和粒度d的关系式以及非达西流因子β与n和d的关系式。... 为了研究非达西渗流下的采空区自然发火情况,对4种不同平均粒度的破碎岩样分别进行了稳态渗流实验,再对得到的数据按非达西方程处理,然后进行二元拟合得到非达西渗透系数K与孔隙率n和粒度d的关系式以及非达西流因子β与n和d的关系式。依据流体动力相似准则的雷诺准则将这些关系式推广应用到实际采空区,结合采空区动态移动的特点,建立了移动坐标下的采空区漏风流场、氧浓度场和温度场相耦合的自然发火数学模型,利用有限体积法编制了数值解算程序。以河东矿31005工作面的采空区为例,解算得到了不同推进速度下的氧浓度场和垮落煤岩温度场的分布情况,比较分析后得出加快推进速度能显著降低该采空区自然发火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达西渗流 采空区 自然发火 渗透系数 非达西流因子
下载PDF
“Y”型通风下采空区自然发火数值模拟 被引量:29
2
作者 刘伟 秦跃平 +1 位作者 永江 桂天柱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74-879,共6页
针对综采工作面"U"型与"Y"型通风特点,建立了多场耦合的采空区自然发火模型,开发了基于有限体积法离散的模型解算程序,结合实例研究了相同条件下"U"型与"Y"型通风对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影响,给出... 针对综采工作面"U"型与"Y"型通风特点,建立了多场耦合的采空区自然发火模型,开发了基于有限体积法离散的模型解算程序,结合实例研究了相同条件下"U"型与"Y"型通风对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影响,给出了不同通风系统下的采空区压力场、速度场、氧浓度场以及冒落煤岩固体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对比研究表明:"Y"型通风增大了采空区的漏风量,扩大了较高浓度氧气的分布范围,从而导致采空区温度更高.最后分析了"Y"型通风下的采空区漏风变化特点.该成果对"Y"型通风下的采空区自然发火防治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通风 通风系统 采空区 自然发火 数值模拟 漏风 有限体积法 温度场
下载PDF
基于两种数学模型的煤粒瓦斯放散数值解算 被引量:28
3
作者 秦跃平 永江 +2 位作者 王亚茹 刘伟 刘鹏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23-928,共6页
设计了煤粒瓦斯解吸实验,得到4种粒径煤样在4组不同初始压力条件下累积解吸量随时间变化的实测曲线.根据菲克扩散定律与达西渗流定律分别建立了瓦斯在球形煤粒中放散的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差分的方法并利用VB编程进行解算,得到煤粒在不同... 设计了煤粒瓦斯解吸实验,得到4种粒径煤样在4组不同初始压力条件下累积解吸量随时间变化的实测曲线.根据菲克扩散定律与达西渗流定律分别建立了瓦斯在球形煤粒中放散的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差分的方法并利用VB编程进行解算,得到煤粒在不同初始压力下的累积解吸量.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达西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匹配度较高,而菲克模拟结果与之偏离较大.验证了煤粒中的瓦斯放散更符合达西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放散 菲克扩散 达西渗流 数学模型 有限差分
原文传递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粉尘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庞杰文 谢建林 +2 位作者 李川田 永江 菅洁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8-83,共6页
为了掌握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粉尘分布特征,在采煤工作面布置测点进行粉尘质量浓度和粉尘分散度测定,并分析其浓度及特征粒径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采煤和移架作为工作面的主要尘源,移架的产粉尘质量浓度更大,呼吸性粉尘所占比例更高;工... 为了掌握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粉尘分布特征,在采煤工作面布置测点进行粉尘质量浓度和粉尘分散度测定,并分析其浓度及特征粒径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采煤和移架作为工作面的主要尘源,移架的产粉尘质量浓度更大,呼吸性粉尘所占比例更高;工作面大于10μm的粉尘分散度最大,在粉尘中占主要比例。小于10μm的粉尘分散度为16.32%~41.16%;从采煤机到工作面进风口,粉尘中位粒径依次减小,呼吸性粉尘所占比例依次增加,主要粒径的分布范围更加集中,索太尔平均粒径依次减小,比表面积依次增加;采煤工作面工作人员的接触粉尘以粒径小于10μm的粉尘为主,所占比例为61.36%,中位粒径为7.68μm,主要粉尘粒径分布范围为1.74~20.39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 粉尘质量浓度 分散度 特征粒径 降尘
