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淮对流云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检验个例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姚展予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8-245,共8页
江淮对流云是安徽省夏季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主要作业对象,不同于经过严格试验设计的随机试验,大多采用非随机的地面火箭、高炮或者烟炉的作业方式。由于对流云存在生命期较短局地性强、自然变差较大等特点,对其作业效果进行客观、科学... 江淮对流云是安徽省夏季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主要作业对象,不同于经过严格试验设计的随机试验,大多采用非随机的地面火箭、高炮或者烟炉的作业方式。由于对流云存在生命期较短局地性强、自然变差较大等特点,对其作业效果进行客观、科学、定量的效果评估存在一定困难。利用安徽省国家级地面气象站降水量日值数据和覆盖目标区的SA多普勒雷达资料,将区域历史回归分析统计检验方法和播云多普勒雷达识别追踪及物理检验方法相结合对2012年6月28—30日江淮对流云增雨作业效果进行个例分析。结果表明,作业后目标区绝对增雨37.2 mm,相对增雨65.18%,统计显著度α<0.1;基于雷达探测基数据识别追踪作业单元,选取合适对比单元,对比分析作业单元与对比单元作业前后雷达回波参量的变化差异给出了对应统计检验结果的物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云 增雨作业 统计检验 物理检验
下载PDF
1961~2015年中国地区冰雹持续时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赵文慧 姚展予 +3 位作者 王伟健 张沛 高亮书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9-551,共13页
本文利用1961~2015年(55年)中国地区577个地面观测站的冰雹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冰雹持续时间的空间分布、年际变化以及日变化特征,包括站点降雹累积持续时间、平均单次降雹持续时间、区域平均单次降雹持续时间、小时降雹累积持... 本文利用1961~2015年(55年)中国地区577个地面观测站的冰雹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冰雹持续时间的空间分布、年际变化以及日变化特征,包括站点降雹累积持续时间、平均单次降雹持续时间、区域平均单次降雹持续时间、小时降雹累积持续时间和总降雹累积持续时间。结果表明:(1)1961~2015年中国地区站点降雹累积持续时间与海拔高度呈现较高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高达0.99。站点降雹累积持续时间的最大值出现在青藏高原地区,累积持续时间高达250分钟,其次为内蒙古中部以及东北部的山区地带,累积持续时间约为150分钟。(2)1961~2015年平均单次降雹持续时间呈现上升趋势,55年冰雹累积持续时间大约增长1分钟,且通过了95%信度水平的显著性检验。(3)西北地区、北部平原地区和东南地区在1961~1980年期间,区域平均单次降雹持续时间都有显著的下降趋势,而在1970~2015年期间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1961~1980年期间区域平均单次降雹持续时间在西北地区的长期趋势变化主要受到日最低气温以及温度日较差长期年际变化的影响,在北部平原地区仅与温度日较差相关,而在东南地区与三个对流参数都有较好的相关性;1970~2015年和1961~2015年期间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的区域平均单次降雹持续时间的上升趋势分别与这两个区域的区域平均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呈正相关。(4)单次降雹持续时间的日变化明显,午后至夜间出现的冰雹持续时间长于凌晨和上午的冰雹持续时间,持续时间峰值出现在当地时间17时和18时。本文还利用探空资料分析了对流有效势能和Totals-totals指数与冰雹持续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地区20时(北京时)的对流有效势能和Totals-totals指数可能是冰雹持续时间日变化的影响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持续时间 时空分布 影响因子
下载PDF
六盘山地区空中水资源特征及水凝物降水效率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沛 姚展予 +6 位作者 常倬林 桑建人 高亮书 赵文慧 王伟健 祝晓芸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21-434,共14页
为了利用人工增雨技术合理开发六盘山地区空中水资源,首先需要了解该地区水汽场、地形对当地降水的影响和空中水资源的特征及典型降水过程中云系的降水效率。本文采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发布的高时空分辨率ERA5再分析数据集和... 为了利用人工增雨技术合理开发六盘山地区空中水资源,首先需要了解该地区水汽场、地形对当地降水的影响和空中水资源的特征及典型降水过程中云系的降水效率。本文采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发布的高时空分辨率ERA5再分析数据集和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通过统计分析研究了该地区水汽的输送、地形强迫作用下的辐合抬升状况和地形云参量特征,并分别利用WRF模式数值模拟的输出结果和ERA5再分析数据,估算2016~2017年夏季自西向东移经该山区的多次混合降水云系的水凝物降水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位于西北地区东部的六盘山地区具有较为丰沛的大气可降水量和更强的水汽输送。受亚洲季风影响,夏季偏南风向六盘山地区输送了丰沛的水汽,山区成为相对湿度高值区;春、夏、秋季午后山区云量(CF)达70%及以上,夏季云水路径(CWP)和云光学厚度(COT)均明显大于周边地区。在夏季降水过程中,地形引起的动力场对降水有明显的影响,在日降水量5 mm以上强度的过程中,气流遇迎风坡地形产生明显辐合抬升,且辐合抬升越强时降水强度越大。夏季典型降水系统中,山区水凝物降水效率平均约为48.1%,空中还有较大部分的水凝物未能成为降水。因此作为水源涵养地的六盘山地区夏季空中水资源相对丰富而降水量不足,空中水资源具有一定开发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 空中水资源 降水效率
