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约4900年前东亚和东南亚枢纽地区狩猎采集向农业的转变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敏敏 卢敏霞 +17 位作者 孙瑞 朱忠华 Dorian Q.Fuller 郭健新 何光林 杨晓敏 谭玲玲 芦永秀 董佳佳 刘睿良 杨继帅 李波 郭天南 李小瑞 张颖 王传超 董广辉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03-113,共11页
The southward expansion of East Asian farmers profoundly influenced the social evolution of Southeast Asia by introducing cereal agriculture.However,the timing and routes of cereal expansion in key regions are unclear... The southward expansion of East Asian farmers profoundly influenced the social evolution of Southeast Asia by introducing cereal agriculture.However,the timing and routes of cereal expansion in key regions are unclear due to limited empirical evidence.Here we report macrofossil,microfossil,multiple isotopic(C/N/Sr/O)and paleoproteomic data directly from radiocarbon-dated human samples,which were unearthed from a site in Xingyi in central Yunnan and which date between 7000 and 3300 a BP.Dietary isotopes reveal the earliest arrival of millet ca.4900 a BP,and greater reliance on plant and animal agriculture was indicated between 3800 and 3300 a BP.The dietary differences between hunter-gatherer and agricultural groups are also evident in the metabolic and immune system proteins analysed from their skeletal remains.The results of paleoproteomic analysis indicate that humans had divergent biological adaptations,with and without farming.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isotopes,archaeobotanical data and proteomics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to documenting dietary and health changes across major subsistence trans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TOPES PROTEOMICS YUNNAN MILLET Agricultural origins Human health
原文传递
磨盘山遗址新石器时代人骨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周亚威 +1 位作者 王艳杰 康利宏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6-226,共11页
磨盘山遗址是分布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盆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聚落。本文通过对遗址出土的6例新石器时代人骨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磨盘山组颅骨的形态特征可以概括为中颅型与正颅型相结合,阔额型、阔上面型、阔鼻型、中... 磨盘山遗址是分布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盆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聚落。本文通过对遗址出土的6例新石器时代人骨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磨盘山组颅骨的形态特征可以概括为中颅型与正颅型相结合,阔额型、阔上面型、阔鼻型、中眶型并伴有颇大的面部扁平度;磨盘山组应属于亚洲蒙古人种范畴,在次级分类比较中与南亚类型在鼻眶形态和上面部形态上表现出更多的相似性;在与亚洲蒙古人种各近代组的比较中,磨盘山组与广西壮族组关系最为密切,与蒙古组关系最为疏远;在与其他新石器对比组的比较中,磨盘山组与代表"古华南类型"的甑皮岩组、鲤鱼墩组和昙石山组表现出更多的一致性,与"古中原类型"和"古华北类型"关系疏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 磨盘山 人种 病理
下载PDF
汉语颜色词“黑”的使用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6
3
作者 杨丽娜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X期63-64,共2页
颜色词能够深刻的反应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黑"是颜色词中最基础的色彩,同时也是产生最早的色彩之一。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黑"的意义从最初的单义颜色词,逐渐发展成为包含多种意义、同时与中国的社会... 颜色词能够深刻的反应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黑"是颜色词中最基础的色彩,同时也是产生最早的色彩之一。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黑"的意义从最初的单义颜色词,逐渐发展成为包含多种意义、同时与中国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密切相关的词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颜色词 意义 文化内涵
下载PDF
云南永胜堆子遗址战国秦汉时期人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朱泓 刘旭 《边疆考古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315-327,共13页