下载PDF
封闭空间内煤粒瓦斯解吸实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23
5
作者 秦跃平 永江 +1 位作者 刘鹏 王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7-92,共6页
为研究瓦斯在煤粒中流动的基本规律,设计了封闭空间内的煤粒瓦斯解吸实验,分别以菲克和达西定律为基础,建立了该条件下煤粒瓦斯放散的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差分的方法进行离散并编制程序进行解算,最终实验和数值模拟都得到了4种粒径的煤样... 为研究瓦斯在煤粒中流动的基本规律,设计了封闭空间内的煤粒瓦斯解吸实验,分别以菲克和达西定律为基础,建立了该条件下煤粒瓦斯放散的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差分的方法进行离散并编制程序进行解算,最终实验和数值模拟都得到了4种粒径的煤样在不同初始压力下累积解吸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根据实验和模拟结果分别绘制ln[1-(Qt/Q∞)2]-t关系图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菲克模拟中,无论扩散参数B如何变化,其结果始终为一条直线;而达西模拟和实验结果有明显的曲线特征并且两者拟合度较高,说明在封闭空间内煤粒中的瓦斯流动更符合达西定律。结合以往研究可知,无论外部压力变化与否,瓦斯在煤粒内的流动都服从达西定律而不是菲克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空间 煤粒 瓦斯 菲克扩散 达西渗流 有限差分
下载PDF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PM5和PM10粉尘分布规律 被引量:12
6
作者 苏士龙 永江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0-214,220,共6页
为了得到大采高综采工作面PM5和PM10的粉尘分布规律,在工作面布置测点分别在顺风和逆风条件下对采煤机滚筒周围和采煤机下风侧沿程的粉尘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顺风割煤时,后滚筒周围PM5和PM10粉尘起始浓度较高,随后逐渐降低趋于稳定... 为了得到大采高综采工作面PM5和PM10的粉尘分布规律,在工作面布置测点分别在顺风和逆风条件下对采煤机滚筒周围和采煤机下风侧沿程的粉尘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顺风割煤时,后滚筒周围PM5和PM10粉尘起始浓度较高,随后逐渐降低趋于稳定,前滚筒浓度起初较低,70~80 s后急剧升高;逆风割煤时,前滚筒起始浓度波动较大,后滚筒比顺风割煤时的浓度升高点早约10 s;顺风时,PM5、PM10及全尘浓度在采煤机下风侧10 m左右达到最高值,然后逐渐降低至40 m左右趋于稳定,PM5占比起始较高,在采煤机下风侧15 m左右降至最低,随后在风流的作用下再次升高,PM10占比整体呈下降趋势;逆风时,粉尘浓度在采煤机下风侧6m左右达到最高,约20 m时趋于稳定;2种条件下,PM5占比都在60%~80%,而PM10占比高达65%~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 顺风割煤 逆风割煤 PM5粉尘 PM10粉尘 粉尘分布
下载PDF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巷道围岩散热无因次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秦跃平 王健 +2 位作者 永江 刘伟 孔松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12,共4页
根据巷道围岩散热的特点,建立了非稳态围岩导热微分方程,运用有限体积法对方程进行了处理。引入无因次准数,对导热微分方程及运用有限体积法进行离散处理后的方程进行无因次分析。通过编写Visual Basic计算机程序对方程进行解算,得到巷... 根据巷道围岩散热的特点,建立了非稳态围岩导热微分方程,运用有限体积法对方程进行了处理。引入无因次准数,对导热微分方程及运用有限体积法进行离散处理后的方程进行无因次分析。通过编写Visual Basic计算机程序对方程进行解算,得到巷道围岩内部在不同时间点下不同节点处的温度变化曲线、不同毕渥数时不同时间点下的巷道壁面温度和不稳定换热准数曲线。通过查图得到不稳定换热准数,进而可以计算一定长度的巷道围岩散热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 围岩散热 无因次分析 有限体积法