下载PDF
致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主要病毒SYBR GreenⅠ实时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姜晓霞 孙晓波 +5 位作者 王以欣 张晓梅 赵毅 乔薪瑗 徐义刚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9-277,共9页
为鉴别检测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毒性病原,包括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和牛副流感病毒(BPIV),本研究分别以IBRV g B基因、BVDV 5′-UTR基因、BRSV N基因和BPIV HN基... 为鉴别检测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毒性病原,包括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和牛副流感病毒(BPIV),本研究分别以IBRV g B基因、BVDV 5′-UTR基因、BRSV N基因和BPIV HN基因为靶基因,通过BLAST比对,基于靶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经过反应体系优化,建立了检测IBRV、BVDV、BRSV和BPIV的单一和多重SYBR GreenⅠ实时PCR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方法检测灵敏性高,对IBRV、BVDV、BRSV和BPIV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5.86×10^(1)、5.02×10^(1)、1.02×10^(2)和2.42×10^(1)copies/μL。检测特异性强,仅IBRV、BVDV、BRSV和BPIV为方法阳性,其他病毒均为阴性。采集了259份临床表现为呼吸道疾病症状的牛血液样本,利用建立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检出率分别为BVDV 22.78%、BPIV 11.97%、IBRV 5.02%、BRSV 31.66%,经基因测序复核,本方法的检测准确率为100%。此外,在阳性样本中存在多种病毒混合感染的情况,其中BRSV和BVDV混合感染率为5.02%,BRSV和BPIV混合感染率为3.47%,BPIV和BVDV混合感染率为1.93%,BRSV和IBRV混合感染率为1.16%,BRSV、BVDV和BPIV混合感染率为0.39%。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检测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同时检测IBRV、BVDV、BPIV和BRSV,为病毒性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主要病原的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牛副流感病毒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SYBR GreenⅠ实时PCR方法
原文传递
牛病毒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病原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晓梅 姜晓霞 +5 位作者 孙晓波 王以欣 马莹莹 乔薪瑗 徐义刚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57-963,共7页
为建立对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RDC)进行快速而准确的病原学检测方法,基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g B 基因、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 5′UTR 基因、牛副流感病毒 3 型(BPIV3)HN 基因和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 N 基因设计检测引物,... 为建立对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RDC)进行快速而准确的病原学检测方法,基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g B 基因、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 5′UTR 基因、牛副流感病毒 3 型(BPIV3)HN 基因和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 N 基因设计检测引物,经过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 IBRV、BVDV、BPIV3 和 BRSV的多重 PCR 方法。 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可特异性地同时检测 IBRV、BPIV3、BRSV 和 BVDV,灵敏度分别为 5.86×10^(3)、2.42×10^(3)、1.02×10^(4)和 5.02×10^(4)copies/ μL,且重复性良好。 利用该方法对采集的309 份具有呼吸道症状牛的鼻腔拭子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 ,IBRV、BVDV、BPIV3 和 BRSV 的阳性率分别为6.15%、28.16%、18.12%和 33.66%,其中 BVDV 与 BRSV 的混合感染率为 5.18%,BVDV 与 BPIV3 的混合感染率为 1.62%,BRSV 与 BPIV3 的混合感染率为 4.21%,BVDV、BRSV 与 BPIV3 的混合感染率为 0.97%。该多重 PCR 方法的建立为 BRDC 主要病毒的鉴别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牛副流感病毒3型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多重PCR方法
原文传递
随机森林算法在人工增雨效果统计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伟健 姚展予 +5 位作者 赵文慧 谭超 张沛 高亮书 祝晓芸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2期111-117,共7页
