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裂水平井产能研究 被引量:184
1
作者 张丽华 程林松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2期43-46,共4页
应用位势理论和叠加原理,研究了水平井压裂后造成多条裂缝情况下的产量确定方法。得出了产量和生产压降与裂缝长度和裂缝条数的关系。由于该方法建立在严格的解析方法的基础上,所得的解析公式与目前的通用方法相比更具普遍应用价值。
关键词 水平井 水压驱动 低渗透油层
下载PDF
分支水平井产能的研究 被引量:124
2
作者 程林松 李春兰 +1 位作者 张丽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9-55,共7页
综合运用数学分析方法(保角变换、镜像反映、叠加原理、等值渗流阻力)和物理模拟方法(电解模型)对分支水平井稳定渗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推得了分支水平井的流场分布和产能计算公式,并对影响分支水平井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 综合运用数学分析方法(保角变换、镜像反映、叠加原理、等值渗流阻力)和物理模拟方法(电解模型)对分支水平井稳定渗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推得了分支水平井的流场分布和产能计算公式,并对影响分支水平井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利用实验测试结果对分支水平井产能计算公式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解析解产能计算公式具有一定的精度,可用于实际油藏分支水平井的产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数学分析 采油量 油气藏渗流力学
下载PDF
缝洞性碳酸盐岩油藏储渗模式及其开采特征 被引量:96
3
作者 陈志海 戴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1-105,共5页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的下奥陶统缝洞性碳酸盐岩储集层中的次生裂缝或溶蚀孔洞是其主要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为更好地认识此类油藏的开采特征,根据储集体内缝洞之间的组合关系,提出了6种储渗模式。从缝洞性储集体的类型角度分析油井的开...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的下奥陶统缝洞性碳酸盐岩储集层中的次生裂缝或溶蚀孔洞是其主要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为更好地认识此类油藏的开采特征,根据储集体内缝洞之间的组合关系,提出了6种储渗模式。从缝洞性储集体的类型角度分析油井的开采特征,结果表明:钻遇裂缝溶洞型储集体的油井一般见水前高产稳产,见水后递减幅度最大;钻遇溶洞裂缝型储集体的油井产量中等,见水后产量递减幅度较小;钻遇裂缝基质型储集体的油井对开发贡献很小。结合油井开采特征,用统计方法预测了储集体的平面分布,与储集层建模结果对比,二者的相关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性碳酸盐岩油藏 储渗模式 开采特征 裂缝 溶洞
下载PDF
底水驱油藏水平井锥进的油藏工程研究 被引量:90
4
作者 程林松 张丽华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4期43-47,共5页
利用镜像反映和势的叠加原理,对底水驱油藏水平并稳定渗流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水平井流场分布、渗流速度、产能以及油井见水时间的计算公式.对水平井产能及见水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和方法对水平井油藏工程设计和理论... 利用镜像反映和势的叠加原理,对底水驱油藏水平并稳定渗流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水平井流场分布、渗流速度、产能以及油井见水时间的计算公式.对水平井产能及见水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和方法对水平井油藏工程设计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渗流 水压驱动 油藏工程
下载PDF
水平井与直井联合开采问题——五点法面积井网 被引量:72
5
作者 张丽华 +1 位作者 程林松 李春兰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6期50-55,共6页
介绍了一种水平井面积井网(五点法注采井网)的渗流力学求解方法.在稳定流情况下.用一种形式简单的茹可夫斯基函数作变换.获得了压力分布、产量计算、见水时间及面积扫油系数的公式.根据公式和实例运算可得到水平井穿透比对渗流速度和波... 介绍了一种水平井面积井网(五点法注采井网)的渗流力学求解方法.在稳定流情况下.用一种形式简单的茹可夫斯基函数作变换.获得了压力分布、产量计算、见水时间及面积扫油系数的公式.根据公式和实例运算可得到水平井穿透比对渗流速度和波及系数等的影响,对于油藏工程研究具有一定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井 石油开采 面积井网 水平井
下载PDF
稠油注CO_2的方式及其驱油效果的室内实验 被引量:61
6
作者 杨胜来 +3 位作者 张丽华 潘道兰 靳丽霞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2-64,共3页
针对地层条件下粘度为 10 0mPa·s的稠油 ,采用室内实验方法研究了稠油注CO2 的注入方式 ,包括CO2吞吐、CO2 吞吐转CO2 驱转水驱、CO2 吞吐转水驱、CO2 驱、水驱CO2 段塞、CO2 水交替注入等 ,并对各种注入方式的驱油效率进行了比... 针对地层条件下粘度为 10 0mPa·s的稠油 ,采用室内实验方法研究了稠油注CO2 的注入方式 ,包括CO2吞吐、CO2 吞吐转CO2 驱转水驱、CO2 吞吐转水驱、CO2 驱、水驱CO2 段塞、CO2 水交替注入等 ,并对各种注入方式的驱油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 ,CO2 水交替注入和CO2 吞吐转水驱的方式驱油效率最高 ,稠油CO2 吞吐然后转为水驱的方式是可行的。该研究可为现场选择合理的注入方式提供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注入方式 驱油效率 室内实验 二氧化碳吞吐 二氧化碳驱