下载PDF
长抽短压通风下综掘工作面粉尘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庞杰文 谢建林 +3 位作者 卢国菊 李川田 永江 菅洁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6-81,134,共7页
为了掌握长抽短压通风条件下综掘工作面的粉尘分布特征,在3个全煤巷综掘工作面分别布置粉尘浓度测点及粉尘分散度测点进行测量,得到粉尘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掘进机司机处、掘进机后5 m处回风侧以及抽出式通风机入口处的全尘质量浓度分... 为了掌握长抽短压通风条件下综掘工作面的粉尘分布特征,在3个全煤巷综掘工作面分别布置粉尘浓度测点及粉尘分散度测点进行测量,得到粉尘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掘进机司机处、掘进机后5 m处回风侧以及抽出式通风机入口处的全尘质量浓度分布范围分别为320~415 mg/m^3、200~292 mg/m^3、290~365 mg/m^3,全尘质量浓度及呼吸性粉尘质量浓度在掘进机司机处、抽出式通风机入口处较大,掘进机后5 m处回风侧较小;在掘进机司机处至掘进机后5 m的回风侧范围内,粉尘粒径分布不对称,粒径>10μm的粉尘为主要粉尘,占全尘的68.99%~84.25%;从掘进机司机处至掘进机后5 m处回风侧,<10μm的粉尘分散度增加,>10μm的粉尘分散度减小,而各粒径的分散度变化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抽短压通风 综掘工作面 粉尘浓度 分散度 特征粒径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转载破碎粉尘扩散运移规律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郭玉峰 永江 +1 位作者 李云龙 郭伟强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3-77,共5页
为了分析综放工作面转载破碎粉尘的扩散运移规律,根据进风巷实际情况建模并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综放工作面进风巷内的主要产尘点位于转载机机头1m处和破碎机防护罩周围,且高浓度粉尘主要集中于离地面1m左右;转载点处... 为了分析综放工作面转载破碎粉尘的扩散运移规律,根据进风巷实际情况建模并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综放工作面进风巷内的主要产尘点位于转载机机头1m处和破碎机防护罩周围,且高浓度粉尘主要集中于离地面1m左右;转载点处粉尘中心尘源的粉尘浓度较高,起尘高度约为0.5m左右,因此喷雾降尘时雾滴须有针对性。破碎机防护罩周围粉尘呈层状分布,从地面向上粉尘浓度逐渐降低,缝隙处逸出的粉尘远小于转载点产生的粉尘;整体上,进风巷内从转载机机头1m处开始起尘,到破碎机与机头中部,在防护罩下方形成高浓度粉尘区域,于破碎机处粉尘浓度又达到极大值,最后在转载机机尾处粉尘扩散基本趋于稳定,粉尘治理时可根据不同位置调整喷雾系统的喷雾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转载 破碎 粉尘 扩散运移
下载PDF
煤体双重孔隙瓦斯双渗流模型及无因次解算 被引量:7
10
作者 秦跃平 刘鹏 永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52,共10页
考虑瓦斯在煤层中的解吸、放散与渗流,利用达西定律分别描述煤基质与裂隙内的瓦斯运移,以煤基质与裂隙之间的传质通量为桥梁,发展煤体双重孔隙瓦斯双渗流模型,推导无因次模型,并运用有限差分法进行编程解算。结果表明:瓦斯压力、含量在... 考虑瓦斯在煤层中的解吸、放散与渗流,利用达西定律分别描述煤基质与裂隙内的瓦斯运移,以煤基质与裂隙之间的传质通量为桥梁,发展煤体双重孔隙瓦斯双渗流模型,推导无因次模型,并运用有限差分法进行编程解算。结果表明:瓦斯压力、含量在裂隙内的下降速度要远大于煤基质;基质空间内瓦斯压力及含量的分布具有非均匀性及非稳态性;增大裂隙渗透性或煤层瓦斯压力,或减小煤壁表面瓦斯压力,均能导致瓦斯涌出速度的增大;煤体游离瓦斯含量对瓦斯涌出速度影响较小。结合潘一矿煤层瓦斯参数,对比模拟结果和实测数据,验证了煤体双重孔隙瓦斯双渗流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瓦斯 双重孔隙 双渗流 无因次 比流量
原文传递
综放工作面转载破碎点粉尘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永江 郭玉峰 +1 位作者 郭伟强 庞杰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62-569,共8页