评估人工影响天气的效果通常需通过一定的方法近似求出未作业时的降水量,传统的人工影响天气效果的统计检验方法以线性回归为主,这种方法能够较好地建立目标区和对比区的历史回归方程。但实际上,降水量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历史回归方法... 评估人工影响天气的效果通常需通过一定的方法近似求出未作业时的降水量,传统的人工影响天气效果的统计检验方法以线性回归为主,这种方法能够较好地建立目标区和对比区的历史回归方程。但实际上,降水量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历史回归方法无法解决降水量非线性的问题。为解决降水估算中存在的非线性问题,提高降水量估算精度,引入了当下流行的机器学习算法——随机森林算法。使用优选出的多个与降水量相关的预报因子,分别构建了月、日降水估算模型,然后利用江西省南昌市1961-2010年降水数据及环流指数数据,并结合2012-2014年南昌市地面增雨作业信息,验证所建模型估算降水的可行性和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统计检验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估算精度较高、泛化能力强,能较准确地估算月、日降水量,对于稳定性降水的估算准确率达90%;但随机森林模型对汛期的月降水量和强对流天气影响下的日降水量估算结果较观测值偏低,有待进一步订正和研究。总体来说,随机森林模型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收敛快、不用进行数据预处理、参数少、操作便捷等特性,在综合性能上具有一定优势和可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增雨 统计检验 随机森林 降水估算
下载PDF
基于OBE+思政融合理念的“双一流”畜牧专硕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以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窦秀静 单安山 +6 位作者 李洋 毕重朋 马海鹍 张苏江 施雯 董娜 《高教学刊》 2023年第36期25-28,共4页
随着国家政策引领、精准饲养的需求和高科技饲养的进步,高端畜牧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双一流”畜牧专业硕士培养是培育畜牧养殖领域高水平人才的重要通道,肩负输出理论型与应用型双料人才的重担。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畜牧专业型硕士的主... 随着国家政策引领、精准饲养的需求和高科技饲养的进步,高端畜牧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双一流”畜牧专业硕士培养是培育畜牧养殖领域高水平人才的重要通道,肩负输出理论型与应用型双料人才的重担。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畜牧专业型硕士的主干课程,是畜牧业领域最重要的理论和应用型课程之一。以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为成果导向的教学理念是研究生该门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该文以畜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双一流”建设高校平台下的专业核心课为对象,对畜牧专业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进行教学改革。充分剖析当前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以成果为导向”(OBE)教学理念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并将其引入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中,探索教学模式、丰富多元化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及改革教学评价,从四维角度进行课程改革的设计和实施,通过全链教学改革达到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水平科技型畜牧人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思政建设 双一流 专业硕士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单位践行核安全文化的途径和方法探索
8
作者 刘家义 梁全伟 +1 位作者 祝莲 《核安全》 2024年第4期85-90,共6页
基于我国核电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国核安全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导则、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核电厂质量保证大纲的格式和内容等要求,本文着重从“PDCA”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出发,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 基于我国核电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国核安全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导则、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核电厂质量保证大纲的格式和内容等要求,本文着重从“PDCA”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出发,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核安全文化管理体系,从体系的建立、实施、评估、改进等几个方面,描述了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单位践行核安全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制造单位 核安全文化 管理体系 途径与方法
下载PDF
基于北斗卫星的海洋水文实时监测系统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宪鹏 张永辉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9-112,117,共5页
