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角化棘皮瘤消退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冰梅 程雪 +1 位作者 杨晶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83-87,共5页
角化棘皮瘤是好发于老年人曝光部位的上皮细胞肿瘤,临床行为表现为快速生长后能自行消退,其疾病分类学位于良性和恶性之间。角化棘皮瘤的消退可能与毛囊周期、细胞凋亡及机体的免疫功能相关。本文总结了诱导角化棘皮瘤消退的生物学机制,... 角化棘皮瘤是好发于老年人曝光部位的上皮细胞肿瘤,临床行为表现为快速生长后能自行消退,其疾病分类学位于良性和恶性之间。角化棘皮瘤的消退可能与毛囊周期、细胞凋亡及机体的免疫功能相关。本文总结了诱导角化棘皮瘤消退的生物学机制,如Wnt/维甲酸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p53、bcl-2、bcl-xL、bak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以及几种免疫相关细胞的作用机制。可以为角化棘皮瘤治疗方式及时机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化棘皮瘤 毛囊周期 细胞凋亡 免疫
下载PDF
米诺地尔溶液联合维生素D3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冰梅 +2 位作者 夏丽杰 程雪 张翰文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7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研究5%米诺地尔溶液外用并联合维生素D3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斑秃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脱发<50%头皮面积,病程在1年以内的斑秃患者9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5%米诺地尔溶液每日2次外用;治疗组47例,米诺地尔用法相同... 目的:研究5%米诺地尔溶液外用并联合维生素D3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斑秃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脱发<50%头皮面积,病程在1年以内的斑秃患者9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5%米诺地尔溶液每日2次外用;治疗组47例,米诺地尔用法相同,同时给予维生素D3注射液皮损内注射,每15天1次,两组均治疗2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新生毛发的面积、长度及密度,并对治疗效果做综合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87.2%)显著高于对照组(6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2,P<0.05);新生毛发面积、长度及密度比较,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12、2.52、4.40,P值均<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小。结论:米诺地尔溶液外用联合维生素D3注射液皮损内注射治疗斑秃快速、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维生素D3注射液 米诺地尔溶液
下载PDF
白癜风同形反应相关因素的多变量分析:一项针对217例患者的观察性研究
3
作者 曾悦 +6 位作者 刘付华 程雪 高琰 陈锦纯 李思 吴逸凡 邹先彪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1,共6页
目的研究白癜风中与同形反应(koebner phenomenon,KP)相关的因素。方法收集自2021年11月21日至2024年2月7日于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皮肤性病与医学美容科门诊就诊的217例白癜风患者信息,进行观察性研究。临床信息通过患者完成白癜风欧... 目的研究白癜风中与同形反应(koebner phenomenon,KP)相关的因素。方法收集自2021年11月21日至2024年2月7日于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皮肤性病与医学美容科门诊就诊的217例白癜风患者信息,进行观察性研究。临床信息通过患者完成白癜风欧洲工作组问卷和临床检查获得。从中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多因素分析以评估白癜风临床特征与KP的相关性。结果217例白癜风患者中男性123例(56.68%),女性94例(43.31%),平均就诊(29.17±15.56)岁,平均发病(25.85±14.86)岁,病程为24(6,72)个月。KP阳性病例116例,KP阴性病例101例。与KP阴性病例相比,KP阳性病例的年龄(P=0.002)、病程(P=0.007)、白斑数量(P<0.001)、体表面积(P=0.024)、甲状腺结节(P=0.001)和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P<0.001)显著增加。白癜风分型中,节段型白癜风(44例,43.56%)和未定类型白癜风(35例,34.65%)常见KP阴性患者,而非节段型白癜风(26例,22.41%)和混合型白癜风(68例,58.62%)在KP阳性患者中更常见(P<0.001)。疾病活动度(OR=3.598),病程(OR=1.006),年龄(OR=1.060),BSA(OR=3.921)和白斑数量(OR=3.901)与KP显著相关。结论KP对预测白癜风的进展期和临床病程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同形反应 观察性研究
下载PDF
感轻液体敷料在眼周汗管瘤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4