为了研究综放工作面转载破碎点的粉尘分布特征,对进风顺槽沿程粉尘分布进行了现场实测,得到主要产尘点为转载机机头1 m处、破碎机处和前溜及后溜处。进一步分析了主要产尘点的分散度和粉尘浓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转载机机头1 m处以5μm... 为了研究综放工作面转载破碎点的粉尘分布特征,对进风顺槽沿程粉尘分布进行了现场实测,得到主要产尘点为转载机机头1 m处、破碎机处和前溜及后溜处。进一步分析了主要产尘点的分散度和粉尘浓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转载机机头1 m处以5μm以下呼吸性粉尘为主,PM5粉尘质量浓度呈现先高后低的趋势,PM10粉尘质量浓度变化与之相反,治理时尘源处要以呼吸性粉尘为主,还需关注扩散滞留的可吸入粉尘;破碎机处主要为10μm以下可吸入粉尘,PM5粉尘质量浓度开始波动较小,一段时间后升高,PM10粉尘质量浓度表现为先高后低的趋势,治理时尘源处要以可吸入粉尘为主,还应关注呼吸性粉尘的扩散;前后溜区域粉尘颗粒分布比较均匀,PM5粉尘质量浓度呈间歇性波动,PM10粉尘质量浓度变化比较平稳,治理时除考虑呼吸性粉尘和可吸入粉尘外,还应注重风流的影响,后溜处还需考虑粉尘粒径分布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卫生工程 转载 破碎 呼吸性粉尘 可吸入粉尘 分散度
下载PDF
煤粒瓦斯放散模型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秦跃平 永江 +1 位作者 刘鹏 王健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4-147,共4页
根据煤粒瓦斯放散的机理,将常见的几种放散模型分为扩散型、渗透型、实验型3类。通过放散模型和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渗透模型中的新解吸式与实验结果的拟合度最高;然后绘制了4种煤样在不同初始瓦斯压力下新解吸式和实测结果的对比曲线,... 根据煤粒瓦斯放散的机理,将常见的几种放散模型分为扩散型、渗透型、实验型3类。通过放散模型和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渗透模型中的新解吸式与实验结果的拟合度最高;然后绘制了4种煤样在不同初始瓦斯压力下新解吸式和实测结果的对比曲线,发现两者在各种条件下都比较吻合。因此,新解吸式可较准确地描述煤粒瓦斯的放散规律,有助于指导工程实践,进一步分析还得出煤粒中的瓦斯放散更符合达西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粒 瓦斯放散 扩散模型 渗透模型 放散机理
原文传递
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术配合中药分期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永江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13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术配合中药分期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6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及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术配合中药分期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6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及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服用中药汤剂。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Bohler角、Gissane角及足部疼痛发生率、足部功能评定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足部疼痛发生率、足部功能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Bohler角、Gissane角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加植骨术配合中药分期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切开复位固定加植骨术 中药 活血化瘀汤 新伤续断汤
下载PDF
基于百米风阻的工作面阻力测定结果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秦跃平 吴彪 +2 位作者 毕永华 永江 卢艳丽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3,共4页