<正>2010年4~9月,由于鲁地拉水电站的修建,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丽江市永胜县涛源镇的堆子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约10000平方米,共发现房址18座,墓葬140座,灰坑30多个,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铜器、铁器等遗物以及人... <正>2010年4~9月,由于鲁地拉水电站的修建,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丽江市永胜县涛源镇的堆子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约10000平方米,共发现房址18座,墓葬140座,灰坑30多个,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铜器、铁器等遗物以及人骨材料。永胜堆子遗址的发掘对金沙江流域早期考古学文化的研究有重大意义,堆子遗址人骨标本的出土,也为云南甚至整个西南地区的体质人类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料。经初步判定,堆子遗址的时间跨度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两汉时期。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云南宾川白羊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人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朱泓 闵锐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0-165,共6页
本文对云南宾川白羊村遗址出土的30例人骨标本进行了系统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在初步的人口结构分析基础上,对颅骨标本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与测量,并且与相关的古代颅骨组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对肢骨进行了测量,推算出白羊村遗址古代居... 本文对云南宾川白羊村遗址出土的30例人骨标本进行了系统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在初步的人口结构分析基础上,对颅骨标本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与测量,并且与相关的古代颅骨组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对肢骨进行了测量,推算出白羊村遗址古代居民的平均身高。对骨骼的病理现象进行了观察与描述。另外,本文还对白羊村遗址无头葬的葬俗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探讨了其形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白羊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 体质特征
下载PDF
古DNA捕获新技术与中国南方早期人群遗传研究新格局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恬怡 +7 位作者 张明 乔诗雨 杨帆 万杨 杨若薇 曹鹏 刘峰 付巧妹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0-694,共15页
古DNA捕获技术目前已获得极大的发展,能够从骨骼和环境沉积物等多种材料中获取到目的DNA片段,而且对于保存环境较差的低纬度地区,同样能够获取有效的内源DNA片段,极大地丰富了古DNA研究的材料来源。本文围绕这一新技术开展总结和讨论,... 古DNA捕获技术目前已获得极大的发展,能够从骨骼和环境沉积物等多种材料中获取到目的DNA片段,而且对于保存环境较差的低纬度地区,同样能够获取有效的内源DNA片段,极大地丰富了古DNA研究的材料来源。本文围绕这一新技术开展总结和讨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总结并介绍该技术应用前景;2)应用这一技术打开了中国南方早期人群研究的新局面,梳理该新技术的应用对史前中国南方人群古基因组研究所获得的新认识,并对中国南方早期人群古基因组深入分析;另外,利用古DNA捕获技术成功获取云南3446~3180 BP的大阴洞遗址4例高质量线粒体基因组信息,并开展了人群遗传历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DNA 捕获 中国南方 古基因组 大阴洞遗址
下载PDF
云南祥云红土坡墓地出土人骨颅面特征研究——兼谈“昆明”族属问题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谷甲 闵锐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5-266,共12页
红土坡墓地是滇西洱海地区青铜时代晚期的一处重要墓地。对红土坡墓地出土的3例颅骨标本进行性状观察、测量分析等综合研究,其颅面特征可以概括为长颅型、正颅型结合狭颅型,中等眶型和较阔的鼻型,中等面宽,偏低的面高,中等偏大的上面部... 红土坡墓地是滇西洱海地区青铜时代晚期的一处重要墓地。对红土坡墓地出土的3例颅骨标本进行性状观察、测量分析等综合研究,其颅面特征可以概括为长颅型、正颅型结合狭颅型,中等眶型和较阔的鼻型,中等面宽,偏低的面高,中等偏大的上面部扁平度。红土坡居民应属于亚洲蒙古人种范畴,与南亚类型在眶鼻和上面部形态上表现出更多的一致性。在与古代人群的对比中,与楚雄元谋磨盘山组最为相似,颅型方面皆为长颅型、正颅型,在眶型、鼻型、面宽、面高和面部扁平度等方面也非常接近;其次为华南地区的佛山河宕组和闽侯昙石山组。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云南地区古代居民颅面特征中"北方因素"的出现,以及红土坡居民所代表的"昆明"人的族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地区 青铜时代 红土坡 颅面特征 昆明
原文传递
人类颅骨筛状眶与多孔性骨肥厚研究回顾
8
作者 李昊潞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4-574,共11页
筛状眶(Cribra orbitalia)和多孔性骨肥厚(Porotic hyperostosis)是考古出土人类骨骼遗存上最常见的两种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颅骨穹窿和眼眶部位骨骼表面的多孔性损伤、板障增厚和皮质层变薄。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众多学者对这两种现... 筛状眶(Cribra orbitalia)和多孔性骨肥厚(Porotic hyperostosis)是考古出土人类骨骼遗存上最常见的两种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颅骨穹窿和眼眶部位骨骼表面的多孔性损伤、板障增厚和皮质层变薄。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众多学者对这两种现象有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认为筛状眶和多孔性骨肥厚与贫血、坏血病、传染性疾病、创伤、文化行为等因素密切相关,可以反映古代人群的饮食结构、生业经济模式、营养健康状况、医疗卫生条件等方面的信息。国内对筛状眶和多孔性骨肥厚的关注相对较晚,专题研究较少,但我国人骨遗存出土数量多,年代跨度大,地域分布广,为进一步广泛深入研究筛状眶、多孔性骨肥厚以及其他病理现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回顾筛状眶和多孔性骨肥厚的发现与命名、诊断和分级、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这两种病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对相关主题的后续研究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病理学 筛状眶 多孔性骨肥厚
