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后耐药的肺腺癌患者二次组织活检与外周血基因特征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杨会珍 +3 位作者 张晓菊 张茜茜 安云霞 马芸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治疗后耐药的肺腺癌患者行二次组织活检并采集外周血标本进行基因检测,分析二次组织活检与外周血标本基因特征的一... 目的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治疗后耐药的肺腺癌患者行二次组织活检并采集外周血标本进行基因检测,分析二次组织活检与外周血标本基因特征的一致性。方法EGFR-TKIs治疗后耐药的原发性肺腺癌患者37例,均行二次组织活检并采集外周血标本,应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肺癌常见的10个基因突变情况,分析二次组织活检与外周血标本基因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二次组织活检EGFR基因T790M突变18例(48.6%),均合并初始EGFR基因敏感位点突变,未合并其他基因突变;另19例二次组织活检EGFR基因T790M突变阴性患者均合并初始EGFR基因敏感位点突变,其中4例合并TP53基因突变,1例合并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α(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catalytic subunitα,PIK3CA)基因突变,1例合并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KRAS)基因突变,1例合并间变性大细胞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突变。外周血EGFR基因T790M突变12例(32.4%),其中7例合并初始EGFR基因敏感位点突变,未合并其他基因突变;另25例外周血EGFR基因T790M突变阴性患者中,18例合并初始EGFR基因敏感位点突变,9例合并TP53基因突变,2例合并PIK3CA基因突变,1例合并KRAS基因突变,1例合并ALK基因突变。外周血标本检出的EGFR基因T790M突变12例均在组织活检标本中检出,以组织活检标本基因检测结果为参照,外周血标本EGFR基因T790M突变一致性为66.7%(12/18);组织活检标本EGFR基因T790M突变阳性率(48.6%)与外周血标本(3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EGFR基因突变外,其他9种基因突变于外周血标本中共检出13例,其中7例在组织活检标本中检出,基因突变一致性为53.8%(7/13)。二次组织活检标本TP53基因突变阳性率(10.8%)与外周血标本(2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耐药 二次组织活检 二代基因测序
原文传递
基于物联网的信息化平台在慢阻肺患者筛查与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一兰 +4 位作者 徐志伟 安云霞 张晓菊 郭智萍 刁琳琪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350-355,共6页
目的分析基于物联网的信息化平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筛查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以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在河南省慢阻肺防治中心架构内的全省33家综合医院及289家基层医院覆盖社区内参加筛查的1... 目的分析基于物联网的信息化平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筛查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以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在河南省慢阻肺防治中心架构内的全省33家综合医院及289家基层医院覆盖社区内参加筛查的151062例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肺功能仪,对慢阻肺筛查问卷(COPD-SQ)≥16分者(高危人群)行肺功能检查,通过信息化平台内结构化数据对人群进行评估和管理。描述筛查人群和慢阻肺患者的分布特征和随访情况,分析该策略在患者筛查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信息化平台内151062例居民基本资料完整并且完成问卷筛查,慢阻肺高危人群占筛查人群的26.5%(40042/151062);50%以上存在呼吸道症状,如慢性咳嗽(59.4%)或气促(77.6%);高危人群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0岁后更为显著;吸烟指数≥600者高危人群比例显著高于不吸烟人群(77.1%比16.4%);生物燃料暴露(61.3%比22.1%)及呼吸疾病家族史(64.2%比22.6%)与高危人群比例增加有关(均P<0.001)。5268例经肺功能检查诊断为慢阻肺,高危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27.8%(5268/18965);男性患病率34.0%(3942/11588)高于女性18.0%(1326/7377);2950例(56.0%)至少完成1次症状随访,510例(9.7%)完成1次以上肺功能随访。结论基于物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慢阻肺筛查和管理策略有助于提高慢阻肺筛查效率,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随访不连续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物联网 信息化平台 筛查与管理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便携式肺功能仪在某社区40岁以上人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程艳芳 郭慧 +2 位作者 乔敬敬 田晓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420-423,共4页