文中研究基于北斗卫星的海洋水文实时监测系统,以海洋浮标为平台,实现布放海区温、盐、深剖面的长期、实时监测,通过北斗卫星数据通信链路,岸基中心站对浮标系统进行遥测和监控,实现可控的数据采集和实时传输以及对浮标工作状态的监测... 文中研究基于北斗卫星的海洋水文实时监测系统,以海洋浮标为平台,实现布放海区温、盐、深剖面的长期、实时监测,通过北斗卫星数据通信链路,岸基中心站对浮标系统进行遥测和监控,实现可控的数据采集和实时传输以及对浮标工作状态的监测和遥控。中心站实时获取浮标传回的水文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后提供给数据库和有关应用系统的接口,为海洋观测和海洋技术装备的研制提供了有效的科学数据和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标单元 岸基单元 北斗卫星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在该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以欣 姜晓霞 +5 位作者 孙晓波 韩美婧 张晓梅 乔薪瑗 徐义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4-629,共6页
为制备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单克隆抗体(MAb),并应用于BVDV检测中,本研究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BVDV ZD-2018株,以纯化的该BVDV全病毒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采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阳性克隆、有... 为制备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单克隆抗体(MAb),并应用于BVDV检测中,本研究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BVDV ZD-2018株,以纯化的该BVDV全病毒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采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阳性克隆、有限稀释法进行5次克隆纯化,获得6株稳定分泌抗BVDV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6D2F2、4H6A6、1D8C7、1G8D8、1C7E7和3A8E1,其中6D2F2、1G8D8、1C7E7和3A8E1属于IgG2α亚类,4H6A6属于IgG1亚类,1D8C7属于IgG2b亚类。采用间接ELISA方法评价了6株MAb的特异性,结果显示,6株MAb与猪瘟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细小病毒、牛轮状病毒、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和牛副流感病毒3型均无交叉反应。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所制备的6株MAb均能够与BVDV反应;利用原核表达的BVDV结构蛋白C、E0、E1和E2对获得的MAb进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MAb 6D2F2、4H6A6、1D8C7和1G8D8均能够特异性识别BVDV E2蛋白,MAb 1C7E7和3A8E1均能够特异性识别BVDV E0蛋白。进一步基于MAb 4H6A6制备了小鼠腹水(效价为1:10^(6)),经抗体纯化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后建立免疫组化方法,用于检测人工感染BVDV的犊牛肠道组织中的病毒,结果显示,利用本实验制备的MAb初步建立的免疫组化方法可定性检测组织中的BVDV。本研究制备的BVDV MAb为BVDV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病原学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结构蛋白 单克隆抗体 免疫组化法
下载PDF
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饲料鉴别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银凤 单安山 《现代畜牧科技》 2023年第10期171-173,共3页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必由之路。作为应用性极强的动物科学专业,通过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实操技能,才能实现一流专业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该文以动物科学专业饲料学课程中的饲...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必由之路。作为应用性极强的动物科学专业,通过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实操技能,才能实现一流专业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该文以动物科学专业饲料学课程中的饲料鉴别内容为例,分析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探索“三导师制”的实验教学模式,并通过“以赛促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导师制 实验教学 饲料鉴别
下载PDF
冰雹形成过程及人工防雹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2
作者 姚展予 屠琦 +5 位作者 安琳 汪会 李集明 赵洁云 姚振东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5-863,共29页
