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幼儿园保教关系新论 被引量:13
1
作者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7-12,共6页
保教工作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保教关系的状态是保教质量的重要表现。梳理学术可知,保教关系经历了从"倾斜式"、"并列式"的界限分明到模糊界限的"融合式",再进一步渗透深化的历程。但不管是"倾斜式&q... 保教工作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保教关系的状态是保教质量的重要表现。梳理学术可知,保教关系经历了从"倾斜式"、"并列式"的界限分明到模糊界限的"融合式",再进一步渗透深化的历程。但不管是"倾斜式"、"并列式"亦或是"融合式"的保教关系均存在一定的局限和现实问题。笔者认为结合了"完整儿童"的特点,追求保与教平等且相融状态的"一体式"保教关系是幼儿园保教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较之"倾斜式"和"融合式"更为科学的关系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保教活动 保教关系 保教并重 保教结合 保教一体
下载PDF
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的人学思考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静 罗运龙 《教师教育学报》 2015年第5期7-13,共7页
对“人”的考量是道德和师德建设的应有逻辑起点.马克思人学理论系统地回答了人的存在、本质和发展问题,为师德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导向.从马克思人学理论的角度观照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的问题,发现其正遭遇着“人学空场”的困... 对“人”的考量是道德和师德建设的应有逻辑起点.马克思人学理论系统地回答了人的存在、本质和发展问题,为师德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导向.从马克思人学理论的角度观照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的问题,发现其正遭遇着“人学空场”的困境:师德规范的价值取向与幼儿教师实际脱节;师德建设的环境支持忽视了幼儿教师的本性;师德建设的实施过程轻视了幼儿教师的主体性等.因此,幼儿教师师德建设应走“人学在场”式的建设之路,即以现实中的教师为本,用人性化的手段,建构起“规范中重视人,环境中温暖人,工作中信任人”的长效机制,从而保证幼儿教师的生命在场,满足幼儿教师的合理需求,凸显幼儿教师的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教师 师德 师德建设 马克思人学理论
下载PDF
挑战与突破:从多元文化视角透析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发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6-149,共4页
多元文化是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重要视角,是践行学前教育公平的迫切追求。多元文化视域下幼儿教师面临的挑战是拥有"四维立体式结构"的专业素质,即公平平等的理念、多元结构的知识、人文关怀的情意、差异教育的能力。为应... 多元文化是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重要视角,是践行学前教育公平的迫切追求。多元文化视域下幼儿教师面临的挑战是拥有"四维立体式结构"的专业素质,即公平平等的理念、多元结构的知识、人文关怀的情意、差异教育的能力。为应对挑战,培养幼儿教师的多元文化素质,需借鉴"他山之石"和"螺旋式"等革新职前培养模式;立足本土实际,确立"一体化"的职后培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 幼儿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教育
原文传递
幼儿园“开放式大课程”的内涵与实践探索——基于保教一体化背景的理念要求 被引量:5
4
作者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0期58-62,共5页
保教一体化作为国际性的发展潮流,既是"完整幼儿"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当前幼儿园小学化的"一剂良药"。应对保教一体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挑战,需改革旧有的课程模式,实施"开放式大课程"... 保教一体化作为国际性的发展潮流,既是"完整幼儿"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当前幼儿园小学化的"一剂良药"。应对保教一体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挑战,需改革旧有的课程模式,实施"开放式大课程"。开放式大课程具有重视把隐性课程纳入显性课程的课程思维、强调自由非固化的时间节奏和建构开放生活化的空间场域的特点。实施开放式大课程,应建构起由师幼共同编制、有机联系的主题式课程设计;采取立体式的课程架构,在不同时机,采用不同方式地实施保育和教育;形成渗透式、对话式的课程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保教 保教一体化 开放式大课程
下载PDF
全阅读教育理念下的早期亲子阅读指导策略 被引量:5
5
作者 罗运龙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4年第11期75-77,共3页
基于全语言教育的全阅读教育理念,促进早期亲子阅读,需要创设全息化的家庭物质环境,营造温暖的阅读精神氛围,灵活采用多元的阅读方式,拓宽阅读对象,从而使亲子阅读成为兼顾知识与兴趣、物质与精神、人与自然的“悦读”。
关键词 幼儿 阅读能力 全阅读教育 亲子阅读 阅读指导
下载PDF
婴幼儿家庭亲子阅读策略思考——基于互动式分享阅读理念
6
作者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96-99,共4页
早期阅读中亲子良性互动,有利于建构安全依恋、激发阅读兴趣和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现实中婴幼儿家庭亲子阅读存在:不愿参与,让手机电视代替;不明价值,忽视婴幼儿阅读特点;不懂引导,缺乏有效互动的方法;不会延伸,较少积极反馈和拓展等问... 早期阅读中亲子良性互动,有利于建构安全依恋、激发阅读兴趣和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现实中婴幼儿家庭亲子阅读存在:不愿参与,让手机电视代替;不明价值,忽视婴幼儿阅读特点;不懂引导,缺乏有效互动的方法;不会延伸,较少积极反馈和拓展等问题。针对现实问题,本研究提出在婴幼儿亲子阅读中,家长应做好参与者、引路人、支持者和游戏伙伴,以情感激发兴趣,选适宜内容吸引参与,用问题和游戏盘活互动,让趣味延伸巩固习惯,从而让婴幼儿想读、爱读、乐读和悦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家庭 互动分享阅读 亲子阅读策略
下载PDF
法治视野下幼儿教师师德建设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静 童宏亮 +1 位作者 王萍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6-109,共4页
以法治推进幼儿教师队伍师德建设是施行依法执教的应有之义,这取决于法治与德治的逻辑关系以及幼儿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实践诉求与现实困境。加强学前教育立法进程,构建有效的教师职业宣誓制度,提高幼儿教师的法律素养,是幼儿教师队伍师... 以法治推进幼儿教师队伍师德建设是施行依法执教的应有之义,这取决于法治与德治的逻辑关系以及幼儿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实践诉求与现实困境。加强学前教育立法进程,构建有效的教师职业宣誓制度,提高幼儿教师的法律素养,是幼儿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可行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幼儿教师 师德建设
原文传递
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以人类发展生态学微观系统为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罗运龙 《学园》 2014年第29期160-161,共2页