为研究工作面通风阻力测定结果的可靠程度,提出用百米风阻来判断测定结果的误差大小。利用断面单元法对2个矿的工作面通风阻力进行了现场测定,得到百米风阻后反推出各点风量,结果表明:1#矿井第1次测定各点的百米风阻波动明显,推算风量... 为研究工作面通风阻力测定结果的可靠程度,提出用百米风阻来判断测定结果的误差大小。利用断面单元法对2个矿的工作面通风阻力进行了现场测定,得到百米风阻后反推出各点风量,结果表明:1#矿井第1次测定各点的百米风阻波动明显,推算风量与实测风量偏离较大;第2次测定的百米风阻波动平缓,推算风量与实测风量误差较小;2#矿井测定的百米风阻波动较小,推算风量与实测风量更加吻合。由此得出,巷道百米风阻可以作为判断工作面通风阻力测定结果误差大小的指标,也可为此类数据的合理性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 通风阻力测定 百米风阻 断面单元法
下载PDF
采空区自然发火的能量迁移理论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伟 秦跃平 +1 位作者 杨小彬 永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6-910,共5页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提出采空区自然发火的能量迁移理论,建立采空区能量平衡方程,推导出采空区最高温度预判方程以及工作面最小安全推进速度计算方程。结合某煤矿31005工作面现场情况,分析推进速度、工作面风量以及注氮等因素对采空区最高...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提出采空区自然发火的能量迁移理论,建立采空区能量平衡方程,推导出采空区最高温度预判方程以及工作面最小安全推进速度计算方程。结合某煤矿31005工作面现场情况,分析推进速度、工作面风量以及注氮等因素对采空区最高温度和工作面最小安全推进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快推进速度、减小工作面风量以及增大注氮量都能有效降低采空区自然发火危险,但随着推进速度的增大,注氮所起的防火作用减弱;减小风量或增大注氮量都会使最小安全推进速度减小,从而有利于采空区防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自然发火 推进速度 风量 注氮
下载PDF
采煤机截煤时滚筒尘源区PM_(5)和PM_(2.5)粉尘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苏士龙 永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60-2165,共6页
呼吸性粉尘是造成矿工尘肺病的元凶。为了掌握采煤机滚筒截煤产生的呼吸性粉尘分布规律,利用Side Pak AM520i型个体暴露粉尘仪,测定了采煤机顺风、逆风正常运行状态下截煤滚筒产尘范围内PM_(2.5)、PM_(5)粉尘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1)采... 呼吸性粉尘是造成矿工尘肺病的元凶。为了掌握采煤机滚筒截煤产生的呼吸性粉尘分布规律,利用Side Pak AM520i型个体暴露粉尘仪,测定了采煤机顺风、逆风正常运行状态下截煤滚筒产尘范围内PM_(2.5)、PM_(5)粉尘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1)采煤机滚筒顺风截煤时,前滚筒测点的呼吸性粉尘PM5约为700 mg/m^(3),其中PM_(2.5)占47%,后滚筒测点的呼吸性粉尘PM_(5)约为350 mg/m^(3),其中PM_(2.5)占75%;2)采煤机滚筒逆风截煤时,前滚筒测点的呼吸性粉尘PM5约为400mg/m^(3),其中粒径2.5~5μm粉尘颗粒为主要成分,后滚筒测点的呼吸性粉尘PM_(5)约为500 mg/m^(3),其中粒径0~2.5μm的粉尘颗粒为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卫生工程 尘源区 呼吸性粉尘 PM5 PM2.5 粉尘分布
下载PDF
双重介质煤体钻孔瓦斯双渗流模型及数值解算 被引量:5
17
作者 秦跃平 刘鹏 +3 位作者 刘伟 永江 杨银磊 何超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11-1117,共7页