目的 通过便携式肺功能仪对郑州市文化路社区40岁以上人群肺通气功能情况进行筛查,探讨便携式肺功能仪在社区的应用及意义。方法 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使用便携式肺功能仪对文化路社区40岁以上的842名居民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判读肺通气... 目的 通过便携式肺功能仪对郑州市文化路社区40岁以上人群肺通气功能情况进行筛查,探讨便携式肺功能仪在社区的应用及意义。方法 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使用便携式肺功能仪对文化路社区40岁以上的842名居民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判读肺通气功能报告,对不同年龄组、性别等居民的肺功能异常检出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肺通气功能异常总检出率为38.48%,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男性以40~49岁组检出率最高,女性以60~69岁组检出率最高,男、女均以50~59岁组检出率最低。50~59岁组、≥70岁组男性肺通气功能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气道功能障碍总检出率为61.05%,男性40~49岁组、≥70岁组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05),女性60~69岁组检出率高于男性(P<0.05)。结论 郑州市文化路社区40岁以上人群肺通气功能、小气道障碍检出率较高,便携式肺功能仪可应用于社区肺功能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肺功能仪 肺通气功能 社区筛查
下载PDF
IgE介导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王月霞 +3 位作者 李赛赛 胡静静 任红岩 安云霞 《中国实用医刊》 2023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77例,按照血清总IgE结果分为IgE介导组(51例)及非IgE介导组(26例),检...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77例,按照血清总IgE结果分为IgE介导组(51例)及非IgE介导组(26例),检测两组FeNO、血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中性粒细胞水平及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肺通气功能指标,采用Spearman检验对FeNO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肺功能各项指标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gE介导组FeNO水平、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高于非IgE介导组(P<0.05);IgE介导组存在小气道功能障碍,且住院时间长于非IgE介导组(P<0.05)。哮喘患者血清总IgE水平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百分比、FeNO呈正相关(r=0.66、0.62、0.37,P均<0.05)。IgE介导组FeNO水平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呈正相关(P<0.05),FeNO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及支气管舒张试验用药前后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的改变量、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的改变量及气道舒张反应改善率未见相关性(P>0.05),非IgE介导组FeNO与上述指标均未见相关性(P均>0.05)。结论IgE介导的哮喘患者气道炎症水平明显增高,且易存在小气道功能障碍,可能与IgE诱导嗜酸性粒细胞活性增加、FeNO的产生增多、气道炎症水平升高有关,需在疾病早期控制患者气道炎症水平,避免肺功能进一步下降,但FeNO对于间接反映气道可逆性的价值较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气道炎症 免疫球蛋白E 嗜酸性粒细胞 肺功能
原文传递
基于CT支气管定量特征的哮喘预测模型的构建
5
作者 刘海洋 +1 位作者 徐志伟 张晓菊 《医药论坛杂志》 2021年第10期12-17,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支气管定量特征的哮喘预测模型,为哮喘筛查提供新的辅助手段。方法选择2019年1月~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的22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及24例健康体检者,所有患者均行肺功能检查、胸部CT、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及常规血液... 目的构建基于支气管定量特征的哮喘预测模型,为哮喘筛查提供新的辅助手段。方法选择2019年1月~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的22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及24例健康体检者,所有患者均行肺功能检查、胸部CT、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及常规血液学检查,通过数字肺TM影像分析系统对患者CT中支气管树进行三维重建及特征量化,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后退法(LR)筛选预测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基于支气管定量特征的logistic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模型准确度及稳定性。结果随着支气管代数的增加,哮喘组与对照组的管腔内面积(LA/BSA)、管壁横截面积(WA/BSA)、管腔内径(L/BSA)逐渐下降,管壁面积比(WA%)逐渐增加。在同代水平上,哮喘组LA/BSA、L/BSA小于对照组,T/D(%)、WA%大于对照组,在第六代及以后支气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FeNO、过敏性鼻炎病史和T/D(%),外部验证ROC曲线下面积为0.808,敏感度为0.636,特异度为0.889。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模型对预测哮喘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作为哮喘筛查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气道重塑 CT支气管定量特征 logistic风险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