下载PDF
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参数优选及合理开发界限的确定 被引量:45
7
作者 陈民锋 莫小国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9-42,共4页
应用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超稠油的流体组成、粘温关系和油藏渗流特征 ,分析了超稠油蒸汽吞吐注汽工艺参数对开采效果的影响。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前提下 ,建立了蒸汽吞吐开采目标优化函数 ,提出开发超稠油油藏的合理工作制度和技... 应用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超稠油的流体组成、粘温关系和油藏渗流特征 ,分析了超稠油蒸汽吞吐注汽工艺参数对开采效果的影响。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前提下 ,建立了蒸汽吞吐开采目标优化函数 ,提出开发超稠油油藏的合理工作制度和技术经济界限。研究结果表明 ,在实施超稠油蒸汽吞吐作业时 ,采取注高温、高干度、高强度的蒸汽和短周期、多周次的工作制度 ,同时在完井方式和注采工艺等方面采取配套措施 ,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为该类油藏的热采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油藏 蒸汽吞吐参数 优选 开发界限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压裂井动态预测的有限元方法 被引量:39
8
作者 蒋廷学 +1 位作者 单文文 李安启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58,共6页
以往动态预测研究在任意方位裂缝井的产能预测、裂缝三维支撑形态的模拟、启动压力的影响、裂缝内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不规则油藏边界的刻画、非水平非等厚油藏模型的精确模型计算以及非恒定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 以往动态预测研究在任意方位裂缝井的产能预测、裂缝三维支撑形态的模拟、启动压力的影响、裂缝内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不规则油藏边界的刻画、非水平非等厚油藏模型的精确模型计算以及非恒定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利用等参有限元方法可加以研究和改进。建立了统一的油藏—裂缝系统渗流模型 ,在空间上用有限元法进行离散 ,在时间上用稳定性好的向后差分格式进行离散。用IMPIS方法和预处理共扼梯度法求解离散后的压力方程和含水饱和度方程。在此基础上 ,用VisualBasicforWindows编程语言进行了数值计算 ,并与“黑油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实例研究结果表明 ,文中的研究方法可行 ,计算结果稳定可靠 ,可用于指导实际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压裂井 动态预测 有限元方法 水力压裂 渗流模型
下载PDF
气藏水平井产能预测方法 被引量:51
9
作者 陈志海 仿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8-99,119,共3页
近年来,随“西气东输”工程的启动,越来越多的水平井在气藏开发中得以应用,但国内外对气藏中水平井产能预测方法研究较少。由于气藏中气体的流动方程和油藏中液体的流动方程具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油藏中的水平井产能计算公式不能直接应用... 近年来,随“西气东输”工程的启动,越来越多的水平井在气藏开发中得以应用,但国内外对气藏中水平井产能预测方法研究较少。由于气藏中气体的流动方程和油藏中液体的流动方程具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油藏中的水平井产能计算公式不能直接应用于气藏。但如果气体流动渗流方程采用拟压力,液体流动渗流方程采用压力,二者的流动方程形式具有相似性,均为线性方程。为满足气藏水平井产能计算的需要,文章对油藏水平井产能解析式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适用于气藏的水平井产能计算公式。利用改进后的产能计算公式对新疆塔里木盆地某气藏水平井产能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水平井产能计算公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 水平井 数学模型 产能预测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多井底水平井渗流问题某些解析解 被引量:31
10
作者 张丽华 +1 位作者 程林松 李春兰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4期40-47,共8页
对一种较新的水平井布井的方式——多井底水平井的渗流问题.运用拟三维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了在平面上和剖面上的解析解.再运用等值渗流阻力法得出了含三维空间的解和二维空间中的流场变化.提出了产能计算公式.其综合公式能更完善地反映... 对一种较新的水平井布井的方式——多井底水平井的渗流问题.运用拟三维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了在平面上和剖面上的解析解.再运用等值渗流阻力法得出了含三维空间的解和二维空间中的流场变化.提出了产能计算公式.其综合公式能更完善地反映渗流的基本规律.所提出的方法对于水平井油藏工程研究提供了基本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渗流流场 计算 解析解
下载PDF
影响CO_2吞吐采油效果的若干因素研究 被引量:38
11