下载PDF
不同方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占伟 +3 位作者 尹志华 李世超 王卫卫 王广科 《中国实用医刊》 2021年第9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中-重度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的疗效。方法抽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中-重度PAR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治疗方式分组,其中鼻镜下选择性翼管、筛前神经切断术组(A组)42例,聚焦超声治疗组(B组...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中-重度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的疗效。方法抽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中-重度PAR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治疗方式分组,其中鼻镜下选择性翼管、筛前神经切断术组(A组)42例,聚焦超声治疗组(B组)34例,药物治疗组(C组)36例。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QLQ)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症状改善情况,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年,A、B组术后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三组间VAS、RQLQ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总有效率为97.62%(41/42),B组为64.71%(22/34),均高于C组的30.56%(1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3/42)低于B组(26.47%,9/34),P<0.05。结论鼻镜下选择性翼管、筛前神经切断术和聚焦超声治疗均是治疗中-重度PAR有效的术式,但前者疗效更优,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鼻镜 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 聚焦超声
原文传递
云南怒江石岭岗遗址人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泓 +1 位作者 康利宏 李志丹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4-113,共10页
本文对云南怒江石岭岗遗址出土的人骨标本进行了初步的人口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颅骨进行了观察与测量,显示其具备亚洲蒙古人种的特征。男性颅骨标本表现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类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和南亚类型比较接近,与古代九站... 本文对云南怒江石岭岗遗址出土的人骨标本进行了初步的人口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颅骨进行了观察与测量,显示其具备亚洲蒙古人种的特征。男性颅骨标本表现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类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和南亚类型比较接近,与古代九站组和西村周组最为接近,一类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北亚类型有最多的相似性,与古代朝阳组距离相对较近。最后对肢骨进行了测量与分析,并推算了石岭岗遗址古代居民的平均身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怒江流域 石岭岗遗址 青铜时代 体质特征
原文传递
通过稳定同位素分析云南大阴洞遗址先民的生业经济方式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正 +4 位作者 张泽涛 刘波 凌雪 万杨 杨帆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5-307,共13页
农业的起源和传播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变革之一。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大阴洞遗址出土的17例人骨标本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探索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滇东南地区先民的食物结构和生业经济。结果显示,大阴洞遗址居民的δ^(... 农业的起源和传播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变革之一。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大阴洞遗址出土的17例人骨标本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探索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滇东南地区先民的食物结构和生业经济。结果显示,大阴洞遗址居民的δ^(13)C值范围为-20.2‰~-17.5‰,主要以C_(3)类食物为主;δ^(15)N值范围为9.2‰~10.7‰,所处的营养级别较高;两性之间存在食谱差异,大部分男性比女性摄入更多的动物蛋白。结合相关考古发现,大阴洞遗址居民可能主要经营稻作农业,兼营狩猎;对动物资源的利用可能具有多样性,并通过采集、渔猎及家畜饲养补充食物来源。考虑到云南作为农业向中南半岛传播的重要通道,进一步对云南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先民的生业策略选择的梳理发现,云南地区新石器时代不同区域的人群有不同的农业经营策略。到青铜时代,随着小麦的传入,农业经济的选择更为多元化,动物资源的获取技术也更加成熟多样。不同的农业策略选择除了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也是与相邻地区文化互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阴洞遗址 人骨 稳定同位素 食谱 生业经济