作者 张金芝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6期1954-1956,共3页
目的:探讨眼周汗管瘤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术后应用感轻液体敷料的临床疗效。方法:先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表面麻醉成功后再用超脉冲CO_(2)激光非接触式烧灼汗管瘤瘤体,直到瘤体基底部无肉眼可见的蜡黄色组织物。术后立即给予创面感轻液... 目的:探讨眼周汗管瘤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术后应用感轻液体敷料的临床疗效。方法:先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表面麻醉成功后再用超脉冲CO_(2)激光非接触式烧灼汗管瘤瘤体,直到瘤体基底部无肉眼可见的蜡黄色组织物。术后立即给予创面感轻液体敷料外涂,2次/d,2喷/次,直至创面愈合。结果:30例患者共452个瘤体完成治疗和随访。5例病例失访。其中404个瘤体疗效评价为优(89.38%),41个瘤体疗效评价为良(9.07%),7个瘤体疗效评价为差(1.55%)。结论: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术后联合感轻液体敷料外用,疗效确切,适合眼周汗管瘤的治疗,可以同时达到治疗目的和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激光 液体敷料 汗管瘤 盐酸奥布卡因凝胶
下载PDF
724例常见过敏性皮肤疾病患者过敏原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高琰 陈名华 +8 位作者 刘付华 程雪 陈锦纯 李思 刘超 孙仁山 曾悦 邹先彪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11期35-41,共7页
目的 了解深圳市常见过敏性皮肤疾病的过敏原分布状况,为不同过敏性皮肤疾病患者的环境过敏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皮肤科就诊的724例过敏性皮肤疾病患者,其中荨麻疹257例(35.5%)、皮炎... 目的 了解深圳市常见过敏性皮肤疾病的过敏原分布状况,为不同过敏性皮肤疾病患者的环境过敏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皮肤科就诊的724例过敏性皮肤疾病患者,其中荨麻疹257例(35.5%)、皮炎467例(64.5%),经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724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中,过敏原sI gE检测结果显示:过敏原阳性总检出率为62.6%,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53.9%高于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25.6%,其中尘螨组合(42.5%)、动物皮屑(13.1%)、蟑螂(10.1%)、牛奶(14.1%)、真菌组合(7.0%)是主要的过敏原。荨麻疹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67.7%)高于皮炎患者(5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原阳性率随着患者年龄增大而呈下降趋势,儿童组(≤14岁)阳性率最高,与青年组(14~≤35岁)及中老年组(35~≤70岁)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期最主要的食入性过敏原为牛奶和鸡蛋白,最主要的吸入性过敏原为尘螨和动物皮屑。慢性病程患者过敏原阳性率(70.7%)显著高于急性期患者(58.3%)。结论 深圳地区导致过敏性皮肤疾病的主要过敏原为尘螨、动物皮屑、蟑螂、牛奶和真菌组合。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病程的过敏原不同,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原 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 过敏性皮肤疾病
下载PDF
皮肤镜在头皮银屑病与头皮脂溢性皮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付华 +6 位作者 刘超 程雪 高琰 曾悦 李思 陈锦纯 邹先彪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11期42-45,共4页
目的 比较皮肤镜下头皮银屑病(scalp psoriasis,SP)和头皮脂溢性皮炎(scalp seborrheic dermatitis,SSD)的特征,以便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3年3月于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皮肤性病与医学美容科门诊就诊,经临床和皮肤... 目的 比较皮肤镜下头皮银屑病(scalp psoriasis,SP)和头皮脂溢性皮炎(scalp seborrheic dermatitis,SSD)的特征,以便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3年3月于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皮肤性病与医学美容科门诊就诊,经临床和皮肤镜确诊为SP与SSD的患者资料。头皮银屑病组(SP组)入组33例患者,头皮脂溢性皮炎组(SSD组)入组45例患者;累及其他部位SP组入组95例患者,累及其他部位SSD入组15例患者。比较组间患者皮损皮肤镜特征情况,研究指标为鳞屑颜色、血管排列模式、血管形态。