冰雹作为一种短时强灾害天气,常给农业、建筑、电力、交通甚至生命财产等造成严重影响,人工防雹也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文中首先介绍了冰雹形成机理和雹云物理研究情况,然后围绕人工防雹机理、技术、科学试验及效果评估这4个方面的... 冰雹作为一种短时强灾害天气,常给农业、建筑、电力、交通甚至生命财产等造成严重影响,人工防雹也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文中首先介绍了冰雹形成机理和雹云物理研究情况,然后围绕人工防雹机理、技术、科学试验及效果评估这4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评述,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上总结人工防雹工作的进展,增进对人工防雹科学问题的认知,从而为促进中国人工防雹理论研究和技术进步提供借鉴。研究表明:(1)“累积带理论”和“循环增长理论”是冰雹形成的最常见理论,限于早期的雷达观测技术和缺乏完整的冰雹数值模式,早期认知的冰雹形成机理存在一定的局限。(2)雹胚一般分为冻滴胚和霰胚,冻滴胚由过冷雨滴冻结而成,霰胚则是冰晶、雪花撞冻生长而成。冰雹云中哪种雹胚占优势,主要看云底温度的高低。雹云的发展依赖于水汽条件、动力不稳定条件、风垂直切变等关键因子。(3)人工防雹主要遵循“播撒防雹”和“爆炸防雹”2条技术路线,“利益竞争”和“早期降雨”是常见的6种防雹原理假说中最广泛被用来作为防雹作业设计依据的2种播撒防雹理论。(4)人工防雹技术上多采用通过飞机、地面火箭、地面燃烧炉等向云中播撒人工冰核,或通过地面高炮向云中发射含人工冰核的炮弹等方式,影响冰雹的生长过程从而达到抑制或削弱冰雹生长的目的。(5)大量外场试验证明人工防雹效果有较大的地域差异,需根据各地冰雹云特征及其降雹特点制定和发展本地适用的人工防雹技术体系。(6)人工防雹效果检验仍然是制约人工防雹技术发展的一个“瓶颈”,目前常用的统计检验、物理检验和数值模拟检验技术方法均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由于雹云变化迅速、降雹过程短促,人工防雹技术实施的时效性以及防雹效果评估仍存在较大的困难。今后应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形成过程 人工防雹机理 人工防雹技术 人工防雹科学试验 人工防雹效果评估
下载PDF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通用型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晓波 姜晓霞 +6 位作者 王以欣 牛超 韩言言 钟林翰 乔薪瑗 徐义刚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4-563,共10页
为了建立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通用型实时荧光RT-PCR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各型BRSV N基因序列共有保守区域设计引物,首先建立了检测BRSV的常规RT-PCR方法。结果显示,该常规RT-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良好,仅检测靶标病... 为了建立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通用型实时荧光RT-PCR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各型BRSV N基因序列共有保守区域设计引物,首先建立了检测BRSV的常规RT-PCR方法。结果显示,该常规RT-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良好,仅检测靶标病毒呈阳性,检测限为1.71×10^(3) copies/μL。在此基础上,基于SYBR GreenⅠ染料建立了检测BRSV的实时荧光RT-PCR方法,该方法特异性良好,检测限为1.71×10^(1) copies/μL,其检测灵敏度显著高于常规RT-PCR方法。利用建立的常规RT-PCR方法和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采集的46份牛鼻拭子样本和22份牛肺脏样本进行平行检测。结果显示,常规RT-PCR方法从牛鼻拭子和肺脏样本中分别检出10份和4份呈阳性,实时荧光RT-PCR方法分别检出13份和6份呈阳性,实时荧光RT-PCR方法的阳性检测率高于常规RT-PCR方法。本研究建立的BRSV通用型实时荧光RT-PCR方法为BRSV的临床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N基因 通用型real-time RT-PCR 样本检测
原文传递
动物营养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
14
作者 毕重朋 董娜 +2 位作者 窦秀静 单安山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1期139-143,共5页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专业课程为例,根据专业课程特点从课程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建设内容等方面,对动物营养学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概述。将思政教学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之中,使思...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专业课程为例,根据专业课程特点从课程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建设内容等方面,对动物营养学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概述。将思政教学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之中,使思政育人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不仅能让学生掌握解决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能提高其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以课程思政为载体,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理想信念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职业文化和工匠精神等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实现教学思政一体化。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有效推进课程改革,为新时代培养出更多适宜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营养学 课程思政 教学目标 建设思路 建设内容
下载PDF
青海高原人工消(减)雪试验效果分析探讨
15
作者 周万福 姚展予 +6 位作者 马学谦 田建兵 张博越 赵文慧 王伟健 张沛 《气象科技进展》 2023年第4期64-71,共8页