下载PDF
统万城遗址出土人骨颅面测量性状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正 +2 位作者 邢福来 苗轶飞 陈靓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6-825,共10页
统万城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是十六国时期大夏国都城所在,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七个朝代共575年。其所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一直是人群往来、交融之地。本文参照《人体测量手册》所列方法对统万城遗址出土人骨... 统万城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是十六国时期大夏国都城所在,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七个朝代共575年。其所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一直是人群往来、交融之地。本文参照《人体测量手册》所列方法对统万城遗址出土人骨进行颅面形态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统万城遗址出土颅骨是以亚洲蒙古人种为主体,在形态上既存在古人种类型的差异,又表现出多种古人种类型融合的特点,另外还有个体表现出少量欧罗巴人群的性状。统万城遗址居民颅面特征的多态性与融合性,和古代人群演化的历时性特点相吻合,与统万城历史上频繁的人群往来相关,欧罗巴人种因素可能来自粟特人的影响。男女两性居民的主体构成可能有不同来源,随着政治权力主体变化,农人与牧人所占比重也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万城遗址 人骨 颅面形态 古人种类型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桥梁健康监测与预警平台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建龙 +4 位作者 栗怡文 郑旭达 王雄 伍卫国 彭家意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22年第4期205-209,共5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基建事业的大力发展,公路桥梁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生成了海量监测数据,桥梁健康监测平台作为数据的持有者,在桥梁数据的有效利用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因此,为了提高桥梁数据的利用率,缓解平台面临的数据灾难问... 近年来,随着中国基建事业的大力发展,公路桥梁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生成了海量监测数据,桥梁健康监测平台作为数据的持有者,在桥梁数据的有效利用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因此,为了提高桥梁数据的利用率,缓解平台面临的数据灾难问题,实现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桥梁健康监测与预警平台。该平台不仅拥有数据采集、传输、持久化等功能,还支持多种类、多数量的桥梁数据可视化交互与桥梁健康评估功能,而且该平台集成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桥梁监测数据预测功能,实现了桥梁安全预警。预测功能将监测数据划分为三部分:观察窗口、预警窗口、预测窗口,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在预测窗口预测到异常值后,预警窗口的设置可以保证充足的时间(该平台中为24h)进行问题处理。实验验证该平台可以有效地完成桥梁状态监测与安全预警,实现桥梁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监测平台 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大数据 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沣西新城曹家寨清代墓地古人口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昊鹏 杨磊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22,共12页
曹家寨墓地是一处位于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清代平民墓地,文章通过体质人类学和古人口学研究方法,结合历史文献,对曹家寨墓地的人口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沣西新城曹家寨清代居民的性别比为117.5,男性远多于女性,可能与清代... 曹家寨墓地是一处位于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清代平民墓地,文章通过体质人类学和古人口学研究方法,结合历史文献,对曹家寨墓地的人口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沣西新城曹家寨清代居民的性别比为117.5,男性远多于女性,可能与清代盛行的"溺女婴"风俗有关。两性的死亡高峰皆在中年期,但生育行为使得女性壮年期的死亡率是男性的2倍多,有更多的男性居民活到了老年期,表明男性个体有相对更长的寿命。墓地人骨的埋葬方式和迁葬行为,反映了清代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形式以及平民阶层个体家庭为主的家庭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关中地区 平民墓地 古人口学
下载PDF
四川会理县猴子洞遗址2017年出土人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燕 +1 位作者 刘化石 高寒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4-116,共13页
通过对四川会理县猴子洞新石器时代遗址所出土的91例人骨标本进行的鉴定和人口学分析表明,猴子洞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为27.08岁。对其中保存较好的颅骨标本进行的观察、测量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体质特征应属于亚洲蒙古人种。具体表... 通过对四川会理县猴子洞新石器时代遗址所出土的91例人骨标本进行的鉴定和人口学分析表明,猴子洞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为27.08岁。对其中保存较好的颅骨标本进行的观察、测量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体质特征应属于亚洲蒙古人种。具体表现为颅型与蒙古人种北亚类型最接近,但在面部特征上体现出更多的南亚类型特征,而与东北亚类型的关系相对较远,显示出明显的南北方混合型或过渡型体质特征。在与相关古代组的对比中显示,与金沙江南岸的云南永胜堆子组的关系最密切,而与其他各组均表现出较为疏远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子洞遗址 新石器时代 头骨 形态学 体质特征