结果SP组皮肤镜检查最显著的特征为白/银白色鳞屑(87.9%),低倍镜下为规则排列的红色点/球状血管(90.9%),高倍镜下为肾小球血管(87.6%),环状血管/发卡状血管(84.8%);SSD组主要表现为黄色鳞屑(80.0%)、分支血管(86.9%)、非典型血管(91.1%),两组皮肤镜特征表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累及其他部位SP组皮肤镜检查最显著的特征为白/银白色鳞屑(91.6%),低倍镜下为规则排列的红色点/球状血管(93.7%),高倍镜下为肾小球血管(90.5%),环状血管/发卡状血管(88.4%);累及其他部位SSD组主要表现为黄色鳞屑(73.3%)、分支血管(73.3%)、非典型血管(86.7%),两组皮肤镜特征表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肤镜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实用的方法可辅助鉴别头皮银屑病和头皮脂溢性皮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银屑病 头皮脂溢性皮炎 皮肤镜 血管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套管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 被引量:3
7
作者 徐明艳 +2 位作者 夏丽杰 张翰文 梅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期129-131,共3页
目的分析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与套管针联合应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患者60例,分为基础组(常规治疗)和联合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与套管针联合治疗)。观察两组... 目的分析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与套管针联合应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患者60例,分为基础组(常规治疗)和联合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与套管针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相对比基础组,联合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认知、物质生活评分、神经症状缓解时间及治愈时间更为优异(P<0.05)。结论在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治疗期间,应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与套管针联用治疗相对比单一性应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不仅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保障,而且有效缩短患者神经疼痛及治愈时间,为患者早期康复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套管针 带状疱疹 后遗症 神经痛 治疗
下载PDF
司库奇尤单抗治疗湿疹样银屑病1例
8
作者 李思 +5 位作者 刘付华 程雪 高琰 曾悦 陈锦纯 邹先彪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11期110-114,共5页
典型的银屑病皮肤特征较易识别,但部分患者常常出现不典型表现,伴发湿疹样改变,表现为湿疹样银屑病。目前,湿疹样银屑病诊断与治疗证据尚不充足,本篇文章报道司库奇尤单抗治疗湿疹样银屑病1例,以期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银屑病 湿疹 湿疹样银屑病 司库奇尤单抗
下载PDF
探讨共刺激分子PD—L1、PD—L2和B7—H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病理特征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祁紫娟 于丹 +3 位作者 周照旭 吴鹤鸣 姜虹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第16期88-89,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宫颈癌患者的共刺激分子PD-L1、PD-L2和B7-H4表达情况,对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的宫颈癌患者进行分析,试验组有35例患者,对照组有34例患者.结果:正常的宫颈中PD-L1、B7-H4没有表达,上皮细胞... 目的:研究分析宫颈癌患者的共刺激分子PD-L1、PD-L2和B7-H4表达情况,对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的宫颈癌患者进行分析,试验组有35例患者,对照组有34例患者.结果:正常的宫颈中PD-L1、B7-H4没有表达,上皮细胞瘤变组织的PD-L2和B7-H4值和对照组存在差异性(P<0.05);肿瘤浸润超过10mm的组织,PD-L1的表达比低于10mm的组织要高(P<0.05);淋巴转移患者的PD-L2的表达比无转移患者要高(P<0.05);淋巴癌宫颈组织的B7-H4比淋巴转移患者要高(P<0.05).结论:宫颈癌会出现PD-L1、PD-L2和BT-H4高表达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刺激分子 PD-L1 PD-L2 B7-H4 宫颈癌
下载PDF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四肢顽固性皮肤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冰梅 +2 位作者 夏立杰 程雪 郭亚南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第8期165-167,共3页