基于双重介质煤体中的瓦斯流动机理,考虑瓦斯在煤基质内的解吸、运移、释放及其在裂隙内的流动过程,建立了双重介质煤体钻孔瓦斯双渗流数学模型,并运用有限差分法编制了数值模拟程序.结果表明:煤基质内瓦斯压力呈非均匀分布,且其下降速... 基于双重介质煤体中的瓦斯流动机理,考虑瓦斯在煤基质内的解吸、运移、释放及其在裂隙内的流动过程,建立了双重介质煤体钻孔瓦斯双渗流数学模型,并运用有限差分法编制了数值模拟程序.结果表明:煤基质内瓦斯压力呈非均匀分布,且其下降速率远小于裂隙;距钻孔壁的距离不同,煤基质表现出不同的瓦斯解吸特征.通过对比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双重介质煤体钻孔瓦斯双渗流模型的正确性,同时表明该模型较传统的连续介质模型有更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 钻孔 双重介质 双渗流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现代高速压力机的特点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升吨 袁建华 永江 《锻造与冲压》 2005年第8期24-29,共6页
高速压力机是带有自动送料装置,可完成板料高效率、精密加工的机械压力机。从简单的高速概念来讲,n〉200次/min可称为高速压力机。根据现代技术及发展趋势,高速压力机行程次数最高可达4000次/min;本文提出:超高速n〉1500次/min... 高速压力机是带有自动送料装置,可完成板料高效率、精密加工的机械压力机。从简单的高速概念来讲,n〉200次/min可称为高速压力机。根据现代技术及发展趋势,高速压力机行程次数最高可达4000次/min;本文提出:超高速n〉1500次/min,真高速n〉(800~1500)次/min,准高速n〉(250~800)次/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压力机 现代技术 特点 自动送料装置 机械压力机 min 精密加工 发展趋势 4000
原文传递
煤尘抑尘剂优化设计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振保 阎杰 +2 位作者 谢军 舒新前 永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13-1218,共6页
选用Box-Behnken法以进行抑尘剂配方的优化设计,主要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多糖苷(APG-10)、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聚丙烯酰胺(APAM)作为响应变量,以沉降时间和透过率作为响应值,建立回归模型,得到表面活性剂... 选用Box-Behnken法以进行抑尘剂配方的优化设计,主要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烷基多糖苷(APG-10)、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聚丙烯酰胺(APAM)作为响应变量,以沉降时间和透过率作为响应值,建立回归模型,得到表面活性剂和添加剂的优化配比,配制抑尘剂.结果表明:试剂与沉降时间的回归模型中相关系数R_(2)=0.9082,方程的F值为7.69,概率0.0068<0.01;试剂与透过率的回归模型中相关系数R_(2)=0.9190,方程的F值为8.83,概率0.0045<0.01.为此得出了进行煤尘润湿和团聚效果最优的试剂复配质量浓度为:0.17%APG-10、0.49%SDBS及0.05%APAM,沉降时间预测值为34.90 s,透过率预测值为93.73%,在此情况下,可以达到最佳的润湿和团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 表面活性剂 润湿机理 沉降 团聚 优化
下载PDF
钻孔瓦斯涌出的有限差分模型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5
20
作者 秦跃平 刘鹏 +2 位作者 永江 刘伟 王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97-1301,共5页
为研究抽放钻孔中的瓦斯涌出规律,通过分析煤层瓦斯流动的机理和过程,利用达西定律和连续性方程,建立煤层瓦斯非稳定流动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离散解算区域,建立抽放钻孔瓦斯涌出的有限差分方程组;利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制解算软件,对... 为研究抽放钻孔中的瓦斯涌出规律,通过分析煤层瓦斯流动的机理和过程,利用达西定律和连续性方程,建立煤层瓦斯非稳定流动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离散解算区域,建立抽放钻孔瓦斯涌出的有限差分方程组;利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制解算软件,对钻孔瓦斯涌出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所建立的瓦斯流动方程符合实际钻孔瓦斯渗流规律.该研究成果为矿井瓦斯抽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 瓦斯 涌出规律 有限差分 解算软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