原文传递
陕西旬邑孙家遗址战国时期居民体质特征研究
16
作者 豆海锋 刘斌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78,100,共10页
采用体质人类学观察及测量研究方法,对陕西旬邑孙家遗址出土战国时期人骨标本的颅面特征和肢骨形态进行综合研究,探讨孙家遗址居民的体质特征及所属人群。孙家遗址居民颅面特征接近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男性与陕西地区的秦人组具有较多相似... 采用体质人类学观察及测量研究方法,对陕西旬邑孙家遗址出土战国时期人骨标本的颅面特征和肢骨形态进行综合研究,探讨孙家遗址居民的体质特征及所属人群。孙家遗址居民颅面特征接近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男性与陕西地区的秦人组具有较多相似性,同时可能受到古西北类型居民的影响。男性居民肢骨粗壮,女性居民肢骨较为纤弱,两性股骨形态与秦人组最为接近,推测同为从事农业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豳地 战国时期 秦人 体质
原文传递
中国新石器时代北方地区居民人种类型的分布与演变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泓 《边疆考古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331-349,共19页
人种也称"种族",是指那些具有区别于其他人群的某些共同遗传体质特征的人群[1]。古人种学则以发掘出土的古代人骨材料为研究对象,探索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古人类群体之间的体质联系,追寻古代各民族与现代各民族之间的种系渊源关... 人种也称"种族",是指那些具有区别于其他人群的某些共同遗传体质特征的人群[1]。古人种学则以发掘出土的古代人骨材料为研究对象,探索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古人类群体之间的体质联系,追寻古代各民族与现代各民族之间的种系渊源关系。我国的古人种学研究始自20世纪80年代,经过30余年的发展,基本建立了古人种学的框架体系。本文拟在目前已发表的古代人骨资料的基础上,探讨新石器时代我国北方地区居民人种类型的地理分布及体质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石器时代 颅型 人骨 古人类化石 大汶口文化 人种特征 鼻型 地理分布 柳江人 柳湾墓地
原文传递
四川会理猴子洞新石器时代遗址拔牙风俗初探
18
作者 王铭 +1 位作者 张燕 刘化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94-1107,共14页
作为一种仪式现象,有意识拔除健康牙齿以表达某些信息的拔牙行为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广泛分布,年代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至近现代。根据以往研究,我国境内拔牙风俗有自己的源流系统,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居民中,并从黄河下... 作为一种仪式现象,有意识拔除健康牙齿以表达某些信息的拔牙行为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广泛分布,年代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至近现代。根据以往研究,我国境内拔牙风俗有自己的源流系统,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居民中,并从黄河下游和长江下游之间的山东-苏北大汶口文化分布地区向南、西南方向传播,但西南地区的拔牙风俗出现较晚,多集中在历史时期。猴子洞遗址是四川会理县的一处最早距今约5000~48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区出土的人骨标本上发现了比例很高的拔牙现象,弥补了过去西南地区拔牙风俗在史前资料上的不足。对猴子洞遗址先民拔牙现象的观察和拔牙模式分析表明,该遗址拔牙出现率没有明显的性别和社会等级差异,但拔牙行为与年龄密切相关,应是成年的标志。通过与中国境内和东南亚地区拔牙遗址的对比分析,西南地区的拔牙风俗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流行,其模式符合中国拔牙风俗的主流传统,但与东南亚地区也有很多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西南地区 拔牙风俗 东南亚 传播
原文传递
西安市长安区东祝村西晋墓发掘简报
19
作者 宋远茹 苗轶飞 +11 位作者 李万利 张锦阳 刘铁 李钦宇 汗青 胡春勃 李坤 翟永峰 张蕊侠 马志敏 杨苗苗 《文物世界》 2019年第3期3-10,共8页
2016年8~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东祝村高新区军民融合园项目建设用地内发掘两座西晋墓M5和M7。两墓南北比邻而居,坐西向东,且均为长斜坡墓道的"前堂后室"结构土洞墓。根据两墓形制结构与随葬遗物特征综合分析,其时代应... 2016年8~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东祝村高新区军民融合园项目建设用地内发掘两座西晋墓M5和M7。两墓南北比邻而居,坐西向东,且均为长斜坡墓道的"前堂后室"结构土洞墓。根据两墓形制结构与随葬遗物特征综合分析,其时代应为西晋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西晋墓 发掘简报
下载PDF
首届中国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年会纪要
20
作者 《西部考古》 2017年第2期335-340,共6页
2016年9月22日至23日,首届中国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年会在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顺利召开。来自国内22所科研单位和高校的40余位代表参与了本次大会,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本次研讨会涉及的时空范围非常广泛,显示了中国人类骨骼考古... 2016年9月22日至23日,首届中国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年会在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顺利召开。来自国内22所科研单位和高校的40余位代表参与了本次大会,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本次研讨会涉及的时空范围非常广泛,显示了中国人类骨骼考古学研究力量不断壮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跨领域的整合,用多种方法从多种角度,对同一批人骨材料做完整深入的分析研究,是人类骨骼考古学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 体质人类学 稳定同位素 古DNA 理论思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