目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四肢顽固性皮肤病临床研究。方法选取研究时间段为2016年8月-2019年5月,以该院在此期间收治的100例四肢顽固性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之间的差异分为50例常规组和50例实验组。采用复... 目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四肢顽固性皮肤病临床研究。方法选取研究时间段为2016年8月-2019年5月,以该院在此期间收治的100例四肢顽固性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之间的差异分为50例常规组和50例实验组。采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为常规组;采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穴位注射进行治疗的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后不同期间出现的瘙痒症状、皮肤生理功能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实施治疗后,实验组第3周瘙痒评分(0.851±0.121)分、第6周瘙痒评分(0.113±0.026)分,明显优于常规组(1.675±0.316)分、(1.022±0.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19、147.420,P<0.05)。实验治疗有效率(98.00%)优于常规组(86.00%),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P<0.05)。结论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四肢顽固性皮肤病有着明显的疗效,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提升患者的康复效率,促进患者后期更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穴位注射治疗 四肢顽固性皮肤病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东北地区糖尿病患者皮肤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冰梅 +2 位作者 夏立杰 程雪 郭亚南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第13期37-39,共3页
目的分析东北地区糖尿病患者皮肤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该研究抽选东北地区113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样本抽选时间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掌握其皮肤病患病情况,并且分析导致... 目的分析东北地区糖尿病患者皮肤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该研究抽选东北地区113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样本抽选时间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掌握其皮肤病患病情况,并且分析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皮肤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其中真菌感染占比>湿疹炎占比>细菌感染占比>瘙痒症占比>荨麻疹占比>非念珠菌性擦烂红斑占比>皮赘占比与黄皮肤占比>胫前色素斑占比>过敏性紫癜占比与皮肤淀粉样变性占比,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东北地区糖尿病患者发生皮肤病同糖尿病并发症、高血压以及血脂异常因素之间有密切关联。结论东北地区糖尿病患者皮肤病主要以真菌感染为主,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糖尿病并发症为导致患者出现皮肤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糖尿病 皮肤病 患病率 相关危险因素
下载PDF
银屑病并发砷角化病二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冰梅 杨晶 +2 位作者 李黎 尤海燕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第1期56-56,60,共2页
砷角化病(arsenical keratosis)多由于饮用被砷污染的水源、职业接触、以及服用含砷剂药物所引起。近年来,由于医源性药物因素(如含雄黄的中药"健儿药丸"、"消银散"等)而引起发病者时有报道,近日我科诊治2例因长期服用中药引起... 砷角化病(arsenical keratosis)多由于饮用被砷污染的水源、职业接触、以及服用含砷剂药物所引起。近年来,由于医源性药物因素(如含雄黄的中药"健儿药丸"、"消银散"等)而引起发病者时有报道,近日我科诊治2例因长期服用中药引起砷角化病患者,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例1,男,22岁。因全身皮肤色素异常3年,掌跖角化性丘疹2年余来我科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角化病 银屑病 并发 皮肤色素异常 长期服用 职业接触 药物因素 临床资料
下载PDF