作者 杨胜来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32-34,45,共4页
为了研究 CO2 吞吐的生产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进行了一系列室内实验 .着重研究吞吐时机(水驱后 CO2 吞吐 ,自喷后 CO2 吞吐 )、降压方式 (一次降压 ,多级降压 )、原油粘度 ( 1 1 .7,2 0 ,1 0 0 ,1430 ,2 5 4 0 m Pa·s)及 CO2 注入... 为了研究 CO2 吞吐的生产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进行了一系列室内实验 .着重研究吞吐时机(水驱后 CO2 吞吐 ,自喷后 CO2 吞吐 )、降压方式 (一次降压 ,多级降压 )、原油粘度 ( 1 1 .7,2 0 ,1 0 0 ,1430 ,2 5 4 0 m Pa·s)及 CO2 注入量、井底流压等因素对产油量的影响 .得到了实验条件下所研究的因素与周期产油量的关系曲线 .研究认为增加 CO2 注入量或降低井底流压、一次降压能够提高产油量 ;对稀油油藏 ,水驱后 CO2 吞吐的周期采出程度可达 2 %~ 3% ;对稠油则因其粘度的大小 ,换油率的大小不同而有差异 ,原油粘度增加吞吐效果变差 .该研究对 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吞吐 提高采收率 原油粘度 含油饱和度 自喷采油
下载PDF
超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开发合理界限研究 被引量:41
12
作者 陈民锋 莫小国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7-41,共5页
为在经济、技术允许的条件下 ,合理地开发超稠油油藏 ,增加可利用的储量资源 ,本文应用物理模拟、数值模拟方法 ,研究了达 9块超稠油的流体组成、粘温关系和油藏渗流特征 ,以及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注汽工艺参数对开采效果的影响。考虑... 为在经济、技术允许的条件下 ,合理地开发超稠油油藏 ,增加可利用的储量资源 ,本文应用物理模拟、数值模拟方法 ,研究了达 9块超稠油的流体组成、粘温关系和油藏渗流特征 ,以及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注汽工艺参数对开采效果的影响。考虑经济因素的影响 ,建立蒸汽吞吐开采目标优化函数 ,提出开发超稠油油藏的合理工作制度和技术经济界限。研究认为 ,在实施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时 ,应采取注高温、高干度、高强度的蒸汽和短周期、多周次的工作制度 ,同时在完井方式和注采工艺等方面采取配套措施 ,才能取得一定的效益。研究结果为该类油藏的热采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油藏 水平井 蒸汽吞吐开发 合理界限 研究 优选
下载PDF
稠油流变性的测量和研究 被引量:40
13
作者 邢义良 张丽华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25-27,共3页
用RV20旋转粘度计和地层条件毛细管流变仪测量了不同油田脱气稠油的流变性,研究了温度对稠油流变性的影响,建立了对应于不同温度的流变模式和适切的本构方程.指出对于稠油存在某一临界温度Tc,当温度高于Tc时,稠油可以视为... 用RV20旋转粘度计和地层条件毛细管流变仪测量了不同油田脱气稠油的流变性,研究了温度对稠油流变性的影响,建立了对应于不同温度的流变模式和适切的本构方程.指出对于稠油存在某一临界温度Tc,当温度高于Tc时,稠油可以视为牛顿流体;当温度低于Tc时,稠油存在初始剪切应力,可以用Bingham型本构方程描述.为了研究稠油在地层中的流变性,采用地层条件毛细管流变仪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流变性 测量 稠油油田开发
下载PDF
用分段回归方法计算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 被引量:41
14
作者 仿 张士诚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56,60,共4页
储层岩石的孔隙空间具有良好的分形特征,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可以用来定量描述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应用分形几何的原理,推导了储层岩石不同孔隙分布和毛细管压力曲线的分形几何模型。根据毛管压力曲线资料,用分段回归的方法计算了不同... 储层岩石的孔隙空间具有良好的分形特征,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可以用来定量描述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应用分形几何的原理,推导了储层岩石不同孔隙分布和毛细管压力曲线的分形几何模型。根据毛管压力曲线资料,用分段回归的方法计算了不同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计算结果表明,用分段回归方法计算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能更好地反映孔隙结构的实际情况。若孔隙大小相差不大,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相等或比较接近;若孔隙大小相差较大、非均质性较强,得到的孔隙结构分形维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储层岩石 毛细管压力曲线 毛管压力曲线 非均质性 定量描述 分段 大小 分形维数 孔隙分布
下载PDF
水平井五点井网的研究及对比 被引量:24
15
作者 程林松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7-31,共5页
基于拟三维求解思想,本文动用保角变换、汇源反映、叠加原理以及等值渗流阻力等渗流理论,对三种五点法水平井面积井网进行了研究。这里分别推得了各井网的产量、流场分布、渗流速度等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影响水平井产能因素。其结果... 基于拟三维求解思想,本文动用保角变换、汇源反映、叠加原理以及等值渗流阻力等渗流理论,对三种五点法水平井面积井网进行了研究。这里分别推得了各井网的产量、流场分布、渗流速度等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影响水平井产能因素。其结果可用于水平井油藏工程问题研究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井网 五点井网 采油井