利用2017年1—5月在青海省泽库县实施的人工消(减)雪试验,应用气象台站和布设的测雪点数据,通过双比分析方法分析人工消(减)雪作业效果,探讨了消(减)雪作业设计,使用物理检验分析消(减)雪试验过程。结果显示:通过4次过程作业前、后的液... 利用2017年1—5月在青海省泽库县实施的人工消(减)雪试验,应用气象台站和布设的测雪点数据,通过双比分析方法分析人工消(减)雪作业效果,探讨了消(减)雪作业设计,使用物理检验分析消(减)雪试验过程。结果显示:通过4次过程作业前、后的液态水含量分析,所选作业高度较合适,水汽条件较好,作业后整体回波强度减弱,回波体积减小,后续回波有继续发展,但持续时间较短;双比分析方法得到4次相对消(减)雪1%,绝对消(减)雪0.03mm。通过对作业过程的定量统计分析和基于观测资料的定性分析表明,人工消(减)雪作业有一定的减雪作用,但作业不适当也有可能增大降雪量而形成雪灾,还需通过大量实例总结和验证开展人工消(减)雪的技术可行性和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消(减)雪 效果分析
下载PDF
六盘山地区一次低槽低涡云系结构及其降水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亮书 姚展予 +6 位作者 张沛 安琳 常倬林 桑建人 赵文慧 王伟健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7-272,共16页
六盘山是西北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基地,干旱少雨制约了该地区农业和经济发展。作为该地区人工增雨技术研究的基础,本文利用WRF模式对2018年8月21日发生在宁夏南部六盘山区的一次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结合实测资料,分... 六盘山是西北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基地,干旱少雨制约了该地区农业和经济发展。作为该地区人工增雨技术研究的基础,本文利用WRF模式对2018年8月21日发生在宁夏南部六盘山区的一次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结合实测资料,分析了造成此次强降水过程的有利环流形势场,重点讨论了山区降水云系的微物理结构以及降水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降水是在高空槽配合低涡的动力场作用下形成的,受六盘山地形的阻挡作用,低层低涡系统移速落后于高空槽;垂直方向上云系呈现"催化—供给"的分层结构,但在云系不同部位,各层水凝物配置不同,导致冷暖云过程对降水的贡献差异;六盘山东部迎风坡降水强于西坡。霰粒子融化和云水碰并是地面降水的主要来源;碰冻过冷雨水是霰增长的主要过程。迎风坡云水层深厚,含水量高,一方面促进过冷层中霰粒子的碰冻增长过程,一方面为雨滴碰并增长提供充沛的云水条件,即同时增强了冷暖云降水过程。地形对云的发展和降水的形成有明显影响,当降低地形高度后,云水量减少,暖云过程减弱,同时也影响了霰粒子的增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 数值模拟 微物理结构 降水机制
下载PDF
舟山市减船转业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飞 《中国渔业经济》 2017年第4期21-26,共6页
由于"东海无鱼"现象日趋严重,舟山市实施了"减船转业"。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望能促进渔民成功进行"减... 由于"东海无鱼"现象日趋严重,舟山市实施了"减船转业"。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望能促进渔民成功进行"减产转业",实现减少过剩渔业捕捞能力,同时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船转业 舟山 现状分析 思考
下载PDF
2021年度蜜蜂病毒学研究进展(1)
18
作者 魏瑞珂 刘瑶 +1 位作者 郑火青 《蜜蜂杂志》 2022年第6期1-4,共4页
概述了2021年发表的蜜蜂病毒相关研究文献,主要包括流行病学、检测方法、病毒与其他致病因子的协同作用等方面内容,并归纳总结了2021年度蜜蜂病毒检测与防控相关专利情况及其他研究进展。
关键词 蜜蜂病毒 流行病学 协同作用 检测方法 致病机制
下载PDF
2021年度蜜蜂病毒学研究进展(二)
19
作者 魏瑞珂 刘瑶 +1 位作者 郑火青 《蜜蜂杂志》 2022年第7期15-21,共7页
概述了2021年发表的蜜蜂病毒相关研究文献,主要包括流行病学、检测方法、病毒与其他致病因子的协同作用等方面内容,并归纳总结了2021年度蜜蜂病毒检测与防控相关专利情况及其他研究进展。
关键词 蜜蜂病毒 流行病学 协同作用 检测方法 致病机制
下载PDF
2019年夏季三江源局地热对流云宏微观特征的初步分析
20
作者 杨洁帆 +3 位作者 韩辉邦 马学谦 雷恒池 王田田 《气象科技进展》 2021年第5期120-127,共8页
在中国气象局西北人影工程项目的支持下,2019年8—9月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增设714XDP车载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雷达开展局地热对流云观测试验。主要基于雷达体扫观测数据分析研究某日高原局地热对流云的宏微观特征,同时将FY-4A卫星反演对流... 在中国气象局西北人影工程项目的支持下,2019年8—9月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增设714XDP车载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雷达开展局地热对流云观测试验。主要基于雷达体扫观测数据分析研究某日高原局地热对流云的宏微观特征,同时将FY-4A卫星反演对流云特征与雷达观测热对流云回波进行点对点对比。结果表明:该日试验区具备局地热对流云形成的动力条件、热力条件和一定的水汽条件;回波自西北向东南移动,与地形的走向呈90°或150°夹角(顺时针方向),与500 hPa流场方向一致,多数移速大于35 km/h;高原局地热对流云宏观特征表现为最大回波强度较小(30~48 dBz),最大回波顶高4~5 km,冷云过程为主,垂直积分液水含量较小(<1 kg/m^(2)),持续时间较短(30~90 min);分析典型个例认为动力抬升对高原局地热对流云发展起主要作用,其发展成熟阶段零度层以上粒子相态以冰晶、过冷水、霰或小雹为主;对比FY-4A卫星反演对流云特征与热对流云回波的异同,云粒子有效半径较大(>16μm)的像素点与回波强度大值对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热对流云 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雷达 宏微观特征 卫星反演产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