Bcl-2、CD10、CD34、CK15表达在基底细胞癌和毛发上皮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冰梅 +3 位作者 夏丽杰 李黎 张翰文 程雪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观察Bcl-2、CD10、CD34、CK15在基底细胞癌(BCC)和毛发上皮瘤(TE)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两种肿瘤诊断和鉴别中的作用。方法:对确诊的36例BCC和16例TE石蜡包埋标本行Bcl-2、CD10、CD34、CK15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在肿瘤细胞及其周围间质... 目的:观察Bcl-2、CD10、CD34、CK15在基底细胞癌(BCC)和毛发上皮瘤(TE)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两种肿瘤诊断和鉴别中的作用。方法:对确诊的36例BCC和16例TE石蜡包埋标本行Bcl-2、CD10、CD34、CK15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在肿瘤细胞及其周围间质中的表达。结果:在BCC和TE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Bcl-2(栅栏状模式):0、68.75%;CD10(肿瘤细胞染色):72.22%、12.50%;CD10(间质染色)2.78%、62.50%;CD34:0、12.5%;CK15:5.56%、56.25%,其中Bcl-2、CD10、CK15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CD34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灵敏度:CD10(肿瘤细胞染色)72.22%>Bcl-2(68.75%)>CD10(间质染色)62.50%>CK15(56.25%)。特异性:Bcl-2(100%)>CD10(间质染色)97.22%>CK15(94.44%)>CD10(肿瘤细胞染色)87.50%。准确度:Bcl-2(90.38%)>CD10(间质染色)86.54%>CK15(82.69%)>CD10(肿瘤细胞染色)65.38%。阳性预测值:Bcl-2(100%)>CD10(肿瘤细胞染色)92.86%>CD10(间质染色)90.91%>CK15(81.82%)。阴性预测值:Bcl-2(87.80%)>CD10(间质染色)85.37%>CK15(82.92%)>CD10(肿瘤细胞染色)58.33%。结论:Bcl-2、CD10在BCC和TE中表达模式的差异,以及CK15在TE中高表达,有助于这两种肿瘤的鉴别诊断,CD34对于鉴别BCC和TE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 CD10 CD34 CK15 基底细胞癌 毛发上皮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角化棘皮瘤与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研究
14
作者 刘冰梅 杨晶 +4 位作者 李丽丽 赵丽萍 乔适 尤海燕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85-491,共7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53、bcl-2、Ki-67和细胞凋亡在角化棘皮瘤(Keratoacanthoma,KA)和高分化鳞状细胞癌(Well-differentiate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DS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和末...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53、bcl-2、Ki-67和细胞凋亡在角化棘皮瘤(Keratoacanthoma,KA)和高分化鳞状细胞癌(Well-differentiate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DS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和末端特异性DNA标记技术检测44例角化棘皮瘤、20例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标本中p53、bcl-2、Ki-67和细胞凋亡的表达情况。结果 KA增生期、成熟期和消退期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23%、26.18%和6.52%,低于WDSCC 41.82%。 KA各期分别与WDSCC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i-67的表达强度和模式同p53相似,p53表达率与Ki-67表达率呈正相关( r=0.986,P<0.001);KA中仅1例基底层见bcl-2弱阳性表达,WDSCC中2例表达呈弱阳性;KA的平均凋亡率(21.72%)明显高于WDSCC(9.9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凋亡率与增殖率(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r=-0.824,P<0.001)。结论增生和凋亡同时存在于KA中,早期增生占优势,而消退期凋亡占优势,最终导致KA的自然消退。 p53、Ki-67以及细胞凋亡的表达对临床鉴别KA与WDSCC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化棘皮瘤 鳞状细胞癌 p53 bcl-2 KI-67
下载PDF
胰腺癌脐周转移一例
15
作者 刘冰梅 李晓捷 +2 位作者 杨晶 夏丽杰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第2期73-73,86,共2页
胰腺癌继发脐转移临床上十分少见,本文报道1例胰腺癌转移至脐周的病例。临床资料患者,女,57岁。因腹胀伴腹痛10余天来我院消化内科就诊,并以"腹痛待查?"收入院。入院查体时发现脐部有一肿块,请皮肤科会诊。询问病史及查体,该患一个... 胰腺癌继发脐转移临床上十分少见,本文报道1例胰腺癌转移至脐周的病例。临床资料患者,女,57岁。因腹胀伴腹痛10余天来我院消化内科就诊,并以"腹痛待查?"收入院。入院查体时发现脐部有一肿块,请皮肤科会诊。询问病史及查体,该患一个半月前无明显诱因,脐部出现黄豆大孤立结节,红褐色、质硬、无自觉症状,未予治疗。结节渐增大至货币大、呈暗红色并突出皮肤表面,中心处破溃形成溃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皮肤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