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士灾害准备度研究现状的探讨与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谢海香 叶丽萍 +2 位作者 江帆 陈庆铃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8年第12期704-706,共3页
护士作为医疗灾害救援中的一员,是灾害的重要应对者且在灾害救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灾害护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灾害救援水平。本文介绍了四种灾害准备度常用测评工具,分析护士灾害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现状,并提出提升灾害准备... 护士作为医疗灾害救援中的一员,是灾害的重要应对者且在灾害救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灾害护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灾害救援水平。本文介绍了四种灾害准备度常用测评工具,分析护士灾害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现状,并提出提升灾害准备度的建议,以期对我国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灾害准备度 应急 灾害护理能力
下载PDF
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江帆 叶丽萍 +3 位作者 孙克玉 谢海香 王瑞 《护士进修杂志》 2022年第18期1682-1684,共3页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2020年6月31日于我院接受静脉溶栓的7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救治流程。将2020年7月1日—2021年6月31日的85例接受静...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2020年6月31日于我院接受静脉溶栓的7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救治流程。将2020年7月1日—2021年6月31日的85例接受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比较2组静脉溶栓流程中各环节所需时间及医护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到院至影像检查平均时间、影像检查至静脉溶栓平均时间、发病至到院平均时间、到院至静脉溶栓平均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在记录便捷、数据统计和医疗安全方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可以提高静脉溶栓的救治时效性和医护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卒中中心 急救系统 静脉溶栓
下载PDF
临床护士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科研培训中体验的质性研究
3
作者 王瑞 +5 位作者 顾明杰 江帆 孙克玉 曹爱丽 叶丽萍 范梅梅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878-1881,共4页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参与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科研培训的真实体验,为完善和持续开展临床护士科研培训提供参考。方法对某综合性三级医院参与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科研培训的12名临床护士进行半结构访谈。结果提炼出在主动学习中满足求知欲...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参与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科研培训的真实体验,为完善和持续开展临床护士科研培训提供参考。方法对某综合性三级医院参与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科研培训的12名临床护士进行半结构访谈。结果提炼出在主动学习中满足求知欲、在解决任务中提升自信心、在团队协作中增强行动力三个主题。结论基于任务驱动的科研培训能促进临床护士自主学习,增强科研自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临床护士的护理科研培训需求,可为临床护士科研培训模式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法 科研能力 护士 质性研究
原文传递
集束化管理对护生针刺伤发生状况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丰全霞 谢海香 +1 位作者 陈庆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2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在预防急诊抢救室实习护生针刺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急诊抢救室实习的10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在预防急诊抢救室实习护生针刺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急诊抢救室实习的10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入科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入科宣教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管理。比较两组护生在抢救室实习结束时针刺伤发生率和针刺伤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结果观察组护生针刺伤发生率(4%)明显低于对照组(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预防针刺伤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在降低急诊抢救室实习护生针刺伤率有较好的效果,并能提高护生预防针刺伤的知识、改善对预防针刺伤的态度,并提升护生预防针刺伤规范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 针刺伤 护生 循证护理 急诊 知信行
下载PDF
创伤协调护士联合创伤套餐医嘱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曹清莲 +1 位作者 江帆 谢海香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1年第9期1223-1226,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协调护士联合创伤套餐医嘱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至2019-12在本院接受抢救治疗的严重创伤患者222例。按照救治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110)和观察组(n=112),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会诊模式。观察... 目的探讨创伤协调护士联合创伤套餐医嘱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至2019-12在本院接受抢救治疗的严重创伤患者222例。按照救治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110)和观察组(n=112),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会诊模式。观察组在采取创伤协调护士联合创伤套餐医嘱救治模式。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插气管时间、首次输血时间、首次CT检查时间和送检血型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比较而言,抢救的主要时间明显降低(P<0.05)。结论创伤协调护士联合创伤套餐医嘱在急诊抢救严重创伤患者时,能够使得救治患者的时间得到有效减短,提高救治成功率,具有明显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创伤协调护士 套餐医嘱
下载PDF
基于多学科合作的急诊信息化采血管理对血标本送检时效性和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谢海香 江帆 +1 位作者 曹爱丽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S02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合作的急诊信息化采血管理对急诊患者血标本送检时效性和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该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1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4月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552),2023年1-4月的患者设为观察组(n=548)...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合作的急诊信息化采血管理对急诊患者血标本送检时效性和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该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1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4月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552),2023年1-4月的患者设为观察组(n=548),对照组采用常规采血流程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多学科合作的急诊信息化采血管理,对两组血标本送检时效性、血标本合格率和血标本延时送检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入抢救室时间至血标本采集送出时间(T入-出)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标本签收至检验科出具报告时间(T签-出)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标本延时送检率低于对照组,血标本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采血信息化流程管理可以提高急诊采血时效性,降低血标本送检延时率,提高血标本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信息化管理 风险管理 采血 护理安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