以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为视角,考察了环境对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影响因素。在微系统中,对儿童社会文明礼貌行为影响较大的为家庭生态系统(亲子互动、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和幼儿园生态系统,其中幼儿园生态系统又可细分为同伴互动子系统... 以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为视角,考察了环境对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影响因素。在微系统中,对儿童社会文明礼貌行为影响较大的为家庭生态系统(亲子互动、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和幼儿园生态系统,其中幼儿园生态系统又可细分为同伴互动子系统(同伴关系、混龄交往)和师生互动子系统(教师的文明礼貌行为、互动时间与频率、师幼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礼貌行为 生态系统 环境
原文传递
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身体迷失”现象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罗运龙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年第1期61-66,共6页
在保教实践中存在着幼儿"身体迷失"的现象,即幼儿身体锻炼的时间和强度不够,有伤害幼儿身体的虐童现象,有违背或忽视幼儿身体发展规律的教育行为,过度规训幼儿身体等。造成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身体迷失"的主要原因有... 在保教实践中存在着幼儿"身体迷失"的现象,即幼儿身体锻炼的时间和强度不够,有伤害幼儿身体的虐童现象,有违背或忽视幼儿身体发展规律的教育行为,过度规训幼儿身体等。造成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身体迷失"的主要原因有:成人认识的"偏差",潜意识中对幼儿身体地位、范畴和功能的理解有偏差;实践中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的"误读"和过度整合;管理制度中保教分离的旧疾。问题解决主要对策是:反思教育观念,用整体的眼光看待幼儿;实施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践行一体化制度,营造保教平等融合的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 科学保教 幼儿身体 学前教育
原文传递
阿德勒社会兴趣理论对幼儿入园适应的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静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2015年第6期20-23,共4页
阿德勒社会兴趣理论对个体社会性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社会兴趣理论分析幼儿入园适应问题,以期深入剖析幼儿入园不适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并从社会兴趣发生的两大重要场域——家庭和幼儿园出发,提出激... 阿德勒社会兴趣理论对个体社会性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社会兴趣理论分析幼儿入园适应问题,以期深入剖析幼儿入园不适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并从社会兴趣发生的两大重要场域——家庭和幼儿园出发,提出激发、培养幼儿社会兴趣的策略,以发挥社会兴趣对幼儿行为的驱动作用,缩短幼儿的入园适应期,减少幼儿的入园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园适应 阿德勒 社会兴趣 家园合作
原文传递
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人类发展生态学视角
11
作者 罗运龙 《青年与社会(下)》 2014年第8期260-261,共2页
以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为视角,总结了影响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微系统中,对儿童社会文明礼貌行为影响较大的为家庭生态系统(亲子互动、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和幼儿园生态系统,其中幼儿园生态系统又可细分为同伴互动子... 以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为视角,总结了影响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微系统中,对儿童社会文明礼貌行为影响较大的为家庭生态系统(亲子互动、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和幼儿园生态系统,其中幼儿园生态系统又可细分为同伴互动子系统(同伴关系、混龄交往)和师生互动子系统(教师的文明礼貌行为、互动时间与频率、师幼关系)。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关注中系统、外系统和宏观系统的影响,考察微系统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礼貌行为 生态系统 环境
下载PDF
幼儿入园焦虑的生态环境解析
12
作者 童宏亮 王萍 《特立学刊》 2015年第3期28-31,43,共5页
幼儿入园焦虑的缓解与否将影响其未来的心理发展。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的层面,忽视了问题发生场域的整体性与开放性,只能“治标”,没有从根本上有效解决该问题。而幼儿所处的生态环境是幼儿入园焦虑发生的即时场域,基于人类发... 幼儿入园焦虑的缓解与否将影响其未来的心理发展。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的层面,忽视了问题发生场域的整体性与开放性,只能“治标”,没有从根本上有效解决该问题。而幼儿所处的生态环境是幼儿入园焦虑发生的即时场域,基于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植根于微观、中间、外层以及宏观系统之间的有效联接而生发出的经验,构建生态和谐的学前教育社会支持系统是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长久之策,方能“治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入园焦虑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影响因素—人类发展生态学视角
13
作者 罗运龙 《中国家庭教育》 2014年第3期53-56,共4页
以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为视角,考察了环境对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影响因素。在微系统中,对儿童社会文明礼貌行为影响较大的为家庭生态系统(亲子互动、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和幼儿园生态系统,其中幼儿园生态系统又可细分为同伴互动子系... 以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为视角,考察了环境对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影响因素。在微系统中,对儿童社会文明礼貌行为影响较大的为家庭生态系统(亲子互动、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和幼儿园生态系统,其中幼儿园生态系统又可细分为同伴互动子系统(同伴关系、混龄交往)和师生互动子系统(教师的文明礼貌行为、互动时间与频率、师幼关系)。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关注中系统、外系统和宏观系统的影响,考察微系统的动态变化以及制定系统的教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礼貌行为 生态系统 环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