下载PDF
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的分形表征 被引量:24
16
作者 仿 张士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36,共3页
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具有分形特征,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可以定量描述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和变化规律。应用分形几何的原理,根据储层岩石孔隙分布和毛细管压力曲线的分形几何模型,建立了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的分形表征方法。根据毛细管压力曲... 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具有分形特征,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可以定量描述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和变化规律。应用分形几何的原理,根据储层岩石孔隙分布和毛细管压力曲线的分形几何模型,建立了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的分形表征方法。根据毛细管压力曲线资料,应用该方法计算了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和各种特征参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在2到3之间,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储层岩石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与传统统计参数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该方法不仅简单易行,精度很高,并且使孔隙结构的特征参数从传统的定性描述转变为定量计算,对油田开发具有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分形维数 特征参数 毛细管压力 定量计算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油田注水开发状况 被引量:19
17
作者 陈民锋 张兴焰 《断块油气田》 CAS 2001年第2期27-30,共4页
运用模糊变换原理 ,确定了评判油田开发状况的步骤和计算方法 ,根据对实际油藏的分析 ,明确了影响油田开发状况的主要因素 ,并给出了评价结果 ,为油藏今后的开发调整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法 油田注水开发 最大隶属度原则 水驱 文13北块
下载PDF
油井开采过程中油层变形的流固耦合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董平川 徐小荷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6-10,共5页
在油气开采过程中 ,随着油气的不断采出 ,必然造成孔隙流体压力的逐渐降低 ,由此导致储层岩石骨架的有效应力增大 ,使得油层产生变形或压实。当油层产生变形或压实时 ,对油气生产将造成不利影响。比如 :使得油藏的渗透率降低 ,继而使油... 在油气开采过程中 ,随着油气的不断采出 ,必然造成孔隙流体压力的逐渐降低 ,由此导致储层岩石骨架的有效应力增大 ,使得油层产生变形或压实。当油层产生变形或压实时 ,对油气生产将造成不利影响。比如 :使得油藏的渗透率降低 ,继而使油井的产能降低 ,同时 ,油层的变形直接影响着油井和套管的变形与破坏等等。油气开采过程中油层的变形可以描述为三维变形场与三维流体流动场的耦合问题 ,利用可变形多孔介质中流体渗流的流固耦合有限元数值模型 ,对该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 ,获得了几个很有价值的结论 ,可以用来解释一些现场生产实际中出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石油开采 油层变形 有限元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水平井九点井网产能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春兰 程林松 +1 位作者 张丽华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56-58,共3页
从基本的渗流理论(保角变换、镜像反映、叠加原理等理论)出发,推导出了三种水平井九点井网产能计算公式,并与电解模型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公式具有一定的精度,完全可以满足工程的需要。
关键词 水平井 渗流 注水井 产能 井网
下载PDF
指进、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物理模拟 被引量:16
20
作者 朱九成 黄延章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54-158,共5页
在所建立的渗流平面物理模拟实验装置上,进行了不同油水粘度比,不同驱替速度下的水驱油实验。分析了指进、剩余油形成规律及对采出程度的影响。首次提出由于指进发育造成注入端及排液端附近的剩余油开采潜力,阐述了开采速度对采出程... 在所建立的渗流平面物理模拟实验装置上,进行了不同油水粘度比,不同驱替速度下的水驱油实验。分析了指进、剩余油形成规律及对采出程度的影响。首次提出由于指进发育造成注入端及排液端附近的剩余油开采潜力,阐述了开采速度对采出程度影响的临界特性、回流现象、不规则渗流场中指进的自相似性,出口端油流量的波动等。对相关的剩余油开采措施及在生产中提高采出程度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 剩余油 指进 收采率 驱替试验 物理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